汽车驾驶与维修对排放性能的影响
2022-09-06李刚
李刚
商丘技师学院 河南省商丘市 476000
1 引言
汽车尾气的大肆排放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大气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汽车在运行和驾驶的过程之中,驾驶技术以及后续的维修环节质量也会对于汽车尾气的排放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加节制的汽车尾气排放会造成空气环境的剧烈污染,同时也会降低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近些年来,为了全面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我国各个省市地区的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展开了一系列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现行约束,积极参与到日常汽车安全以及维修的管理过程之中,出台了一系列硬性的规定和管理措施,这些现象都为大限度的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提供了福音和支持。
2 汽车排放性能大致描述
下面我们来对汽车排放性能进行大概的描述:众所周知,汽车在运行和行驶的过程之中会产生大量的汽车尾气,通过曲轴箱窜气的形式尾气得以排出,汽车尾气直接朝空气中排放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破坏人们宜居的舒适环境,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汽车行驶时,燃料在空气的助推之下会进行燃烧,给汽车行驶带来动力,在燃料汽车完全燃烧的过程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氨气与二氧化碳,这些气体本来不会对大气安全造成影响,但是在行驶的过程中汽车会将这些气体综合排出的是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这些物质会危害大气环境,破坏大气本来的成分。根据有关数据的观察不难看出,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和汽车的实际运行状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汽车尾气的排放是当前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和主要元凶,车辆在行驶时,发动机会通过燃烧气体和燃料进行运作,产生的气体也会通过发动机进入到汽缸和活塞之中,之后再进入曲轴箱,但是由于汽车发动机的高速运转会让空气量减少,导致曲轴箱之中的窜气在箱中溢出,直接导致有害和有毒气体的形成。
在汽车实际上路行驶的过程中,有毒尾气排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汽车实际运行时电火花发生微弱的燃烧,这些燃烧物并没有燃烧殆尽,因而不能和空气产生完全的化合反应,就有可能会由于燃烧不充分生成了碳氢化合物。在系统缺氧的情况之下,燃料燃烧会让汽车尾气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在高温缺氧的状态之下,汽车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烟。由这里可以看出,形成汽车尾气的化学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若要避免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有关工作人员在性能设计的时候就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汽车尾气的排放一方面会影响大气环境和大气成分,另外一方面也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呼吸道健康。比如汽车尾气之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气体是有毒的,虽然无色无味,质量较轻,很难被人发觉,但是一旦一氧化碳的含量较高就容易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相结合,抑制人体的造氧功能,大量吸入一氧化碳会造成人体中毒,恶心呕吐,如果抢救不及时会造成人员死亡。另外一方面,除了一氧化碳之外,一氧化氮等其他有毒气体过量吸入也会威胁到人体的健康状况。过量吸入一氧化氮会和血红素直接结合,威胁呼吸道和肺部健康。此外二氧化氮气体对人体的肺部和眼睛均有损伤,这些气体都是有害物质,必须要加以防范。
3 影响汽车排放性能的主要因素介绍
影响汽车排放性能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空燃比,空燃比指的是汽车发动机运转产生的参数,是燃油质量和空气质量的对比值,空燃比用来衡量汽车运行时大气污染的大小,如果空燃比的比值大于理论参数值,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混合气体较为稀少,污染率下降;反之如果空燃比小于理论值,就有可能会造成相反的情况,混合气体浓度较高,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因此为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就必须要减少混合气体,通过燃烧把汽车燃料完全消耗殆尽。
第二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是喷油速率和喷油提前角度。喷油速率和喷油提前角度也是影响汽车排放性能的主要参数,这部分参数属于供油系统,会直接影响到汽车污染物的排放。喷油速率和喷油提前角度决定了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也会同时降低燃油的经济比值,因此在汽车驾驶和汽车维修工作中必须要控制汽车的喷油速度,加强对汽车喷油提前角度重视,减少这部分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破坏。
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发动机运转状态的影响。汽车发动机的运转状态有两个方面,一种是稳定状态,第二种是不稳定状态,这两种状态对汽车污染物的排放量都会有不同的影响。稳定状态指的是汽车发动机的运转速度和负荷量保持在恒久不变的状态之下,而不稳定状态指的是发动机能够根据环境的不同和条件的不同随机调整自己的运转速度和运转负荷。如果汽车停留在高速运转的环境之中,汽油机燃料能够充分燃烧殆尽,排出较少量的污染物,那么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反而会比较小;相反如果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和体积较大,就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4 汽车排放性能的影响方面
4.1 汽车启动影响
当汽车发动机在启动的时候会提高混合气的浓度,排放的尾气当中的污染物含量也会有所增加,特别是在启动没有成功的情况之下,由于燃料没有得到充分的燃烧,汽车的未燃烧物会排放到大气之中破坏大气成分。通过实验室研究调查可以发现,在发动机启动的时候如果阻风门开度保持在30 度左右就可以最大可能控制排污量的破坏力,这是由于阻风门的开度大小会影响到混合气的浓度增加速率,开路较小,污染物的含量就会变大,因此必须保持供油点火系统在良好的启动状态之下。启动过程之中要及时控制节气门和油门的状态,在一次启动之后就尽可能成功行驶。
4.2 车速控制方面
在车速的控制方面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可以反复表明,车辆行驶速度发生改变的时候,车辆尾气会排放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并且浓度会有明显的增加。在汽车加速行驶的时候由于温度不断升高,碳氧化合物的实际排放量也会有所增加,如果仅仅保持在匀速行驶状态之下,那么污染物的排放量才会保持在现有的水平不会上涨,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车辆的行驶应当尽可能保持匀速运动,减少车速的调控和变化。
4.3 油门使用方面
汽车油门踏板也会影响到混合气体的浓度和排放量,进而直接影响到汽车尾气。如果司机在驾驶汽车的时候猛踩油门那么混合气,浓度就会陡然上升,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都会因此增加,如果油门突然松开,节气门会立刻关闭,导致进气支管变成真空状态。在这时残留在管壁之上的油膜会发生蒸发效应,进入到汽缸之中提高混合气的浓度,混合气浓度由浓变稀,导致发动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发生巨大的不稳定变化,污染物大量产生。因此在驾驶过程之中,驾驶员尽可能不要猛踩油门,也不要突然松开油门。
4.4 水温保持方面
在水温保持方面,汽车发动机在正常工作的时候因为存在着冷却水的作用力,会导致钢壁周围发生混合气体,也就是所谓的激冷层,激冷层之中温度较低,混合气体无法充分燃烧,只能以碳氢混合物的形式向大气排放,最终造成大气污染。因此一般来说,激冷层的厚度会随着水温的降低而增加,尾气中碳氢化合物的浓度也会随之增多,必须要在平时做好保温防冻措施,让水温尽可能保持在允许范围之内。
5 汽车驾驶对排放性能的影响
5.1 司机安全理论知识的影响
如果驾驶员在汽车驾驶的过程中缺乏安全理论知识的支撑,就有可能会对汽车排放的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司机在驾驶汽车之前需要通过驾校培训,还要通过考核和模拟实验,在具体上路驾驶的时候还需要融会贯通,把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里。如果驾驶员缺乏驾驶理论知识,会导致驾驶规范现学现卖,难以满足实际行驶的需求,也会给汽车的尾气排放造成不良的影响。在我国驾照考核和培训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块不同的内容,考试的理论和实践之中都包括驾驶技术、驾驶安全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的考核,实践考核还包括基本的上路流程、驾驶汽车的技术等,但是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之中缺乏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驾驶员在日常驾驶的过程之中采用了不合理的操作行为,导致汽车尾放的排放量不合理增加。为了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控制程度,必须要从源头的角度做起,使驾驶员能够规范驾车、合理驾车,提高驾驶技术的有关标准,形成规范化的意识,使司机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注重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危害,同时在驾校对驾驶员的培训工作中要展开事先培训和教育引导,让驾驶员认识到汽车尾气控制的重要性,提高思想意识与认知程度,防止汽车驾驶室大量排出有害废气。考核培训中也要设置相关的考核门槛进行规范化的考核标准设置,优化考核内容,为汽车安全排放提供理论支撑。比如把汽车的起步、半坡起步和S 弯路、直线转弯这些重要的内容渗透进尾气排放标准的考核,提高汽车安全驾驶的可能性。
5.2 司机驾驶习惯对于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汽车在行驶的时候必须要受到驾驶员的操控,因此司机的个人习惯也是影响到汽车尾气排放的重要因素,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能够从源头上遏制汽车尾气超额排放的现象。比如观察我国出租车驾驶员,他们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之中就存在诸多的不良习惯,很多出租车司机为了提高行驶速度,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经常会超速行驶或加速转弯,忽视道路实际情况或者随意变道,这些不良驾驶行为经常出现在实际运行的道路之中,不仅会对安全行车造成危害,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会导致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比如本来应当使用一档起步,汽车转速超过1000 转的时候司机采用了更换二档的方式,这种驾驶习惯就是错误的,因为它会导致汽车转速和行驶路况之间不匹配。如果汽车从一档更换到二档,对应的时间间隔在三秒以下就属于换挡过快过急,也有可能会导致驾驶过程中缺乏车辆的车况跟踪,造成安全隐患。由这里可以看出,驾驶员快速踩油门或者强行换挡都有可能会造成危险现象的发生,也有可能会加大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损害汽车零部件,提高尾气的排放数值,给城市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也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除此之外,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红绿灯造成的影响。红绿灯是必须要遵守的交通规则,但是在等灯的时候容易发生堵车,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堵车过程中的汽车尾气排放,司机必须要做出一定的努力,在等待红灯的时候汽车往往会处在内部懈怠的状态,发动机内部的混合性气体得不到及时的疏散和充分的燃烧,废弃物就会大量的产生,减小了汽车的转速动力。对于汽车发动机而言,如果内部动力系统的可燃混合物气体完全燃烧,就会提高输出的功率和能量,因此在燃烧的过程之中对应的燃烧工况会被压缩排放,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这就是为什么汽车通常在起步的时候烟管附近会排出黑色的烟雾。为了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驾驶员除了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外,在等红绿灯的时候还可以习惯性的把档位调到空档状态,这样就能够让发动机处在暂时停运的状况之中,防止发生连续性的怠速。司机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和等红绿灯习惯,有效的减少汽车运行过程之中的尾气排放量。
6 汽车维修对排放性能的影响
6.1 汽车发动机性能
汽车维修对排放性能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首先就是汽车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因素,汽车发动机的供油启动和点火系统都必须要保持正常运行性能良好,这样才能够确保发动机正常启动,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之中,在不同的条件之下都能够让混合气和燃料发生充分燃烧的效果。如果启动器性能有所降低或者发生断火的现象,造成火花减弱,这些情况都有可能会导致汽车燃料未经充分燃烧就排入大气之中,造成污染现象。如果供油器所含的混合气体浓度较大或者比重太低,也有可能会增加污染物的含量,此外还要考虑到燃油喷射装置的压力和规律,这些都有可能会对混合气供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汽车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会减少污染排放的程度和强度,因此汽车的燃油喷射装置必须要保持在良好且稳定的工作性能之内,尽可能做到定制和定量相互匹配,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达到最优的匹配效果。
6.2 加强对排污装置的检查
当前有很多汽车内部都安装了排污装置,比如热反应装置,这些装置在汽车正常行驶的时候看不出多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却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减排功能,然而排污装置的检查也经常容易被人忽视,即便损坏,维修人员和驾驶员也不愿意出钱维修,甚至会直接拆卸,导致汽车排污能力直接丧失。面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在意识形态上加强对排污装置和环保理念的重视,认识到节能减排的关键意义和重要性,在日常维护行动之中加强对排污装置的全面排查,如果发现问题和故障存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和应对,让排污装置始终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之中,发挥应有的排污效果。
6.3 重视油箱隔热性能和气缸气密性
有关工作人员在维修的过程之中要加强对油箱隔热设备的检查,防止汽油发生泄漏或蒸发的现象,还要保证汽缸的气密性,及时发现并排除气门未关闭造成的故障,防止发生混合气体泄漏事故,还要确保气缸的磨损量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根据实际检查结果更换活塞环,防止混合器通过管道进入到曲轴箱之中发生破坏力。
7 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尾气的排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必须要加强对汽车驾驶和维修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找到他们分别对排放性能的影响,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