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专业1+X 证书课程体系相互融通的举措

2022-09-06谢婉茹

时代汽车 2022年18期
关键词:证书课程体系实训

谢婉茹

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 天津市 300380

1 引言

在科技高速发展,国力不断强大的背景下,国家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职业教育应用型专业中结合1+X 证书课程体系(指学历证书为基础+ 多项职业技能证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够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高效快速地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支撑,并让参与中职教育发展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自己的就业与生活,助力自己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如何为我国输送这样的人才是中职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2 1+X 证书体系的内涵与标准

1+X 证书体系中,1 是指在职业院校中对学生要求要有合格的学历学习毕业证书,X 指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考取到一些与职业相关的技能证明证书。这是二十一世纪赋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综合衔接学习能够培养高质量的综合性职业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其中1 指学历证书,也是人才培养中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职业教育培养中的基础教育部分,在国家的人力支撑板块中是基石作用,为学生在校的基本学习情况的体现与评价。X 指多项职业技能证书,这是对职业能力最好的证明与评价,是学生面对职业活动所展现出的专业素质与个人能力的最直观体现,它体现了学生进入职场的综合能力,是国家专业人才需求中结构性建设的主体。

3 新能源汽车专业在中职教育中目前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职业教育走向产教融合的模式时间还不是很长,虽然在国家的发展与市场的变革潮流中,这样的需求已然早早地出现了,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过大,在教育板块中的实际教学策略的发展改革过程都不是容易的。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国人对教育层面的理解与学习方式一直在我国几十年的教育模式中成旧不变形成了惯性。因此虽然以职业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十分迫切的,但是它的实施与推进却是缓慢的。因此为了大力推进企业与学校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我国在2019 年出台了多项改革实施方案,不断在各大院校设立试点区,积极推动新型职业技术教育1+X证书课程模式,为了让新的有效教育能够迅速建立并适应国家发展需求,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提高实际的就业能力。这样的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无疑是适合国情与民情的,但是目前这样的模式任然还在发展阶段,教学过程还不够成熟,学生的学习心态往往还容易停留在保守的传统模式,对这种1+X 证书教学的结果效应还理解不深刻,在学习过程缺乏一定的重视。

4 1+X 证书课程体系下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的优势

4.1 职业导向的优势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出现的对应原因是为了解决现代生活对能源的浪费与对环境的大量污染。一切的人类发展都不能忽略对地球资源的过渡开采,因此新能源汽车是顺应人类发展与市场强烈需求而产生的。这样一个新兴的行业,在传统的教育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因此它的课程与教学本身具有很大的挑战。不同于一些基础传统学科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是代有较强应用性的,因此在教学培训中以职业为导向是十分显著的特点。结合1+X 证书课程体系,能够在教学结果评价中将职业导向完全体现,从教学层面为人才进入行业进行实际工作实操提供最扎实的知识储备基础,这也是对人才在进入市场前最直观和有效的一个考察与评估,因此职业导向与1+X 证书课程体系相结合的优势是十分明显且唯一的。

4.2 课程体系的高效优势

在中职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学习水平往往大体呈现较缺乏的现象。因此中职学校在实际的教学安排中需要考虑和设置的教学目标比普通的高中的教育要求是更高的。不同于基础的高中教育,中职教育需要结合学生本身情况、学习专业、就业前景与实际应用等多方面去设计教学具体内容。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学生的动力引导,更是市场的专业需求。因此,1+X 证书课程体系完全切合了这些问题,有了基础学历证书与多项职业技能证书为目标的教学与学习过程安排,能够最大化地提高教学过程质量与能效,使得职业教育的专业性能更强,结合了基础的教学知识同时也结合了市场的专业需求,多元化地体现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高效优势。

5 如何将中职教育中新能源汽车专业与1+x 证书课程体系相互融通

5.1 融通考核与1+X 证书相结合

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别与传统的汽车行业,目前在新能源市场中,常常出现用人单位对该类员工的需求量较大,但在职员工的能力严重不足于处理该类工作,或从事该类工作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有限,无法高效处理该类工作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源于职业学校并没有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或目前社会人事从事这项工作时没有专业的技能培训与提升途径。因此将视线放在该专业的学习阶段,需要从新的方向去思考如何构建有效的技能提升学习过程。考核是对学习过程的目标设立与结果检验,首先从考核入手去结合生产与学习的需求,是非常有效的融合教学策略。1+X 证书教学目标体现了基础学习与职业技术的综合能力,对考核的设定与1+X 证书课程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设立教学考核在基于1+X 证书课程要求下,考核方也因是多方面的,不应该只是学校参与,应该是校方、企业方、维修站、生产线等共同来决定。由于职业技能证书是分等级设定的,相对应的教学考核结果也应该对应职业技能证书的等级来划定标准。比如根据1+X 证书课程要求,包括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可以将考核也分为两个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考核与各阶段专业技能要求的学习考核。基础知识的学习考核需要与学历证书的结果挂钩,在日常的学习中将考核细化到各个阶段,通过各个阶段的小结评分来取得考核的结果,将考核结果设置一定的比例结合到学历毕业评比中去,这样就能把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分阶段量化,给学生规划好目标。由于职业技能证书分为初级、中级与高级,在维修体系中也分为了模块,因此考核应结合理论与实操,理论考核从易到难递增,设立一定的门槛值,达到门槛值可以由教师决定减少后续的实务理论。实操需要进行模块划分,将新能源汽车技术知识分模块内容划分并设立等级,这样考核就会更加立体化与合理化,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会安排的更加科学。

5.2 建设有效的融合课程体系

有了恰当的教学考核标准,然后就需要在这样的科学的考核标准中去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在实际的课程体系建设中,结合1+X 证书课程要求,运用规划- 实施- 审查- 处理四种前后循环闭环处理模式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首先,在1+X 证书要求下结合生产所需去进行教学内容的规划。传统的汽车技术教学模式职业院校往往照搬高校教育的模式,常常出现与高校教育相同的重理论特点。这是非常不符合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更应该区别于传统汽车专业,抓住市场的导向,站在新兴的角度去规划课程。在教学规划中特别需要避免死板对应考核而将教学陷入应试教育的障碍,教学的规划应始终站在实际运用的基础中去设计。比如设立一个对课程内容的系数定分系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对标,将对标内容碎片化到知识点,对每个知识内容从理论重要程度、实操在工作中的重要程度、知识点的难易度和技能在实际运用中的频率等去计算该知识点的定分系数,系数越高该知识在教学规划中就占比更多的课时并利用更多的教学模式去对应他的难度,从而科学地将技能知识进行分解与安排,提高教学效能。

其次,根据教学过程的规划,各个知识点所定出的系数就可以反向去进行教学实施过程的安排。对于系数高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从实际各方面去给他降低系数来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知识点难易度系数过高,教学中就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去降低学生学习该知识的难度,采取更高效的多媒体模式、采取企业高技术人才实际分享模式等都可以助力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系数。比如该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频次非常多,老师在教学中就应加大练习程度,多样化设立实际操作方式,让学生不断地巩固该项技能。

再次,不断地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查与反馈才能提高教学效能。对应的各个知识点都是从基础知识与实际技能要求两个方面分解规划而来,对每个知识内容的学习应有四步检查反馈方法。第一步,对知识内容的基础掌握程度。第二步,对知识内容的熟悉掌握程度。第三步,对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程度。第四步,可否运用知识进行对其他人的培训。每完成其中一步内容对其进行评价计分,总分记为1,全部完成表示该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该知识并能实现给其他人的培训学习。

最后,对教学过程体现出来的情况应该实时处理,形成真实的处理情况再反馈到原本的课程规划步骤中。比如根据学校的设备设施不断地完善,或者根据学校开展的实际参与企业工作的实操机会越来越多等情况,学生的各个知识的学习难度、理论理解等内容的系数就应该会有变动,实时处理这些变动情况再反馈到规划步骤中去,再更高效地去影响教学内容的规划与实施,将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闭环状态才是结合1+ 证书课程模式最有效的方式。

5.3 专业课程与体系融通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注意点

结合规划- 实施- 审查- 处理的闭环教学过程,在实际的融合教学落实中需要注意许多特殊的问题。新能源汽车技术还在发展初期,不管在实际的行业工作中还是在实际的职业教育中都还并没有累计非常多的数据与经验,因此对教学过程的实际安排中的各项评估任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中职院校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效能,需要学校与企业不断积极配合,不断地建立有效的合作与反馈。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在不断发展的新兴行业,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也应及时对知识内容操作内容进行更新,建立更新系统紧跟行业的研发,新设备与方法也应及时让学生去了解与掌握。任何知识都是灵活的,因为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所有的学习都应该是动态化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规划实施等步骤,一定不能完全死板地以分数系数等为一切依据,需要在教学实施中匹配有效的指导方法和不断改革的教学理念,避免在教学中设立发展的阻碍。最后,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一定要关注持续性,在教学的计划与安排实施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前瞻性,保证让学生就业后的实际工作与前期的学习阶段不脱节。

5.4 重点实训内容的相互结合与设立完善

在新能源汽车专业与1+x 证书课程融合的教学中,注重基础与实际学习的结合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习中实训内容的专业化结合设立与完善体现了对该融合教学的重点实施。

实训项目的建设不能脱离理论,也不能让实践活动没有实际的落实。实训项目首先是在校内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扎实的学习并得到相应的测评后,再进行实训项目的加入与练习。在实际的实训项目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随时贯穿在整个学习操作中。教师在实训项目进行时,首先应该设立理论知识的达标前提,再根据学生的理论情况进行分组,可以采取优差结合方式,将理论较好与较差的学生组成队,综合学生的理论水平,使学生在实训操作中可以将理论知识互相再进行补充熟练。实操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动手能力的优差进行调配,让学生在实操中互帮学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专门组成一个问题检查小组,对各个组的操作进行补充与检查,让学生的实操过程最大化地体现出自主学习与研讨性,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训项目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而结合实际来看实训项目带有明显的技术实时跟新特点。学校在设立实训项目时,需要将新技术的运用不断地加入到项目的实操中,成旧的技术内容应该及时更替才能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行业技术与数据。因为人才的培养在校内带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与社会脱离性,因此结合1+X 证书课程要求,学校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行业新技术的接轨。这对学校与企业的积极对接与交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必须走出校门去与企业实现有效地结合,才能保证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即时性可用人才。

1+X 证书体系的教学模式下,学校对实训项目的打造需要多元化结合,不可单靠某一方的力量去建设。可以通过政府的协助,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学校配合建立,实现三方面的联合运作。政府可以有一定资金的补贴帮扶,企业也可以设立一定的帮扶让校内甚至社会人事有机会去实训,学校等多方面也可以为学生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在实训项目中让学生享受实训工作津贴,这样多元化结合去提高实训项目的质量,让学生亲身实践并加强钻研。在实训项目中,学校还应注重合作内容的设置,可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让学校老师与企业高技术人才共同合作,让参与实训项目的学生加入到真实的工作步骤中去体验工作的内容并与真正的工作人员进行配合,让学生最大程度体验贴合实际工作场景的实训。

6 结束语

中职教育作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的奠基石,在结合1+X 证书课程体系下,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正在逐渐的规范与高效化,重视产与学的结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对教学的整个过程对标到行业的最终需求中,将1+X 证书的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解,以考核为依据,以结果为导向,才能将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职业教育做到高效能与高产能。

猜你喜欢

证书课程体系实训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收录证书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