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信贷需求尚待修复

2022-09-05刘链

证券市场周刊 2022年32期
关键词:政策性信贷贷款

刘链

8月22日,央行召集6家大型商业银行、国开行及农发行开展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调国有大型银行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在信贷结构方面,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实体经济领域;二是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三是加大对平台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四是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网络型、产业升级、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相关项目的支持,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带动贷款投放。会后,票据利率快速反弹,或主要由于大型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腾挪了部分票据额度,以加强重点领域投放。预计下一阶段政策性银行和大型银行将更多发挥“头雁”作用,8月份信贷总量和结构有望较7月份改善。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召开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票据利率反转可期,8月份信贷有望改善。

8月24日,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19项接续政策措施,增强政策连贯性和一致性,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或将推动中长期基建贷款需求。此次国常会部署稳经济19项接续政策涉及金融工作着力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前期已推出的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同时强调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政策聚焦投资对于拉动经济的关键作用,形成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有效资金供给,将进一步撬动更多银行配套融资,为基建投资以及中长期贷款的企稳奠定基础。

二是强调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降低融资成本。随着8月份LPR报价下调,以及银行定价授权的同步调整,将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助力信贷需求回暖。

三是允许地方“一城一策”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后续各地区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房地产政策,从供需两端进行政策调整,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构建良性循环。

综合8月信贷形势分析会议情况和国常会精神,光大证券有以下判断:第一,后续“宽信用”形成相当程度上依赖政府和准政府投资,鉴于2022年1-7月份的信贷与社融增长结构,8-12月份若要延续信贷较好扩张,和社融增速企稳不明显滑落,将高度依赖政府投资,而私人部门投资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用好专项债结存限额,都是保证后续信用增长稳定的举措,对应政策性银行和大型银行新增贷款和新增中长期对公贷款占比将进一步提升。第二,贷款利率将继续下行。8月22日,LPR非对称下调,1年期LPR较上期下调5BP至3.65%,5年期LPR较上期下调15BP至4.3%。5年期LPR作为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按揭贷款的“基准锚”,非对称降息下,“量”、“价”双轮驱动,有望进一步引导信贷投放实现信贷形势分析会重点强调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等领域。后续来看,不排除LPR贷款利率继续下调,或者出台调整认房又认贷标准、二套房利率等政策,激发住房需求;对于企业贷款利率而言,当票据不再作为贷款冲量工具后,企业贷款统计的利率水平将继续下行,并可能因此刺激资金空转和虚增套利。

当前正值上市银行财报披露行至中场,截至8月28日,共有29家上市银行披露中期业绩,整体来看,银行业绩增速稳中有降,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业绩增速稳中有降,部分江浙等优质区域中小银行持续跑赢行业。多数上市银行业绩增速稳中有降,但有13家银行营收增速季环比提升,10家银行盈利增速季环比提升。其中,有7家银行盈利、营收增速实现季环比双提升,主要以江浙地区城商行、农商行为主 ,如江苏银行(营收增速季度环比增长3.2pct,盈利增速季度环比增长5.2pct)、苏州银行(营收增速季度环比增长3.0pct,盈利增速季度环比增长4.5pct)、杭州银行(营收增速季度环比增长0.6pct,盈利增速季度环比增长0.3pct)。

近2/3银行扩表速度放缓,部分银行仍维持较高信贷投放景气度。19家银行扩表速度有所放缓,占样本总量的2/3左右,增速季环比降幅在1.1-6.7pct之间,但江苏银行(季度环比增长2pct)、常熟银行(季度环比增长1.7pct)等银行扩表速度提升,主要受益于区域经济活力、信贷需求相对更旺盛。

以17家披露季度净息差的上市银行为观察样本,多数银行二季度息差承压下行,同时,仍有5家净息差季环比提升或持平。2022年以来,受LPR报价连续下调、信贷供需矛盾加大等因素影响,存量贷款重定价叠加新发生贷款利率下行使得银行业资产端收益率承压下行,而负债端囿于核心存款定期化等因素,综合负债成本相对刚性,进而对息差造成挤压。

多数银行不良贷款率季环比持平或继续改善,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风险抵补能力增强。江苏银行(季环比下降5BP至0.98%)、苏州银行(季环比下降9BP至0.9%)、苏农银行(季环比下降5BP至0.95%)等江浙地区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以下。与此同时,有19家银行拨备覆盖率季环比有所提升,整体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国常会进一步部署 “稳增长”并推出19项接续政策,人民银行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部署“稳信贷”。在一揽子政策的安排下,政策性银行和大型银行进一步发挥信贷“头雁”作用,有望对后续“宽信用”形成支撑。

虽然有效信贷需求尚待修复叠加LPR报价连续下调累积效应,银行业息差面临较大收窄压力,但出于银行业稳健经营、尾部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考虑,预计监管有望对负债端施以更多管控手段,以维持银行体系息差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除基本面的“量”、“价”因素外,事实上,“险”的因素——主要是房地产风险形势的演化是现阶段影响银行股表现的关键变量,随着“保交楼”加速推进、房地产融资和销售环境进一步回暖,有望推动涉房类风险的逐步缓释,进而带动银行股股价表现。

根据国盛证券的分析,信贷形势座谈会召开有望支撑信贷短期回暖,中长期趋势仍需观察。人民银行召开部分金融机构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货币信贷形势,部署推进当前和下一阶段货币信贷工作。这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召开的第四次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前三次分别是在2021年8月23日、2021年12月16日以及2022年5月23日。本次会议召开或基于7月金融数据显示信贷较弱,实体经济需求不足有关。

从历史数据来看,前三次会议召开后的次月,即2021年9月、2022年1月和6月,新增信贷规模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分别为1.66万亿元、3.98万亿元以及2.81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3100亿元、4000亿元和 6900亿元。在8月22日此次会议召开后,近几天票据利率边际提升,或侧面反映银行信贷投放边际回暖。

近期,除了信贷形势座谈会之外,央行也下调了LPR,尤其是5年期继续下降15BP,政策仍在发力聚焦“宽信用”,短期信贷有所改善,但中长期是否持续改善仍需观察,比如地产融资需求的恢复情况、以及基建项目落地情况等等。

东兴证券认为,国常会部署稳增长接续措施,经济悲观预期有望改善。8月24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委员会,推出了19项接续性政策,重点聚焦基建、地产、平台经济和经济大省。同时提出派出督导小组赴经济大省联合辦公,推动相关政策加快落地。

政策要点包括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金融工具额度。会议提出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再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基础设施等项目。会议明确地方可依法使用5000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10月底前发行完毕)。两项工具合计新增额度8000亿元,旨在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会议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预计各地将采取更积极的地产政策。

国常会整体上延续了7月政治局会议的定调,进一步释放稳经济的信号。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渐落地,市场对地产和经济的极度悲观情绪将得以改善。在出口、基建及制造业投资的稳健表现下,下半年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猜你喜欢

政策性信贷贷款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罗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体系批判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
“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成立旨在开展政策性、前瞻性研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