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读

2022-09-05

证券市场周刊 2022年32期
关键词:分析师报告监管

2022年8月30日,北京,全球首座合成生物科学馆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式落成开馆,成为国内生物科技新地标。图为观众体验现代光影技术展现的合成生物技术的奥秘之美。

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于2022年8月26日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将于近期启动相关合作。合作协议依据两国法律法规,尊重国际通行做法,按照对等互利原则,就双方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展监管检查和调查活动作出了明确约定,形成了符合双方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合作框架。此次签署的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是在双方2013年执法合作谅解备忘录及2016年试点检查合作备忘录的基础上,根据双方国内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参照相关国际通行做法,总结以往双方合作经验,经过反复磋商达成的。合作协议主要就双方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展日常检查与执法调查作出了具体安排,约定了合作目的、合作范围、合作形式、信息使用、特定数据保护等重要事项。合作协议包括以下重点内容:一是确立对等原则。协议条款对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中美双方均可依据法定职责,对另一方辖区内相关事务所开展检查和调查,被请求方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力提供充分协助。二是明确合作范围。合作协议范围包括协助对方开展對相关事务所的检查和调查。其中,中方提供协助的范围也涉及部分为中概股提供审计服务、且审计底稿存放在内地的香港事务所。三是明确协作方式。双方将提前就检查和调查活动计划进行沟通协调,美方须通过中方监管部门获取审计底稿等文件,在中方参与和协助下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开展访谈和问询。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签署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是双方在解决中美审计监管合作问题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为双方依法对共同监管范围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日常检查和执法合作建立了监管合作机制,为下一步双方在符合各自法律规定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对等、高效开展合作奠定了基础,符合资本市场监管合作的国际通行做法。中美双方开展审计监管合作,对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助于为企业依法依规开展跨境上市活动营造良好的监管环境。截至8月25日收盘,中概股合计总市值最新达112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万亿元)。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通过加强合作解决中概股审计监管问题迈出了关键一步,符合市场的期盼和预期。下一步双方将根据合作协议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展日常检查与调查活动,并对合作效果作出客观评估。如果后续合作可以满足各自监管需求,则有望解决中概股审计监管问题,从而避免自美被动退市。

为进一步规范券商IPO投价报告的形成过程,防范利益冲突,强化分析师执业独立性,提升投价报告专业性,充分发挥投价报告在发行定价中“锚”的作用,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起草了《证券公司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执业行为规范(征求意见稿)》,并于近日征求行业意见。该执业行为规范共二十七条,对承销团成员撰写投价投告、分析师跨墙管理、分析师与投行部门的交流等进行了规范,还对分析师的调研及路演行为、投价报告的盈利预测和估值结论的决策以及分析师向发行人及投行业务部门核实投价报告相关信息等行为提出规范要求,其中明确了八类禁止行为,以防止相关利益方对分析师施加压力,以达到影响盈利预测和估值结论的目的。禁止行为包括:(一)更改发行人行业归属,要求证券分析师根据指定行业进行估值比较;(二)干扰证券分析师对盈利预测的假设判断,要求证券分析师参考发行人、投行业务部门人员或任何第三方的预测结果进行盈利预测;(三)向证券分析师提出估值范围的要求;(四)对投价报告的估值方法、估值参数、可比公司选择等内容提要求,干扰证券分析师独立做出估值结论;(五)以其他承销商意见、战略配售对象意见等第三方意见为借口,要求证券分析师调整估值结论;(六)在报告完成之前向证券分析师询问报告盈利预测和估值结论,或索要含有估值结论的财务模型;(七)通过研究部门主管、投价报告质量及合规审核人员间接影响分析师的分析与结论;(八)其他任何可能影响分析师独立判断的行为。

8月30日,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展望下半年,《报告》指出,财政部将落实落细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报告》分别从财政预算执行、加力助企纾困、扩大有效投资、资金快速精准下达使用、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支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完善农业农村发展支持政策、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切实保障基本民生、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监督共十个维度,回顾了上半年财政工作。其中,在财政预算执行方面,《报告》指出,上半年预算执行总体较好。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开局,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3月份受国内外错综复杂形势、疫情等影响,当月收入增速同比回落至3.4%。四、五月份,叠加集中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等影响,财政收入有所下滑。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报告》指出,1-6月,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1万亿元。其中,各地共安排超过240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2022年分两批储备专项债券项目7.1万个。上半年,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共支持超过2.38万个项目,其中在建项目约1.08万个,新建项目约1.3万个。《报告》提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谋划增量政策工具,靠前安排、加快节奏、适时加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望下半年,《报告》提出了六方面具体工作。一是落实落细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施好各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联动,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综合效应。二是加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攻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任务。落实好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相关财税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支持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健全应急保障机制,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和市场调节机制。三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应对疫情、灾情、高温天气等影响,及时帮扶失业人员和需纳入低保的对象、临时遇困人员等,在保障和救助上该扩围的扩围,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通过社保补贴、创业贷款、税费减免等鼓励企业吸纳就业,落实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四是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大力盘活存量资金。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格落实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腾出更多资金用于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五是强化财政可持续性。严格执行专项债券负面清单管理要求,确保资金依法合规使用。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支持地方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六是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持续规范财务审计秩序,加大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

2022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交出一份了不起的中期业绩答卷。截至8月30日晚8时,已有4838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合计营收同比增长9.99%,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199.26%,呈现出健康发展态势。A股公司上半年展现出的韧性和活力,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上半年,4838家公司合计实现营收33.65万亿元,同比上升9.99%,占上半年中国GDP的59.81%;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87万亿元,同比上升5.1%;合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44万亿元,同比大涨199.26%。剔除金融类企业、“三桶油”后,A股公司合计实现营收25.23万亿元,同比上升9.3%;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3万亿元,同比上升3.44%;合計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7%。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增速明显高于经济整体水平,进一步凸显了在稳经济、促就业、保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基本盘”。二季度单季,4838家公司合计实现营收17.44万亿元,环比增长7.7%;合计归母净利润为1.48万亿元,环比增长7.1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29万亿元,环比大幅增长186.79%。剔除金融类企业、“三桶油”后,合计营收为13.3万亿元,环比增长11.58%;合计归母净利润为8261.92亿元,环比增长16.94%。

在2022年的全球央行盛会——杰克逊霍尔会议上,除了备受瞩目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放出“最强鹰”之外,其余与会者的讲话也未能让市场感受到一丝丝的松懈,全球经济的未来再度被蒙上厚厚的一层阴云。鲍威尔在会上简单明了地重申,目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首要目标是要让美国通胀率重新回到2%的目标水平,“物价稳定是美联储的责任,是经济的基石”。他还强调,让物价恢复不仅需要时间,这意味着,美国可能会经历一个持续低于趋势的经济增长期,劳动力市场也会有一些软化。这无疑是对近期市场揣测的反驳,华尔街大行近来相继预测美联储将很快转向降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Gita Gopinath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经历更高的通胀,而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缓解物价上涨,不要过早降息。“我们正处于通胀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的时期,至少还会持续一两年。经济上的首要任务是降低通胀,而不是过早地放松政策。”她说。美国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行长梅斯特(Loretta Mester)表示,美联储将继续提高利率,直到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通胀正在缓解。她补充说,现在说物价上涨是否已经见顶还为时过早。“我们希望它处于一个可持续的下降趋势,我只是需要再看到几个月更好的通胀数据,才能说它已经见顶了。”她说。她还重申了此前的言论称,利率可能必须升到4%以上,并在这一水平上保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价格增长减速。此外,2022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低于2%左右的趋势,而随着利率的上升,失业率可能会上升。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拉斐尔·博斯蒂克表示,美联储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利率,这与他的同事们的观点相呼应。费城联储行长Patrick Hark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利率需要上调至限制性区域,并在年底前利率达到3.4%以上。“通胀有微弱的降温希望。我要强调下是微弱,我们的工作尚未完成。我们可以将数据视为积极信号,但仍需继续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胀。”他说。与此同时,他还淡化了有关美联储下个月只加息0.5个百分点的猜测。他说,“自1983年以来,美联储已加息86次,其中75次幅度50个基点。至于下月到底是50个还是75个,我现在不能说,但大家不要认为50个基点不是一个重大变动。”在美联储官员集体“放鹰”后,市场对9月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迅速上升。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截至发稿,美联储9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38.5%,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61.5%。

猜你喜欢

分析师报告监管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报告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报告
报告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