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们需要,我们义不容辞
——记陕西省教育厅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处
2022-09-03大海
※文/大海
2017年8月中旬,陕西省教育厅离退休职工冯彦贞因髋骨置换手术后患肺炎,在西安红会医院内科进行治疗。刚从成都开会回来的董侠听到消息,马上把电话打到医院,一番询问病情、安慰后,说是要到医院探望。暑热尤炙的八月,天气多变。第二天,正当病床上的冯彦贞听着外面沉闷的雷声低低滚动、看着满天乌云担心时,提着慰问品的董侠和同事推门而入,她将窗户下的椅子挪到床头,俯下身子靠近,握住冯彦贞的手深情地说:“冯老师,让你受苦啦!疼得厉害吗?吃饭睡觉怎么样?”平常的几句话,让冯彦贞的心头如春风掠过,润润的,暖暖的。
这样的温暖,其实不止冯彦贞一人深有体会,走访慰问、探望生病住院的老同志,一直是省教育厅离退处的日常工作内容,从2016年12月出任陕西省教育厅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处长,不到一年时间,董侠和同事们走访了省教育厅分布在西安市药王洞、莲湖路、省委东院、朱雀路和等驾坡等五个家属院的150户老同志及其家人,细致了解了关乎老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成员、兴趣爱好、联系方式等等悉数掌握,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管理服务,让老同志真切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了一个老教育工作者被重视、被惦念、被呵护后的满足和愉悦。
2021年6月10日,陕西省教育厅药王洞家属院养老服务站举行揭牌仪式。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罗侃淳为养老服务站揭牌并致辞。
管理服务老同志,为他们的柴米油盐、头疼脑热的小事情奔忙,这项工作在一些人看来“不可能有多大作为”,省教育厅离退处一班人却觉得“职责所在,有为才能有位”。处里一手抓全省教育系统4.5万余名离退休干部职工的宏观引导,让他们“过好新生活,释放正能量,作出新贡献”;一手抓机关离退休老同志的管理服务,着力在精细化、优质化上下功夫,想老同志所想,急老同志所急,对老同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只要他们需要,我们义不容辞
“到医院后,我和我的同事一同进入急救室,老人昏迷后下身全是排泄物,我弯下身子帮他处理,因为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不能退缩,因为这位可怜的老人现在需要我们。只要是他们的需要,我们就应该义不容辞。”2018年6月,在每年一届的陕西省教育系统老干部工作者“用心用情用爱做好老干部工作”主题演讲比赛中,一位选手的激情演讲让听者动容,让所有在场的老干部工作者感同身受。
人常说:陪伴是最好的孝行。老人生病住院,除了家属,老干部工作者的身影常常是最多出现在病房和医院的:那一年,教育厅机关94岁的张老先生生病住院,而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居住,并且都已年过七十,身体也不是太好,无力前来看望老人。离退处工作人员把电话打过去,那边子女很是无奈,离退处同志反复做工作,表示老人最想看到的就是子女、儿孙。最终,老人的小儿子来到他的身边,当见到儿子的那一刻,老人老泪纵横。
另一位宋老太,也有过同样的境遇:医院等家属签字手术,老人领养的女儿成年后一直定居昆明,平日里母女关系淡薄。电话接通,女儿一口就给回绝了。或许是长时间分隔造成亲情疏离,言语间对养育自己的母亲颇有微词,这让离退处工作人员有些伤感。既然脆弱的亲情帮不了老人,老人就全部依赖组织,手术最终没有因为亲属的缺席而耽误。离退处忠实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用亲情化的关爱帮老人从容面对病情,帮助老人完成必要的治疗。生老病死面前,一种职业、一份工作的意义让“义不容辞”越发显现出人性光芒,朴实无华,打动人心。
有温度,老人生活才有热度
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心态,就不可能有全身心的投入。陕西省教育厅离退处的工作人员,无时无刻不在用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职责担当,努力增强和提升着职业素养和必备技能。
每年一次的业务培训,是教育系统内的“加压充电”,也是老干部工作有序推进的内生动力: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月15日至18日,陕西省教育系统老干部工作者骨干培训班如期在西安开班。此次培训内容包括红色音乐专题党课、《互联网+开创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新局面》《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照金红色革命根据地现场教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健康养老与健康管理》等课程。每一次学习,其实都是将抽象的理论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增强教育系统老干部工作者的业务能力,让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更加规范、精准、有效,更加有情怀、有温度、有品质。
“有温度,老人的生活才有热度”——2020年12月冬日一天,室外寒气逼人。瑞泉西农校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温暖的房间里,护理员正在给牛大爷理发,熟练的一番操作后,牛大爷立即显得精神了许多。89岁的牛升全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300多名离退休老人之一。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有很多像牛大爷一样的独居老人。居家养老对故土难舍的他们来说,最合适不过。自2018年瑞泉西农校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以来,解决了社区空巢居家高龄老人的养老难问题,实现“家门口一公里养老服务”。通过开展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乐、帮助代办代购等“七助”服务,以及针对老同志身体现状开设的长期托养、日托、夜托、临时托养、术后康复等五大核心为老服务项目,全方位满足老同志居家养老需求。
2020年7月2日上午,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处组织机关离退休老同志赴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开展以“弘扬西迁精神”为主题的“七一”党日活动,70余名离退休老同志参加活动。
首届陕西省教育厅离退休人员“三好”老人表彰大会暨迎新春联欢会在省教育厅机关召开。
像西农大这样的养老服务中心,在省教育厅离退处的积极协调,大力推进下,目前已在全省40余所高校落地生根,同时在5所高校附属医院开通老干部就医绿色通道,在75所学校覆盖推广“三秦夕阳红”信息平台,做到对困难离退休老同志及遗属的帮扶全覆盖,实现点对点精准服务。同时,利用高校独特的资源优势,建立了以青年干部、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对离休干部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服务。在16所高校建成老年大学,使老同志有所学、有所乐。在全省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中常态化开展书法、摄影、征文、宣讲、朗诵等活动,既给了老同志展示爱好特长的机会,也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
老同志诉求无小事
“用真心对待每一位老同志,为老同志服务尽心竭力,让他们能感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心和心之间的温暖。”
2021年6月28日,离退处组织机关离退休干部赴西安软件新城党史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本着“不让一个老同志掉队”的组织原则,工作人员提前给老同志逐一打电话,确定行程。有两位年已90多岁的老同志,接到电话非常高兴,可言语间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怕给活动添负担。在确认了老人的出行意愿后,为切实保障他们安全,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处就参观场地选择、时间确定、车辆安排、行车线路、人员配备等各项事宜作了详细计划。活动当天,随车医生携带晕车药、速效救心丸等常用药,租用了轮椅备用,全程精心、周到地为老同志服务,让整个活动顺畅、安全,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老同志事后见人就说:“老了老了,遭人嫌了,家门都不出了,没想到单位还记得咱,离退处还想着咱,为咱把心操扎咧!”
要说“操心”,离退处平日里操心的事情还真不少。前些年,就因为孙老先生的一句“我要找曾经在北京一起工作过的老朋友”,让董侠和同事们忙活了不少时日。没有朋友电话,多年不曾联系,说是在北京,可这么多年过去,如果人家工作调动了呢?退休后的孙老先生因为在职时待遇问题,心里一直窝着闷气,整个人成天郁郁寡欢,情绪压抑,很少与人交流,忽然说要找朋友,或许是想找个信任的人说说心里话,排解郁闷,打开心结吧。找朋友潜在的积极意义,让离退处工作人员打消了顾虑。一番深入查找相关信息后,借北京出差的机会,专程到北京去找人,几番周折,最终还真把人给找到了。之后,朋友来西安见孙老先生,两人相谈甚欢,孙老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家人放心了,一家人的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生机。
比起帮着找朋友,帮厅机关退休干部方老报销医药费,着实让离退处费了一番工夫:方老是典型的“候鸟式老人”,晚年一直在海南和西安两地生活,有段时间在海南生病住院,回到西安后,竟然把两万多的治疗票据给丢失了。“没有票,咋报销么?”老人家属一脸犯难地找到离退处求助。离退处先咨询医保办,接着又四处找熟人,寻门路,帮老人补办了相关票据、手续,最终合理合规地报销了医药费。
“老同志诉求无小事”,本着这样的工作理念,教育厅离退处对于老同志平日所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都会深入了解,认真核查,并建立台账,做到不解决问题不销账,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对于重病、高龄、失能、空巢、独居、家庭负担重的老同志,处里实施精准帮扶,一对一保障,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协调、协助,帮助老同志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提高生活质量。2021年,离退处帮扶困难老党员、老同志165人次,帮扶资金32.3万元,让老同志的日常生活得以安稳、平顺。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离退处坚持每天电话联系、微信日打卡制度,及时了解老同志的生活状况和现实需求,第一时间将药品、蔬菜、生活必需品等送到老同志家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关怀、关爱他们。
生活无忧,老同志的精神需求同样值得重视,为了让老同志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教育厅离退处坚持“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活动”,做到文体活动常态化,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居住区域、兴趣爱好将老同志分别编入书法、摄影、声乐、模特、太极拳等各类社团,以微视频、云课堂、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为老同志搭建交流展示的广阔平台,让老同志充分享受晚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愉悦身心。
工作间隙,董侠还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帮助4位老同志编辑印刷了长达30多万字的回忆录。从封面到版式设计、书页设计至封底设计,以及书中登载照片的修复选用,无不尽心尽力,帮老同志很好地达成了出书愿望,赢得了赞誉。2021年,教育厅离退处组织开展“见证教育历程”系列图书巡展活动,参展的200余本图文并茂的书籍,都是历年来全省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干部根据自身工作经历编写,不仅全面记录了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的清晰脉络,字里行间更是展现出老年教育工作者群体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润物细无声,关爱下一代
2021年4月9日,陕西省教育厅机关党委原副书记、纪委书记陈秀英,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高英杰夫妇回母校象山中学进行图书捐赠。自1993年退休以后,高英杰、陈秀英夫妇先后给母校象山中学、学巷小学、陈家巷小学以及市老年大学、司马迁图书馆捐赠图书33000多册、价值135万余元,回馈桑梓的举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许。
2021年3月20日,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建利,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看望陕西省教育厅原厅长张克俭遗属。
正是因为陕西教育系统有众多如“双英夫妇”这样的“五老”人员,除了指导全省教育系统老干部工作、服务机关离退休人员,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积极组织聚合“五老”力量,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题,组织“五老”人员成立“银发人才专家库”,向全省青少年作了近百场爱国主义、延安精神、西迁精神等方面的宣讲报告会,数十万青少年受到教育熏陶。同时,在陕西50多所高校发动学生15000余人,让他们采访优秀“五老”百余名,在聆听、记述和传播老同志的故事中接受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带动青年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历史、革命的历史,从而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听党话、跟党走。
同时,坚持开展“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和演讲朗诵展演,结合陕西实际打造“西迁精神”“红色基因传承”“新时代小红军”“西部红烛精神”“工匠精神在校园”等8个关工委特色品牌,制度化、长效化推进,为铸魂育人作出积极贡献。
思想上的关爱必不可少,为青少年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同样体现着陕西省教育系统各级关工委的责任担当,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帮扶活动,组织困境儿童参加夏令营和研学活动,筹措关爱帮扶资金救助贫困学生等。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委员会发挥家长优势,促进家校交流沟通,形成良性互动。省教育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省举办了132场家庭教育巡讲活动,覆盖14个市(区),累计参与者达610万余人次,有效地促进了家校融合,形成教育合力;开展关爱阵地建设,建立“社区联系点”“四点半课堂”“心理辅导室”等工作阵地,为社区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服务。
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用真心、动真情、出真力,陕西省教育厅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处不过五六个人,却一直承担着千头万绪、琐碎繁杂的诸多事务,因为有着“责任所在,以有为求有位”的朴素工作理念支撑,这么多年一路走来,处里一班人凝心聚力,俯下身子踏踏实实干事,务实不张扬,勤奋不懈怠,赢得老同志的夸赞、组织上的肯定,先后多次在全国、全省各类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2020年、2021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2021年12月获得“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的表彰。
2020年9月22日至25日,陕西省教育系统老干部工作者骨干培训班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赵昌昌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