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

2022-09-03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8期
关键词:卡培奥沙利直肠癌

叶 锵

(于都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西 赣州 342300)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主要为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造成的大肠黏膜上皮病变,主要表现为腹泻、便血、局部腹痛等,而患者发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确诊的大部分患者均为晚期,已无法借助手术进行治疗,因此临床常采用化疗方式缓解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期。既往临床常用卡培他滨作为化疗药物,但患者易产生耐药性,导致其临床治疗效果有限,故积极探寻新型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数据表明,在卡培他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沙利铂可有效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活性,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19年6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56例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都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晚期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28例。纳入标准:①经X线、MRI与CT诊断,患者有可测量的肿瘤病灶,且直径在1.0 cm以上;②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并同意随访者;③临床资料齐全,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恶性肿瘤或癌细胞扩散者;②严重心肾肺功能不全者;③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者;④中途转院、临床资料丢失或随访失联者。其中参照组男12例,女16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3.52±3.62)岁;文化水平:初中以下11例,初中及高中9例,高中以上8例。联合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3.62±4.12)岁;文化水平:初中以下10例,初中及高中11例,高中以上7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卡培他滨治疗(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365,规格:0.5 g)静脉注射,0.25~0.5 g/次,1次/d,一疗程总量为5~10 g;口服2.5 g/(m·d),2次/d,饭后30 min温水吞服,连服2周,休息1周。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沙利铂(江苏盛迪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36,规格:0.1 g),于卡培他滨前给药,静脉滴注,推荐剂量为85 mg/m,1次/2周,将奥沙利铂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500 ml中,持续输注2~6 h。两组均治疗21 d,并给予消化道反应预防药物干预。

1.3 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1.3.1 临床疗效 依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定:完全缓解(CR)为经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且可保持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PR)为经治疗病灶体积缩小约1/2左右,且保持1个月以上;稳定(SD)为经治疗病灶体积缩小1/2以下或增大至1/4以下;进展(PD)为经治疗病灶体积增大1/4以上或发现新的病灶。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1.3.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记录两组治疗1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包含食欲不振、恶性呕吐、白细胞下降、腹泻,计算总发生率。

1.3.3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量表评估,包括12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满分为6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佳。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为(52.13±4.22)分,高于参照组的(32.56±5.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58,=0.000)。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随着癌肿增大表现为便血、腹泻、局部腹痛等,而晚期患者则表现为贫血、体重减轻等症状,具有较高的病发率与病死率,且近年来该病症发病率显著上升。该病症发病早期常采用根治手术进行干预,且经手术治疗后具有一定的复发率,再加上该病症早期无明显特征,经确诊的大部分患者为晚期病症,故临床针对该病症以化疗为主。而卡培他滨是临床常用药物,虽然本身并无细胞毒性,却能够在人体内转化为5-氟尿嘧啶,从而产生毒性,结构通过和肿瘤相关的血管因子胸苷磷酸化酶,于肿瘤中转化,降低细胞毒性,有效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继而阻止脱氧鸟苷酸甲基转化为脱氧胸苷酸,对DNA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奥沙利铂属于第3代铂类药物,其药理学特性类似于其他的铂类药,是胃肠道肿瘤的常用化疗药,可抑制肿瘤细胞株,对耐药肿瘤细胞株不产生交叉耐药情况,可联合其他抗癌药,进而增强抗癌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可见经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效果优于卡培他滨单一治疗。分析其原因为:奥沙利铂属于第3代铂类化合物,可将DNA作为靶点,与DNA链上的C共价进行结合,铂原子与DNA形成交叉联结,拮抗其复制和转录,且对DNA修复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癌细胞株凋亡,发挥显著肿瘤疾病治疗作用。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说明经联合治疗并不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原因是卡培他滨属于氟尿嘧啶口服药,其不具有细胞毒性,口服后能被肠黏膜有效吸收,经由肝脏的羧酸酯酶进行转化,该药具有靶向抗肿瘤作用,药物体内的残留度较少,不易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而奥沙利铂的组织亲和性高,静脉给药后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奥沙利铂的活性形式为超滤铂,其表观分布容积较大,即药物在肿瘤组织内的停留时间长。

综上所述,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联合治疗其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对患者病情治疗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卡培奥沙利直肠癌
吴茱萸碱逆转人胃癌BGC-823/L-OHP细胞对奥沙利铂耐药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CEA和CA-199对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预后的临床预测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