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扎地区葬后戴孝风俗及功能
2022-09-02才让拉毛
□才让拉毛/文
葬后戴孝风俗是中国传统社会忠孝的一种体现,从古至今沿用了很多年,具有深层次的价值和功能。本文就将尖扎涉藏地区葬后戴孝习俗展开论述,并浅谈该风俗带来的功能。
近年来,有关涉藏地区丧葬习俗的研究和相关学术成果比比皆是。然而,葬后习俗及相关禁忌习俗很少谈及。因此,本文就将尖扎地区葬后戴孝的习俗展开论述。该地区称葬后戴孝风俗为“登”(adun)。涉藏地区“登”习俗基本一致,但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各地区的“登”的时间、方式也不同。
1 尖扎县基本概况
尖扎,藏语称གཅན་ཚ།(gacanatsha)关于“尖扎”一词,学术界有很多解释,但该地区的人认同尖扎县志所说,尖扎意为“地处河谷、森林茂密、野兽成群之地”。尖扎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东北与化隆回族自治县隔河相望,东南与循化撒拉自治县接壤,西与贵德相连,南与同仁相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具有独特的当地文化。尖扎县现辖3镇6乡,共有81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约5.43万,其中少数民族4万人,藏族约占总人口的62%。尖扎县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藏传佛教文化积淀深厚。至今各种习俗仍然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1]。
2 尖扎地区葬后“登”方式
尖扎地区的人认为,人去世后49天里死者的亡灵停留在他生前生活过的家中或附近,所以,在这期间,亡者家属会举行各种宗教仪式,比如“擦桑”(ཚ་བསུར།),在该地区人的观念中,供“擦桑”,亡者会闻到其味道而不会挨饿,这样灵魂就不会到处游荡,所以家属就会不断添加糌粑在“擦桑”上。并且还会不分昼夜点酥油灯,以此指明或照亮亡者通往阴界的路。七七四十九天内家属不能洗头洗澡,亡者家里的男人不会头戴帽子、女人不能编头发,也不能说说笑笑,更不能唱歌跳舞。应处处低调、不张扬、做事谨慎,忌提死者名。在一年内,穿戴方面,亡者家属不着新衣服或颜色鲜艳的衣服,也不会戴各种金银珠宝等首饰。这表示对亡者的尊重。如果家中人穿新衣服,戴首饰会被认为是不孝的人,会被嘲笑和谩骂。村中的人也不会在有“登”人家面前嬉戏玩闹或开玩笑。还有就是在这期间,亡者的家人忌讳走亲访友,忌讳参加喜事,比如婚礼、开业大典、庆贺等[2]。尤其尖扎地区每年冬季会举行射箭比赛,如果该家中这一年有人去世,是不会参加射箭比赛。甚至该地区有些家中不打开电视机等有关娱乐设施。该地区的人还认为如果在家中对亡者进行“登”仪式,生者能积功德,因为在这一年内亡者家属会举行念经、布施等活动,不会有杀生、偷盗等不良行为,希望亡者能够更快的转世为人。他们认为这些习俗是对亡者的尊重,也是一种追悼方式[3]。
每逢过年之时,尖扎地区的人们会在房墙上放冰块,以用来供奉该地的赞神。还会把自家的经幡换成新的以此来表示辞旧迎新。但是对于家里有人去世后的一年内,其家里人在过年的时候,是不会有以上活动,甚至不会进行大扫除等。初一早上天没亮之前,按照当地习俗第一个要去有“登”家中,带“糕佳”(གོར་སྐྱ།)、包子等,这一习俗当地人叫“斗嘉”(སྡུག་ཇ།)。忌带烟酒、礼盒等物品。通常是家中比较年迈的人去。如果这两家以前有过不和睦或吵架的事情也要去。无论哪户人家有“登”,村里的每户人都要去,并且特别重视该仪式。
不仅如此,“措哇”(ཚོ་བ།)中的人也会进行“登”。对于尖扎地区来说,也分几种不同的措哇,措哇是指一个家庭中的分支经过繁衍后代形成一个新的家庭,以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不同的措哇。比如尖扎多加乡拉夫旦村有58户人家,是由3个措哇组成。最多的措哇是由二十几户人家组成,最少也由十几户组成。措哇中的每户人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般情况下,措哇中的人不通婚。在婚丧仪式中措哇的作用更加突出,任务也无比重大。婚丧中的全部事宜都由措哇中的人来承担和完成。比如守丧仪式,如果措哇中的一户人家的家人不幸去世,该措哇中的男女老少都会自告奋勇,自愿主动会帮助。把“远亲不如近邻”体现的淋漓尽致。并且全措哇中的人都会进行斋戒仪式。(藏语称娘内)斋戒人要在亡者家里念经,为亡者祈福。虽然措哇中的人不会像亡者亲人那样严格遵守“登”仪式,但会做到不参加各种喜事。罗赛(ལོ་སར།)时不在房墙上放冰块,不放鞭炮、不参加射箭活动,不能唱歌跳舞,不举行喜庆的活动等。尤其在亡者家属及同村人面前禁忌以上行为。以此来尊重亡者及亡者家属。如这一年内有必须要参加的婚礼等喜事,也要得到亡者家人的允许或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参加,这一方面,亡者家属和措哇中的人都会特别注重和讲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4]。这不仅是措哇中的人对亡者的尊重和哀悼,也是措哇中的人和亡者家属共同履行前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习俗,其作用是宣扬孝道,和睦措哇的一个重要手段。
除了家中人和措哇人之外,按亡者身份,根据亡者生前积累的业力等,该地区的人也会进行“登”。如该地区有一户人家有人不幸离世,几乎每一家都会不约而同纷纷前来帮忙和对亡者家属进行抚慰。若亡者是普通人,村中人在四十九天内禁止参加喜事和各种娱乐活动等。过了四十九天后虽然也不举行大规模的喜事活动,但可以举行小型的活动。若亡者是对该村庄或该地区有贡献的伟人或智者的话,整个地区的人们都会进行“登”。以表对已故人的崇敬。尤其是当地的活佛或有名的高僧大德谢世,人们不仅会在七七四十九天内进行“登”,甚至还会在一年内进行“登”。比如,全地区的人们禁止在罗赛之时放鞭炮,不能有串门走亲戚等罗赛活动。忌在房屋上放冰块等。总之,这一年内一切有关喜事的活动都会取消,甚至会取消尖扎地区常年盛行的射箭比赛及达顿活动[5]。
尖扎地区的人们还忌提亡者名,绝不允许外人随意提及家庭中亡者的姓名,视此为不敬和侮辱。尤其在亡者亲人面前,外人禁提亡者姓名。有违犯者,需向对方赔礼道歉。忌讳提起亡者全名,如果亡者是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亡者的儿女会叫我的阿妈真切波、阿爸真切波(恩夫恩母),如果亡者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叔叔等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通常会叫我的某某真切波(某人恩人);措哇或村子的人提及亡者姓名叫某某人家的喇桑或喇桑麻(བླ་བསང་དང་བླ་བསང་མ།)。“如果亡者是活佛或僧人,会在全名后再加上仓(ཚང་།),为了方便,也会叫某某仓。”
3 尖扎地区葬后“登”习俗的社会文化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人类有两类需要,即基本需要(生存需要)和衍生需要(文化需要),为了满足基本需要就要生产食物、缝制衣服、建造房屋等非自然(或人文)的方式,而在这个过程中人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衍生的环境,即是所谓的文化。这个用文化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基本方式,或满足集体需要的行动,就是所谓的功能。在尖扎地区,一个人从生到死,成家立业的大事都是通过邻里邻居、亲戚朋友的互帮互助下才能顺利完成,葬后习俗也不例外。其传承至今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拥有秉承孝道、情感抚慰、维持人际关系等的重要功能。
3.1 秉承孝道的功能
丧葬习俗与孝道观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尖扎地区人们把“登”作为对亡者的极度哀思和沉痛哀悼,是亡者家属给亡者尊敬哀悼的一种精神上的表现形式。这体现了人们对亡者灵魂的尊重和怀念亡者的生前恩情的一种行为习俗。能突显出比较浓厚的孝道观念。藏族有句谚语“人死了不忘名字,马死了不解缰绳”(མི་ཤི་ཡང་མིང་མ་བརྗེད། རྟ་ཤི་ཡང་སྒྲོག་མ་གཏོར།)意思是活着的人不能忘记亡者的功勋和恩惠。在尖扎地区,举行一系列葬后禁忌习俗也是为了纪念亡者功勋或不忘亡者恩惠。说明该地区的人们传承感恩,知恩图报,不忘初心的传统美德。这些都是该地区祖辈们的智慧与经验、也是祖祖辈辈重视生命的见证[6]。
3.2 情感抚慰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在它的伦理方面,宗教使人类的生活和行为神圣化,于是变为最强有力的一种社会控制。在它的信条方面,宗教给人以强大的团结力,使人能支配命运,并克服人生的苦恼。在尖扎地区,葬后登习俗中自始至终都渗透着宗教缩影。亡者家属通常在亡者去世七天、十四天、四十九天、一周年等举行一系列宗教活动。比如请喇嘛念经、供灯献食、布施等。为亡者积累功德,帮助亡者早日进入转生。这一宗教活动,虽带有迷信色彩,但能为亡者家人带来心理安抚,减少亲人离世的痛苦。不仅如此,这期间无论是亲戚朋友,街坊邻居,还是同一村的人都会前来奔丧,远方的亲戚朋友也会尽力赶来。所有人都会带来慰问物品和慰问金。这时当丧家沉浸在家人离世的悲伤情绪中时,看到有邻里邻居,亲戚朋友的慰问和亲切关心,虽然不能消除失去亲人的痛苦,但能对情绪情感带来一定的抚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对亡者家人的实际关怀,也是对亡者的最大的安慰[7]。
3.3 维持和调节人际关系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行为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理想、利益和观念等,这些差异和存在必定会导致个体间行为上的冲突。邻里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邻里间和睦相处在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且他们之间也时常会出现矛盾,因此解决好邻里间的矛盾对促进人际关系有重要的意义。在尖扎地区“登”方式中,可以看到当地人在处理邻里关系的一种态度,藏族有句谚语叫“喜事要等人上门来请,丧事要自觉找上门”(སྐྱིད་ལ་འབོད་དགོས། སྡུག་ལ་འགྱོ་དགོས།)意思是如果一户人家有喜事不要着急去,受到邀请才前去。而发生丧事,要主动前去慰问和吊唁。从谚语中透露了藏族人可以不同甘,但一定要共苦的思想境界。尖扎地区也不例外。如一户人家有难,邻里邻居、乡里向外的人都放下手中的工作,都要去该家中帮助葬后事情。直至该家中忙完亡者后事,村里人才恢复自家的正常生活。如上述所言,这时村中如果有与亡者家人有冲突或与亡者有恩怨的人家,也必须得放下所有的不快前往亡者家进行问候。并且无论有多大的矛盾和仇恨都得借此机会化解。到最后,即便两家关系没有重归于好,但还是会得到相对的缓和。这种邻里间走动往来和互惠原则,把该地区的人们紧紧扭在一起,使他们在有了困难时有人帮助,有了悲痛时有人分担。能维持该地区人际关系,对建设和谐乡村有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民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的直接体现。葬后戴孝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对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有深刻的影响。尖扎地区葬后“登”习俗带来的社会文化功能,继承了中国传统乡土伦理中处理人际关系时和为贵的指导思想,也证明了藏族传统文化提倡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互惠原则,还说明了尖扎地区人们始终传承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传统美德。■
引用
[1] 仁青.安多尖扎多加地区民俗概述[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12.
[2] 黄剑波.人类学理论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陈立明.西藏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
[4] 李毛加.藏族水葬文化研究[M].西宁:青海民族大学,2016.
[5] 白马拉措.藏族丧葬习俗社会功能研究[M].拉萨:西藏大学,2020.
[6] 吴孔军.农村丧葬礼仪与孝道思想的文化解析:以安徽霍山县农村的丧葬习俗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07,6(3):100-101+104.
[7] 尖扎县地方志委员会.尖扎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