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生态设计策略研究
——以中德生态城D2居住组团为例
2022-09-02高行,王玮
高 行,王 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7)
1 生态设计背景
中德生态城是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开发区中的生态新城,总体规划呈组团蔓延。几个椭圆形的大组团既分散又相互联系,很像大地上生长出来的“叶片”,用地与环境和谐统一。D2组团是“细胞”之一(见图1),外环道路是连接其他组团的桥梁,同时内部形成密集的路网,像叶子上的脉络,将内部各个小地块串联在一起,建设用地尊重场地现状地貌,顺势而为,整体具有自然的特征。
图1 中德生态城总体规划
中德生态城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绿色发展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规划理念,营造开放、安全、环境优美的空间形态,建立山、水、城市的有机联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D2组团南依抓马山,北邻河洛埠水库,地处高低起伏的自然环境中,整体地势由南向北呈梯度下降,场地存在明显的坡度和局部地势高差。在如此“自然”的地势中,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让居住区融入大自然,成为设计中思考的重要。
2 生态设计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
2.1 打造绿色城市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设计在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更容易找到结合点,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
生态设计理念前置,可引导城市优化布局,推动组团式发展,对已破坏的用地本底进行修复,恢复城市绿色斑块,利用生态廊道串联各组团,生态资源共享,有益于城市生态自我调节。在生态设计的指引下,整合城市结构,组团与生态斑块均由分散变得完整,两者关系更加和谐。生态与城市共生发展,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的意识形态更容易建立,共同为绿色城市发展贡献推力,实现城市生态稳定前进。
2.2 营造康健生活
在满足刚性居住需求的前提下,富氧化健康生活成为未来的居住愿景。目前居住区建筑高度过高、邻里空间丢失、建筑风貌平淡,居住生活与环境分离等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未来居住区设计应利用生态设计理念作为先导,围绕生态环境营造活力邻里空间,建立生活街坊与邻里交往庭院,形成动静相宜、内外分明的绿色生活场所。鼓励社区开放性,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公开共享,打造健康生活示范社区。
3 D2组团自上而下的生态设计策略
3.1 造势——绘制生态基底
从周围环境出发,绘制生态图底,造生态之势。D2组团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利用生态手段对场地进行保护与修复,建立生态、绿色的大背景,居住区能在生态的环境中健康生长。
对D2组团场地现状及周围环境资源进行分析,保护场地内原有的地形地势及高大树木,修复场地水系,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因地制宜地选择与场地特征紧密相关的对策,实现生态本底的保护与修复。以绿水青山为目标,充分运用生态景观,将区域内孤立、片段的特色景观资源活化,与自然、山水有机整合为统一的生态大景观系统。
1)激活生态水系 顺应南高北低地势,D2组团形成一条由南侧抓马山流淌至北侧河洛埠水库的生态水系,通过对水系的修复和改造形成亲近生活的“水街”。设计根据水系的走向及特征将水街打造成生态水街及生活水街,生态水街是水系由南向北连贯的主脉,本身即是优质生态景观资源;生活水街是水系的支脉,穿插在各个居住地块之间,为居住者提供水边漫步的生态空间。基于打造水街的目标,对水系进行驳岸改造,形成与生态水街环境相适应的自然湿地驳岸类型,以及与生活水街相适应的硬质、半硬质驳岸类型(见图2)。根据水文勘察提供的水底、水面标高及防洪水位线等水文资料,确定驳岸的设计标高,实现水系保护和驳岸的改造目标。水街形成后,依附主体水域建设湿塘、湿地等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形成扩大水域面积,丰富水体景观形态,借水势及地势的自然条件,激发蓝脉水系的生态价值与功能价值。
图2 生态水街及生活水街驳岸
2)生态绿地修复与利用 梳理现状场地生态结构,制定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策略,致力于将建设用地周边的生态斑块串联,构建起串联作用的生态廊道,形成整体的绿地网络,把生物栖息地连接在一起,达到人与生物和谐共存的目的。基于对居住区建设用地大开挖的开发需求,绿地保护与修复对象可先锁定建设用地外的环境,针对建设用地外的环境进行生态复育,通过局部协调、重点抚育、适量补植等方法恢复自然化植被群落系统,令绿地沿建设用地间隙渗透、牵引,实现不同绿地斑块的链接,创造生态通道,为生物营造适合的环境,绿色、自然的生态环境孕育而生。
3.2 布局——形成生态肌理
在生态公园内对建筑进行规划布局,顺应自然边界形成生态肌理。目前,GB 50180—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明确低层高密度和多层高密度社区明确规划标准,多层高密度社区对土地利用率较高,有利于拉近住居场所与场地环境的距离,建立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关系,形成良好自然的居住环境。由此可见,多层高密度的建筑规划布局与用地边界的关系更为适应,建筑顺应不同形状的用地边界形成自然的规划肌理,衍生出更多自然围合院落。
在多层高密建设指标的引导下,D2组团居住区在圆形的大用地范围内形成多个具有围合感的居住地块和自然的规划肌理,建筑布局与朝向考虑更多景观面,将生态景观引入居住生活之中。因此,一些住宅楼没有选择正南北向布置,而刻意偏转一定角度面向景观资源;还有一些居住地块毗邻生态绿地,居住区在规划时会考虑朝向绿地开放,形成开放空间与绿地连通,让生活与绿色紧密结合。
在D2组团的规划图底关系中,多层高密的建筑规划布局与场地和环境之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实现生态设计对建筑布局的引导。
3.3 组织——建立生态结构
结合建筑布局植入绿色交通,建立绿色生态出行条件,形成居住区的生态空间结构(见图3)。
图3 D2组团规划结构
D2组团顺应规划肌理形成1条花街、2条生活街、3条水街,共6条特色街道,这些特色街道与居住区日常交通方式相结合,形成D2组团的组织架构。
花街是居住区车行区域,承担以私家车、社会车辆为主的行驶功能,根据交通模拟确定一横一纵两条机动车干道,其余道路为机动车管控路段,有效实现居住片区对于机动车行驶区域的控制,让居住区内部变成以步行及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绿色出行方式。根据机动车快速出行特性,顺应道路打造连续的花街形象,成为对机动车及对外车辆展示的风景线。
生活街是沿公共交通与配套服务设施结合形成的街道。围绕居住区公共交通路线布置配套公建,以巴士、自行车为主要交通方式,配套公建贴线布置在街道两侧,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生活街道。沿生活街规划以常规公交巴士为主、特色巴士为辅的交通服务体系,对场地内私家车、社会车辆的出行实行管控,生活街真正实现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为达到居住区域内完全生态出行的目的,将公交系统分为3个服务层级:环线、社区、需求响应式公交(无人电动公交环线)。环线公交主要负责与周边组团的沟通;社区公交主要设置在片区中,负责串联片区内各居住组团;需求响应式公交、无人电动公交以节约公交资源、动态调配为特点,主要负责片区内管控道路上的公交衔接。3个层级的公交体系实现组团内生活出行的便利性,有效控制了对私家车、社会车辆的依赖,形成生活街及整个居住片区的生态特点。
利用生态河道形成的水街,拉近生态资源与生活区域的距离,结合驳岸设置连续的滨水步行道,在居住地块内将滨水空间开放,利用建筑规划的退线距离设置滨水道路,滨水步行道路有效串联了生活与生态,充分发挥滨水生态资源的自然景观价值。
通过绿色出行的引导,D2组团居住区将安全宜人的街道生活空间还给居住者,形成更为绿色低碳的交通结构。
3.4 生长——鼓励生态上楼
以住宅楼作为载体实现生态上楼,起居生活处处可见绿色。在D2组团住宅楼单体设计中,将垂直绿化、水平绿化、退台及屋顶绿化的方式组合利用,构建全方位绿化共生体系,打造绿意盎然的垂直森林。
例如在侧山墙部位利用格栅方式为爬藤植物提供上楼的路径,同时格栅与实墙形成对比,丰富了单调的住宅侧立面效果,垂直生长的植物自然成为山墙立面的元素之一,让住宅侧立面更具特点。在住宅主要的立面设计中利用种植池实现立面的水平绿化,水平绿化在夏季植被繁茂时形成遮阳,是天然的遮阳手段,也是将生态引入室内的有效手段。在住宅形体变化上,利用顶层退台形成屋顶露台,为住户提供更多绿化空间,形成屋顶花园,实现了生态向屋顶生长的目的。
4 结语
以中德生态城D2组团的生态设计为例,对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进行梳理总结,通过生态基底绘制、生态肌理塑造、生态结构形成、生态生长上楼,让生态设计理念贯穿设计始终,使居住空间成为生态环境的载体。D2组团作为低碳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对未来居住区规划设计实践具有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