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地名图集》编制技术难点与特色分析

2022-09-02于江珮黄思思孔令华

城市勘测 2022年4期
关键词:图集界线普查

于江珮,黄思思,孔令华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22)

1 引 言

2014年,武汉市按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要求组织开展了武汉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2017年6月武汉市地名普查成果通过国家验收,历经3年之久,共普查武汉市地名5万多条。以武汉市第二次地名普查数据为基础形成“图录典志集”系列成果形式,但是普查的直接成果形式是纸质的工作用图形式,数据库又是在国家地名数据库下的涉密成果,“典志”多以文字为主缺乏地理空间信息,为充分利用普查数据,丰富地名成果形式,扩大地名成果的使用范围,与空间地理位置相结合挖掘武汉地名文化内涵,分析武汉地名特色,讲述地名故事,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从而推动地名科学系统化管理,从而编制完成《武汉市地名图集》(以下简称“图集”)。

图集一方面反映了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名称的空间分布,丰富了地名普查成果形式,扩大了地名成果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与空间地理位置相结合挖掘武汉地名文化内涵,分析武汉地名特色,讲述地名故事,助力地名科学系统化管理。

2 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

2.1 各级行政区划界线标准画法

图集编制缺乏权威性行政区划界线资料。一是区级界线不断调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历史遗留等问题,存在行政区划界线与实际管理界线不统一现象[1]。各区实际管辖的区域范围与国务院公布的不同。二是乡镇街道级界线未进行勘界,所以没有标准画法和权威资料参考。图集表示的各级行政界线主要通过市、区、街道各级民政部门多方、多次协调对界线进行核实和修改,并签字确认,形成最终的各级界线。图集编制中以突出地名专题为主,弱化行政区划各级界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2.2 地名信息空间位置准确校核

地名普查成果数据空间位置精度不能满足图集大比例尺街道分幅图需要。一是提供的地名普查成果为外业调绘工作原图,由于调绘底图现势性差,很多自然和社会要素都是人工补充绘制或修改,要素空间定位不准确。二是外业调绘工作原图比例尺小、现势性差,位置误差较大。为确保要素位置的准确性,在对工作原图矢量化过程中,不仅对工作原图中的手写体进行多人多次判读,还以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地名等地理信息进行空间位置纠正。

2.3 特色地名的提炼和总结

将武汉市特色地名采用文字描述及图片结合空间位置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讲好武汉地名文化故事,挖掘武汉地名文化特色,传承和保护武汉地名文化。但在特色地名选取上,为确保地名的特色性和系统完整性,地名选取首先经过各区民政局初选,然后文史专家筛选,最后凝练文化、历史、社会等多方各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地名文化进行系统汇总、归纳、分析,最终形成反映武汉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地名。

2.4 比例尺多样造成的编制复杂

在图面效果调整上,与矩形分幅比较,以街道分幅的方式编制工作量更大。各行政区划内乡镇街道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造成街道图的比例尺不同,且差别较大。为保证各区划地名表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图集的整体性、图幅效果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对每一种比例尺的图幅参数均进行适当调整,尽量解决由于比例尺不同造成的视觉效果差异问题。为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将比例尺相同的图幅进行技术参数的统一设置;二是通过开发辅助制图小程序提高制图效率。

3 编制特色

3.1 内容组织方面

内容组织上,按照“地理空间-文化专题”两个维度反映武汉地名特点。图集分为“武汉概况”“地名详图”“地名记忆”“地名索引”四个部分,按照“地理空间-文化专题”两个维度反映武汉地名特点。一是通过地理空间反映武汉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图集中“武汉概况”和“地名详图”部分以行政区划为单元分幅,按“武汉市全图—区图—街道(乡镇)图”的顺序,结合行政区划编码,完整表达武汉市13个行政区和16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地名空间分布特征。二是通过文化专题反映武汉地名的区域文化特色。将复杂模糊多样的事件纳入时空场景下进行可视化和分析,将发生在“时间”中的事件与表示“空间”的地理间建立关系,是地图学大众化发展趋势中的必然要求[2]。图集中“地名记忆”部分,就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以组群的方式对武汉地名的区域文化特色进行归纳分析,文化特色一目了然。

3.2 专题融合方面

专题融合上,借鉴空间聚类方法对专题要素进行分析,初步研究出武汉市地名的区域特色,实现对地名、历史、文化与地理空间四者融合。图集中“地名记忆”部分对武汉市特色地名进行梳理,将地名分为“政区地名”“山水文脉”“文史地名”“图溯武汉70年”。一是“政区地名”(如图1所示)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从行政区划角度分为三个层次对武汉、三镇和13个行政区名称进行讲述。二是“山水文脉”(如图2所示)通过“武汉的山”“水系和桥梁”“湖泊沙洲”“与水相关的道路”,讲述武汉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观和特有的地理名称。三是“文史地名”(如图3所示)详细讲述了“武汉里弄”“知音文化与地名”“军事与地名”“数字地名”“历史人物与地名”“城市与地名”等,反映武汉的悠久历史文化,揭示地名文化内涵。四是“图溯武汉70年”(如图4所示)通过历史地图反映武汉地名变化,讲述建国70年来武汉城市的快速发展。

图1 政区地名

图2 山水文脉

图3 文史地名

图4 图溯武汉70年

通过专题的方式结合时间轴线讲述地名的历史以及形成背景,辅以专题地图反映地名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让地名文化表达更加系统完整;二是更能揭示武汉地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历史形成特色。

3.3 数据处理方面

数据处理方面上,开发使用辅助制图插件批量快速完成参数调整,提高地图编制效率。图集是武汉市首部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地名工具书,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全市域地名空间分布,将乡镇街道作为最小分幅单元,共编制180幅地名详图、40幅地名聚类专题图和11个大类19个子类地名索引。为了确保图集保质按时完成,开发了基于CorelDRAW平台的辅助制图插件。插件功能包括“标准模板读取”“符号批量替换”“图层批量缩放”“要素压盖检测”“符号自动群组”等,提高地图编制效率。

3.4 数据挖掘和方面

图集数据的挖掘和使用上,探索实现从图形坐标向地理坐标转换的技术方法,构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地名专题数据库。首先在图形坐标环境下,完成对地名专题数据的分类分组处理。然后通过FME的语义化编程,采用程序自动化与人工干预处理相结合,完成图形坐标到地理坐标的转换,实现数据清洗、属性检核和属性挂接等,构建地名专题数据库。首次实现了“从图形坐标到地理坐标”的数据转换方式,地名专题数据库不仅构建了一套武汉市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市级-区级-街道级”实际管理界线,还实现地名图集地名专题数据要素的动态更新和管理,保证地名数据的现势性。

4 编制意义

图集首次尝试与空间位置相结合讲述地名故事,成为宣传武汉市地名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展示江城文化魅力的一个平台,是推广标准地名的重要载体[3]。

4.1 填补地名图集空白

图集是武汉市首部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地名图集,填补了以行政区划分幅的空白。图集为民政部门对地名的管理以及规范命名提供基础数据依据,也为政府管理、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准确的地名数据,对促进地名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2 挖掘地名文化内涵

图集挖掘地名文化内涵,对地名保护和传承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图集中一是通过讲述武汉山水文脉,挖掘武汉地名特色和区域特征。二是通过讲述地名形成历史,解读地名文化内涵。三是通过地名归纳汇总,整理出中心城区地名特色。图集将历史与空间融合,讲述了武汉地名历史和发展,对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宣传城市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4.3 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

图集中的地名要素是对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一次有力补充和标准校核。图集依据武汉市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结合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编制而成。图集又经过地名管理部门的标准审核,所以地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编制过程中,针对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存在地名表达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据图集的地名数据对其进行补充、校核和纠正。

4.4 校核地名普查成果

图集的编制过程也是对普查成果的再次校核,为地名规范管理奠定基础。图集在对地名要素进行空间化、数字化的过程中,发现地名普查成果的数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反馈。所以,图集的编制过程也是对普查成果的再次校核,从而进一步促进武汉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的更新完善。

4.5 形成街道界线依据

图集中完整的行政区划界线为武汉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提供界线依据。图集在武汉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编制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区级和乡镇街道(办事处)级的界线,各级界线经过各区和各街办的初步确认,成为首本完整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级界线的公开出版物。图集中系统完整的各级界线为武汉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提供了乡镇街道(办事处)级界线的绘制依据。

5 内容特色

5.1 权威

权威主要体现:一是数据来源权威。图集利用了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底图,使用最新的地形图和影像图作更新资料,地名要素主要来源于武汉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二是审核部门权威。地名数据由各级地名管理部门审核,确保了地名的权威性。

5.2 完整

图集完整性主要体现在行政体系表达完整。图集以乡镇街道为最小分幅单元,突破了以矩形分幅不能完整系统表达行政区划划分的局限。图集在表达行政管理体系上从市、区、乡镇三级主次分明地描述地名的空间分布。

5.3 融合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成果包括“图录典志”,“图”指地名普查的工作用图,“录”指地名普查记录的地名条目,“典志”指讲述地名历史的文字记录。图集一方面通过市、区和街道(乡镇)对地名进行权威标准化的空间表达,是具有科学和严谨性的地图集。另一方面通过地名记忆,分类梳理了武汉地名特色,对地名“典志”进行提炼,所以图集是“图录典志”融合的一次有力尝试,也是地名普查成果凝练后的综合表达。

6 结 语

地名数字化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地名管理中的应用程度,是国家信息化实力的标志[4]。希望将来能实现地名信息的共享,最大限度的发挥地名普查成果的社会价值,推动地名的标准化应用。本文分析了《武汉市地名图集》编制的技术难点,总结了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对图集的编制特色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地名图集等专题地图集的编制与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5]。

猜你喜欢

图集界线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毛绒情结
The Beasts Within
世界抗疫图集
首创数娱和平精英电竞大赛现场图集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动物打呵欠图集
图志
学习调查要“四会”
与普查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