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射台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2022-09-01包腾拉嘎

数字传媒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发射台台站排查

包腾拉嘎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阿尔山768台 内蒙古 阿尔山市 137400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个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造成了某些停播、错播事故在抖音、快手等信息渠道快速发酵,或是停播事故发生在特殊地点、特殊时期,导致负面影响被放大,这对广电行业的安全播出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自2016年开始,中央要求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后,化工、燃气管道运输、金属冶炼、煤矿等高危行业逐步探索建立相应的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论逻辑为,安全事故是由隐患发展和积累所导致,而隐患形成根源在于风险,如果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就会演变成隐患,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为了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要从隐患治理入手,还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实现双保险。

与这类生产经营单位相比,发射台站虽然规模和业务量较少,但因为行业本身的政治属性,使得广电系统对风险的管控同样有很强的需求。参考双重预防机制在高危行业的成功应用,广电系统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辨识发射台、广播电视台等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的安全播出风险因素。对风险进行分析、定性定量评估、划分等级、制定并落实预控措施,对隐患登记造册、建立台账,跟踪隐患治理过程,验收治理成效,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挖掘隐患治理的数据价值,为日后改进安全播出管理方法提供案例依据,进而实现预控风险、关口前移,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

1 发射台安全播出风险辨识

无线发射台目前风险辨识的常用方法是安全检查表法。依据《无线发射台实施细则》《广播电视发射台运行维护规程》等标准规范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结合具体的维护经验制定安全检查表。成立检查组织机构和检查小组,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后,执行台站检查任务。检查人员分别梳理检查发射台的发射系统、天馈线系统、信号源系统、供配电系统、自台监控系统等技术系统和应急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档案等运维管理工作,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作为风险隐患登记造册,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要求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这套检查流程能有效执行上级部门的检查意图,了解台站安全播出基本情况,掌握近期工作部署的开展情况,例如,5G干扰防范、网络安全等。通过跟踪整改情况,可提升无线发射台的安全播出事故防范水平,但目前发射台还未能做到风险等级评估和分级管控。

2 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是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例如,某台站发生了因为切换开关故障导致的停播事故,事故调查发现该台值机员未能及时根据故障现象判断出故障出自哪个设备环节,并且出现应急处置不熟练的情况,则该站台在设备运行稳定性和人员应急处置方面都存在风险隐患。对人员应急处置能力风险辨识和评估时,如果只是当班班组的人员能力欠缺,则可以通过调配班组人员的方式解决,再要求班组长在规定的期间内做好培训计划并组织班员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工作,以强带弱,台站最后针对性的加以考核,则可以排除隐患;如果是台内多人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则应该对此风险提高级别,考虑由上一层管控单位制定治理方案,从外单位临时抽调技术骨干,避免再次停播。加强全台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时分析深层次原因,建立健全该台的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和管理,在隐患治理台账中不能轻易撤掉此隐患,应进行重点跟踪检查,实现精细化管理。由此可以看出,风险分级管控对提高发射台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是有一定帮助的,在实践中一些管理比较好的台站虽然没有制定明确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但在治理具体隐患时,往往也是区分重点和次重点隐患加以区别对待的。

3 风险等级评估

风险等级评估是对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后果评估后,对每个隐患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这样有利于对评价对象进行精细化管理。目前无线发射台还未实行风险评估和等级划分制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成熟的方法,可以先尝试根据经验分析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对安全播出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划分为高风险、低风险两个级别。对于重要部位和环节可采用图1风险矩阵(1)进行分析。

图1 风险矩阵(1)

例如,某地市级所属二级调频发射台因外电原因发生停播,调查发现该台有一路外电供电,配有自备发电机组,外电发生缺相故障时,配电环节未能断开故障电源,切换到发电机供电,值机人员也未能及时进行正确的应急处置。对此风险隐患进行评估时,应按照重要部位环节进行评估,参照风险矩阵(1),发生概率和损失量任何一项超过可容许范围,则都为高风险,风险质变发展成隐患,只有发生概率和损失量都降低到容许范围,才能变成低风险。在预防发生概率方面,可以采取加强配电系统设计的审核和优化、严格选用优秀厂家的合格产品、制定缺相故障应对方案等措施;在降低损失量方面采取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整改完成并经过检查后,认定发生概率和损失量都降低到容许范围,风险由高变低,隐患排除。由此可见,风险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台站培训工作抓得好可降低风险,台站学习工作风气不好也可使风险值变大。对于非重点部位和环节,可参照图2风险矩阵(2)进行风险评估。

图2 风险矩阵(2)

对于重点和非重点部位环节的区分以及适合发射台的风险评估方法,需要发射台在实施风险评估制度之后,积累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加以确定。风险评估本身就是一项系统性的科学分析方法,随着事业单位职称改革的逐步推进,广电系统的安全工程师会逐渐增多,可以预见未来会积累一定数量的既熟悉台站业务又掌握风险评估方法的人员,届时将有助于风险评估工作在发射台的开展。

4 隐患排查治理

现行的发射台隐患排查治理方法是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台账,针对隐患提出整改报告,跟踪治理过程,验收治理结果。隐患整改报告通用格式包括:隐患现状、产生原因、整改难易程度分析、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治理的目的、任务、治理的方法和措施、治理的责任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间和要求、预防事故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验收人员按照标准对台站的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合格则隐患销项,不合格要重新进行整改。隐患排查一般以自查为主,闭环管理,上级部门也会在特别重要的播出期之前组织检查。历年历次的隐患排查治理形成了极有价值的数据,台站实现数据化管理以后,可以进一步统计分析台站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对隐患进行归类,深入剖析原因。例如,某地区多个台站存在缺少备用发电机组的隐患,则可以考虑进一步强化该地区广电系统的安全播出责任制,保障设备设施投入;对各台的统计数据中发现某一厂家型号发射机的某个电路板,在几个台站都出现过相类似的故障,则可将此定义为隐患作为检查项目。如果被检查的台站同样有此型号发射机,则应检查是否储备了相应的备用电路板或易损元件,是否对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故障排除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有则不构成隐患,反之构成隐患,需要整改。

发射台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可以精准、有效管控风险,实现关口前移,尤其是同类型的停播因素在不同台站反复出现的情况可以得到有效防范。目前,发射台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在风险评估和等级划分、统计分析隐患治理数据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相信会随着台站数据化的发展而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发射台台站排查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档案工作回顾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地震台站基础信息完善及应用分析
一种适用于高铁沿线的多台站快速地震预警方法
铁路无线电干扰监测和台站数据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如何排查并改错
中小功率等级发射台供电设备的维护
无线广播电视台发射台低压配电系统的配置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