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问题变化趋势中的教育管理策略探析

2022-09-01李响赵立成

关键词:问卷心理健康心理

李响,赵立成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2)

当前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状态不容乐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趋受到重视,但是大学生中心理健康问题频发[1]。就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应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变化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本研究对近五年新生入学心理筛查数据进行分析,以期把握学生心理问题规律,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精准性提供数据基础。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16~2020 年锦州医科大学大一新生。

2.研究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学生开展心理筛查,筛查均采用心海心理软件系统在学生入学1 个月内完成。2016 年发放问卷4 243份,收回有效问卷4 031 份,有效率95%;2017年发放问卷4 120 份,收回有效问卷3 892 份,有效率94.5%;2018 年发放问卷3 790 份,收回有效问卷3 556 份,有效率93.85%;2019 年共发放问卷3 180 份,收回有效问卷3 055 份,有效率96.1%;2020 年发放问卷2 200 份,收回有效问卷2 060份,有效率93.6%。

3.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 计算学生异常检出率、I 类问题检出率、总分在25 分以上(包括25 分)比率、有轻生想法学生比率和有明确咨询需求学生比率。

二、结 果

每年所有入学新生均参与筛查,2016 年至2020 年学生心理异常率分别为8.26%、7.35%、9.14%、9.95%、12.96%;I 类问题学生比率分别为17.17%、14.13%、17.04%、18.77%、21.17%;总分超过25 分(包括25 分)学生比率分别为7.59%、6.86%、8.16%、9.40%、12.14%;有轻生想法学生比率分别为1.96%、1.80%、2.39%、2.70%、3.16%;有明确咨询需求学生比率分别为6.38%、5.52%、5.12%、6.12%、2.09%。从2016年至2020 年总体趋势为心理问题异常率逐年提升、2020 年明显提升;I 类问题检出率逐年提升、2020年明显提升;总分检出率逐年提升、2020 年明显提升;有轻生想法学生比率逐年提高;有明确咨询需求学生比率2020 年明显下降(见表1)。

表1 近5 年UPI 筛查学生情况

三、分析与讨论

1.大学生心理问题比率增多。第一,新冠肺炎疫情是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重要助推因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大学生居家学习8 个月左右的时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心理问题发生率提升。高宏、王晓琦和李琦采用线上方式对黑龙江省15 所高校的学生调查显示,疫情居家期间大学生的压力知觉显著高于常模水平(t=207.89,P<0.01)[2]。吴怡、韩相如和钱东福对江苏与河南大学生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出现焦虑症状比例较高,19.6%学生出现焦虑症状[3]。昌敬惠、袁愈新和王冬对广东大学生调查显示,焦虑情绪发生率是26.6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是23.19%、2.71%、0.70%;抑郁情绪发生率是21.16%,其中轻度、中度及重度发生率分别为16.98%、3.17%、1.01%[4]。疫情期间大学生情绪波动的基本特征为由“稳定”到“恐慌”、由“信任”到“疑惧”、由“平和”到“焦虑”、由“充实”到“空虚”[5]。疫情诱发学生产生不安全感、恐惧感、丧失感等,导致心理问题增多。

第二,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严重化趋势。00 后大学生与95 后大学生相比,心理问题比率增加,问题严重程度增加。单永花对2018 级新生采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进行筛查,发现4 239 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95 后大学生相比,00 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筛出率更高[6]。冯晨晨研究显示,00 后大学生更加自我中心、个性突出、缺少陪伴[7],周民凤文章提到00 后大学生适应力、自控力和抗挫能力较差,且情绪不稳定[8],这些因素将导致他们适应群体生活能力下降,更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

第三,社会转型中价值多元化、社会阶层多元化、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进程速度快,人们的生活节奏显著提速,职业竞争更加激烈,大学生的心理预期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的落差,加上00 后大学生心理状况和特点发生变化,很多人处于浮躁、紧张、迷茫的状态,导致心理问题明显增多[9]。当代社会中价值观的多元化给学生提供选择的同时也造成更多压力,导致学生出现迷茫,而社会阶层的多元化也使学生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下降,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10]。经济水平的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俞国良的研究显示个人经济收入水平与幸福感呈倒U 型关系,即月收入在1 000~10 000元之间群体的幸福感低于10 000 元以上和1 000 元以下的群体[11]。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大学生物质欲望提升,物质欲望与现实不匹配,导致失落、焦虑等情绪,易诱发心理问题发生。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变化和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导致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这种不确定性容易诱发焦虑情绪,从而诱发心理问题发生[12]。

第四,学生心理素养的不断提升。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强中学生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心理素养显著提升,心理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早识别、减少病耻感,在问卷筛查过程中学生能更愿意暴露自己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识别率提升使心理问题发生率提升[13]。

2.大学生心理问题求助欲望下降。第一,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新冠肺炎期间,学生居家学习长达8 个月时间,在此期间因疾病的不确定性、学习方式的突然改变、长期与家长互动、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导致学生出现恐惧、焦虑、抑郁情绪,而居家期间求助途径和方式受到限制,学生形成搁置问题、与问题共生的习惯,即习得性无助,导致学生对问题求助欲望下降。

第二,时代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网络时代大学生习惯“屏对屏”和“键对键”的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显著减少,社交媒体虽然交流更加便捷,但是深入交流不断减少,导致学生孤独感增强。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2008~2017 年,青少年面对面交往的时间明显减少,社交媒体使用时间明显增多,青少年群体孤独感更加强烈[9]。

第三,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仍然不高。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提升、病耻感降低,然而求助意识和有效治疗知识仍然不足、自助策略和心理急救技能缺乏,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依然不高,学生能意识到自身问题、也愿意暴露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策略不足。

四、对策和建议

为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提升、富有成效,在准确认识和把握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心理服务是关键,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

1.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平台。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受益面不断扩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健康素质普遍提升;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预防、识别、干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及时、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心理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结合学生心理变化趋势,学校应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原则,从工作实践出发,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视角出发,探索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采取“线上和线下教育平台相结合”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双轴教育平台,形成第一课堂系统教学—第二课堂非结构化教育—网络平台重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教育平台。第一课堂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注重课堂教学采取参与式、体验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第二课堂依托实践教育平台,采取体验式、参与式和陪伴式教育方式,由理论引导转向体验认同、由权威灌输转向交互认同、由思想引领转向陪伴成长,最终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网络平台建立心理筛查—咨询—教育服务三位一体服务平台,实现便捷心理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平台采取多种育人方式、育人活动和育人形式,重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心理教育需求,精准开展心理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2.引入和开发心理健康领域的手机应用程序(APP)。顺应时代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学生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假设针对学生习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引入和开发网络自助式心理健康应用程序。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建立慕课和微课资源库,开设专题技能训练课程;同时提供心理健康技能训练,如情绪健身房、心理FM、秘密树洞等;建立自主心理测试系统,学生可自主完成职业兴趣、性格、抑郁自评和焦虑自评等,为学生认识自我、自我评估提供便捷式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心理技能服务,搭建在线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处理系统,提高危机处理效率。充分挖掘互联网优势,有效解决师资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打破心理服务的时空限制,实现突发事件期间和非工作时间学生自助心理服务。

3.增加实践育人和体验式教学活动。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假设,依托体验式教学和实践教育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第一课堂教学中,重视体验式和参与式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感受和反思,为学生创造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以体验教学为主,比如自我意识章节将自我概述、自我发展、人格结构、自我结构等理论知识和案例建立1 课时的慕课资源,1 课时的课堂教学则开展“我是谁”“人生价值拍卖”“自我暗示”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体验—分享交流—自我反思中认识自我;在第二课堂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开展走出教室,在参与、体验和实践中获得心理成长,根据倡导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的积极心理学中的“福流”理论设计心理培育活动,如开展趣味运动会、校园心理剧、情绪涂鸦等,重视学生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投入、积极关系、积极意义、积极成就等六方面积极品质的培养,采取理论培训、团体活动和体验分享的模式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使“知识权威灌输学生”转化为“知识被学生积极内化”,通过非结构化育人和实践育人活动降低网络消极影响、消除学生孤独感。

4.完善心理资助育人体系。对贫困生除开展经济资助外,还应开展心理资助教育,缓解社会转型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心理学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有助于扩展个体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个体的持久性心理资源。因此,在资助中除了解决学生困扰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丰富学生的心理资源。因此,对社会转型时期造成的贫富差距增大的问题,一方面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完善资助政策,保障其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应开展心理资助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其社会认同感、抗挫能力,培养其人际沟通、社会适应、自我认识等能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在认识、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为人处事与人交际的方法,以提升学生自身素质,达到心理素质的发展,实现心理能力的提高,克服社会转型对其心理的不良影响。高校通过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活动,使贫困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积极心理品质优势,并且如果在每天的生活中充分运用这些积极心理品质优势,提升其满足感和幸福感有助于帮助个体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压力。

笔者通过对近五年UPI 新生心理筛查数据的纵向对比分析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增多,而有明确心理咨询需求学生却减少,2020 年数据变化最明显。分析可能是新冠肺炎疫情、学生的代际差异、社会转型和心理素养的变化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增多。我们要以引入和开发心理健康领域的手机应用为抓手,以增强实践教育和体验式教学为切入点,以心理资助体系为平台;建构完善的心理育人体系,提供突破时空限制的心理辅导和服务系统,强化“面对面”交流,降低孤独感,降低社会转型期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和参考策略。◆

猜你喜欢

问卷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