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景观与园林规划设计分析

2022-09-01杨圣铎

建材发展导向 2022年16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景观植物

杨圣铎

(甘肃省建设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现如今,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加大,但是长久的破坏已经使得很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生物的多样性受到这些不利的影响,极端天气频繁发生,这严重危害着生物的生存环境,对于人类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阻碍。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同时也是满足我国国民人文思想发展,公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城市绿化的重视程度,并依照环境需求开展特色化景观建设,强化生态景观与园林规划的精准性与可靠性,进而来满足我国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各方面需求。

1 园林景观生态化概述

从本质上来讲,生态规划的含义大多是以应用生态学理念为基础,明确当前我国所存在的经济发展趋势,社会应用现状以及自然环境变化情况等,通过信息收集的手段来完成僵硬的战略开发与应用,确保整个开发具有层次性与科学性,进而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需要。倘若从广义角度来对园林生态规划加以描述,能够发现其本身是以区域性为主,整体特征较为明显,因而,在进行绿化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整个环境的生态加以改变,尤其是在国民的生活环境上,更是要作为工作重心,以此来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各方面需要,而从狭义角度来对园林生态规划进行分析,其本身主要是以城市或者是乡镇为中心,通过功能性的设计来完成园林绿化的布设,以此来提高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使得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此来营造一个相对良好且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态公园景观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公园景观效果图

2 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先对区域开展整体性划分,从不同角度来完成相应的建设工作,以此来确保改造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比如说通过铁石效应或者是假山的设计来提高整个空间的层次感。实现自然环境与园林景观的有效结合,这样不但能够缩短国民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够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有效地促进作用。就目前来看,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展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从三方面入手,详细情况如下所示。

1)生态园林景观需要具备较强的观赏性且满足国民的艺术审美需求,既要符合人类的观赏标准,同时,还要为其行动休息提供相应的场所,并实现美化环境的目的。

2)生态园林景观能够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由于在整个过程中会涉及绿色植物的种植以及相应的绿化处理,因而,能够对整个区域性的空气质量及气候进行相应的调节,通过植物本身所具备的特性来降低外界环境污染,并对水源起到净化的效果。

3)植物群落的构建是生态园林景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本身涉及较为复杂的理论知识以及科学技术手段,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考量,通过不同的土壤选择,不同植物种植来实现空间化的管理,进而来确保植物群落能够顺利生长。

3 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遵循生态设计原则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从三方面入手,分别为科学,社会以及艺术层次。相关人员进行园林设计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侧重点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不能够缺少这三部分中的任意一个。倘若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就会导致整个园林景观不具备整体性,所起到的效果也会因此大打折扣。正因如此,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生态科学化的原则,使其落实到整个过程之中,进而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尊重自然是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所在,无论是空间设计还是植物的布设都要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工作内容。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掌握与调节,依照特性来完成园林景观的构建,既满足自然规律,同时,还能够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相关人员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生态化的重视程度,不同植物以及生物所对应的生态特征,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相关人员所要利用的便是多样性背景下所产生的优势互补,通过合理的布置来实现内容上的完善,以此来确保景观的艺术感能够达到预期标准。比如说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如果是建立在工业区主要考虑其本身所具备的污染特性,因而要选用成活率高,抗性较强且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植物,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同时还能够对周边环境质量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倘若是在医院周边进行景观的设计,则可以吸尘杀菌功能为主,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来确保医护人员以及患者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不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与影响。

3.2 遵循统一、均衡的原则

统一性原则是相关人员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中所要重视的一大内容,由于不同地形所带来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加上树种之间的区别以及特征差异,使得整个园林设计容易发生冲突与矛盾,倘若相关人员缺乏对这方面的管控力度,或者是随意进行变化幅度的调整,就会使得整个景观存在着较为突兀的高低差。不但会使得整个景观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同时也会导致艺术性丧失,进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因如此,相关人员在进行地形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地形分布状况以及植物的选用来开展优化配置,从合理的角度来进行品种的选择与调整,以此来加强不同植物种类的融合,实现错落有致,进而来满足国民的审美需求。

3.3 遵循客观性原则

为了确保园林景观设计既能够达到艺术、摄影及科学性的要求,相关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依照观赏需求,开展植物的调配,根据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特性来进行植物数量的分布,进而来确保景观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比如说部分植物在冬季会呈现出枯萎的情况,因而,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提前的配置与调整,选用冬季长青的植物或者花卉,以免发生衰落的情况,容易给人一种相对萧条的感觉。

3.4 遵循经济适用原则

经济适用性原则是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所遵循的重要理念之一,同时也是开展景观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不同施工方案以及设计内容所对应的经济成本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资金的管控力度,选用较小的资金投入来实现整个生态园林的价值提升,使其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审美性,且在自然特性上也能够达到预期标准,这样不但能够满足国民对园林景观的服务需求,同时,还能够对社会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措施

4.1 促进景观视觉设计和生态设计的有机结合

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景观视觉设计的重视程度,单一的景观视觉设计很难达到预期的生产效益,因而,要将其与生态设计进行有效地结合,通过自然化特性来开展相应的工作内容,以此来确保整个生态园林景观实际质量,能够满足预期标准,在效果上也能够达到国民的审美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严格遵循自然规律,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美感的调整,既要满足生态需求,同时,还要在设计方面进行合理的管控,满足并存需求,以此来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说在进行喷泉方面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完成喷泉喷水后,可以直接进行园林植被的浇灌,这样不但能够降低水资源浪费现象,同时,还能够节省成本支出,对于整个园林景观的长久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2 充分结合地域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园林景观的存在更像是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的结合体,因而,在进行相应的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依照当前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比如说水文地质地形变化天气情况,以及环境因素。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对所有的信息内容进行综合性考量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设计,以此确保所选用的设计方案能具有合理性与可靠性。比如说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整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及日照规律。明确不同时间下所产生的环境温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植物的搭配,进而来避免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限,连带着生长质量也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比如说在南方地区可以选用椰树作为主要的植物。而北方地区就无法使用这一植物,大多都是以针叶树种为主。

4.3 合理配置植物群落

工作人员的运行,植物的生长,管理时需要明确其生命活动的影响程度大多情况下,当植物处于正常状态的生命活动时,会对周边区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其他植物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因而,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将这一内容作为工作中心,以此来确保整个植物群落具有合理性,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比如说,在进行植物种植时,可以选用榆树和栎树进行配合,在这一过程中,榆树便会从正常的生长方式转变为背向生长方式,如果是将刺槐与杨树种植在一起,那么,刺槐的根部会通过渗透枝叶的方式来促进杨树现快速增长。正因如此,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相应的生物学理论,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植物的配置与设计,进而降低互相影响的情况,并对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调整,尽可能不选用单一性景观来开展相应的艺术创作,这样会导致整个景观缺乏美感与可观赏性几乎满足包罗万象的生态特征,同时,也会导致国民的审美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因而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物种多样性的管控,使其能够呈现出良性且循环的状态。并对周边环境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另外因为园林中自然植被数量相对较多,所以给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增加极大难度,因此在实际设计规划过程中,需要合理根据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加强人和自然协调力度,同时及时发现当前生态系统运行过程存在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措施,给予园林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由于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自然资源损耗率持续增高,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还需要充分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促使城市社会结构完整性提高,避免自然资源浪费,最终能够将生态园林景观特点充分发挥,以设计出理想生态园林景观。

4.4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生态园林景观施工方案设计意图详细了解,设计人员需要了解整个施工项目流程,掌握方案设计目标和原则,所以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知识储备,可以正确领会施工方案,尽可能将自身景观审美能力与景观修养可以做到和施工设计人员同步,从而可以将施工方案完美再现,为后续园林景观施工与设计方案调整提供重要帮助。对此需要深入了解设计主旨、场地空间关系以及地势竖向关系等,同时还要明确景观区域主题与构筑物尺度等多个关系。

其次还需要做好绘制过程准备,详细了解具体绘制流程,绘制总图目的是可以让工作人员直观掌握项目整体情况,所以总图绘制一般涉及到平面图、定位图、平面设施索引图以及分区图等等。在进行绘制时,必须要保证竖向与定位关系合理,促使制定的景观方案能够在总平面法帮助下,尽可能有效体现而出,并合理结合建筑总图特点,给予主题广场、景观小品与景观构筑物尺寸关系不断深入推敲,进而可以有效绘制出排水坡度、分水线、变坡线、排水方向以及主路绘制等情况,明确大地坐标点,从而可以绘制出无障碍设计平面位置、主要水景的池底控制高程和水面、绿地中等高线高程、无障碍平面设计的位置;最后还需要明确各个设施安装要求与位置,并开始正确绘制,当绘制出各个具体位置后,需要提供相应统计表,并将相关材料标出,在统计表内,需要设计到材料规格、类型以及具体使用位置等信息,以保证可以设计出科学合理园林景观图纸。

4.5 凸显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

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相关人员所要重视一大设计要点,在进行园林景观的生态化建设时,需要参考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风俗特点,根据独特的文化特征来进行立方符号的投入应用,以此来提高园林景观的独特性与美观程度,倘若相关人员选择向其他区域进行模仿,会出现整个景观流水化的状态,毫无特色可言,不但会导致国民的审美发生疲劳,同时还会对我生态文明建设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都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这方面的管控力度,并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从人类角度出发,加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人性化设计来满足我国国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对于整个民族发展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园林景观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必须秉承"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合理配置植物种类,保持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利用先进施工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人类创建—个环境优美干净舒适的生存环境,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对于社会文化发展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景观植物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