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合作背景下的规划建设探索

2022-08-31冯智勇

智能城市 2022年7期
关键词:粤港南沙粤港澳

冯智勇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60)

1 研究背景

1.1 “一带一路”倡议要求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明确各省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定位。文件第六章明确了沿海和港澳台地区的定位,特别强调粤港澳合作,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1.2 粤港澳大湾区引领新方向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要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建立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依托粤港澳良好合作基础,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深化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的便捷有序流动,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

1.3 通过自贸区加大粤港合作

2016年9月15日,粤港合作联席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提出,在南沙最优质的地块划定专门区域,打造“粤港深度合作示范区”,尽快实质性启动示范区建设。2016年确定建立自贸区南沙枢纽片区为粤港深度合作区,粤港双方就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区筹建工作、粤港双方园区选址、交通衔接、在港本地企业和跨国公司到南沙自贸试验区注册等问题达成共识。

自贸区南沙枢纽片区作为粤港澳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

2 以配套区疏解粤港深度合作区功能

2.1 引入先进城市建设标准进行配套区建设

自贸区南沙枢纽片区的定位是粤港澳融合发展试验区,需要探索内地和港澳社会管理创新及经济融合发展新机制。拓展香港产业发展空间,构建与香港科技联合创新的新机制,打造粤港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地,促进粤港融合发展,是南沙新区辐射内地、连接粤港澳的重要交通枢纽。粤港深度合作区内的建筑品质与合作区发展目标和建设标准存在差距。根据南沙区相关部门对合作区的土地整备计划,合作区内现有的中医院、敬老院、小学等涉及原居民公众利益的项目,在合作区外灵新大道另一侧的自贸区南沙枢纽区块配套地块内(以下简称“配套区”)予以就近选址重建,并适当扩大规模,提高建设品质。配套区需要充分对接粤港深度合作区,为粤港深度合作区提供部分居住与公共服务等功能。配套区规划以大力探索人口居住为导向的、功能融合区块的现代化规划为目标。

2.2 配套区毗邻合作区

自贸区南沙枢纽区块配套地块位于自贸区南沙枢纽区块西部,对外北临灵新大道,南沙港快速从配套区中部穿过并在东南侧有一处出入口,可以快速对外联系。随着深茂铁路、京广铁路支线、18号线等大型交通设施开通以及粤港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配套区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应当打造优质生活圈,为粤港深度合作区提供配套保障。

2.3 配套区需要承接的服务

通过衔接粤港深度合作区对自贸区南沙枢纽区块配套地块的配套要求,结合配套区本身的发展诉求,配套区需要充分对接粤港深度合作区,承接公共服务及转移人口,延续城市景观特色。

配套区发展诉求如图1所示。

图1 配套区发展诉求

3 发展策略

3.1 策略一:依托粤港合作

(1)参照国际化标准。

将广州与香港等城市的规范进行对比,采用较高标准。香港规划控制指标依据《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的规定制定,香港居住用地开发强度一般在5以上,而广州旧城区外地区居住用地10层以上容积率为2.8~3.0。按照集约开发的理念与南沙枢纽区块对接原则,对比三种开发强度,最终采用中高强度开发,与自贸区南沙枢纽区块较为协调。

(2)与自贸区南沙枢纽区块在空间结构、道路交通等方面全面对接。

空间结构方面,形成“两心、四廊、三区”的规划结构。“两心”为社区中心与邻里中心,分别位于两个片区,为所在片区提供完善、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公服均等化;“四廊”包括3条绿廊及1条公共服务设施走廊,依托四涌、五涌、六涌形成南北向的绿廊,搭建片区南北向框架,公共服务设施走廊为沿灵新大道分布的公共服务设施走廊,为枢纽区块及珠江街等地区服务,具有行政、文体、医疗、教育等多种功能。“三区”分别为公共服务区、宜居居住区和生态农业区。

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方面,大力提倡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系统、步行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积极引导小汽车的合理使用,创造畅达舒适、和谐共享、绿色低碳的城市道路系统与街道空间。通过多层次、多路径的通道连接省中医院、安置区与珠江街道办等重点地区,采用密路网方式构建顺畅舒适的内部交通。结合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开敞空间之间的步行体系,形成丰富多样的立体化步行系统,包括二层步行连廊、地下步行通道、地面慢行道等,实现与其他交通设施的无缝衔接。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面,借鉴香港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丰富康体、文化设施。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保障的基础上,针对老人、幼儿、青年等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针对性地增补品质型设施,形成“四级五类”公服设施。“四级”指区域级、社区级、邻里级和组团级;“七类”指行政管理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和其他设施。规划建设高标准、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科学确定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和规模,完善城市职能,引导城市建设布局优化,提升南沙枢纽区块配套区的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3.2 策略二:国际化标准

空间布局模式方面,建设大集中、小分散的混合社区。为了加强不同阶层的社会融合度,借鉴香港保障性住房“大集中、小分散”的布局方式,近期建设安置区二期进行集中安置,远期采用分散安置方式,对出让地块提出建设保障房要求,建设融合社区[3]。住房布局方面,地块尺度多样,便于在空间布局上采取大分散、小集中格局,城市片区内分散布局,兼容实施管理和物业服务的现实需求;公共设施方面,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商业设施开放性使用,增加周边街道的商业就业机会和公共活动空间,增加公益性服务设施和无障碍设计;公共空间方面,在保障各自私有空间的基础上,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建设儿童游戏场、运动场所、社区广场等开放空间,吸引人员交往;交通配套方面,在高收入阶层单元以私人停车库为主,低收入阶层通过公共交通满足出行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建立“10+5+3”公服体系。借鉴“社区-邻里-组团”的公服体系,结合步行距离,提出“10 min生活圈+5 min交往圈+3 min游憩圈”的公服体系,打造“配套设施完善、交往丰富、游憩便捷”的完整社区,形成等级完备、交往丰富、游憩便捷、以人为本的公服体系。空间布局中,以统一标准统筹考虑保障房、商品房及混合社区建设,确保公服均等化。

3.3 策略三:品质化环境

(1)绿色低碳的交通系统。

借鉴香港交通规划与管理经验,在基地中引入轨道交通,通过完善公交系统、设立共享自行车停车场等方式大力发展低碳交通,通过设立二层连廊、明确地下空间连通的方式完善步行系统。

(2)高质量的绿化网络。

借鉴香港的绿化建设经验,通过网络化、立体化、引入多功能,打造绿化网络,提升社区环境。

(3)前沿的市政系统。

在传统的市政设施基础上,采用综合管廊等前沿设施,贯彻海绵城市理念。

3.4 策略四:特色化风貌

(1)特色连廊系统建设。

以二层连廊打造人车分行的交通模式,结合公共空间,通过二层空中连廊连接五涌南北各商业居住组团,强化组团间联系,使各组团更便捷到达中心绿核。规划预留对接香港园连廊系统及出入口,通过设计标高、宽度、外观形式、材料等,对接香港园风雨连廊系统,形成统一的连通机制。

(2)特色街道界面的营造。

特色街道界面主要包括特色商业界面、骑楼界面、时尚居住界面与花园居住界面。商业界面要求集中布置商业服务功能,形成连续的沿街商业,主要立面朝向街道开放,沿街设置统一的招牌区域,街道应配置不阻碍地面人行的绿化植被和供人休息的座椅。骑楼界面要求建筑首层退缩,形成架空的沿街空间,集中布置相邻用地裙楼,统一在首层退缩5 m,形成5 m宽的骑楼街,地块内的骑楼顶部应相连,保证步行空间连续。时尚居住界面建筑以条形为主,顶部设计退台,形成连续的建筑立面。花园居住界面沿街居住建筑间流出一定距离,保证通风和日照,街道尽量减少混杂其他功能,设置大面积空中花园,保证安静的居住环境。

(3)河涌岸线营造。

南沙地区水网密布,规划区内有四涌、五涌、六涌等主要河道水系,城市因水而生、与水共存,打造城市与水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珠江公园的规划理念,结合景观设施设置滞水、渗水、蓄水、截水等低影响设施,构建海绵公园。

3.5 策略五:控规图则管控

建筑密度方面,依据多基面、底层架空等理念,建议放宽居住、商业地块的建筑密度。本次规划居住、商业地块结合配套设施与裙楼设置空中连廊,建筑密度需要考虑空中连廊部分占地,根据实际情况参考香港标准。

绿地率方面,采用广州的较高标准,立体计入绿地率,应保证地面绿化率超过总绿化率的70%,且立体绿化面积总和等于基地开发面积。

建筑后退红线方面,进深不小于60 m的地块采用广州标准,进深小于60 m的地块采用香港标准。模拟街道空间尺度,街道长宽比为2∶1时,空间违和感较强,但不至于令人觉得狭窄,以此确定本次规划街道长宽比的主要参考依据。五涌以北片区街区尺度较大,考虑1∶2的街道长宽比与日常生活习惯较符合,采用广州的地块退界标准;五涌以南更新片区街区建筑高度60 m以上地块退12 m,地块建筑高度60 m以下退1.5 m,街道长宽比可以达到2∶1。

4 结语

粤港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探索建设配套区以疏解粤港深度合作区的部分功能,在空间结构、道路交通、公服设施、风貌景观等方面进行充分对接,形成规划总结经验,为其他配套地区提供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粤港南沙粤港澳
丁力:南沙未来“兵家必争”,南沙枢纽引领大湾区开创融合新格局!
持续发力! 6条村招标成功,多个房企角逐南沙旧改!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2015年粤港教育合作专责小组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第二届粤港云计算大会在广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