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类基坑换撑设计新思路与工程实践
2022-08-31钱宏伟李玉磊
钱宏伟,李玉磊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
0 引 言
给水厂站水池多采用地下或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形式与特点:一是结构形式复杂,基本无中层板,但水池内部纵横向隔墙、堰板等构件众多,外壁板需预留套管、孔洞等;二是抗渗性及整体性要求高,水池施工完毕后必须进行满水试验,观测水池渗水量,检查水池抗渗性能。为观测水池渗水量,及试验合格后外壁防腐涂料施工质量,围护体系与主体结构之间需预留操作空间,在水池满水试验及池壁防水、防腐涂料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基坑肥槽回填。
结合水池主体结构形式与特点,本文总结了软土地区水池类基坑一般及特殊条件下的几种换撑设计,并针对特殊条件下的水池深基坑,提出一种新的换撑设计思路,为同类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1 水池类基坑一般换撑设计
对于开挖深度较浅,采用一道水平支撑体系的水池类基坑,可仅在围护桩与底板之间布置传力带,待传力带强度达设计的强度80%以上后,拆除第一道支撑,即围护体与基础底板间换撑[1]。该位置的传力带仅起到支挡围护结构的抗压作用,一般为方便施工,采用与底板同厚度、同标号的素混凝土,如图1。
图1 一般底板换撑示意图
若在底板及底板传力带施工完成、拆除支撑工况条件下,围护结构变形计算过大,不满足周边环境保护要求或围护桩抗弯强度要求时,传力带也可做成上翻牛腿形式,以缩短拆除支撑工况下围护结构计算的悬臂高度,控制围护结构变形及确保周边环境安全。上翻牛腿的配筋通过其所受荷载大小按弯剪构件计算,如图2。
图2 上翻牛腿换撑示意图
对于开挖深度相对较深,采用二道水平支撑体系的水池类基坑,常规换撑设计施工顺序为:(1)底板及底板传力带浇筑;(2)待底板及底板传力带强度达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拆除第二道支撑;(3)继续施工水池壁板、顶板及顶板传力带;(4)待主体结构及顶板传力带达设计强度80%以上后拆除第一道支撑;(5)继续施工水池顶板以上部分主体结构。顶板传力带可间隔开孔,开孔长度一般不小于1 m,以便于人员、材料的内外进出,肥槽内也可采用中粗砂或局部素混凝土回填,以确保回填密实性(见图3)。
图3 常规底板、顶板换撑示意图
2 水池类基坑特殊条件下换撑设计
对于某些半地下式水池,当顶板位于现状地面以上,即第一道支撑以上,且基坑深度较深时,仅在围护桩与底板之间布置传力带、拆除第一道支撑工况下,基坑不能够满足稳定及围护桩变形控制要求,此时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
方式一:在底板传力带与第一道支撑之间设置中间换撑带。
具体施工步骤为:(1)底板及底板传力带浇筑;(2)待底板及底板传力带强度达设计强度80%以上后拆除第二道支撑;(3)继续施工水池壁板及中间传力带至某一标高;(4)待主体结构与中间传力带强度达设计强度的100%后拆除第一道支撑;(5)继续施工水池余下部分主体结构。如下图4 所示。
图4 底板传力带与第一道支撑之间设置中间换撑带示意图
方式二:不设中间换撑带。
具体施工步骤为:(1)底板及底板传力带浇筑;(2)待底板及底板传力带强度达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拆除第二道支撑;(3)一次性施工完水池壁板、顶板等主体结构,支撑与壁板相交处设止水钢板;(4)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并满水试验合格、防水防腐涂料施工完成后,基坑肥槽回填,割除第一道支撑。如下图5 所示。
图5 不设中间换撑带示意图
以上两种方式中:第一种方式中,换撑带间接将外水土荷载传递至主体结构外壁板,故外壁板需按悬臂工况复核计算外水土荷载作用下的配筋及裂缝,此时外壁板往往壁厚较厚或配筋率较高,造成材料浪费,达不到工程经济性效果;第二种方式中,不设中间换撑带,需在第一道支撑上设止水钢板,往往水池内壁板较多且布置形式较不规则,导致主体结构止水节点增多,施工不便,且渗水风险增大,外壁板防水效果较难保证。
3 水池类基坑特殊条件下换撑设计新思路
针对以上情况,利用水池内部纵横向隔墙或璧柱布局特点,提出新的换撑思路。即方式三:利用水池主体结构的扶壁(或璧柱)、内部纵横向壁板作为换撑体系。
以某吸水井及二级泵房深基坑为例。吸水井为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内部被纵横向隔墙分隔成网格,最大网格约9×6 m;二级泵房地下为带璧柱的挡土墙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璧柱沿墙长间隔约6 m 布置一个作为墙板的支座。吸水井及二泵房为合建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0.15~11.65 m,基坑平面尺寸99.84×38.15 m。
该基坑位于长江漫滩地区,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夹粉土,其中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厚约30 m。基坑采用30~32 m 长的φ1 000@1 200 钻孔灌注桩结合两排φ800@500 的高压旋喷桩止水的围护结构形式,共设两道水平支撑,第一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二道为钢结构,围护结构剖面见图6。
图6 主体结构与支撑、换撑体系相互关系平面图
该基坑利用吸水井纵横向壁板隔墙及二级泵房璧柱作为换撑体系,主体结构璧柱及内部纵横向壁板与基坑支护体系、换撑体系的平面相互关系如图7。纵向璧柱或吸水井隔墙一般间距约6 m,璧柱或隔墙传力带的厚度同对应璧柱或隔墙厚度,一般0.6 m或1 m。具体换撑设计为:(1)底板及底板传力带浇筑;(2)待底板及底板传力带强度达设计强度80%以上后拆除第二道支撑;(3)施工主体结构及壁板、璧柱传力带至第一道支撑下0.5 m,并壁板、璧柱传力带做成上翻牛腿形式支撑在冠梁上,形成围檩加支点的支撑体系;(4)待主体结构及壁板、璧柱传力带强度达设计强度100%后拆除第一道支撑;(5)继续施工余下主体结构,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且满水试验合格、防水防腐涂料施工完成后,基坑肥槽采用中粗砂回填。
图7 围护结构剖面图(单位:标高m,尺寸mm)
4 对比分析
针对特殊条件下的三种换撑设计,以上述吸水井及二级泵房深基坑为例,分别计算基坑围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主体结构外侧壁板的受力。
根据三种换撑设计方式工况可知,在围护结构选型、支撑布置形式一致情况下,第一、二道支撑最大反力一致,仅围护桩及外壁板受力、变形不同。围护结构内力及变形包络图如图8、图9、图10 所示。
图8 方式一围护结构内力与变形包络图
图9 方式二围护结构内力与变形包络图
根据图8~10 及对比表1,第一种换撑方式围护结构内力及变形最大,这是因为第一道支撑拆除后,支护结构形成悬臂状态。且该方式外水土压力荷载水平集中作用在璧柱、壁板-1.0 m 标高,璧柱、壁配筋增大约50%。第二种换撑方式需增加止水钢板节点,防水施工较为不便,水池渗漏水风险增大。
图10 方式三围护结构内力与变形包络图
该基坑已按第三种换撑方式施工完毕,根据监测数据,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23.05 mm,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主体结构满水试验一次合格,在保证主体结构质量同时,节约工期43 d。
6 结 语
本文总结了一般及特殊条件下换撑设计方法,并提出利用水池主体结构的扶壁(或璧柱)、内部纵横向壁板作为一种换撑体系,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为同类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