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山市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研究

2022-08-31王延敏张榆琴

现代农业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保山市综合体田园

王延敏,张榆琴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报告同时指出,为了更好地处理涉及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1],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治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国家应加快构建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发展速度。田园综合体是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和乡村进入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下,伴随着农业农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潮流的一种衍生物[2]。它对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以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保山市应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速度,促进田间地头休闲旅游、传统乡村文化、康养智慧小镇等融合产业的发展,带动保山市经济的稳步增长[3],同时为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未来发展探索一套健康稳定且可持续运行的生产生活方式[4-5]。

1 保山市发展田园综合体的优势分析

1.1 保山市概况

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部地区,东与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临沧市接壤,北接怒江州,西与德宏市相邻,辖区国境线与缅甸接壤,其接壤长度为167.78 km。保山市拥有2 个县级区,分别是隆阳区和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1 个县级市:腾冲市;3 个县分别为施甸县、龙陵县和昌宁县;2 个街道办事处,24 个镇,46 个乡(其中11 个民族乡),占地面积1.96 万 km2,其中大部分为山区、半山区,身处独特环境下的保山更有利于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步伐[3]。

1.2 地理位置优势

保山市地处滇西咽喉,自古就以“南方丝绸古道”著称。2 300 年前,就被称为“蜀身毒道”,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国际商道,它通过保山连接环印度洋地区。保山市内的腾冲市在“胡焕庸线”的西南端,徐霞客为其题名为“极边第一城”。这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距离最近的陆路通道,为保山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密切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保山的边境多元文化也特别丰富多彩,这为发展保山特色产业提供了独特的区位优势。

1.3 自然资源优势

作为“滇西粮仓”的保山市拥有源远流长的耕作历史和丰富的耕作经验,以蔗糖、咖啡、茶叶、烟草、林果、畜牧、油料作物等产品为主建立了重要的生产基地,其中以小粒咖啡和香料烟最为著名。保山市的矿产资源和热气资源也有相当大的发展优势,矿产资源中的龙陵黄龙玉、腾冲翡翠玉、南红玛瑙名扬中外,热气资源富裕表现在全市温泉遍布,共有240 余处地热泉田,是我国第二大热气田富集地。保山市充分利用这些独特资源宣传当地文旅,以吸引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1.4 生态环境优势

保山市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这里的气候和资源条件为各种动植物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生长环境。当地四季如春,气候温润,年平均气温16 ℃的独特气候条件使得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和植被类型具有天然优势,为保山市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优良的自然优势。

2 保山市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

保山市隆阳区田园综合体项目作为国家首批10个田园综合体项目之一和云南省第一个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在云南省内发展较为成熟且具有典型代表性。因此本文以隆阳区田园综合体作为保山市田园综合体的主要研究对象(以下简称保山市田园综合体),重点研究其发展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保山市田园综合体是保山市政府积极响应“十九大”号召,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进程的一种新模式,其发展路径如图1 所示。项目类别可以划分为“五区一村落”,包括花卉产业区、水果产业区、蔬菜产业区、华大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区、优质粮食生产区和12 个田园特色村落。在产品体系上得益于优良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保山市的蔬菜水果产业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尤其保山甜柿远近闻名。保山土地肥沃,历来为“滇西粮仓”,所以将花卉、蔬菜、水果、粮食4 大产业列为整个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导产业;在运作机制上,保山市采用“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的模式,形成“搭建一个投资主体,抓好四项主要工作,落实两个平台机制”的方法措施,即由政府引导开发、民营控股开发、企业分工明确联合开发。

图1 保山市田园综合体发展路径

产业发展是田园综合体模式构建的核心,为了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共进,保山市田园综合体在三产融合发展路径方面,突破以往传统的路径模式,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产业、生产、生态、经营、服务、运行”6 个方面,构建现代化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尤为突出的是保山市高黎贡勐赫小镇,它在第一产业方面,借助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优势在进行花卉蔬果种植的同时重点发展咖啡产业,将农业发展的目标放在生态农业、精品农业上,为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奠定基础;在第二产业方面,保山市将咖啡种植与游客观光相结合,对游客开放咖啡豆加工生产的过程并吸引游客参与,让游客参与从咖啡豆到咖啡饮品制作的全过程;在第三产业方面,保山市结合当地咖啡特色,打造咖啡小镇、咖啡博物馆等休闲服务产业,通过酒店、旅游、康养、商业等服务板块,形成旅游度假经济全产业链。

3 保山市田园综合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

田园综合体的灵魂体现在“综合”二字上,保山市田园综合体在发展过程中各项目浮现出综合性不足的弊端,由于保山市的现代农业已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基础,所以后期构建田园综合体时把发展重心放在增加旅游业相关的投入上。项目区内通过发展休闲娱乐,比如花海游玩、蔬果采摘体验、环道骑乘等,但仅仅依靠这些投入是不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的。保山市田园综合体没有将一、二、三产业完美融合发展,缺乏对农业方面的整体升级,在第二产业方面也缺少投入,导致蔬菜、水果、花卉等种植业只停留在售卖和观赏的环节,未能将一、二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发展旅游业上,综合体对文化、生态、旅居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很难与一、二产业进行一体化发展,缺乏对特色小镇的创新改造,因此在旅游方面也未有明显优势,不能以此依托延长产业链的方式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6]。

3.2 内容雷同,当地特色不明显

保山市在发展田园综合体时,缺乏深度挖掘,不能很好体现出当地乡村独特资源的本真性、与其他田园综合体的差异性、优秀传统历史的文化性和环保可持续的生态性,其产品种类单一、产业链较短、同质化现象严重[7-8],没有因地制宜地进行思考。因此,吸引力不足,缺乏独特竞争优势,发展的整体水平有限,很难满足人们在精神、环保、健康等方面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

3.3 宣传力度不足

保山市田园综合体的管理者忽视了互联网时代的扩散效应,缺乏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式,在宣传方面投入较少,缺乏新意,导致该市田园综合体知名度低,不能发挥良好的品牌效应,因此新媒体的不充分利用导致给予游客的吸引力不足[9],造成当地的旅游收益相对较少。

3.4 农事体验及旅游创新程度低

通过对当地进行深入调研,发现保山市田园综合体在创新程度上仍需加强,尤其在体验农事活动和发展旅游项目方面的创新力度不足[10]。比如花海体验区中的游乐项目不仅数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而且在种类质量上也难以激发人们的体验兴趣,这些娱乐项目与其他地区常见的大致相同,缺乏新意,对人们的吸引力不足,缺少当地特色和独特的竞争优势。

4 保山市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经验及建议

4.1 发展经验

4.1.1 资金投入是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保障

资金支持是田园综合体发展的首要保障。保山市政府下发大量财政资金,加快水果、蔬菜、花卉等产业的发展速度以及促进华大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区向农业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同时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逻辑,及时总结各地推广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优秀鲜活经验,统筹规划保山市田园综合体内“山水田林湖”的整体治理、综合防护,通过筹集资金重点对关注综合体内河道的防护和治理,保护好绿水青山,从根源出发进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协调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性。

4.1.2 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助推群众稳定增收

保山市坚持以“农民富”为发展首要目标,切实保护当地农民的利益,创新权益联结方式,加大政策吸引力引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具备发展潜能的市场主体的榜样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本着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成立农村公共服务合作社,组织农民有序参与“花卉、水果、蔬菜”3 大产业园的种植、管理和民俗风情的文化建设中,使农民从之前的仅靠种植为生转变为从收取土地租金、股权量化分红、第三产业旅游服务和劳务性收入4 方面获益,确保农民持久增收和财政资金切实发挥效益[11],共享田园综合体建设带来的福利。

4.2 对策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整体环境比较可观,但局部地区的小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为了更好突出当地特色,抓住需求,让游客们享受更加舒适的田园体验,必须做好全面整改规划,从生态环境出发,再结合当地农村文化进行整体风貌的改造,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环境氛围的文旅小镇。

4.2.1 加快“三生融合”步伐,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产业链

在延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时,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优势特点。特色产业是田园综合体的“内核”,要积极开发具备当地独特优势的产业,依托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来进一步完善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12]的发展路径,形成集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功能区,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使得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相辅相成一脉发展。

4.2.2 发掘本地特色“元素”,谋求差异性竞争

特色就是地方的“专有名片”,差异性竞争是促进地区快速发展的根本策略。保山市田园综合体在发展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当地特色的农业资源、特色旅游环境、特色历史文化,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挥,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出现,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打造独具保山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4.2.3 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强度

保山市田园综合体应首先学习借鉴其他成功地区的发展经验,在克服已知问题的基础上引入先进技术,通过独特的文娱方式或新颖的高科技吸引消费。其次,要从当地本有“元素”出发,将传统文化、项目与现代科技结合,形成兼容传统与科技的特色项目,给旅客焕然一新的文旅体验。最后,要利用高科技提高田园综合体的整体竞争实力,改变传统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固有的局限性,通过引进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来支持农产品在生产、加工、销售方面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转变。

4.2.4 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内容、方式

保山市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对该项目举办的各种比赛、特色节日活动等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可以制作相关的专题纪录片或以短视频的方式在酒店、机场、公交车站、商场等场所播放,提高其曝光度和知名度,增加民众对其了解,达到广为人知的宣传效果,进而有利于树立该项目的旅游市场形象。

5 结语

田园综合体是能够助推现代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一种新型农业综合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难以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发现保山市田园综合体项目现阶段发展中仍存在产业内部发展不均、内容不具特色、知名度及创新度较低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加强三产融合及“三生融合”,调整各产业结构;深度挖掘本地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增强对该项目的宣传;运用新思维新科技,加强当地科技创新程度,提高新技术的普及率。在分析保山市田园综合体项目现状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该项目进一步向好发展提供建议,同时为其它地区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完善提供经验借鉴。

猜你喜欢

保山市综合体田园
田园综合体为农旅融合添活力
秦厂村社区中心党建综合体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Tikkurila教堂及住宅多功能综合体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田园风
保山市:4年共招2801名特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