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证的高校环境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2022-08-30敏,周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问卷变量大学

刘 敏,周 琪

(1.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46;2.南京大学 环境学院,南京 210023)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要促进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环境态度和环境价值观,自觉爱护和保护环境,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全面实施和推进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以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活动,主要有两方面任务:一是培养保护环境、消除污染及维护高质量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二是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感,提高其有效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应成为环境教育的重点对象。但由于第二项任务不直接与升学和就业挂钩,面向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教育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为准确衡量和把握当代大学生掌握环境知识的水平,了解大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现状,本文面向南京市13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院校的非环境专业大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与访谈,进而探索大学环境教育模式,思考提升大学环境教育质量的路径。

1 研究设计

1.1 问卷设计

采用细颗粒物(即PM2.5)知识测量问卷衡量大学生掌握环境知识的水平。问卷采用文献查阅法、专家咨询法和小组专题讨论法制定,基本涵盖PM2.5完整知识体系。经试测,对问题的准确性、舒适度、有效性进一步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份完整有效的PM2.5知识测量问卷。问卷分两个部分:一是大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所在学校、学历、所学专业及年级等几个方面,采用填空作答方式完成;二是大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情况,共11道判断题,答对得1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计入总分。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访谈法。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方式有三种:一是使用纸质问卷集体发放,答完后当场收回;二是使用纸质问卷个别发放后单独收回;三是使用电子邮件进行调查,并限日作答和回复。访谈采用当面访谈和电话访谈两种方式。调研对象选取位于南京市的部分“双一流”大学及普通公立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院校等13所高校不同年级的学生。

1.3 问卷调研及分析方法

调查采取多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2 950份,实际回收2 902份,问卷回收率为98.4%,有效问卷2 352份,有效率81.0%。样本对象的基本信息见表1。

使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大学生环境知识掌握度和其潜在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在回归模型中考虑4类变量:性别、年级、学科背景和大学性质。4类变量均为分类变量,将转化为哑变量处理。数据的处理遵照三个步骤:(1)使用单变量分析方法,对变量进行描述统计;(2)对因变量与4类自变量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其中,二项分类的自变量,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二项分类以上的自变量,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双变量分析结果不显著的自变量从模型中剔除;(3)使用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使用逐步后退法剔除不显著的变量。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环境知识的掌握存在缺失和理解偏差

大学生对PM2.5污染的基本特征、生成来源、监测监管、危害影响及应对措施了解程度见表2。结果显示,虽然大学生对相关知识有粗略了解,但对一些涉及PM2.5污染基本特征、自然来源、监测监管、健康影响及机制方面的关键问题并不清楚。例如,47%的大学生不知道PM2.5代表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仅有62%的大学生知道较小颗粒对人体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加严重。这些知识的缺失将对公众预防大气污染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可能受到黑心厂商欺骗,购买不合格的PM2.5防护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等产品。53%的大学生不知PM2.5可通过自然源产生,不清楚人类活动导致PM2.5浓度超出限值才会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损害,以及PM2.5污染防治目标并非消除,而是控制在合理的浓度范围之内。53%的大学生认为不同仪器对PM2.5的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不了解不同仪器在检测方法、精度、适用情况等方面都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因而面对某些机构和个人发布的PM2.5浓度数据远超官方数据时,易对官方机构信任度降低并产生恐慌心理。

总体而言,偏自然科学的题目正答率较低。大部分大学生对PM2.5污染的了解浮于表面,对微观和机理方面接触较少。这些知识的欠缺会使大学生无法形成科学的判断,易受外界舆论影响,容易出现盲目跟风、盲目恐慌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大学在环境课程设置上存在不合理之处,环境教育课程未被列为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在非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类课程时,课程体系缺乏宏观设计,对学生开展系统、深入、科学的环境教育训练不够。

表2 知识掌握度项目的描述性统计

2.2 在已开设环境类课程的大学中,文科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低于理工科学生

经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之后,采用回归模型量化多种变量对环境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回归方程计算结果见表3。根据t检验结果评价回归模型中各个自变量的显著性,若显著性检验概率(p)<0.05则保留相应的自变量;根据F检验(F-test)结果评价回归模型整体的显著性,若显著性检验p<0.05则说明模型整体拟合显著。根据所调研的学校是否开设了环境类课程,又分别构建了模型1(仅包含已开设环境类课程大学的调研记录)和模型2(包含所有调研记录),见表3。

其中,模型1结果表明,在已开设环境类课程的大学中,学科背景显著影响学生环境知识总得分(回归系数=0.490,t=-4.117,p<0.01),即对学生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理工科学生掌握程度优于文科学生。表2所列1、3、6、8、10题,理工科学生的正答率都显著高于文科学生(p<0.05)。这说明,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在环境意识和环境知识储备方面有显著区别。

此外,通过对个别课程的抽样调查发现,理工科学生选修环境类课程的比例显著高于文科学生。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校都会给予学生一定的选课自由度,只会对选修总学分、课程类型进行限制。学生选课的出发点大多为以下几种:对未来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个人感兴趣、课程难度系数低等。相比之下,学生更热衷于选修实用型课程,而对教授基础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兴趣较低[1]。

总体来看,文科学生对环境知识学习不够重视,既因受传统文理分科思想的影响,也因学校环境教育模式存在问题,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的环境课程比例不合理。其负面影响从大学生自身来看,不利于环保意识的形成和环保知识的积累;从学校层面来看,不利于为国家输送具有环保意识的人才;从国家层面来看,无法满足国家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 在已开设环境类课程的大学中,低年级学生的环境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

由模型1中年级变量对学生环境知识掌握程度的显著影响(回归系数=0.285,t=2.510,p<0.05),可得出一个出人意料而又发人深省的结论,即在已开设环境类课程的大学中,低年级(大一、大二)学生的环境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高年级(大三、大四)学生。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得知,基于学校的课程设置,大学生通常在低年级接受更多基础知识的教育,并且完成学校要求的大部分选修课程的修读。而在高年级,一方面,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还承受着升学或就业的压力,课程的数量也显著下降。此结果反映了学校对高年级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的缺失,即高校现有环境教育模式与“终身教育”的环境教育理念不契合,也反映了环境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表3 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及变量的显著性

2.4 不同性质大学的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显著差异

模型2的结果表明,对环境知识掌握的程度,“双一流”大学学生优于普通公立大学学生(回归系数=0.369,t=3.394,p<0.01),普通公立大学学生优于独立院校/专科院校学生(回归系数=0.259,t=2.167,p<0.05)。对各所高校环境课程开设情况调查发现,13所高校中,“双一流”大学和普通公立大学全部开设了环境类选修课,并且前者开设的课程数量更多,类型更丰富,而部分独立院校/专科院校存在环境类课程设置空白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几种原因:一是学校对环境教育重视不够,未认识到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有心无力[2]。不论何种原因,这部分高校都应提高环境教育意识,自纠课程设置的不足,通过多种环境教育方式,弥补当前的缺失。

3 讨论与建议

根据调研结果,借鉴欧美等国家环境教育的经验[3],对我国高校开展环境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3.1 提升环境教育重视程度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加强环境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及环境就是民生等新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长期践行环境保护的态度和价值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各高校都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高校的重视程度如何,是否投入精力、人力、物力去开展环境教育,直接关系到环境教育的效果。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从政策上引导高校提升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加大落实力度。高校应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将环境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环境教育贯穿高校教育全过程,尚未开设环境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应加快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已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育实效。

3.2 完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

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仅有10%左右的高校在非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类课程,且课程内容仅限于环境知识的介绍,在提高环境意识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4]。为实现高校环境教育的预期目标,应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

首先,高校可将环境教育基础课程设置为面向所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以课程或讲座的形式开展,使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环境教育。其次,环境教育具有跨学科特征,各教学院系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发掘本学科专业与环境教育的内在联系,使环境相关知识和技能渗透专业教学[5]。最后,考虑不同专业背景学生掌握环境知识情况和兴趣点的差异,可对环境类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提供多种模块组合供学生选择,提高文科类学生的选课比例。

此外,高校环境教育目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耦合,可考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环境教育,这样的设计一可降低环境教育成本,二可确保环境教育全覆盖,三可从思想根源上帮助学生确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3 丰富环境教育形式

高校应在深入研究课程模式、课程设置原则和课程设置方案的基础上,丰富环境教育形式,确保教育效果。

环境教育对实践应用的要求比较高,单一的理论讲授形式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应探索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在专门的环境教育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提升其参与兴趣和认知高度。在专业课教学中,可在社会实践、生产实习、科技竞赛、科研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美丽中国等主题。课外,要精心设计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邀请环境研究领域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依托学生社团开展环境问题系列科普活动,依托当地资源组织实验室参观、工厂参观、实地采风和VR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环境保护意识。还应充分运用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平台推送环境教育内容。多措并举,切实帮助学生增长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思维能力、生成环境保护意识[6]。

此外,为弥补高年级大学生环境教育的缺失,应通过在大学高年级增设环境类课程,定期举行环保宣传、竞赛活动,组织环保实践,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环境相关知识和技能,将环境教育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等方式,保证环境教育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总之,高校实施环境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正日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提高环境教育的覆盖面和实效。

猜你喜欢

问卷变量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抓住不变量解题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也谈分离变量
大学求学的遗憾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