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品牌化的非遗振兴乡村

2022-08-29

东方企业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厂子舞狮刺绣

8月初的北京虽然暑气未消,但作为热门景点的北海公园依然是游人如织,也带动了纪念品商店乾清如意馆的销售。年纪稍长的阿姨们挑选着纹样精致但价格不菲的中式服装、团扇,年轻的则围在文创区,挑选文化意蕴浓厚的手机壳、文具、书签等等。其中,有不少人是冲着其中一款名为“富贵安康”的刺绣冰箱贴来的。这款冰箱贴是店里7月才上市的新产品,虽然价格要比一般售价在二十元左右的文创冰箱贴要高将近一倍,但依然人气火爆。

出品这款冰箱贴的“御绣缘”,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宫传统刺绣”(也称宫绣、京绣)传承人王小潇创立的品牌。也正是在他的传艺和品牌化运作下,他的老家易县,已有近千名留守妇女靠着非遗宫绣这门手艺脱贫,让“活起来”的非遗产业,给乡村的守艺人提供了一条活得更好的劳动致富路。

宫绣传承人王小潇与宫绣技艺作品“明黄地皇后朝服”

从为了生活到为了做好

许多人初见王小潇时,都很难将眼前这位有些富态的中年北方汉子跟宫绣传承人联系在一起,因为提到刺绣,大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绣坊里坐着的绣娘,而这恰好是宫绣原先跟其他几大名绣的最大区别——专职服务于宫廷的绣工主要为男性。

清朝灭亡后,宫绣匠人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复存在,这门传统手艺也逐渐走向衰落。但也有一些绣工回到老家后,把刺绣当成了谋生的法子,其中就有一位名叫王焕如的宫廷绣工,他回到原籍河北易县后,将自己的一手刺绣绝活传给了侄子王占录,也就此把原本险些“断代”的清宫刺绣技艺传承了下来。而这两位,正是王小潇的先人。

什么是宫绣

“宫绣”,又名“京绣”, 发展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是中国刺绣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虽然现在提到宫绣多指国家级非遗“清宫传统刺绣”,但事实上,宫绣的历史可追溯到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的古易州,后到辽时期已初具规模。《契丹国志》中记载,当时的燕京“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而宫绣就是因辽在燕京设立绣院而诞生的,主要是为供奉宫廷、帝王、侯爵服饰之用。

元朝定都北京后,随着封建王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宫廷为了更好地为其服务,集中各地优秀工匠进京,使这技艺进一步提高。明代以后,宫廷绣的针法、技艺、用工、用料、纹样图式等特点更加鲜明,刺绣人员日趋扩大。

清代开始,宫中特设“绣花局”。在此期间,宫绣融合了各地的各种优秀绣工技法,将自身特点发扬光大,成为独树一帜的代表绣种。宫绣以用料讲究、格调风雅著称。在色彩上讲究绣线配色鲜艳,其色彩与瓷器中的粉彩、珐琅色相近;讲到平、细、匀、光,甚至还要胜过苏绣一筹。到了光绪年间,宫绣更是名扬海内外。

由于影响不断扩大,清末时的北京涌现了许多绣坊,传承了宫绣的一些特点和针法,使得图案内容更加民俗化、与生活更加贴近,后人皆称为“京绣”,并列为“清代四小名绣”之首(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清朝灭亡后,一批宫廷刺绣工匠回归民间,将这门手艺传承至今。

虽然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但和老家的大多其他人一样,王小潇起先学宫绣只是因为它比别的工作“能挣钱”——当时中国传统刺绣格外受到一些台商和华商的青睐,经常能接到一些不错的大单子。

按照老式的学徒制,拜了师傅后,他先花两年打下书法、绘画的底子,第三年上绣绷学习穿针引线的技法,到了第四年,能绣梅兰竹菊,第五年习鸟兽,第六年再习人物绣……到此时,能将绣工和图样设计融会贯通便算是出师了。

1991年,已能独挡一面的王小潇跟父亲一起创办了易水工艺美术厂,正式做起了自己的宫绣生意。他回忆说,台湾地区有一位收藏家李俊良,那时几乎每年都会来内地,除了自己购藏之外,还会订购宫绣发去台湾。李俊良向其推荐了《钦定大清会典》后,他对宫绣“雍容大气、材质华贵”“图必有意、纹必吉祥”“针法考究、严谨规范”“ 题材寓意、身份有别”的这四大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开始琢磨起如何做好绣品的仿古、复古。

然而,1990年代恰是宫绣的衰退期,这种衰退不是指从业者、学艺人的减少,而是一种凡事“向钱看”的浮躁。大多人都只考虑绣得快,所以只肯绣“形”,而不肯花费时间、精力和材料去真正做好一件绣品。这让已经爱上宫绣、不再将其当做单纯的挣钱工具的王小潇十分苦恼,为此,他还和父亲大吵了一架。

“改开初期,我爸就是一门心思要多挣钱,觉得只要工人干得快,绣活上马马虎虎粗糙点儿也没事,但我觉得这些都是‘残次品’,会损害我们的商誉,还得一针一线、踏踏实实地绣。我爸不同意,大概是1996年吧,我憋着一口气跟他大闹了一场,就一个人跑去北京闯了。”

到了北京后,因为绣活出众,有不少古玩鉴赏家和收藏家慕名而来,找他帮忙修复自己收藏的残缺宫廷服饰,其中就有出身刺绣世家的收藏家党红民。为了修复好那些古董绣品,王小潇得空就往旧货市场、古董市场淘“老线”,至今,他的仓库里还囤有五六百公斤的清宫里流出来的绣线。

王小潇向农村妇女传授清宫传统刺绣技艺

就这样,王小潇一边修复古董绣品,一边学习这些宫绣的绣法。很快地,他在宫绣的工笔绘画题材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对各色无捻掰绒丝(由一根丝掰成数根细丝),运用缠针、铺针、接针等针法,用变换色块的方法表现物体的阴阳面等技法的运用,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技术的精进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王小潇在1990年代末就已经挣到了15000元的月薪,也在北京闯出了一片天。反观父亲掌管的厂子,却因“重量不重质”丢失了重要的外商客户,陷入了经营的窘境。

“总不能让厂子里千把人一起挨饿吧?”这种情况下,一向倔强的父亲终于服了软,答应把厂子的经营事务全部交给王小潇,按照他“做宫绣就是做文化”的思路再谋发展。接手厂子后,他开始在北京、河北两头跑,又是谈客户、跑生意,又是教乡亲们绣活,忙得不亦乐乎。在他对传统宫绣的坚持下,原本摇摇欲坠的厂子重新活了起来,还挣到了当时最稀罕的外汇——美元。“我记得第一次把美元带回家的时候,我妈看着那些个印着老外头像的纸币,都不敢相信是真的,后来她还专门留了几张没兑换,直到她去世都还压在箱底保存着。”

“非遗产业的主动权要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高品质的传统宫绣很快帮其打开了市场,王小潇的许多个人作品远销海外,被多国藏家收藏。2006年,国内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单公布,宫绣彼时虽还没有入围,但敏锐的他已经感受到了官方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这时,又有两位经常大量跟他订购私人订制款中式礼服的老客户打开了他的思路。

北海公园与王小潇的“御绣缘”品牌携手在琼华岛双虹榭打造了一间全新形式的文创店 图/北海公园官方微博

轻松一扫马上分享

原来,这两位老客户一位做的是服装生意,经常跑海外时装周;另一位则是因为涉外婚姻,经常要参加外国人云集的派对。对他们来说,穿中式宫廷风十足的宫绣元素服饰,无疑是抓人眼球并凸显自己民族和身份的最好办法。

经过深思熟虑,王小潇借着2008年北京奥运的东风,创立了自己的新中式服装品牌,走精品化路线,也就是现在的“御绣缘”;同时,他还和著名奢侈品品牌Tod's建立了长达十年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刺绣相关的研发创意和加工,不仅把令海外时尚圈和设计大师啧啧称奇的“中国绣工”做出了时尚、做出了创新,更是把出口绣品的累计订单做到了超亿元。

2013年,王小潇通过层层筛选和考核,成为了“清宫传统刺绣”的非遗传承人,他坦言,起初报名参加申报,只是出于想要“光宗耀祖”的念头,但真的有了传承人的头衔后,他却感到肩头的担子不一样了。“本来只是为了自己祖祖辈辈的荣誉,最多再加上一个厂子,但现在,更多会想怎么做好传承人的工作,不光把宫绣发扬光大,还要让宫绣成为一个能带动父老乡亲实现共同富裕的非遗产业。”

为此,他不光打破了宫绣此前在易县“传男不传女”“家庭式”的传艺做法,主动向村里的女性传授绣工,还积极走进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工业大学、河北美院等高校,毫不藏私地向90后、00后的年轻人授课传业。如今,他在老家易县的工厂里有1000多名绣工,大多是村里的留守妇女,很多人都因这份绣活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同时又不耽误照顾家里,厂子也成为县里发展手工业、带动贫困留守妇女脱贫的试点工程。

随着自己的品牌越做越好,王小潇有关非遗产业化运作的感触也就深,他反复强调说:“我们这些守艺人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他告诉笔者,早在2006年,就有人提出要用1600万元收购他的厂子,但他很快发现,对方只是想利用厂子现有的优秀刺绣匠人和工艺,给欧美的一些奢侈品牌做含金量很低、回报也很低的粗放式订单,根本不想挖掘和发扬宫绣的文化价值,“就像那时候,一些外资收购了我们的自主品牌后就故意丢到一边,这样宫绣岂不是又要遭殃了?”于是,从此之后他就不再考虑接受外部资本的支持,而是要保证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匠人正在展示宫绣技艺 图/视觉中国

想要有自主权,就得在传承守艺的基础上,继续求新求变、做大做强。他发现,近年来随着“国潮”崛起,非遗也在守正创新中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消费生活。考虑到动辄四五千元的宫绣服饰单价较高,为了让宫绣这项新的“国家级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他的宫绣品牌开始涉足文创领域,并在2019年于北海公园开设了以宫绣技艺展示、现场体验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线下门店。

这步棋显然走对了。疫情期间,虽然宫绣的服饰主业受到了影响,但他设计的以春节、元宵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为主题的宫绣元素文创产品却非常热销。“大家在展示体验区试一下就知道,宫绣学起来不容易,技术含量很高,所以购买文创的时候也就不会觉得有多贵了。比如一个定价29元的印章,到货500个,现在一天内就可以售罄。”北京冬奥会期间,他设计的元宵节印章又被组委会选中,成了志愿者纪念品,“去年的年收入有100多万元”。

他还透露,目前正和相关教育部门开展产学研基地的合作,计划打造一个占地大概在七八千平米的“现代产业学院”。“学院里还会有工厂,能让高校、职校的相关的职业技术人才先到工厂来实习,更好地以学制用,以后不管是想留下来对口就业,还是另谋高就,至少都是有经验的熟手了,应该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年轻人就业难和人员匹配难的问题。”他充满憧憬地说。

田阳舞狮亮出刀尖绝技挑战“水上飞狮” 图/视觉中国

我国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也正着力于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让非遗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发展,焕发生机与活力。然而并非所有非遗都具备良好的产业化条件和万人瞩目的关注度。比如在广西田阳,壮族舞狮技艺虽然早在2009年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屡屡走出国门表演,在多届中国—东盟舞狮争霸赛上,田阳壮狮技艺惊艳亮相,吸引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华人前来拜师学艺,名扬海内外。然而,这项兼具高、难、惊、险、奇、美特点的传统技艺,却日渐没了演出市场。

年逾古稀的李永茂是壮族舞狮的代表性传承人,出身武术世家的他,从小爱好习武,24岁踏上壮族舞狮技艺传承之路,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在他的田阳壮族舞狮艺术团训练基地,陈列着上百个奖牌奖杯,展示着舞狮团的辉煌历史。然而,简陋的训练场地,陈旧的道具设备折射出舞狮团从高峰走进低谷,舞狮绝技濒临失传的窘境。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往外跑,因为去外面工作得钱多,我们在本地舞狮没有固定的工资,再加上没有补贴的时候就很难,2012年以前我们演出场次特别高,一年可以达到160场,2012年以后就少了,逐步逐步少,这两年更加少。”李永茂的话里道尽了壮族舞狮技艺的艰难现状,但这位老人依然在苦苦支撑,举办舞狮培训班。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全县民间舞狮团17支,壮族童狮队4支,舞狮队伍人员也达到了1000人,但大多还是兼职,也难有固定收入,大多时候还是要靠自己想办法联系商演,来补贴基地和舞狮队。

正如很多学者指出的那样,非遗传承发展是个时代命题,它需要情怀,也需要理念的革新;需要非遗人的坚守,也需要社会的呵护和政府的支撑。只有多向发力,才能突出重围,求得非遗活起来、活下去、活得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厂子舞狮刺绣
舞狮献瑞
迷宫弯弯绕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水下舞狮
舞龙舞狮进校园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一个人俩单位
刺绣新生
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