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术前、术后访视对手术麻醉开展的效果研究
2022-08-27宋阳
文/宋阳
在临床上,手术是治疗部分疾病的首选和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然而,手术对人体均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导致病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不仅对手术麻醉和治疗方案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也会增加术后发生的发生率,不利于术后病人的康复进程。术前、术后访视改变了以往护士只侧重于配合手术的传统护理模式,将患者的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纳入护理的范畴,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对于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56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麻醉的患者共计156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78例)。纳入标准:①接受麻醉手术治疗,无麻醉以及手术禁忌证者;②具有完整临床资料者;③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④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并签署纸质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交流障碍、思维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心智异常或精神病史者,无法积极配合本研究者;②存在麻醉药物过敏者;③合并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以及其他严重疾病者;④研究期间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者。其中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38例,年龄信息区间介于18-79岁间,平均年龄(43.36±7.61)岁。观察组中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信息区间介于19-77岁间,平均年龄(42.70±7.83)岁。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经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主要包括:加强血压、体温的持续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证居住环境干净、温馨、舒适,简要介绍疾病知识、麻醉方式、手术方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护理术前、术后访视,具体如下。
1.2.1 术前
选取受过专职培训的护士在术前一日对患者或家属进行访视,参阅患者的病历,了解相关检查或者术前准备是否完成,全面了解患者的手术方案、心理状况、术中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和护理配合、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实施的措施、患者或者家属的期望和要求等,访视时间大概15~30分钟。具体实施内容如下:①在充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病例以及病情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发放文字资料、“一对一”床边教育、专题知识讲座、开展病友交流会、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为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和机制、影响因素等)、手术方式(手术室环境和设备、手术体位、手术配合、手术感受等)以及麻醉方式(麻醉的执行人、个体感受、交流方式等)的健康宣教。②通过轻柔的语言、抚触等关怀行为尽量赢得患者的信任,了解患者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并依据患者的性格、爱好等采用启发式、开放式、讨论式个体化心理干预,引导并鼓励其进行情感疏导、宣泄等。③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手术治愈的真实病例,打消患者的疑虑,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
1.2.2 术后
术后访视由专门的护士进行,访视时间大概15~30分钟。具体实施内容如下:①加强术后生命体征和病情的持续监测,特别是对患者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标准量表进行科学的评估,并依据评估的结果实施差异化的护理。如轻度疼痛者可以指导其通过轻柔按摩、注意力转移法、音乐疗法、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感;中度及重度疼痛者,指导其遵医嘱采用药物等方式降低疼痛带来的刺激。②针对术后需要接受长期卧床休养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每天早晚两次用温水擦拭并轻柔按摩患者身体及在护理中及时调整体位等方式改善受压部位的发红、肿胀等情况,并对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以及皮肤完整性等进行观察,做好切口护理,避免感染。③饮食方面患者需要遵循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饮食原则,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④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及时介绍疾病的恢复情况,让患者对自身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情况、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和护理满意情况。其中护理满意情况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评估,问卷满分为20分,具体内容包括护士的仪表仪容、行为规范、人文关怀、沟通技巧、手术室环境等,主要分为非常满意(>18分)、满意(10-18分)和不满意(<10分),其中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100%。心理状态评估采用zung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得分高低与心理状态好坏反比。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并且观察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x±s,分)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4例,发生率为5.13%,其中躁动2例、失眠1例、疼痛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20例,发生率为17.95%,其中躁动9例、失眠4例、疼痛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8.303,P=0.004<0.05)。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7.501,P=0.024<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n(%)]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虽然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和麻醉方式、手术方案的认知有限,加上害怕疼痛、担心治疗效果、害怕出现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压力较大,负面情绪的存在又会增加手术应激反应,进而可能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因此,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科学、全面、针对性、完整性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文献资料显示,绝大多数的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特别是当手术日期越来越接近时,患者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且往往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如何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顺利地渡过手术难关,是医护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术前、术后访视能够有效地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让患者及家属更加详尽地了解疾病相关的知识、手术相关的方案、进程、注意事项及配合等,这一方面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于未知区域的认知水平,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配合麻醉和手术的主动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术前访视可以针对性地发现患者或者家属存在的心理、经济或其他问题,可以提前制订和采取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过度应激反应给麻醉和手术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患者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迎接手术,配合手术及顺利渡过手术难关。秦淑玉等将多元化术前访视应用于择期手术的患者中,通过在访视人员、访视内容和访视形式上加强术前的访视,如多学科医护人员团队组成,术前和术后系统性手术知识的宣教以及口头讲解、书面资料、短信与微信等多种访视形式主动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系统、细致、深入的术前信息,让其真正参与手术的准备工作,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手术和疾病等知识的认知水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缓解了患者心理上的压力,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李伟彩通过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加强护理、术后访视等护理措施,不仅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实施,而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情况则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术前、术后访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相关疾病和手术的认知水平,提升患者配合手术的主动性,能够促使患者以平稳、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和配合手术。再者,护理术前、术后访视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强化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关系,从而更有利于医护人员全面掌握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及时调整护理对策,能够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出院和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护理术前、术后访视有利于缓解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相关疾病和手术的认知水平,提升患者配合手术的主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