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华人学者与跨地域中国现代诗学的形塑
——评李凤亮等的《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

2022-08-26苏文健

中国图书评论 2022年8期
关键词:海外华人专著华语

□苏文健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学术互动的频密,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对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反思与批判有不同的路径与视角,也可以和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建设相辅相成。一方面,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自有其迥异于大陆的历史谱系、学术语境、研究范式、价值立场等特殊的话语场域;另一方面,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所承载的中国经验在海外的传播接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前者由外向内投射,带来异质性的他者眼光;后者则由内向外播撒,形塑辐射性的自我镜像。最近,李凤亮教授的新著《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7月版),恰在这两个方向上提供了研究范例和反思的批评界面。此专著系在李凤亮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之结项成果基础上打磨而成。

此前,李凤亮教授已接连出版了《彼岸的现代性:美国华人批评家访谈录》(2011)、《移动的诗学: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观照的海外视野》(2012)两部专著。前者以访谈对话的形式,访问了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九位美国华人学者,涉及现代汉诗的海外经验、华语语系文学、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观、跨语际实践、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海外华人学者的自我学术优势反思等众多崭新的理论命题。后者则根据不同研究者的专长与个性,以“专题+个案”的方式,集中对海外华人学者如刘若愚、叶维廉、陈世骧、高友工、孙康宜、林顺夫等展开深入的理论辨析。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揭示了海外学人学者批评理论的整体面貌,回顾和描述了海外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构进程;另一方面又考辨他们因地域来源、年龄代际、学术背景、研究兴趣、批评观念、思想方法等而构成的学术差异,进而勾勒出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的“地形图”。

而《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除了导言、结语外,由六篇专论构成,讨论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中的核心论题(“批评学案”),如海外华人学者观察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观念、对“晚清”文学文化的重视、对张爱玲等一批作家的重估及“重写文学史”的实践、对“十七年文学”的“再解读”、对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文化”及“现代性”的关注、对“华语电影”不同批评模式的探索及“华语语系”(sinophone)的争论……此专著力求聚焦但又不限于上述“学案”的探讨,同时也不局囿于对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本身的分析,在努力呈现历史、反映过程、做出评判、提供启示的过程中,试图重绘中国文学批评现代性的新版图。

首先,《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对彼岸多元现代性的挖掘,大幅改变了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图景,重绘了中国文学批评现代性的新版图。无论是对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实践的整体观、晚清文学文化观念、海内外互动中的张爱玲研究、“十七年文学”的“再解读”,还是对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文化研究、华语电影的文化批评模式,甚至华语语系概念的延异及操作等的考察,都体现出专著对“多元现代性”这一内在线索的挖掘。

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中的现代性概念也不是铁板一块。专著也注意揭示其多元现代性的差异性面貌,如夏志清之于文学的形式与审美,李欧梵之于浪漫派,张爱玲等的颓废,王德威之于“一种自觉的求新求变意识”;唐小兵、黄子平、刘禾等人之于“十七年文学”的反现代性特质,等等。专著通过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中各具差异的现代性解读,不仅揭示现代性理论的内在张力,而且为中国现代性的追寻提供了他者视角。海外华人学者借由现代性理论对中国现代性的挖掘,将“现代文学”的源头上溯至晚清,并对长期被遮蔽、被压抑的学术领域进行释放与重估,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空间。诚然,专著也辩证地指出海外华人学者用西方现代性来观照中国文学带来的尴尬和困境:一方面,以西方现代性标准套用到中国文学身上,容易产生水土不服或削足适履的弊病;另一方面,现代性标准的多变性、暧昧性,容易导致在西方标准下怀疑中国是否存在现代性却又试图去寻找中国现代性的矛盾。进而言之,对“强制阐释”的警惕及中国批评话语的呼唤贯穿全书始终。

其次,《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对海外华人学者异质性做出整体的揭示,并辨析现代性如何经由文学形成互动对话:文学性、审美性、历史性成为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中念兹在兹的主题。海外华人学者身处西方批评理论话语场域的深处,在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展示出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视觉政治等理论与方法的驳杂色彩。他们对中国现代性的思辨,实则建立在对文学性、审美性、历史性的对话审视之上。

比如,张爱玲研究,相对大陆学者,海外学者的研究构成了另一个可资比较与参考的不同视角。在比较视野中对“海外张学”的考辨,专著既注意到海外华人学者对张爱玲所隐含的审美现代性、文学观念、写作技巧甚至离散身份等因素的偏爱,又不忘对大陆学者借由“重写文学史”所秉持的政治标准之比较分析,进而辨析海外华人学者与大陆学者的多重冲突、文化矛盾和对话融合,凸显海外华人学者的张爱玲研究相对于大陆学者的独特性——不同的入思视角、学术方法、思想立场等。专著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张爱玲或“张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成为海内外学者反思中国现代性、辨析“五四”文学的传统与现代性的道具或者话语交锋地带。张爱玲在中国大陆学界接受由冷到热的转变,得益于海外华人学者的“奔走呼告”,他们不是从内部冲出重围,而是从外部向内发起进攻。而这恰恰显示了海外“张学”以及海外华人学者自身所处的边缘位置。

再如,对“十七年文学”的“再解读”,海外华人学者通过“十七年文学”特质的学理辨认,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回到历史深处”,悬置了“十七年文学”的文学性与审美性问题,着力挖掘、论证“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合法性和优越性,进而重新肯定“十七年文学”或左翼文学作为一种新的“现代性”的审美形态在建构中国现代民族国家中的关键作用。在此,“十七年文学”或左翼文学曾被认为是五四新文学之后的历史断裂和空白,是文学的倒退乃至“反现代”的,这种观点也不攻自破。论著提醒我们,大陆学者的“重写文学史”思潮与海外学者“十七年文学”的“再解读”,虽然两者在颠覆经典、挑战文学史秩序方面有着相同的诉求,但内里又颇具差异。前者从文学性层面批判“十七年文学”,进而重塑当代文学史的序列与面貌,而后者则不仅超出了文学性层面,甚至在研究立场上与“重写文学史”发生冲突。他们更愿意返回历史现场展开考古学的挖掘,通过分析文本话语的缝隙与冲突,进而对“十七年文学”或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做出新的探究。

最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对海外华人学者从文学比较到文化研究的跨界研究方法进行了批判反思。专著集中考辨海外华人学者的学术背景、思想观念、研究方法、理论视野和价值立场等的趋同与歧异,并探赜西方批评理论借由他们在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文化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话语资源切割、文本削足适履等带来的变异及由此昭示出来的理论中介或话语碰撞的文化意义。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具有鲜明的跨文化、跨学科、跨语际等跨界特征,李欧梵从上海出发的都市文化研究,张错穿越时空与“文体”的古代器物与传统文化探寻,刘禾从跨语际角度切入的现代性思索,史书美由sinophone(华语语系)探讨所企盼的跨区域文化走向考量,赵毅衡的“形式/文化学”探求,张旭东的后现代文化考察,唐小兵的图像现代性阐释,陈建华的“革命”话语解读,周蕾的性别理论建构,徐贲的公共思想辨识,张英进、鲁晓鹏的当代中国电影分析……呈现出从文学比较走向文化研究的整体趋势。海外华人学者的相关学术成果在国内持续出版,在一定意义上带动了国内文学界的文化研究热潮。

比如,专著对史书美、王德威等人的“华语语系”概念进行了历史考辨,提出华语语系既是对文学现状的一种回应,也是在全球化和后殖民观念激荡下的海外华人学者的一种学术话语建构。尽管此概念试图消解以大陆为中心的“国家文学史”神话,对以往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进行反离散、去中国化的想象和重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地棒杀或捧杀,而是把它作为“辩证的起点”,用以反思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的论述框架,借以重新思考文学与国家(区域)、本土与海外之间的关系,为传统的华文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话题和可能性。再如,对华语电影的比较研究,专著通过辨析周蕾、鲁晓鹏、张英进等人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华语电影批评实践,分别将其概括为“后殖民批评”“跨国华语电影批评”“对话批评”三种批评模式。“海外华人学者的华语电影研究从‘被凝视’走向‘对话’的这一进程,充分显示出话语权力的交锋与争夺、身份意识的浮现与变化,也反映出西方学科建制中的人文学科谋求自身突破与发展的学术努力。”在多元互动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中,论者省察海内外华语电影研究的互动对话现场,揭橥华语电影研究的新空间,共同推进华语电影研究/学科的深化发展,为“世界华语电影诗学”推波助澜。

此外,专著还对海外华人学者在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研究过程中,彰显出来的理论主题先行、价值立场暧昧,甚至汉学心态、文化霸权等问题提出了善意批评。可惜,专著也还有对计划中的“抒情文论”“跨语际实践”“性别批评”“后殖民话语”等没有来得及展开专题讨论等遗憾,但此专著凝聚着李凤亮多年来在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方面的集中思考,与《彼岸的现代性》《移动的诗学》统称为“重绘中国现代性新版图三部曲”,对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形成和建构具有重要推进作用,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海外华人专著华语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专著《众神狂欢》节选(评论)
家文化的认同与海外华人的生存和适应
厉震林和他的电影研究
全球视野中的新流动:“华侨华人研究”重思
翻译专著与教材的成功嫁接
华语大片经典改造的迷失与救赎
华语电影概念探微
心灵幽暗处的悬疑风景——2013年华语惊悚片述语
摆渡者的声音——对海外华人学者中国电影的一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