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FPC版图设计方法研究
2022-08-26李钱赞徐明亮高雄
李钱赞,徐明亮,高雄
(1.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省视觉物联融合应用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53;3.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浙江 杭州 310053)
0 引 言
目前柔性电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技术已经应用非常广泛,随着PCB制造技术和材料技术的发展,一种全新的超薄FPC(层间厚度小于1 mil)开始应用。由于层间厚度变小,随之而来的是FPC版图设计的挑战。
目前FPC的版图设计,常用的有3种方式:(1)单层无参考平面;(2)网格参考平面;(3)实铜参考平面。
由于平行板电容效应,超薄的FPC会出现较大寄生电容,产生的结果是直接导致信号质量变差,甚至无法正确传输信号。信号边沿速率被严重削弱,导致时序等信号完整性问题,而以往传统的FPC由于层间距较大(大约2mil),这个问题不会很严重。
此外,目前FPC的版图设计方法中,大量的实测与仿真都已经证明无参考面单层超薄FPC或常规网格铜参考面超薄FPC都存在EMC性能较差,抗干扰能力差。
综上,目前超薄FPC版图设计中的存在以下2个问题:
(1)实铜参考面超薄FPC走线会产生较大的寄生电容,影响走线信号质量,降低信号边沿速率,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
(2)无参考层或网格铜参考面FPC,信号速率正常,但EMC性能较差,容易自身辐射并易受外界干扰;
由于无参考层设计方法,无法改进EMC性能,所以本文不对此方式进行讨论,只讨论网格铜参考面与实铜参考面2种设计方法。
1 版图设计方法分析
本文针对超薄FPC主要分析集中在两个方面:
(1)走线寄生电容研究分析。此方面为了保证走线的信号完整性,以通用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覆铜板FR-4)材质印刷电路板为基准。通过设计,使得超薄FPC的走线电容与之接近,从而保障FPC的信号完整性。
(2)网格参考面的EMC屏蔽隔离度分析。此方面为了获取更好的EMC屏蔽效果,针对网格参考面进行网格大小,网格比例,网格形式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更良好的设计方法。
1.1 实铜参考面分析
实铜参考面由于整个平面完整,所以会拥有非常良好的EMC屏蔽性能。但是由于超薄FPC的层间距减小,走线的寄生电容势必会增大,从而影响传输信号的边沿速率,降低传输带宽,带来比较严重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寄生电容计算如图1所示。
图1 寄生电容计算结果
图1(a)为实铜参考面FR4走线(层间距3.8 mil,走线宽度8 mil)寄生电容C约为3 pF/Inch。图1(b)为实铜参考面的FPC走线(层间距0.4 mil,走线宽度8 mil)寄生电容C约为19 pF/Inch。
产品使用的FPC线缆一般长度会达到8 Inch左右,那么将会产生150 pF的寄生电容,这个量级的寄生电容传输损耗将非常严重,甚至无法正常传输信号。
为解决上述问题,下文将尝试改变走线的宽从而达到减小寄生电容。
根据电容公式计算走线寄生电容:
正常FR4走线电容(实铜参考面,为3.8 mil以上,线宽3.5~8 mil);
为走线在参考面上的投影面积,为层间距,与为介电常数。投影面积为线宽乘线长。
FPC走线寄生电容′(实铜参考面):
′为走线在参考面上的投影面积,实铜参考面时数值与FR4走线投影面积相同,′为FPC层间距。
设计方法目标是让实铜参考面FPC的走线电容与正常FR4走线电容接近,即令′/=1。
当线长一定时,则FPC走线与正常FR4走线的线宽比例需满足′/=′/,正常宽度为3.5~8 mil,′/为一般为4 ~ 8 mil 左右,则′需要小于2 mil,目前制板厂的生产工艺无法实现这样的线宽,且可靠性很低,弯折时极易断裂。
因此,对于超薄的FPC设计3种方式中,实铜参考面的设计方式也已经无法适用,想要设计传输高速信号,并且拥有良好EMC性能的超薄FPC,只能采用网格铜参考面设计。
1.2 网格铜参考面分析
网格参考面是常用的设计方法之一,他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其一,网格参考面可以使成品线缆更柔软,其二,其对EMC有一定的效果。但目前的常用网格参考面设计,存在一些缺陷,并且比较设计随意。针对网格大小,网格比例,网格形式,这几个方面缺少研究,从而经常导致制作的网格参考面屏蔽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信号完整性与EMC效果同时不好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此方面做研究分析,力图实现网格设计的最优化。具体分析如下:
目前的常规网格铜参考面设计如图2所示,基本上都是采用45度均匀斜网格。
图2 常规网格铜参考面设计
为了达到设计目标′/=1,又不改变线宽,只能采用网格参考面。于是有FPC走线电容″(网格参考面):
″为FPC走线在网格参考面上的投影面积,层间距与实铜参考面FPC相同,间距也为′。由(1)和(3)式做比值可以得到:
设计目标变为实现′/=1。将网格分解分析,即:
S为单网格投影面积;
A为单网格非投影面积;
″为FPC走线在网格参考面上的投影面积总和, 为走线非投影面积总和;
令占空比:= /″,得到=A/S;(网格均匀)
再由=″+ ,带入(4)式得到:
令′/=1,则得到:=/′-1
由上述分析可得,网格参考面的占空比取值与FPC层间距和正常实铜FR4的层间距相关,本文中d的取值近似为4 mil,′的取值最大为1 mil,最小为0.4 mil,由此可以得到,的取值范围为:[3→10]。本文上述分析,默认FPC与FR4的材质介电常数相等,实际上两者有差异,在数值上会出现偏差,的取值范围会缩小且是小数形式,而在使用网格铜参考面时,通常以整数做可选数值。因此,实际设计中按照本文所述,占空比的允许的取值为:4、5、6、7、8这五个整数。
1.3 网格铜参考面EMC分析
由大量已有的实践已经证明EMC性能效果与以下2点有关:
(1)网格间隙,间隙越小性能越好。
(2)屏蔽面的铜面积有关面积越大,性能越好。
由上述,为了获得更好的EMC特性,可知:
(1)式(5)中的S取值越小越好,(6)式中的A取值越小越好。
(2)参考网格面的占空比越小越好。
而=A/S。上述可知的取值越小,EMC性能效果就会越好。但是,本文中的取值因为需要保障走线的信号完整性,已经固定了取值范围,即1.2中给出的取值,与FPC层间距直接相关并且为确定的整数,所以的最优取值为4。
优化目标为:S的取值最小化,A取值最小化。本文对同过对比相同占空比的不同形式网格进行分析。
同样长度走线,45度网格线如图3(a)所示,出现了14次重叠,而垂直网格如图3(b)所示出现了20次重叠,但重叠的面积总和一样。
图3 占空比相同的两种形式的网格
由此可知垂直网格的S取值比45度网格的S小,总面积″不变,可以得到推论:
同占空比下,垂直网格EMC效果会优于45度网格。
由上述对比可知,目前常用的45度网格铜参考面设计方式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将与走线呈45度交叉的网格改为垂直于走线的网格,能够改善EMC效果。
另外,上文所述中,由于的取值,是针对走线投影面积计算得到的,是均匀网格的占空比。但在实际进行版图设计时,整体网格参考面的占空比是可以降低的。具体方法是:通过将信号走线之间的间距空隙所投影的参考面填充为实铜,即网格参考面非走线投影区填充实铜。其结果就是整体网格参考面变为不均匀网格,只有走线投影区网格为均匀网格。
使用这种方式降低整体占空比后,对走线电容没有影响。但根据上文分析,整体参考平面占空比的降低可以有效的提高EMC性能。
本文对此进行了建模并仿真,使用的取值为4。
具体建模:FPC层厚0.8 mil;网格线宽5 mil,并垂直于走线,网格间隙20 mil;网格参考面非走线投影区填充实铜。建模结果如图4(a)所示,并得到了网格参考面的隔离度仿真结果如图4(b)所示。
仿真结果可知,网格改进后,FPC线缆的屏蔽隔离度明显提高。图4(b)中蓝色为普通网格铜(45度斜网格,参考面均匀网格),红色为本文改进后的设计方法(垂直网格,参考面不均匀网格,仅走线投影区域为均匀网格) 。
图4 优化后建模与仿真结果
此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对网格参考面的网格形式,网格大小,网格比例的设计方法研究是正确有效的,并且可以为超薄FPC的版图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2 结 论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蓬勃发展,FPC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也在向着更轻,更薄,更柔软的方向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讨论了超薄FPC在应用领域内遇到的普遍问题,即信号完整性问题与ECM问题。本文通过拆解分析,并建模仿真,得到了一些相关结论,优化了设计方法,保证了FPC传输的信号完整性,同时改进了FPC的EMC性能。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是对FPC走线的寄生电容进行分析研究,为使得FPC与普通FR4寄生电容接近,得到了占空比的取值方法;其二是根据EMC的特性,重新设计网格,使用垂直于走线的网格,并且将信号走线之间的间距空隙所投影的参考面填充为实铜,其结果就是整体网格变为不均匀网格,只有走线投影区网格为均匀网格。最后通过仿真网格参考面的隔离度,确认了其EMC方面的效果改进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