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结合翻转课堂在心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2022-08-25谭启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心外科系统化讲授

□谭启明 于 波 谭 红

心外科具有理论知识难懂、病变类型多样、治疗方式众多等专业特色,如何能够系统化地理解和掌握心外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已成为当前我科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传统医学教育模式采用“以学科为中心”,将系统、器官或者疾病依据不同学科拆分成各个学科的知识集合,注重单一学科的重要性和系统性,但存在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各科学术背景不同、医学观点不尽相同的缺点,难以培养医学生形成系统化的医学知识体系[2]。“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rgan-system based curriculum,OSBC)”的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模式,根据临床需要打破学科间界限,以器官系统为单位,重新组合各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思维[3~4]。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教师主动讲解,多为填鸭式教学、教学效率低下;以学生为学习客体,学生被动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知识和实践脱节,临床教学效果弱化[5]。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通过网络、视频、微信等多媒体手段将知识的传授放到课前,学生通过课前自主主动学习,并提出相关问题,课堂上师生互动学习。本研究将OSBC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应用在心外科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2019级某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90名,随机分为两组:OSBC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组(A组)和传统讲授式教学组(B组)。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教学前学习成绩等)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教学方法。

1.OSBC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组(A组)。选拔心外科、心内科、影像科、检验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高年资教学教师组成OSBC教学小组,共同备课、确定内容、编写教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由心外科教学教师将心血管疾病知识通过网络、视频、微信等多媒体手段放到课前进行预习,学生通过课前自主主动学习并提出相关问题,课堂上师生互动学习心血管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知识,结合检验、影像学检查,从机制上导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式。师生共同讨论分析、针对性答疑解惑。

2.传统讲授式教学组(B组)。采用教师主动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讲授内容的课堂教学。授课教材及讲授内容与观察组相同。

(三)观察指标。教学完成后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理论考核结合调查问卷。

1.理论考核。理论考核采用百分制,主要考核内容为心外科疾病相关理论知识(病因解剖、临床表现、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等),满分为100分。

2.调查问卷。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5个方面内容(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学能力、临床思维、授课满意度),20分/项,满分为100分。

二、结果

表1 理论考核成绩

表2 调查问卷情况

(一)理论考核。A组理论考核成绩为(81.31±6.40)分,B组理论考核成绩为(78.35±5.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二)调查问卷。A组在调查的5个方面比B组更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三、讨论

(一)OSBC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OSBC结合翻转课堂教学,让授课教师组建多学科OSBC教学小组,联结融合多学科知识,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避免多学科间的孤立、低效反复教学,取长补短、查漏补缺,通过教学相长,不断提高知识储备和教学理念思维。通过教师的引导、授课、互动,学生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反复学习,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从基础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从片面到整体,有利于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为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临床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OSBC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体现全新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主动传授和学生的被动学习,OSBC结合翻转课堂教学重构了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一是课前的“信息传递”,教师课前知识的传授和在线的辅导以及学生的课前自主、反复、个性化学习;二是课中的“吸收内化”,课堂的互动教学,实时的答疑解惑,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掌握;三是课后的“复习检测”,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检测,观察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学生可以针对疑惑和不足,进行反复的回放学习,便于知识的复习和巩固。OSBC结合翻转课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载体、系统化互动教学”的全新教育理念。

(三)OSBC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提升医学教学质量和效果。OSBC结合翻转课堂教学完整性构建了心外科医学知识结构,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提高了学生对心外科疾病的综合理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个体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和共赢意识,整体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助于提升临床医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研究问卷调查情况表明,OSBC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比传统讲授式教学更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重置课堂内外的时间分布,有利于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有助于体现全新教育理念,有助于提升心外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值得教学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外科系统化讲授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心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小儿胸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专科护士岗前培训中“(1+1)3培训”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人文关怀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汽车供应链品质的系统化持续改进方法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