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专业学生体能发展研究
——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

2022-08-25马瑞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体能训练公安

□马瑞力

2016年以来,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改革坚持质量为本、公开公正、基层导向、规范便捷的原则,对公安院校的招生管理、教育培养、毕业生入警等方面,采取了许多针对性较强的改革举措。在畅通分类招警渠道,为有志于公安事业的社会优秀青年留有空间,保证公安队伍构成合理、多元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入警比例,确保其成为公安队伍补充警力的主要渠道。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公安教育,对公安专业学生成才给予了殷切希望和政策保障。因此,体能作为公安专业学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公安专业学生体能的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安教育的水平。

一、公安专业学生体能发展的困境

(一)体能训练环境亟待改善。由于公安院校本科的发展历程还不长,学校配套的训练设施仍未完全更新,大多是在原有场馆的基础上进行改善。黄家善、王伟在《公安院校学生体能训练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公安专业学生体能训练存在的发展困境主要有:公安院校训练场馆陈旧,训练设施落后,没有专门性的警察体能训练室[1]。从公安专业的管理体制来看,学生有训练时间的保证,但多数情况下,只是跑步加简单的身体素质训练。并没有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延续性的体能训练指导,更没有一对一的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改善方案。这也是导致学生参与体能训练不积极、缺乏训练兴趣的主要原因。

(二)体能评价方式单一。目前,公安专业学生体能评价的主要内容为《招录人民警察体能测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于专业的警察来说,此标准对学生的体能要求偏低且不够全面。学校的体能训练也多遵循此标准,只要能达到《标准》的要求,也就对学生的体能没有干预措施了。对学生体能的评价应采取多渠道、多种方式统一协调进行。如,可以制定《公安专业学生体能达标标准》,在此基础上,增加引体向上、5,000米跑等力量耐力素质的测试;可以依托每年一次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精准定位到每个学生,形成科学的评价反馈干预机制。

(三)招生生源的局限性。公安专业学生的来源均为高考统一招生。既没有单独招生的形式,也没有体育特长生的形式。所以,公安专业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运动训练的背景,加之入校体能测试标准极低,这就导致公安专业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偏低,水平参差不齐。这也是制约公安专业学生体能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公安专业学生体能状况分析

笔者通过整理2018年和2019年湖南警察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公安专业学生体能状况及发展。

表1 湖南警察学院2018年和2019年大学生

通过表1可以看出,体质健康测试的平均分呈现低年级高于高年级。这是一个违背发展规律的现象。实际上,这就是目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现状。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待测试的态度。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对待测试的态度要好。二是训练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对警务化管理有些许抵触情绪,导致学生把训练当成警务化管理的一项内容,从而表现出被动去完成测试任务。只有想办法提升学生对训练的兴趣,改变学生对训练的看法,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能训练,训练效果才会显著提升。

表2 湖南警察学院公安专业及其各年级学生2018年

依据表2可以看出,从体质健康测试良好率这一维度分析,公安专业在2019年较2018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公安专业的学生对待训练不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从而导致训练不能直接促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反而因为对待测试的消极态度等因素的干扰,导致整体良好率下降。

从体质健康测试及格率分析,公安专业2017级较非公安专业2017级随着年级上升及格率提升明显。这说明公安专业目前的体能训练是有一定效果的。

表3 湖南警察学院公安专业与非公安专业学生2018年

在2018年和2019年的体质健康测试中,对比良好率和及格率,公安专业较非公安专业都有较大优势。从全校来看,公安专业每天能保证体能训练时间,而非公安专业没有组织集体的体能训练,这是造成二者体测成绩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这也说明了目前公安专业的体能训练是有效的。

三、公安专业学生体能训练的发展方向及对策

(一)借助体质健康测试平台,建立评价反馈干预体系。公安院校应结合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情况,逐步完善和健全评估、反馈以及干预体系。一方面,公安院校要在政策以及资源倾斜上提供支持。借助资源的投入和多方面的优化,提升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兴趣,使得学生提高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实现由“要我练”到“我要练”的转变;另一方面,公安院校要建立专门的健康管理部门,用以完成对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开展评估、反馈以及干预等多方面的工作内容,真正意义上为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捷条件,建立评估、反馈以及干预体系,依托网络平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2]。

(二)完善专业化场馆建设。首先,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直接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因此,保证正确的测试结果是非常必要的。建设专业的体质健康测试室,配备专业化的测试仪器设备,从硬件上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减少人为的主观因素干扰,从而能保证测试结果更加精确,提升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其次,建设专业的体能训练场地。如标准的田径场、力量训练房、沙袋训练场等场馆,并对学生开放,让学生有专业、安全的训练场馆进行训练,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

(三)促进“教学练战”一体化。在“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下进行体能训练体系建立。在体能训练中贴近公安实战,以实战为目的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这样学生学有所悟,目的性更强,也更容易提升学生的训练兴趣。一是体能训练的内容设置要合理。基层公安工作普遍具有时间长、事情繁琐、经常夜班等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对公安专业学生的体能训练内容要着重考虑耐力、力量等项目。如5,000米跑。二是要针对不同项目设置阶段性的达标标准。如5,000米跑项目,考虑分年级设置递进标准。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体能训练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