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选择:高校大学生媒体从业意愿探究
2022-08-25何文霞罗祎文
何文霞 罗祎文
(1.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2.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 440300)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了新的传播环境,也让媒体类型愈发多样化。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发展背景下,媒体出现泛化趋势。在此态势下,大学生媒体从业意愿是否发生改变,是倾向传统媒体抑或是新媒体?这对设定什么样的培养方式、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文献综述
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与流动,致使个体身处“媒介化社会”中。媒介改变着社会场景、社会关系和思维方式,但是,鲜少有研究能够解释媒介技术是如何制度化地嵌入社会关系建构及个体日常生活,也并未进一步从微观层面描绘媒介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从业意愿的。
(一)媒介化社会研究
媒介化研究范式侧重媒介在当代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结构变迁。“社会结构的媒介化”意味着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规则”与“资源”都会受到媒介逻辑影响。现今,媒介化研究试图通过摆脱单纯的“使用——效果”框架,来理解媒介是如何关联基本的社会行动者,从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的。关于媒介影响思维方式的研究,主要从媒介与消费、媒介与情感来思考媒介传播逻辑。
(二)大学生媒体从业意愿研究
国外对从业选择的研究大多是实证研究,研究对象也多为大学生。其中,RobertW.Lenta等人提出工作经验、学习方式等对职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在研究方法上,以问卷、访谈为主要方法进行量化分析,此类研究更为关注职业选择相关因素之间的分析。而国内对职业选择问题的关注偏重于实用性,较少深究媒介动态性及过程性的本质,主要集中在职业价值观领域,聚焦于个人经历、兴趣爱好、学习方式、气质形象、人际网络等方面。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提出5个假设,随机抽取某应用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2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得出研究结论。
(一)研究方法
由于从业选择是具有过程性和动态性的持续行为,与个人认知、学习经历等密不可分,因此,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可以相对完整地展现从业意愿的逻辑。
(二)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应同时符合两个原则:一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二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在符合两个条件的基础之上,于2021年11月20日至11月26日,每天随机抽取3位学生,一共访谈20名学生。本研究结合线上与线下两种访谈方式,涉及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三个专业。其中,男生9人,占比45%;女生11人,占比55%。研究对象主要来自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南省、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研究中将其编号为B1-B20。
表1 研究对象
(三)研究假设
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新闻传播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媒体从业情况,并作出以下假设。此外,本文所指的媒体从业意愿既包括传统媒体,也包括新媒体。
假设1:个人经历对媒体职业规划有显著影响。
假设2:职业想象是影响媒体职业规划的中介变量。
假设3:课外学习对就业选择有显著影响。
假设4:就业信息获取对职业选择有显著影响。
假设5:媒体人地位对媒体职业选择有显著影响。
三、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在20名受访者中,仅有8人具有媒体从业意愿,占比40%;个人经历中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学习方式都能够对职业兴趣产生正向作用;职业想象中对生活、技术、自由的想象也会影响媒体从业者的职业规划;课外技能、知识学习对媒体职业能力培养具有正向作用;线下亲友就业信息推荐对大学生媒体职业选择有正向促进作用;媒体人的社会地位对大学生媒体从业有正向作用。
(一)个人经历激发职业兴趣
克朗伯兹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了职业选择与个人经历的重要性,专业选择意愿对职业兴趣的产生呈正向作用。对一些受访者来说,新闻传播专业并不是其首选专业 (B2、B15),甚至是“盲选”(B8、B9、B17)、对专业名称的错误理解 (B6、B16、B18、B19)而做出的选择,对该专业也谈不上“很感兴趣”(B15)。此外,一些受访者在谈及个人学习经验时,认为个人兴趣爱好 (B2)、对影视知识的痴迷(B11)、思维与表达方式 (B12)、原有培训经验(B14)都能够对学习兴趣产生正向引导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经历中理论知识偏多(B6)、没有感兴趣的课程 (B19)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兴趣。
(二)职业想象影响行业规划
芬兰心理学家努尔米将未来想象概括为三个过程:动机、计划、评价。在测量中,未来职业想象表现为认知特征。一部分受访者表示范围太广 (B3、B4、B7、B10)、理论过多 (B13、B17、B18),导致他们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
从访谈过程来看,大部分职业想象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想象,二是技术想象,三是自由幻想。一部分对所学专业有具象认知的受访者更倾向于媒体行业,他们选择媒体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制于个人生活,比如直播带货、直播新闻(B6);二是倾向于技术层面 (B9);三是当表达自由遭到抑制时,选择新媒体平台发声 (B12)。
(三)课外学习辅助就业能力
校外教育与学习对职业预期的选择具有正向作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逐步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一部分具有媒体从业意愿的学生认为,大学课程设置丰富 (B2)、实践机会多 (B11),对职业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就业所需 (B1),课堂学习较为浅层化、浅薄化。课外网络教程学习 (B7)、社团学习与实习经历 (B6)、竞赛 (B12)等逐渐成为大学生媒体从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来源。
(四)信息获取显著影响未来选择
以往研究表示,择业范围越大,就业选择性就越大。就研究样本而言,大部分受访者的就业信息获取途径来自线上渠道,并表示线上信息真假难辨对其就业选择具有一定影响。
图1 就业信息获取渠道
只有两位学生表示会通过线下途径找工作(B16、B20)。其中,亲友对媒体工作的意见能够促使其从事媒体行业 (B2、B14),也有由于家庭反对而放弃从事媒体行业,转而选择考研究生或考公务员(B13、B20)的情况。
(五)媒体地位影响从业意愿
媒体人地位、新闻业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是影响大学生从业意愿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对新闻传播行业的职业认同度不低,在访谈过程中,一些学生表现出对某一专业技能的热爱,但是就业环境 (B5、B10)使他们改变了从业意愿。
不少媒体人的转型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从业态度,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媒体人地位对其从业意愿有促进作用 (B7、B14),但是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媒体人的工资、社会地位、工作状态都不容乐观 (B15),也影响着其对职位的选择。
四、结 语
互联网技术能够加强个体与网络的关系,而在职业选择中,仅有不到半数学生有媒体从业意愿,决定他们职业发展方向和意愿的不仅有内在的自我因素,更有外在因素。因此,高校需要加强教育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媒体就业。
(一)变革职业教育范式
从整体布局来看,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积极融合计算机、动画等多个学科进行改造,多角度进行职业教育规划,同时要注重以新闻学为出发点与落脚点,避免出现与就业能力不符的情况。
(二)细分核心课程领域
从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可知,在技能型课程中,新闻学、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等几个课程有着一定的重合。因此,应当明确专业核心竞争力,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中互相借鉴,细分专业核心课程领域,培养大学生的互联网思维。
(三)加强素养课程整合
由于大部分学生在低年级已完成素养类课程的学习,导致他们对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逻辑及分析能力掌握的并不全面。因此,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从固有的培养框架中跳出来,思考专业所需的核心素养能力,利用工作坊、社团等辅助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