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
2022-08-25北京市顺义区马坡中心小学校李文明秦继兰
北京市顺义区马坡中心小学校 李文明 秦继兰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可见深度学习是一种重在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而非记忆,整合、建构知识而非碎片化学习,以及迁移运用、解决问题、质疑能力、创新思维等素养培养的学习方式。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在上课或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课堂一节课下来有七八个活动,操作过程中每个活动实施过程都不充分,如同蜻蜓点水。还有部分教师是单课时进行教学设计,很少考虑前后课时的联系和衔接,不能够把课时设计放在大单元主题背景之下进行,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是零碎的、分散的,很难把不同课时学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与运用,在课堂上的学习呈现浅层学习状态。为此,我尝试通过整合设计、单元主题设计以及问题主线设计等方式设计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深度学习。
一、从单一走向整合设计学习活动
整合设计学习活动既符合活动少而精的设计原则,又能够保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不是碎片化的,能够通过整合式活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关联,从而更好地整合、建构知识。要想科学合理地整合设计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教材。还记得听一位教师的课,本节课为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6课,内容如下。
本节课,教师主要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了教材的前四个板块的内容。一节课40分钟,教师设计了包括free talk,listen and number, match and say, talk and act和look and read五个学习活动(见下图)。其中第一个活动就占去课堂十多分钟,所以后面的活动时间都特别紧张,明显感觉是教师带着学生一直往前赶,即使这样到最后talk and act环节,课堂也已经接近尾声。教师只好让学生课下再准备,下节课再来开展在本节课中应该非常有分量的语言输出活动。
课后,我就让教师先反思一下本节课的问题,她说最后一个活动没时间开展,但原因是什么呢?教师说前面的活动有点多。前边的知识对本节课的语言输出都很重要吗?教师说她觉得都很重要。基于这样的沟通与交流,我们开始讨论如何既减少活动数量,又不减少学习内容,最后的统一观点就是:整合活动,减少数量但不降低质量。
于是,我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活动进行了重新设计。本着化繁为简、整合活动设计的思路,本节课由原来的五个活动变成三个活动:free talk继续保留;look and read是第二个活动。由于活动减少,所以每个活动有了更充足的时间。该活动中,教师除了课本上出现的关于o和oa的单词、句子,又为学生拓展了一些课外词汇,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拼读能力,也实现了活动效果最大化。第三个活动是把match and say与listen and number两个部分进行整合,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开展talk and act活动。准确地说,是把这三个原本分裂的板块放在一个大情境中,整合成一个活动。具体操作如下:先在listen and number情境做听力练习;然后用PPT增加match and say中的新动物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整幅图中的动物名称;最后PPT出示本单元的核心句型作为提示,让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谈论场景中的内容,创编对话并表演。一个活动分为三个步骤来开展,层层递进,既实现了各方面能力锻炼的目的,又不让人觉得活动分裂。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活动效果非常好,学生参与活动更加充分,最后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语言的输出展示。
可见,从单一走向整合,不仅能够使课堂变得简单而不简约,即课堂环节简单和每个学习活动的作用最大化,还能够留出更多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开展深度学习,才能真正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品质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
二、从单课时走向单元主题设计学习活动
要想使学生实现课堂的深度学习,单元整体设计是必要的途径之一。在单元主题下进行单元整体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更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整体分析、综合评析,以及学习知识的迁移运用。
以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7“ What will you do in Chengdu?”为例,本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如果单从每课时来讲,第一课时讲的是主人公Baobao和Lingling谈论Lingling要与父母一起乘飞机去成都旅行;第二课时为Lingling在去成都的飞机上,与空乘人员及邻近座位乘客的对话;第三课时为到达成都之后,谈论第二天的外出计划。
但如果从单元整体来分析,就会站到“travelling”这样一个单元话题下进行思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外出旅行。关于如何去旅行的生活技能,学生需要掌握包括制订旅行计划、旅行过程中与人交际、到达旅行地后的每日具体计划等。基于这样的思考,教师需要在教材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有关“travelling”的整体介绍。比如:在了解学生关于该话题已有储备的基础上,为学生拓展旅行的著名景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等相关内容。经过深入研读教材,以及分析单元主题,我通过整合教材、拓展资源进行了这样的单元整体设计。
第一课时:Introduction。在本课时了解学生的旅游经历,以及拓展补充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旅游可乘坐的交通工具等。第二课时:Make a travel plan。本课时在了解了主人公Lingling的旅游计划之后,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旅游计划。第三课时:Travelling。即旅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人或事,在学习Lingling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之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尤其是思考旅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四课时:Day trip plan。到达旅游城市之后,制定详细的日游计划。最后一课时:Talk about your travelling。通过前几课时的学习过程,了解了著名的景点、交通工具、旅游计划的制订、途中的注意事宜,以及到达目的地后的日计划之后,让学生用这些语言来谈论他们自己的一次旅行,可以是真实发生过的,也可以是计划中的,还可以是梦想中的旅行,比如太空之旅等。
以最后一课时为例,经过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非常精彩的展示。有同学模拟了自己旅游的真实经历,把饮料等道具都搬到课堂上;有同学用PPT展示了他们制订旅游计划前的准备,包括想去的国家或城市的气候、特色食物、著名的景点等;还有同学表演了理想中的火星之旅等。总之,学生能够通过迁移本单元所学知识,运用本单元所学语言谈论他们自己的旅行或者旅行计划,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生活实际,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想法。从学习内容上来讲可以说是纵向深化,因为这样的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等,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单是为了掌握知识的学习。总之,本节课由课内到课外,从学习语言到运用语言,从学习他人到表达自我,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度理解与思考。
三、从知识主线走向问题主线设计学习活动
解决问题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在英语教学中要想实现这样的学习目标,需要把教学思路从知识主线转化为问题主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真正地开展深度学习。
以北京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7“ What happened to the Floor? ”Lesson 24为例,教师没有让学生先认识单词、句子,学习课文并进行朗读操练,而是先观察主题图片。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了主人公Baobao不高兴这一现状,紧接着就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Why does Baobao look sad?
学生带着这样的困惑开展了第一遍视听故事的活动。通过视听,学生找到了Baobao不高兴是因为他把家里的钥匙弄丢了。这个时候,学生纷纷提出更多的疑问,但这些疑问都指向问题的解决。比如:钥匙放在哪里?在什么地方丢的?最后一次见到钥匙是什么时候……通过继续视听Baobao与妈妈的对话发现,他把钥匙放在了书包里,而书包落在了操场上。问题似乎到此为止已经得到解决,去操场上找回落下的书包即可。但是又有学生继续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果书包也不见了怎么办?再或者是如果钥匙不在书包里怎么办?
问题引导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问题刚出来,其他同学就七嘴八舌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书包不见了可以再去教室里找一找,或者到学校的失物招领处寻找试试。对于钥匙不在书包里怎么办这个问题,大家通过主动思考给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到学校失物招领处先问一问,或者去教室里看看有没有落在书桌抽屉里,还有同学说干脆用妈妈的钥匙找配钥匙师傅配一把新的,甚至有同学说为了防止钥匙被坏人捡到还是换把新锁吧……
最后,同学们在给出这么多可供借鉴的建议之后,还劝主人公Baobao:“You should be more careful next time.”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境况时就知道怎么处理了,同时也会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警醒自己生活中要做一个细心的人。可见从直接学习词句的知识为主线转向问题主线,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再一步步地深入剖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度学习。
总之,深度学习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要想让课堂上的英语学习走向深入,学习活动设计是关键。教师要重视学习活动设计,通过整合学习活动给予学生深度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单元主题设计学习活动引发学生系统思考、综合评析。通过问题主线设计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小学英语课堂走向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