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立定跳远辅助器坡度纸板的制作与应用
2022-08-25周梦杰
文/周梦杰 杨 伟 邓 涛
一、坡度纸板的制作方法
(一)材料及工具
废旧纸箱(1个),红色、黄色、白色、绿色胶带若干,剪刀、厚双面胶若干,黑色记号笔(图1、图2)。
图1
图2
(二)制作方法
坡度纸板根据学生的跳跃能力和立定跳远动作的规格设计而成,可调节3个远度和3个高度。设计此器材时要根据学生身高的差异来选择适宜长度的纸板,确保练习的远度适宜。
第一坡度制作
第一步,纸板长度制作:将长方体的纸箱底部用剪刀打开,形成一个扁形的长方体,然后在侧面选一个棱边用剪刀剪开,形成一个平面长方形。然后用尺子测量长36厘米、宽128厘米,再用剪刀将多余的部分剪掉,用胶带在纸箱连接的缝隙处进行粘贴固定,使纸板连接成一个整体,纸板长度根据学生运动能力等实际情况调整。
第二步,起跳线制作:在纸板的一端贴上红色胶带作为起点,可在器材反面贴上笑脸图案,便于摆放,方便学生迅速找到起点。
第三步,第一坡度完整制作:在纸板的另一端1米处用白色胶带标记第一远度,在距离起点的26厘米处沿着边贴上长约10厘米的厚双面胶,并标记1,即第一坡度(图3)。
图3
第二坡度制作
在第一坡度制作的基础上,将纸板的另一端1.2米处用绿色胶带标记第二远度,在距离起点的37厘米处沿着边贴上长约10厘米的厚双面胶,并标记2,即第二坡度。废旧纸板做立定跳远器材时,表面不宜过滑,以防落地不稳时滑倒,建议在纸板上贴上有颜色胶带,既可防滑,也可有效进行分组。
第三坡度制作
在第二坡度制作的基础上,将纸板的另一端1.3米处用黄色胶带标记第三远度,在距离起点的48厘米处沿着边贴上长约10厘米的厚双面胶,并标记3,即第三坡度。
二、坡度纸板的使用方法以及作用
(一)纸板找定位,规则不错位
在小学低年段学生学习立定跳远时,部分学生会不遵守规则,出现起跳踩线或落地时脚移位的现象,利用纸板竖着摆放进行前后左右“限制”并脚跳(图4),既可明确起点位置,又可调整远度,同时强化了学生的规则意识。
图4
(二)纸板定高度,解决收腿角度
立定跳远练习中,在出现收腿不及时的情况下,将纸板末端折放在用厚双面胶标注的“1”处(图5),利用第一高度辅助学生迅速收腿向前落地,跳跃能力较好的学生可调整到双面胶贴的“2”处,利用第二高度帮助学生学会起跳,解决收腿角度问题。
图5
(三)纸板定坡度,解决八字分腿
因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薄弱,学生在第二高度时,为了能跳过此高度出现了“八”字分腿的情况,此时,可以在第二高度时将两个硬纸板拼接(图6),这样两个37厘米形成74厘米的障碍,学生此时即使分腿也难以越过,这也就要求学生必须收腿,促成学生更好的腾空动作,通过增加宽度这个条件的改变,不仅对提高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以及熟练度有了很大的帮助,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望和学习动力,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立定跳远技术动作。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