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而不同,让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2022-08-25张悦马菲

环球时报 2022-08-25
关键词:韩中两国环球时报

张悦 马菲

8月24日,中韩两国迎来建交30周年纪念日。在两国建交前10年的1982年,韩中友好协会成立,作为韩国成立最早和最具影响力的友好团体之一,该协会长期以来为促进两国民间友好作出贡献。韩中友好协会现任会长辛正承曾参与1992年中韩建交工作,并在李明博总统执政时出任中韩建交以来的第七任驻华大使(2008年至2009年)。近日,辛正承会长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两国正处于寻求进一步夯实成熟的伙伴关系的时期,通过“和而不同”促进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他还从韩国国情的角度分析说,韩国今后一直会重视韩美同盟,但也不会忽略韩中关系。

环球时报:您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1952年),韩中友好协会成立于80年代,您参与中韩建交是90年代,今天我们又身处21世纪20年代。如果请您分别用一句话来表达对这四个时代的看法,您会怎么说?

辛正承:如果从韩中两国关系的视角看这四个时代,我认为上世纪50年代是两国冲突和隔绝的时代,80年代是韩中关系改善的准备时期,90年代是韩中关系正常化和初期爰展阶段,而21世纪20年代是我们寻求进一步夯实成熟的伙伴关系的时期。

环球时报:您去年7月在就任韩中友好协会会长的仪式上表示:“韩中两国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拆不散的好朋友、离不开的好伙伴。”从1992年到2022年,您亲历中韩建交30年,见证了两国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您现在对哪几个阶段两国关系的发展仍记忆犹新?

辛正承:韩中建交后的头10年时间里,两国陆续展开了广泛的新合作,在这个基础上双方增进了相互了解,这段时期两国关系发展非常顺利。从2000年初开始,中韩“大蒜事件”(韩国提高中国产大蒜的关税后,中国暂停进口韩国产手机、聚乙烯)、中国“东北工程”(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中的高句丽历史问题等两国间的矛盾偶尔会凸显出来,但是因为认识到相互合作的必要性,两国经过努力,圆满处理矛盾。大约从2010年开始,随着美中之间的,战略竞争加剧,以及朝核问题的演变,韩中之间在战略问题上出现分歧,对两国关系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最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也给两国民间的交流与合作带来一些障碍。

环球时报:韩国外长朴振近日访华,引发中韩两国舆论的关注,有的还特别强调“这是尹锡悦政府上台3个月后首位访华的韩国高官”,“韩外长引用成语'和而不同,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用“和而不同”这个成语来形容两国关系,您怎么理解?

辛正承:韩国和中国由于长期的文化交流,有很多能相互产生共鸣的地方。因历史的原因,两国的理念和体制有了不同的发展。即使如此,两国关系中也有很多可以追求的共同利益,但是各国的国情不同,国家利益也不可能相同,因此,,韩中两国在承认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相互和解才是明智之举。

今后两国关系将存在不容小觑的挑战。对此,两国有必要集思广益,以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为基础,通过“和而不同”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做进一步努力。

环球时报:最近有韩国学者在《掌新巨主义的诞生——谁都乱说的中国,谁都不说的中国》一书提到,因安保保守主义者响应美国推行的对华遏制战略,导致“嫌中”情绪在韩国国内有所增多。这样的对华认知偏差会对韩国眉身的国家利益和中韩关系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辛正承:我也听说过这本书,但还没有读过。目前,韩国和中国相互认知偏差的增大是事实。谈到韩国国内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增多的原因,根据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解释,但我认为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韩国人传统上对国力急剧上升的中国心存忧虑。

环球时报:2020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开展的一项民调显示,韩国民众,特别是青年民众对中国的评价是最负面的。除了民调本身的设计外,有观点认为,最近几年,韩国公众的对华认知急剧恶化,也与韩国保守派政客急于争取年轻选民有关。在您看来,应通过哪些方式来拉近两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之间的认知差距呢?

辛正承:我认为,现在两国国内都受到民族主义的影响,信息通信又很发达,那些媒体传播不准确、歪曲的信息,很可能刺激中韩间的国民感情。因此,中韩有必要制定对策,防止类事件发生。

我会记得韩国江陵端午祭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入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那段时间,韩中民间曾发生过很大的误会。幸好《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报道了江陵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完全不同的事实,该事件才告一段落。

更重要的是,希望以两国国民,特别是青年人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相互交流,制定多种多样的交流项目,扩大参与范围,以便相互理解和合作。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强调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作为世界的一员,青少年要努力培养相互理解、尊重、扩大共识的意识。

环球时报:围绕是否加入“芯片四方联盟”、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谋求韩美日.军事同盟等问题,国际上也有呼声,希望韩国对华政策不应盲目追随美国。对这个中国民众十分关注的话题,您个人有什么看法?

辛正承:韩国处于海洋势力和大陆势力交叉的地缘位置。朝鲜半岛还处于分裂状态。韩国人口相对较多,但资源不足,经济依赖于对外贸易。另外,韩国奉行自由民主主义和市场经济。因此,韩国希望最大限度地与周边国家维持良好的关系,维持地区和平与稳定并积极实现自由贸易。虽然在不同的政府时期,韩国的对外政策倾向多少有些差异,但基本上都是以韩国的国情和以此形成的国家利益为中心来推进的。任何国家,在国家利益中,安保是最重要的。我认为,韩国考虑到最近的安保情况,今后一直会重视韩美同盟,但也不会忽略韩中关系。

环球时报:您担任驻华大使期间,印象最深的事件是什么?卸任后,经常回访中国吗?对中国巡些年的变化,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辛正承:在任期间,让我印象最深的事件是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夏季奥运会。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让我目睹了中国人民如何在政府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有效应对国家灾难的过程。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展现了中国积蓄的总体力量。此后,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我经常访问中国,感受到中国的国力日益提邦,视野也在扩大。中国对韩国的关心也持续增加。无论如何,希望今后韩中关系能够继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猜你喜欢

韩中两国环球时报
中韩关系,行稳致远——纪念韩中建交30周年及《金桥》创刊20周年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韩国委任“韩中友好守护天使”
韩媒关注李明博结束访华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两国”演义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