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nSAR技术的西南流域边坡地灾监测

2022-08-24王海虹姚晓光于海龙肖学勇

大坝与安全 2022年3期
关键词:流域边坡速率

王海虹,姚晓光,于海龙,肖学勇

(1.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重庆,409699;2.重庆大唐国际武隆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重庆,408506)

0 引言

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库大坝能为农业、工业生产提供用水,并能防洪抗旱、调节水资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大坝的修建和使用在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其对库岸边坡的影响,以避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常规的形变监测手段以地面实测为主,监测精度较高[2],但只能进行点状监测,获得的形变信息范围较小,无法全面覆盖大坝和库区,同时对人力、物力都有相当高的要求。相比之下,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广域、高时间分辨率、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形变监测。InSAR技术作为一种发展中且极具潜力的主动式微波遥感技术,在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研究中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3-5]。对于流域边坡的形变监测和地灾识别工作,InSAR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研究区域为乌江流域某大型水电站所在流域,采用PS-InSAR和DS-InSAR两种时序InSAR技术结合的方式,对流域沿线特定缓冲区进行形变监测,组织地勘专家对识别出的流域边坡异常形变区域进行实地踏勘,对疑似风险点进行逐一核查。通过地勘结果分析,结合监测区域的坡度、坡向、植被、建筑物等信息将风险区分成高、中、低三级,从而实现该段流域边坡的地灾点风险评估。

1 PS-InSAR、DS-InSAR原理与数据处理流程

1.1 PS-InSAR原理与数据处理流程

PS-InSAR技术是一种时间序列InSAR技术,其克服了常规InSAR技术存在的时空失相关和大气延迟影响。该方法通过覆盖同一地区多景不同时间的SAR影像,对影像的幅度信息或相位信息进行提取分析,识别并提取散射特性稳定的永久散射体,即PS点,再通过处理分析PS点的相位信息得出时间序列上响应地理位置的地表形变信息[6-9]。

为了提取监测区域指定时间段内的历史形变信息,采用PS-InSAR方法进行地表形变监测。图1为该技术的数据处理流程,主要处理步骤包括:

图1 PS-InSAR技术流程Fig.1 Technicalprocess of PS-InSAR

(1)选取K+1幅SAR影像,从中选取一幅作为主影像,剩余则作为辅影像分别与主影像进行配准并干涉处理,获得K幅干涉图。

(2)利用地面高程数据,对K幅干涉图进行差分,获取K幅差分干涉图。

(3)从配准后的K+1幅SAR影像中提取PS点。

(4)利用K幅差分干涉图及提取的PS点,获取各个PS点的差分干涉相位。

(5)依据地面形变情况,构建合适的差分干涉相位函数模型。

(6)根据构建的差分干涉相位模型和各个PS点的差分干涉相位,获取各PS点的形变量和大气相位。

(7)利用PS点的形变量、大气相位及DEM(数字高程模型)误差再次应用于模型,对模型进行纠正。

(8)通过质量分析,获得最终的形变时间序列。

1.2 DS-InSAR原理与数据处理流程

PS-InSAR技术虽然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形变监测结果,但其密度很低,在探测形变场时,不能提供详细的形变场细节,尤其是在山区或有植被覆盖的区域,PS-InSAR技术可能获取不到足够的形变点以供分析。而根据可靠的分布式散射体(DS)探测和解算方法,可以获取研究区域的高密度形变场。分布式散射体(DS)和永久散射体(PS)是两个对立的概念,PS对应的像素点包含主导散射体,而DS对应的像素点不包含主导散射体,其相干性比PS低。DS-InSAR技术适用于山区、低矮植被区的形变监测,常见的分布式散射体包括荒山、沙漠、低矮灌木丛、水泥地等。DS点是在给定距离内具有相同相位统计特性的点,并将其进行聚类分析。分布式散射体的地物类型和物理特性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因此同一个分布式散射体的表面粗糙程度、复介电系数、后向散射系数等物理特性基本一致[10-13]。

采用PS-InSAR技术进行西南流域边坡的地表形变监测,获得的形变点较稀疏,需要结合DS-In-SAR技术进行形变探测[14-16],以对PS-InSAR结果起到互补作用。在探测DS点时,一般采用KS检验以为每个像素点确定统计一致点,如果一个像素点的统计一致点(SHP)多于给定数目,则将其定义为DS备选点(DSC)。确定了DSC之后,需要使用SHP逐点恢复相位时间序列,从而确定真正的DS点,并对DS点和PS点进行联合解算,得到高密度的形变场。图2为DS点的处理流程。

图2 DS-InSAR技术流程Fig.2 Technicalprocess of DS-InSAR

2 区域概况及数据

监测目标区域为乌江流域某大型水电站所在流域,总长约94.6 km,流域周边多为高山峡谷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势高差较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17]。在水体浸泡、水位涨降、库岸再造等长期作用下,流域边坡在汛期易出现突发性地质灾害及险情,极有必要进行实时动态形变监测。

选择覆盖监测区的66景Sentinel-1A数据(研究区域涉及同一轨道两幅影像,每幅影像选择33景),数据来源为欧空局网站,数据滞后时间一般为1~2 d。影像时间为2019年4月17日至2021年7月23日,时间跨度超过两年,基本参数如图3和表1所示。数据选择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影像时间和影像数量的影响,由于PS-InSAR数据处理时需要20景以上影像,在满足影像质检条件基础上,尽量避免选取植被较茂盛时期的影像(为满足时间间隔要求和影像质量要求,本研究未剔除夏季影像)。基于不同影像数量的数据处理,发现影像数据在30景以下时,InSAR形变解算错误区域较多,形变解算可靠度较低;影像数据在30~35景时,InSAR处理速度和处理精度都能满足形变监测要求,但从形变场分布来看,30~32景处理结果不如33~35景,在此影像数内,影像数量越大,形变精度越高;影像数据在35景以上时,存在数据量过大的情况,且真实形变监测中,监测时间可能未达到35景数据。考虑监测时间段,最终选择33景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处理结果满足进度要求。

图3 SAR影像范围与监测流域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SAR image range and monitoring basin

表1 SAR影像信息Table 1 SAR image information

3 处理结果及分析

3.1 分别基于PS-InSAR和DS-InSAR的处理结果及分析

基于Sentinel-1A卫星系统获取监测流域段2019年4月—2021年7月超过两年的长时间雷达干涉图像序列,利用PS-InSAR和DS-InSAR技术进行流域沿线缓冲区1 km范围内的地表形变监测。利用振幅离差指数阈值法和FaSHPS检验方法从时序数据中提取研究区域内共76 147个PS点和2 162 155个DS点。PS-InSAR提取形变点使用的软件为StaMPS,DS-InSAR提取形变点预处理步骤使用的软件为Doris,后续处理利用一系列m文件(MATLAB格式文件),均为开源软件与代码文件。数据处理已实现从原始数据到形变生成的全自动处理,处理系统为Linux,电脑配置为i7处理器及32 G运行内存。本研究监测流域长度约94.6 km,宽度约2 km,总面积约190 km2,由于面积较大,且考虑到后续的融合,需要保证PS-InSAR和DS-InSAR处理范围一致。由于DS-InSAR技术获取的点总量较多,运行过程中MATLAB有运行内存限制,所以需要将覆盖研究区域的数据分段处理,每段处理面积约10 km2,处理完成时间约4 h,共20段。融合技术是将PS点和DS点进行联合解算,实质上是增加了PS点的数量,所以融合计算与单个技术的运行时间相差不大(1 h之内)。

采用Delaunay方法对PS点进行相位解缠,构建有关数学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可得到所有PS点的形变速率。进一步对已解缠PS点的形变速率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形变速率分布情况,如图4(a)所示。将PS点与卫星影像叠加,获得该研究区域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如图5(a)所示。

图4 年平均形变速率统计Fig.4 Statistics of annualaverage deformation rate

图5 流域沿线1 km缓冲区范围内形变速率Fig.5 Deformation rates within 1 km buffer along the river basin

从图4(a)可以看出:绝大多数PS点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在6 mm/a以内,综合判断该段流域沿线1 km缓冲区范围内,绝大部分区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发生形变异常的区域较少。在监测时间段内,测区内共提取到76 147个PS形变点,形变速率变化范围为-29.06~27.18 mm/a,平均形变速率为-0.13 mm/a,接近0 mm/a,说明该段流域周边范围内大部分区域形变较平稳。

从图5(a)可以看出:PS-InSAR技术虽然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形变监测结果,但是其密度很低,边坡位置很多区域均缺乏可用的PS点信息。

使用相同时序SAR数据,利用DS-InSAR技术进行流域同区域的地表形变监测。采用FaSHPS检验方法获取DS点,并对DS点进行解算,得到高密度形变场。进一步对DS点的形变速率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形变速率分布情况,如图4(b)所示。将DS点与卫星影像叠加,获得该研究区域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如图5(b)所示。

从图4(b)和图5(b)可以看出:绝大多数DS点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在6 mm/a以内,综合判断该段流域沿线1 km缓冲区范围内,绝大部分区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发生形变异常的区域较少。在监测时间段内,测区内共提取到2 162 155个DS形变点,形变速率变化范围为-23.91~20.17 mm/a,平均形变速率为-0.29 mm/a,接近0 mm/a,说明该段流域周边范围内大部分区域形变较平稳。

3.2 基于PS-InSAR和DS-InSAR技术融合的处理结果及分析

对比DS-InSAR与PS-InSAR结果,可以看出DS-InSAR能提取监测区域内较为密集的形变点,即使流域段有植被覆盖,其形变点提取密度较PSInSAR提升了约28倍。但从形变监测效果来看,DS点的值域明显偏小,这是由于DS-InSAR技术的特性会忽略像素中主导散射体的影响,故需要将两种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既可以达到高密度形变监测的效果,又不会忽略监测区域主导散射体的影响。

DS-InSAR与PS-InSAR技术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结果融合,融合过程实质上是形变点的联合,需要在进行绝对形变解算之前,采用PS-InSAR技术获取得到PS点及其对应的相位时序形变,采用DSInSAR技术获取得到DS点及其对应的相位时序形变,再对PS点和DS点两者联合进行形变解算,解算过程依然遵循PS-InSAR的相位解缠基本流程,从而得到同时包含DS点和PS点形变信息的高密度形变场。

融合算法在进行计算时,保留具有高散射性地物的PS点,分布式地物则保留DS点信息,其余区域则需同时考虑PS点和DS点,基于融合模型将两种结果进行融合,提取形变融合结果见图6。

图6 基于PS-InSAR和DS-InSAR融合结果Fig.6 Fusion results based on PS-InSAR and DS-InSAR

4 边坡稳定性风险评估与地勘复核

坡度、坡向、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等都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子。坡度是地表发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会对斜坡的松散物质堆积、应力分布、水流分布产生影响,是流域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坡度在30°~40°更易发生滑坡,而40°以上则较易发生崩塌。坡向按方位角的不同可分为9个,分别为: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和无坡向,其中南、东南、西南统称为阳坡,北、东北、西北统称为阴坡,阳坡是发生滑坡的主要坡向。土壤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质稳定性,如同等条件下树林区稳定性大于植被区,植被区稳定性大于裸土区。植被覆盖度与地质灾害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植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土壤的黏性,同时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因此将植被覆盖度作为评估所处区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依据以上多源数据建立风险区识别模型。模型构建过程中,研究发现一些因子对滑坡发生风险的影响是连续性的,另一些因子对滑坡发生风险的影响则更像分段函数。基于不同因子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经过认真对比分析,在部分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监测区实际情况对各个致灾因子进行经验赋权,形变值权重较大,则为风险主导因素。坡度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划分,坡向依据目标的走向与潜在灾害点的位置进行判别,土壤类型则根据土壤的稳定性和对风险区的影响程度进行数值化(0~1)。

从PS-InSAR和DS-InSAR融合结果中提取形变异常区域,以形变信息作为主要因子,其他作为次要因子,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估模型,判定形变异常区是否存在失稳风险,以实现风险区识别,并依据模型计算风险数值,进而实现风险等级划分。提取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子,如图7所示。

图7 研究区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子Fig.7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lope stability in the study area

基于形变数据叠加上述多种重要因子建立边坡稳定性模型,基于模型计算对形变异常区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依据风险模型对研究区进行风险值计算,风险值介于0~10,规定0~4为低风险、4~7为中风险、7~10为高风险。基于InSAR技术分析,共发现81处形变较大区域,依据风险模型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发现高风险区域共5个、中风险区域共13个、低风险区域共63个,如图8所示。

图8 流域风险区分布Fig.8 Distribution of risk zones in the river basin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组织地勘专家进行实地复核调查,调查导致InSAR解译形变的原因。通过对81处InSAR解译的风险区进行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分析确定了导致InSAR解译形变异常区产生的主要因素,具体如下:

(1)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泥石流、沉降、坡面水毁等地质灾害变形。

(2)建房、修路、电站建设、采石、弃渣堆放等人类工程。

(3)水土流失、局部土体溜滑、滑塌、风化作用等不良地质现象。

对InSAR解译的风险区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结果发现81处风险区大部分均存在明显的形变特征,尤其是高、中风险区的形变特征更加明显,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基于地勘调查,发现81处风险区中有56处地质灾害,其中滑坡34处、不稳定斜坡12处、崩塌(危岩)9处、塌岸1处。在56处地质灾害中,2处地质灾害处于稳定状态,19处地质灾害处于较稳定状态,23处地质灾害处于基本稳定状态,12处地质灾害处于欠稳定状态。

5 结语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对西南某段流域边坡进行形变监测,进而实现流域边坡的地灾安全监测。考虑西南方植被影响,采用PS-InSAR和DS-InSAR技术对研究区进行联合监测,再结合坡度、坡向等多源数据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估模型,评估并提取边坡风险区域,对风险区域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踏勘,并对InSAR反演结果进行复核验证。主要结论如下:

(1)基于InSAR技术融合结果,共监测出81处形变风险区,年平均形变量为-29.06~27.18 mm,边坡大部分区域趋于稳定状态。

(2)基于边坡稳定性评估模型,对81处风险区进行风险评估,发现高风险区5个、中风险区13个、低风险区63个。

(3)基于实勘复核与验证,81处风险区中共发现56处地质灾害,且稳定性与风险等级基本对应。

本研究提出的监测方案实现了对西南流域边坡的地灾监测,构建了“天-地”联合的库岸边坡监测体系。该体系可以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地灾监测,对流域边坡安全监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流域边坡速率
压油沟小流域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考点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