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欧博士后制度起源及培养差异对比分析

2022-08-24段燕梅

华东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博士后科技人员

文/段燕梅

(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博士后作为科技工作一线的研究人员,对推动科技进步及创新性成果贡献巨大。由于各国经济制度、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未来的科技方向存在差异,不同国家在博士后制度、培养方式以及对博士后人员的重视程度存在非常大的区别。

1.博士后制度起源及待遇的比较

1.1 博士后制度起源

博士后(Postdoc)一词起源于欧美。1876年前后,欧美一些国家开辟了专项研究基金,用于资助青年研究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由于当时被录用的科研人员中有一部分人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因此,人们给具有该基金资助的科研人员取名为“博士后”。该基金实施后,受到欧美教育机构一些学者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大学的设立对人类知识的传播有着重大贡献,然而,已有知识水平的深度及创新科技的驱动力仍旧存在不足,如果能够将用于教育投资的经费拿出一部分用于开展科学技术研究,这将在极大地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发展。这种思想对该博士后基金后来在大学、研究院所及企业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博士后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流动性强、可以短时间内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特点,因此,博士后的培养很快得到美国科技界的重视和支持,并最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实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人才战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知名生物学家Jeff Parvin博士曾说过:“博士后阶段是一个学者从事自然科学最宝贵的时间。在此期间,你比研究生阶段懂得更多,这有利于你开展创新性研究。另外,你不需要像年轻教师一样担心项目经费和教学的问题。”[1]美国博士后制度的产生及发展映射出美国科技进步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美国人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以及发展科学技术的态度及决心。发展至今,美国绝大多数高校及科研院所均具备博士后招聘资格,课题组博士后的数量和质量也直接体现出课题组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知名度。

中国博士后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在李政道先生强烈建议及推广下,最终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决策而建立实施的。[2]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经历了近20年的国际孤立和经济、科技上的封锁。在那个年代,中苏联合培养的包含了7000多名跨国学者的国际合作项目也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而被迫搁浅。为了解决通过CUSPEA项目的留学生回国就业编制及户口等问题,李政道先生大胆及前瞻性地提出引进美国博士后制度的设想。1984年,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李政道先生时表示:这是一个新的方法,是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3-6]1985年7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报告的通知》印发,为我国博士后制度建立了基本框架,这也标志着我国博士后制度的正式建立。[2,6,7]

中国的博士后制度经过近40年的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在青年人才中培养和选拔科研栋梁的成熟的制度。目前,中国已设立了7000多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博士后经过几年的过渡期,大多已成长为高校、研究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军人才和团队骨干。

1.2 博士后待遇福利对比分析

从工资角度来看,不同国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待遇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取决于国家发达程度、消费水平,以及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经济实力等因素。其中,美国博士后待遇相对较高。近几年,全美高校及研究机构博士后每年普遍可以拿到4万~5.5万美金(不含税),这相当于25万~35万人民币。根据中美政府协议,初到美国的中国公民博士后前三年免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吸引中国优秀研究生前往美国深造的作用。欧洲国家博士后待遇差异性非常大,这主要取决于国家发达程度和消费水平。北欧国家及瑞士博士后待遇相对较高。相比而言,欧洲南部国家年薪普遍偏低,比如意大利博士后年薪约为2万欧元,相当于人民币14万元。欧美博士后的工资来源是项目经费,一般由雇主来指定。近几年欧洲经济萧条衰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博士后待遇的提高。从其他福利角度来看,欧美雇主基本不会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住所等福利待遇,意大利等南欧国家甚至要求博士后研究人员自己购买独立的医疗保险。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博士后工资在近几年有所提高,一般不低于本单位同资历固定工作人员,年薪在15万~50万元不等。其中,我国内地博士后待遇相对灵活,考虑到课题组福利奖金、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我国内地博士后待遇一般能够达到每年15万~30万元。我国港澳台地区博士后待遇相对偏高,比如香港博士后平均年薪可达33万~50万元,然而,这些地区并不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住房等优惠政策。

为了进一步加大我国博士后岗位的引才力度,我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陆续出台30多项政策,包含解决博士后迁户调档、子女入学等问题。自然基金委也专门针对博士后出台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提供博士后专项基金项目申报机会,用于保障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经费。[8]另外,最近几年内地高校陆续出台了各种博士后人才计划,比如清华大学出台了“水木学者”,用于奖励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为其在校研究阶段提供科研及生活补贴。以上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博士后的生活水平和工作质量,并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安心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这些我国博士后特有的福利待遇体现了我国对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和人才培养的力度。

2.博士后培养方式及未来发展规划

2.1 培养方式存在的差异

欧美国家博士后的工作范围一般与特定的项目研究内容捆绑在一起,始终与开展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欧美国家的学术体制为博士后原创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博士后除从事科学研究外,很少负担项目申报、科研报奖,以及雇主指派的其他任务。这与欧美国家的博士后制度也存在相关性,比如美国博士后在取得绿卡之前,不具备作为项目独立承担人申报科技项目的资格。这种自由独立的培养方式对于推动原创性研究有着很好的效果。截至1950年,入选美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就有65名曾经从事过博士后的训练,这其中还包含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博士后的培养已成为美国更高级教育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是美国大学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美国科技实力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与美国对博士后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同,欧洲国家近几年由于经济原因,项目相对较难申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数量。许多博士后科研人员通过我国留学生基金委设立的奖学金项目才有机会前往欧洲国家从事短期的科研工作。

中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除了要承担必须的科研任务之外,还担负着大量非科研性质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创新性发展。另外,中国近几年提出了师资博士后制度,旨在将博士后纳入师资队伍管理。该岗位类似于欧美博士后岗位与正式教职之间的过渡岗位,其目的在于,为我国博士后适应未来即将从事的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奠定基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2 未来发展规划差异性

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的研究人员一般是为了未来能在美国寻找到好的职位,或者是积累海外经验,回中国能有更高的学术起点。在美国,没有博士后经历的人在学术界很难找到工作。然而,尽管美国博士后待遇相对较高,还是很少有人愿意一直做博士后,一般都是通过做博士后阶段的研究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积累成果,以便在未来找到合适的工作。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科在其聘用的助理教授中,全是曾经做过博士后的科研人员。

我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目的在于,为我国未来科技的腾飞选拔高水平科学技术人才。对博士后研究人员本人而言,博士后阶段的工作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积累研究成果,以便未来有资本去应聘更理想的工作。清华大学开展的博士后的问卷调查表明,超过九成的研究人员选择开展博士后研究是出于进一步深造,并有机会把已取得的成果加以提高应用的目的。

3.我国博士后培养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最初,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博士后制度的提出打破了旧体制对人才发展的束缚。它在旧经济体制约束下逐渐发展,作为推动学术交流、支持高级科技人才流动的新方法被广泛推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博士后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完善和创新。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博士后制度与国外的存在相对较大的区别。下面结合海外博士后培养方式,进一步探讨我国博士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相对于欧美博士后科研人员依附科研项目从事创新性研究而言,我国博士后资助方式更为灵活多变,不仅包含基本工资及福利,还包括课题组津贴、人才项目人工费等。然而,工作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精力,需要拿出大部分时间去从事科研以外的工作,比如项目申报、教学、管理团队等。这种制度虽然能为博士后未来带团队及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对博士后独立开展原创性工作实际上是不利的。

其次,我国博士后制度具有中国特色,博士后人员研究课题往往具有时间短、收益快的特点,利于形成短期的学术成果。博士后基金一般也以1~2年为一个时间周期,大部分项目结题需要编写结题报告,要求成果落地,这有利于科研成果产业化。然而,需要花大量时间开展的基础研究课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卡脖子”技术,往往很难吸引亟须研究成果来完成考核及寻找教职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我国基础研究的进步。

最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年轻人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博士后研究人员既要从事科研工作,又要面临各种考核以及家庭上带来的压力。近年来,年轻科研人员由于工作劳累而出现各种问题的案例比比皆是,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心理问题应该被关注。

4.结语

“双碳”的提出为我国科技事业未来几十年的发展确定了方向,这对我国科技发展而言是一个新的机会。“十四五”规划为我国未来科技的发展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的新目标。国家未来的科学技术突破存在机遇,更有着巨大的挑战。作为科技工作创新一线最主要推动力,博士后担负着重要的科技责任和国家核心技术创新的使命,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因此,我国的博士后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博士后科技人员
清华博士后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农场
浅谈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