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牧饲养中羊常见中毒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2022-08-24赵进韬张景烜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毒物硝酸盐毒性

文│赵进韬 张景烜(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

随着我国畜牧经济不断发展,草食动物养殖已成为畜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改善。人们对优质、天然、绿色羊肉、羊产品的需要量呈逐年上升态势,直接促进了我国羊养殖业的发展。甘肃地区养羊业历史悠久,绵羊、山羊资源丰富。结合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发展,在山区、农村、牧区发展养羊业可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我国草原畜牧业稳定发展。但羊群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仍是当前阻碍养羊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草原放牧饲养对羊群的饲养管理较为粗放,羊会在放牧过程中吃到各类型的草种,有些草含有一些毒性物质,当羊大量食入体内后会导致中毒性疾病,或是由于在补饲过程中因饲料调制不当也可引起羊只中毒,中毒性疾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羊只生产性能下降,还会对养殖场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在草原放牧中做好饲料科学调制、有毒牧草鉴别及掌握相关中毒性疾病的诊疗急救措施对促进草原养羊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常见的饲料中毒病

1.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各种青嫩鲜草、作物秧苗及叶菜类等植物中均含有硝酸盐成分,当羊食入过多此类植物,在体内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将硝酸盐转换为亚硝酸盐;或在给放牧羊补充饲料过程中将幼嫩青苗堆放过久,经雨淋、曝晒产生亚硝酸盐。当体内蓄积大量亚硝酸盐时,体内血液生成大量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羊群发病。

临床试验表明,硝酸盐对羊的消化道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当硝酸盐变为亚硝酸盐后,对羊只毒性明显增强。在生产中,当羊发生该病时往往呈发病急、病程短、救治困难的临床特点。最急性病例的羊表现为站立不稳,立即口吐白沫,倒地而死。急性型病例表现为呼吸极度困难,脉搏急速,全身发绀,体温降低,耳尖、尾端有黑褐色出血点,指压不褪色,全身肌肉战栗,最后衰竭倒地。病死羊腹部膨胀明显,口、鼻呈暗紫色并流出淡红色泡沫状液体,且凝固不良,眼结膜呈棕褐色。胃、肠道内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轻度出血。

该病的特效解毒剂是美蓝,推荐剂量为8~10毫克/千克体重,用生理盐水配成1%的溶液进行静脉注射;或选用甲苯胺蓝按5毫克/千克配制成5%溶液,静脉注射,也可肌内或腹腔注射。预防该病,一是要改善青绿饲料的堆放和蒸煮过程;二是接近收割的青饲料不能再用含有硝酸盐的化肥农药进行施肥;三是对可疑饲料、饮水,实行临用前的简易化试验,试验安全后再进行饲喂。

2.氢氰酸中毒。羊食用的高粱、玉米新鲜嫩苗,亚麻籽、豆类、蔷薇科植物等饲料中均含有氢氰酸,当羊只大量采食富含氢氰酸的青饲料时,经瘤胃微生物及盐酸的分解作用产生游离氢氰酸,其在羊体内能抑制细胞内许多酶的活性,阻止了机体组织对氧的呼吸作用,导致组织缺氧,患病羊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黏膜鲜红、肌肉震颤、全身惊厥等缺氧性中毒症状。

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是该病的特效解毒药,将0.1~0.2克/千克的亚硝酸钠混入20毫升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接着注射20毫升5%~10%的硫代硫酸钠,进行静脉、肌内或腹腔注射。对该病的预防,在生产中对含有氢氰酸的饲料最好放入流水中浸渍24小时,或经反复漂洗加工后再饲喂,另外不要在含有氢氰酸植物的牧区进行放牧。

3.亚麻子饼粕中毒。亚麻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亚麻含有23%蛋白质和40%脂肪,还含有生氰糖苷、亚麻子胶和抗维生素B6等有毒有害物质,榨油后的饼粕内仍含有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和抗营养因子,长期大量饲喂会引起羊只中毒。

患病羊精神极度萎靡,脉搏加快,心跳加快,剧烈腹痛和腹泻,有时尿闭,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结膜发绀,角弓反张,瞳孔散大,心力衰竭,最终因呼吸麻痹而死。

该病的特效解毒疗法是使用5%亚硝酸钠溶液与5%~10%硫代硫酸钠溶液配合应用,同时注意维生素B6、强心、补液等治疗措施的补充。

二、常见有毒植物中毒

1.栎树叶中毒。栎树叶中主要的有毒成分是栎丹宁,相关研究表明,栎叶中含有的丹宁,具有水解性,在羊胃肠道内可经微生物降解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有毒物质通过胃、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分布于全身各脏器组织,从而发生毒性作用。

羊多在采食栎树叶或花后的3~7天后发病,病初患病羊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反刍、嗳气减少,粪便干硬带有黏液,尿少。瘤胃蠕动减弱,肠音低沉,精神不安,随后排粪迟滞且粪球干燥,呈念珠状。随后患病羊尿少甚至无尿。在后驱、臀部、尾根、会阴、腹下、前胸等部位出现皮下水肿,无热无痛。后期患病羊水肿增加,卧地不起,食欲废绝,瘤胃停止蠕动,数日不排便或排出算盘珠样粪便,发生尿闭,腹水增多,呼吸困难,孕羊发生流产。

该病的治疗以清肠、健胃、排毒、强心利尿、补液解毒为主要诊疗思路。发病起初用兴奋胃肠蠕动的药物,并用油类泻药以清肠排便;强心利尿,补液解毒应用25%葡萄糖、安钠咖注射液、乌洛托品进行注射,或同时使用利尿剂;应用10%~15%硫代硫酸钠等含硫制剂加速毒物排出,缓解症状。

2.疯草中毒。疯草是危害草原畜牧业中最为严重的一类毒草,主要包括豆科棘豆属和黄芪属的一些有毒植物。在适度放牧的草地上因其他牧草生长茂盛,该病羊群并不会主动采食,但在过度放牧的情况下,草场退化、沙化,疯草群落的密度逐年增加,草场质量急剧下降,羊群因饥饿而被迫采食疯草,导致发生中毒。试验研究表明,苦马豆素是疯草成分中主要的有毒物质,苦马豆素分子质量小,易溶于水,在消化道内被迅速吸收,并能通过尿液、粪便和乳汁排出。

患病羊发病初期表现精神沉郁,反应迟钝,行走步态不稳。病情严重时头颈部不断做水平摆动,安静时呆立,走路时颈部及四肢僵硬,容易倒地。随着机体衰竭程度的逐渐加重,病羊还表现贫血、水肿、消瘦及心力衰竭。病死羊只体型干瘪消瘦,血液稀薄,皮下脂肪匮乏,口腔及喉部溃疡,心肌质软,心内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肝脏呈土黄色。

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解毒疗法,对轻度中毒的羊,只要及时转移到无疯草生长的安全牧场放牧,适当补充精料,供给充足的饮水促进毒素排泄,一般可自行康复。

三、羊中毒病的防治

1.阻止毒物的吸收。立即除去可疑含毒的植物、草料,以免羊只继续摄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已摄入的毒物。如用催吐法、洗胃法清除胃内食物;用轻泻法或灌肠法清除肠道毒物,主要包括去除毒源和排出毒物。一是除去毒源,严格控制可疑毒源,避免羊只继续接触或摄入毒物。及时收集销毁可疑毒饵、呕吐物、垃圾或饲料,防止羊只再接触或采食。二是排出毒物,清除病畜体表毒物,应根据毒物的性质,选用肥皂水、食醋水或3.5%醋酸、石灰水上清液洗刷体表,再用清水冲洗;清除眼部酸性毒物应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然后滴入0.25%氯霉素眼药水,再涂2.5%金霉素眼膏以防止感染。清除消化道毒物通常采用催吐剂、洗胃、吸附沉淀剂、黏浆剂、收敛剂及盐类泻剂等。

2.特效解毒疗法。准确应用解毒剂是治疗毒物中毒的理想方法。解毒剂可以同毒物络合使之变为无毒。解毒剂能加速毒物代谢作用或使之转变为无毒物质。另外,某些使有毒物质加速或减少代谢转变的因素可能加强或减弱毒物的毒性。

3.支持和对症疗法。支持和对症疗法的目的在于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和组织器官的机能,直到选用适当的解毒剂或机体发挥本身的解毒机能,同时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危症采取紧急措施。包括预防惊厥,维持呼吸机能,维持体温,抗休克,调整水与电解质平衡,增强心脏机能,减轻疼痛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草原放牧羊群由于管理较为粗放,羊群可经常接触到有毒植物,或因饥饿大量采食含有毒饲料后引起发病。许多中毒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大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对患病动物尤其要观察其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死后的病理变化,只有找到特征性变化才可以明确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毒物硝酸盐毒性
硝酸盐并不致癌还或有益处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香椿吃前要焯水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颗粒可燃毒物空间自屏效应分析研究1)
研究法医毒物鉴定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香椿食用前需焯水
毒物分析鉴定的评析及其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