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2022-08-24臧洪英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政务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链球菌病羊圈圈舍

文│臧洪英(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政务服务中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羊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羊养殖中的各类疫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高,给养殖户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羊链球菌病是羊养殖中常见的一种急性、热性的传染性疾病,在冬、春等气候寒冷的季节更容易发生,其中绵羊比山羊更为易感,呈地方散发性流行,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可对患病羊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生殖繁育造成严重的威胁,还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为避免该病带来的危害,在饲养过程中加大对羊群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治非常重要。笔者对羊链球菌病的致病原、流行特征、临床表现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简单阐述,以期为广大饲养人员更好的防治该病、减少经济损失、促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病原学及流行病学分析

1.病原学分析。溶血性链球菌是该病的主要致病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细菌外覆荚膜,无芽孢和鞭毛等结构,不能运动。该致病菌在患病羊只的脏器和血液等组织器官中多呈双球状排列,也可以单个菌体存在,有时还能见到3~5个细菌连接的短链。该病原菌通常会存在于患病羊只的脏器、粪便等排泄物以及分泌物中,尤其是肺、鼻液以及气管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羊链球菌对外界环境的耐受性较强,可以在干燥的尘埃中存活数月之久,在60℃的温度下30分钟可失去活性,但该致病菌对常用的消毒制剂比较敏感,使用浓度为0.5%的漂白粉、2%的来苏尔或者0.2%的苯酚等均可将其灭活。

2.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对绵羊和山羊易感,尤其对3~8月龄的羊只危害严重。患病羊只以及隐性感染的羊只为主要的传染源,其中病死羊的尸体或者羊毛等也可成为该病的传染源。该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特性,在冬、春等气候寒冷的季节发生率更高,特别是在气候寒冷、牧草质量降低、羊只感染寄生虫病或羊只机体的免疫能力较低时非常容易感染该病。此外,该病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流行的特点,在新疫区通常呈现流行性,在老疫区则通常呈现散发性或者地方性流行。

二、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最急性型的患病羊在发病前基本无任何的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通常来不及进行治疗就已经死亡,即使有的患病羊会有异常情况出现,但由于发病过急而导致治疗的效果不佳,大多数患病羊会在1天之内发生死亡。

2.急性型。急性型的病程要略长于最急性型的患病羊,在发病初期患病羊的体温通常会升高到41℃,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反刍减缓甚至停滞,同时前胃的蠕动也会变缓,随着病程的发展,患病羊会卧地不起、流泪、眼结膜出现充血和出血,鼻孔常常会有浆液性或者脓液性的鼻液流出。患病羊颌下淋巴结明显肿大、咽喉出现肿胀,可对呼吸道造成一定程度的压迫,导致患病羊呼吸困难、咳嗽次数增多、排稀软的粪便,有的还可见粪便中混有血液及黏液,急性过程可持续2~3天左右。若妊娠的母羊感染发病后,还可见阴门红肿,并且非常容易流产。

3.亚急性型。亚急性型的病程可持续较长的时间,通常在1周以上,患病羊主要表现为体温明显升高、采食量降低、黏性鼻液增多、呼吸道症状明显、咳嗽严重,并且伴有气喘的情况,有稀软的粪便排出,有时还会混杂着血液及黏液,患病羊拒绝行走,常常可见患病羊长时间的独自卧地,非常容易继发褥疮。

4.慢性型。慢性型的患病羊主要表现为轻微的发热,机体消瘦、食欲下降、步态不稳,并且伴随长时间的咳嗽、呼吸困难,同时心跳加快,有的患病羊还会继发关节炎。病程往往可持续30天左右,大多数的患病羊最终因严重衰竭致死。

三、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羊只可见其有明显的败血性病变,其全身脏器以及黏膜有明显的出血,其中以鼻、咽喉、气管黏膜、胸膜、心内膜、大网膜以及肠系膜的出血最为严重。淋巴结明显肿大、咽喉黏膜的高度水肿是该病最为典型的病变之一;肺出现明显的水肿、气肿以及出血;肝质变,肿大并发生坏死,有的则会与胸膜连接到一起;胸腔、腹腔以及心包积液增多,肠管有明显的出血;真胃黏膜有明显的出血和肿胀;脾、胆囊显著肿大,其中胆囊的肿大也可作为该病的典型病变之一。

四、羊链球菌病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随着羊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散养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养殖业的发展,为了更加科学的养殖,降低羊只的死亡率,养殖户必须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找到更合适的发展道路。在日常饲养过程当中,应该注重羊群饲料的合理搭配,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确保饲料的营养充足、平衡,增强羊只自身的抗病能力,预防羊群感染链球菌病。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羊群,其营养搭配也应有所不同,如妊娠期间的母羊,更加需要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物质。此外,在饲养过程中还应提高羊群的运动量,确保羊群在安全、无污染的场地运动和采食,避免羊群到过于潮湿和排泄物较多的环境中运动,可以到有阳光的地方多运动,利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有效的消毒灭菌。

2.做好免疫工作。做好羊群的免疫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患于未然。当前我国羊群预防链球菌病的关键是及时接种链球菌氢氧化铝佐剂灭活疫苗,无论大小均皮下注射3毫升/只,隔3周后可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能够有效提高羊群的免疫能力。另外,给羊群接种羊链球菌高免血清,同样可以有效防止该病。在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疫苗,以保证疫苗的免疫效果。对于接种疫苗后的羊群应定期进行血清抗体监测,若发现羊只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较低,则需要及时补充接种疫苗。

3.加强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要对羊圈定期清扫和消毒,及时将圈舍内的剩饲料、粪便排泄物等及时清除干净,防止污物长时间堆放造成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滋生,增加羊只患病的概率,圈舍及运动场地至少2~3天消毒1次。其次,对于进出场内的车辆以及外来人员也要进行检查和消毒,防止病原菌被携带进入羊圈,羊圈内的饲槽和水槽等也要定期清洁消毒,避免羊群由于饮水与饮水不当引发感染。同时还应保持圈舍的通风良好,定期查看排风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保证羊圈的空气新鲜。此外,当养殖场内出现患病羊或者疑似病例时,要及时隔离患病羊,并进行积极的治疗。被患病羊污染过的场地则可使用10%的石灰乳或者3%的来苏儿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养殖场内发生更大规模的传播与感染。

4.坚持自繁自养。对外引进的羊只可能会携带致病菌,导致疫病传入养殖场内,同时引入的羊只往往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不能适应本场的养殖环境,造成羊群出现一定的健康问题。因此,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提倡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降低羊群染病的风险。如需引种一定要提前做好检验检疫工作,确保无异常后再进行引种,切忌从疫区引入羊群,羊群引入后需隔离饲养观察一段时间,无异常后方可进行混养。

5.做好羊群的防寒保暖工作。圈舍的温度对于羊群非常重要,养殖人员应做好羊群的防寒保暖工作,特别是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一定要控制好舍内温度,避免天气变化导致羊群感冒。养殖者应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的调整羊圈内的温度,在暴雨或者冬季寒冷的季节,加强保暖措施,防止羊群感冒后,导致机体的免疫能力大幅度下降,对链球菌的抵抗能力也会下降,增加疫病感染的概率。

五、治疗措施

对于早期的患病羊可以按照0.1~0.2毫升/千克体重的剂量肌内注射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钠注射液进行治疗,重症患者首次治疗时应加倍,每天用药1次,连续使用2~3天。也可以按照0.1~0.15毫升/千克体重的剂量肌内注射30%替米考星注射液进行治疗,每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3~5天。对于重症的患病羊,除了使用上述药物,还可配合使用强心、补液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以防止继发感染。

六、小结

综上所述,羊链球菌病的传播速度快,对羊养殖业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可给饲养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加强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危害。在饲养过程中,应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加强饲喂的营养水平,控制好圈舍的温湿度,防止羊群着凉或者中暑。勤换垫料,加强消毒,完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做好安全引种工作,切忌盲目引种。密切关注羊群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患病羊,及时诊治,做好病死羊只和污物的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发生大范围的传播与蔓延。

猜你喜欢

链球菌病羊圈圈舍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羊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山羊链球菌病的防治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立体羊圈
亡羊补牢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农庄里的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