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路径
2022-08-24赵芳芳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文│赵芳芳(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不仅是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动物制品和公共卫生安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基层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目前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依然延续传统的工作模式,而传统工作模式存在一系列不能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问题,如基层养殖户动物防疫意识淡薄、防疫管理体制不畅、防疫机制不健全以及防疫经费不足等,并且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笔者以基层畜牧兽医的动物防疫现况和存在的不足为立足点,探讨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路径,以期为基层畜牧养殖和动物防疫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一、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现状及不足
1.基层动物防疫现状。随着畜牧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日益频繁,疫病风险也在不断加剧,动物疫情呈多发频发态势。全国非洲猪瘟疫情病原污染面广且后期变异,存在毒株变弱、隐性感染、混合感染情况,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疫苗和药物,防控形势严峻。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治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局部发生疫情风险依然较高。此外,虽然我国畜牧养殖业普遍呈现规模化与集约化趋势发展,但部分基层地区仍然以散养模式为主,这种养殖模式具有管理粗放、设施简陋的特点,难以支持标准、有效的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而传统养殖模式的普遍性,也成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的限制因素。因此,我国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2.基层动物防疫存在的不足。
(1)养殖户的动物防疫意识淡薄。基层养殖户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不具备专业的动物养殖、防疫知识技能,对动物防疫不够重视。另外,较高的防疫费用会增加养殖户的养殖成本,致使部分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效率。
(2)动物防疫管理体制不健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阶段的动物防疫管理体制已明显不适应新时代下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尤其是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制,其存在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晰、队伍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另外,机构改革后的部分基层地区动物防疫工作主要由当地乡、镇政府负责,但现阶段政府部门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很多原乡镇动物防疫人员被重新安排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护林防火、维稳等工作,这使得本就薄弱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队伍更是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工作需求。
(3)动物防疫机制不完善。当前的基层动物防疫机制逐渐呈现出一些不利于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如防疫队伍薄弱、防控监管体系不健全、物质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防疫队伍人员结构过于老化,高素质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因基层工作条件、薪资待遇差等因素大量流失,现存的防疫人员畜牧兽医防疫知识体系过于陈旧或非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出身,且缺乏定期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培训,防疫知识体系得不到及时更新,动物防疫工作能力和应急防控能力普遍不足。另外,由于基层动物防疫中存在监管内容不规范、专业技术监督管理落后、防疫体系建设不规范等问题,动物防控监管体系和物资保障体系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4)动物防疫经费不足。基层动物防疫的持续有效开展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财政紧张或缺乏对动物防疫工作应有的重视等,多数地区存在基层动物防疫经费紧张的问题,这直接导致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及物资配备不齐全、专业畜牧兽医人才缺乏、动物防疫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致使基层无法高标准开展动物检验检疫、疫病监测等防疫工作。
二、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路径
1.科学宣传防疫知识,增强养殖户防疫意识。做好基层动物疫情防控是基层动物防疫部门和养殖户共同的责任,动物疫情的发生直接关乎基层养殖户自身的养殖效益,因此,养殖户应该具有动物疫情防控的主人翁意识。而针对基层养殖户中普遍存在的动物防疫意识薄弱的问题,基层动物防疫部门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动物防疫宣传、培训和实践活动,例如,定期邀请有关防疫专家开展相关讲座,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防疫宣传;再如,定期安排专业的畜牧兽医对养殖户的牲畜进行免费检查和治疗,一定程度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引导基层养殖户积极主动参与到动物疫情防控中,从而促进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
2.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防控动物疫病的组织保障体系,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要依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落实《关于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有关工作通知的要求,积极协调机构编制部门,落实相应对策,完善管理体系和人员配置,确保“活有人干、事有人管”。
3.完善动物防疫机制。
(1)加强防疫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建设,在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管理体系和人员配置的同时,各级政府兽医部门还要积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基层防疫队伍的整体素质。具体要重视引进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并严格人才筛选和岗前培训;要定期开展畜牧兽医专业培训教育,实时更新基层防疫队伍专业知识体系;要建立健全收入保障和绩效奖励增长机制,增强基层防疫队伍工作积极性;要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使其成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兽医服务的有效补充。
(2)完善防控监管体系。动物疫病的有效监管,可以及时防控疫病发生,减缓疫病蔓延速度,促进畜牧养殖产业实现健康发展。基层兽医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监管工作,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强制性免疫,基层兽医部门应当严格遵循《2022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针对重大动物疫病做到应免尽免,确保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同时,也要逐步完善免疫档案,争取养殖户的配合,以构建出一个高效的免疫屏障。二是强制隔离,严格遵循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对从外地引进的乳用、种用动物进行强制性隔离观察。三是强制封锁,当发生一类传染病或新暴发的恶性传染病时,为防止疫病向安全区散播及防止健康动物进入疫区而被感染、传播,要对疫源地进行强制封锁,把疫病控制在疫区内就地扑灭。四是清洗消毒,在春秋两季的动物疫病高发期,开展“大消毒、大清洗”工作,同时,指导和督促畜禽养殖、运输、屠宰、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建立并执行消毒灭原制度。五是检疫监督,必须实行申报检疫管理制度,严禁私自乱引,对运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过往车辆严格查证、验标、点物、登记,对运输的猪、牛、羊、禽等加强检疫等。六是防疫监测预警,通过实验室疫病监测方式及时发现免疫工作存在的漏洞,确保免疫抗体达标;同时,实施“互联网+”监管,建设疫情监测报告“一张网”,及时公布预警信息,不断完善动物疫情科学评估制度,严格落实疫情隐患核查制度,实现疫情变化的动态掌握。
(3)完善物质保障体系。基层地区要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科学防控动物疫病的技术支持体系,保证基层动物防疫单位有独立的工作场所、有充足的交通设备、有专业化的实验室检测设备,为开展针对性的疫病监测和检测提供物质和技术保障。
4.加大资金投入。充足的防疫资金投入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财政经费保障,做到将动物防疫、检疫、执法、宣传等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足额拨付动物防疫工作经费,保障干部职工的基本福利待遇,提高干部职工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畜牧兽医专业优秀人才加入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队伍,同时,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体系,改善动物防疫工作条件,保障基层公务防疫工作的高标准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畜牧养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推动基层畜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目前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而对其中的不适应性,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必须要有针对性地持续进行诊断和分析,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提升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质量,推动基层畜牧业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