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觉下“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2022-08-24杨杏韩威
杨 杏 韩 威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渭南 714000)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到,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各环节教育,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各领域。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需要将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1-2]。
高职院校中80%以上的教师为专业课教师,80%以上的课程为专业课,学生80%以上的学习时间为专业学习,8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职业人生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教师和专业课程。因此,文章研究了“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出必须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和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重视立德树人,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努力打造高质量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3-4]。
1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课程特点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为高职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主要培养学生具有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操作、检修、维护和管理等能力。该课程集机械、液压和电气等于一体,兼顾机电设备检修知识与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对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检修能力。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课程主要包括机械设备故障维修原理、机械零件失效分析、机械零件修复技术、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内容。其中,课程重点为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难点为机械设备故障维修原理和机械零件失效分析等理论基础部分。该课程知识理论较多,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只注重专业理论的讲解,往往会造成课堂单调乏味。因此,有必要将思政课程融入课堂教学,既能为课堂教学增加色彩和活力,又能借此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工匠精神等,促进育才育人协同进行。
2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课程的改革思路
2.1 强化教师育人理念
思政改革中,教师是关键。从教师角色转变入手,将第一要务从育才转变为育人,强化思政育人的教育理念[5-6]。增强校内专兼职教师的思政意识需要做到两点,分别为用心用情和刻苦钻研。首先,作为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需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岗位和关爱学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满爱,做到用心、用情。其次,不要把课程改革当作一项工作、一项任务和一项负担,而要把它当作一门学问、一种价值和一种信仰。教师需要刻苦钻研,努力将思政元素如盐溶于水般融入课程教学,打造有知识、有学问、有信仰以及有力量的金牌课。最后,要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企业教师作用,聘请企业优秀典范、大师、一线资深师傅等作为高校导师,开展企业专家进校园活动等。企业教师通过讲述企业案例、岗位职责和行业规范等,融入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促进课堂呈现良好的学习氛围[7]。
2.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的改革,更应该拓宽教师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全覆盖,全方位推动课程思政改革[8]。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岗位能力要求,构建新的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等进行教学并形成新的教学体系。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理念,发挥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阵地”作用,全面推动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改革[9-10]。
2.3 思政元素融入探索
将思政元素融入“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课程,需要按照精准滴灌而非大水漫灌的原则,且融入课堂的同时要实现教学对象入耳、入脑、入眼以及入心[11-12]。课程思政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到课标和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再到课件、教案和教材的课前备课环节,之后到授课、交流、作业和考试的教学环节,通过执行各环节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坚持1条主线,突出5大重点,从科学思维、科学伦理、大国工匠入手,在课堂教学部分可融入拓展广度、深度和温度的教学,在实践教学部分可注重融入学生知行合一、敢闯以及勇于创作等能力的培养[13-14]。
3 改革实施
3.1 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梳理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课程开设在高职第四学期,为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共64学时。结合铁路行业特点,全面分析课程内容,深度挖掘本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文章以“发动机维修”内容为思政元素为例进行说明,“发动机维修”思政融入点如表1所示。
表1 “发动机维修”思政融入点
3.2 思政元素的融入过程
专业课中思政元素覆盖面广,但是聚焦难。因此,教师需要紧扣课程特点探索符合思政教育的规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载体的选用和方法尤为重要。在“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教学中,可通过内容讲解、案例分析、游戏互动、视频展示、成果汇报、讨论研究以及现场实践等方式融入思政元素,借助信息化手段,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实现大型养路机械“懂原理、会施工、能检测、精维修”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发动机组成和工作原理部分,通过对燃油供给系统和4个冲程工作原理的学习,了解压缩行程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的过程。汽缸内的空气不断被压缩,空气压力和温度也会不断升高,是做功不断积累内能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融入“厚积薄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勿形成眼高手低、破罐子破摔的低气压学习氛围。
对于发动机日常检查保养、电控系统维修、发动机维修知识及发动机故障检修部分,以电器、继电器及插接器的松动情况、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及发动机拆装为思政挖掘点。如果任意一个电器元件发生松动或损坏,都会影响整个发动机系统的正常运作。通过分析日常检查项,引入个体与集体关系的教育,即集体是发动机系统,个人是各个电器元件,只有个人具有一丝不苟、精益专注、团结一致等精神,集体才能有效运转。
对于发动机维修知识,通过学习故障检修,企业教师从检修经验出发讲解并演示工具的选择、正确使用、拆装步骤及检修过程,带领学生参观实习检修环境,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好奇心以及积极探索、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做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3 教学评价改革
思政课程的教学评价不应以学生本门课程的终结性评价成绩为最终评价成绩,必须辅以教学评价改革[15-17]。最终成绩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形成性评价为“平时成绩+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成绩作为终结性评价成绩,有“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过程性考核(50%)+期末考试(30%)”。平时成绩注重对学生个人修养的考核,即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过程性考核成绩可适当转移评价主体,不局限于试卷考核,通过完成任务设计或者项目等方式,以项目完成度和项目成效为评价重点,从自我评价、团队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入手进行评价。其中,教师评价需适当增加思政素养形成评价,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4 结语
高职院校中80%以上的课程为专业课程,因此教师必须发挥好专业课教师的主力军作用,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师范的“大先生”。文章主要研究了“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思政理念、改革路径、改革方法着手,建立了一套符合专业育人特点的教育教学体系,使学生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使思政工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