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困扰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8-24孙修侠彭永强王晓东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21期
关键词:毒副作用乳腺癌量表

孙修侠 彭永强 王晓东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安徽亳州 236800

化疗是防止恶性肿瘤复发的重要治疗手段[1-2]。毒副作用引起的各种症状是造成化疗患者身体功能恶化、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增加的突出问题[3-5]。已有研究发现,部分乳腺癌化疗患者承受着恶性肿瘤引起的症状及手术创伤、化疗毒副作用引起的症状的折磨,身心压力极大[6-7],体验着强烈的无助感与绝望感[8],这种不良的身心状况导致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进一步降低,对疾病的转归产生消极影响。缓解化疗引起的症状困扰,改善生活质量。希望理论认为,希望是个体体验到的一种内在心理力量,对于患者身心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希望能够激发个体的潜力,缓解身心应激,提升应对疾病的信心,从而有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9]。本研究根据希望理论制订干预方案,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在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 例。纳入标准:①接受乳腺癌手术,术后首次接受化疗;②卡氏功能状态评分≥60 分,预计生存时间>6 个月;③能够正常进行沟通。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系统疾病;②已出现转移;③合并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入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9~69 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希望护理组40 例,平均(48.72±5.87)岁。常规组40 例,平均(50.23±6.0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毫医伦审2019 第22 号)。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护理方法 按肿瘤科化疗护理流程进行护理,患者接受基础入院及用药饮食护理后,由护士于每日晨间交班询问患者状况感受,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发觉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及时疏导,调动家属等给予情感支持;出院时告知患者化疗间歇期保持术侧肢体锻炼及身体保养、定期复查等。

1.2.2 希望护理组护理方法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希望护理。成立希望护理小组:成员包括2 名实践管理经验丰富的主任护师、6 名科室资深护士,均接受希望护理流程培训,负责具体护理方案的实施。根据希望理论内涵,查阅研究文献,总结提升患者希望感的有效干预措施,制订符合科室具体实际的护理方案,措施包括:

确立目标:确立能够实现的治疗目标,可提升患者对未来的希望[10]。开始治疗前,责任护士与患者交流,评估情绪与心理状况,衡量干预的可行性和特殊性;并介绍化疗的积极意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患者协商,确立治疗目标,使患者增强治疗信心。

确立实现目标的途径:(1)提高自护能力:①开设健康讲座,教授化疗自我护理方法;②开设化疗患者微信群,推送化疗知识,回答患者问题。(2)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积极接纳现实,建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积极应对方式。(3)加强社会支持:①专业支持:责任护士利用护理查房的时间与患者积极沟通,提供专业的医学信息支持,消除患者关于病情的各种疑虑。②非专业支持:借助微信群,鼓励病友之间积极互动,增进情感,交流治疗与护理经验;对主要照顾者实施健康教育,引导其多鼓励、关爱患者,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

加强达到目标的信念:①建立积极认知:通过健康讲座向患者介绍恶性肿瘤治疗的各种新进展,分享成功病例资料,纠正“癌症=死亡”的消极认知,建立积极治疗的信心。②提升积极情绪体验:借助冥想音乐、录音引导患者掌握冥想练习、肌肉放松训练等,放松身心,提升积极情绪。

1.3 评价标准

1.3.1 毒副作用情况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毒副作用5级评估标准,对血红蛋白、白细胞、粒细胞、谷丙转氨酶、肌酐等指标及恶心呕吐、腹泻症状进行评估。结合临床实际,将0 度、Ⅰ度视为可接受,Ⅱ~Ⅳ度视为毒副作用发生。

1.3.2 心理、生理情况及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emory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MSAS)中文版[11]、Herth 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中文版[12]、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cancertherapy,FACT-G)中文版[13]评估症状困扰、希望感及生活质量。MSAS 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HHI得分越高表示希望水平越高;FACT-G 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

两组血红蛋白、白细胞、粒细胞、谷丙转氨酶、肌酐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希望护理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症状困扰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理症状困扰、生理症状困扰、总困扰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希望护理组心理症状困扰、生理症状困扰、总困扰指数评分低于干预前(P <0.05),常规组希望护理组心理症状困扰、生理症状困扰、总困扰指数评分高于干预前(P <0.05);希望护理组心理症状困扰、生理症状困扰、总困扰指数评分低于常规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困扰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症状困扰评分比较(分,±s)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 <0.05

2.3 两组HHI 量表、FACT-G 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HHI、FACT-G 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HHI 均高于干预前,希望护理组FACT-G 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希望护理组HHI、FACT-G 量表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HHI 量表、FACT-G 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HHI 量表、FACT-G 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 <0.05。HHI:Herth 希望量表;FACT-G: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

3 讨论

3.1 基于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症状困扰

乳腺癌化疗可导致疼痛、呕吐、睡眠障碍等多种治疗副作用,给患者较大的打击,使患者产生无助、焦虑等消极体验。随着症状困扰加重,患者可出现功能状态恶化,甚至中断、放弃治疗,导致病死率升高。本研究中常规组干预后症状困扰评分高于干预前,提示化疗的实施可增加患者的症状困扰,对患者的情绪、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以往研究证实,患者的希望感是影响其疾病自护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14]。提升患者希望水平,对其自我照护行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5]。王梦莹等[16]以脑梗死患者为干预对象,实施提升希望感的心理干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患者的希望感越强,越能够采取积极行动的方式去面对疾病,掌握更多自我护理技能,这对于更好地控制症状至关重要。此外,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其体验的消极情绪也存在着相关,长期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其症状困扰情况更严重[17]。提升患者希望感可减轻负性情绪,有助于改善症状。值得指出的是,本研究在护理过程中观察到,有少数患者存在较高的希望感,但负性情绪也较严重,推测可能与恶性肿瘤的诊治过程中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关,关于希望水平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及其对症状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2 基于希望理论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希望水平

希望是个体进行情绪调节的一项重要心理机制。癌症患者是否体验到较高的希望感,可以反映出其是否具有积极应对疾病的内在动力。已有研究发现,个体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情绪状态以及治疗性沟通等均可影响个体的希望感[18-19]。本研究一方面与患者积极交流,帮助其确立可行的治疗目标,另一方面,借助健康讲座、微信群交流等,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提供心理疏导,加强治疗性沟通、病友之间交流以及主要照顾者的情感支持,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20-21]。通过上述各项措施的实施,使患者的希望感获得提升。

3.3 基于希望理论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已有多项研究发现,肺癌、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希望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22-23]。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化疗引起的不良症状反应是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24]。化疗毒副作用越严重,患者自觉症状越严重,其生活质量也越低。本研究从确立目标、加强内在动力、提供社会支持等多方面,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从而改善躯体健康状况[25-28],随着各项症状减轻,患者自觉病情好转,其生活质量也获得提高。此外,提升患者的希望感,改善其情绪状况,还有助于患者积极适应患病后的角色改变,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根据希望理论制订科学的干预方案,能够提升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希望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困扰,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毒副作用乳腺癌量表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静心的毒副作用
静心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