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视阈下“红色资源”融入合肥市景观现状与发展
2022-08-23陈艾洁
杨 智 王 飒 陈艾洁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合肥 230012)
近年来合肥市在经济社会、技术创新、数字科学和生态宜居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市民在审美、消费水平等方面较以往得到了较大提升。为了更好的满足市民对于园林场所的生态化、内涵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需求,创造更加生态宜居的景观场所,就需要景观设计工作者重视设计工作的改革创新,提升景观的参与属性、人文属性和地域属性,将“红色资源”与“绿色景观”融合共生[1]。
1 红色资源概述
“红色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概念,广义层面上是指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地域性特色文化及基于历史发展的人文精神及内涵。狭义层面是指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形成的历史痕迹和精神魂宝。该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广义层面上的“红色资源”研究,包括园林场所中的人文景观和精神内涵研究。
2 合肥市景观“红色资源”融入情况研究的意义
一方面,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环境文化质量的要求也显著增加。园林景观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增加地方文化特色和提升市民的生活情操等方面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园林景观出现了单一化、同质化现象,园林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缺少联系。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文脉资源历史深厚[2],作为景观设计师,对于城市的地域文脉特色更要有深度解读的耐心,通过多元创新方式,增加园林景观的灵动性和可读性,将园林设计成为延续历史文脉和先辈精神的重要载体[3],促使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展现出地域性文化特色。
3 “红色资源”融入合肥市景观设计表达路径的研究
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合肥市内大量公共绿地景观,包括市区公园、街头绿地、文化街区、广场绿地和烈士陵园等不同类别的景观场景,发现很多让游客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场地都具有一个共性,即“红色资源”融入景观节点。经调研,发现其主要会从传统文化的弘扬、精神信仰的注入、地域文化的布局、历史文脉的注入、生态底色的展现五个方面进行融合。
3.1 多元传统文化的应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系,五千年的文明史奠定了如今的发展根基;我国园林文化起源于殷周时期的“囿”,距今已3 000余年,现代园林的发展正是根植于传统,并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改造才得以发展。合肥市园林景观中注重将多元传统文化进行“园林化”,通过传统造园手法的借鉴、剪纸文化艺术和戏曲文化艺术的再现、传统文化的符号表达和传统园林植物元素的应用等方面展开,注重“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意境表达。
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的万达大鼓南广场(如图1所示),以鼓型建筑奠定场景总基调,将剪纸文化艺术和戏曲文化艺术“小品化”,以富有创意且不失文化特色的小品重现历史生活场景,同时以“中国结”融入广场铺装设计,增加了景观的文化品位;罍街的景观节点设计也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精髓。金罍广场(如图2所示)的主题雕塑将天干地支和古代容器“罍”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内街的戏台融合传统文化符号“回字纹”、“万字纹”和“祥云”等,在传统图案与纹样中融合现代元素,借助新旧的碰撞,大胆地推陈出新[4]。龙罍广场中的铺装设计(如图3所示)中又重复使用传统符号元素,使得整个景观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罍街公园将“罍”字的多种字体以景观小品的形式展现出来,成为一处集观赏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景观空间;安徽省立医院南侧庐江路道路绿化设计中,通过对“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的石雕(如图4所示),融合花境植物群落的设计,将感物喻志的精神内涵融入道路街景。以上设计细节从多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表述,展示花境整体的色彩与形态,塑造出美丽多彩的城市街景[5],增加了景观的整体文化深度。
图1 万达大鼓(作者自摄)
图2 金罍广场(作者自摄)
图3 龙罍广场铺装(作者自摄)
图4 “梅兰竹菊”石雕(作者自摄)
3.2 多维精神信仰的融入
精神信念是一个民族繁荣富强的核心支柱,如何以发展的态度审视传统园林设计文化对现代园林的影响[6],从而恰如其分地在景观设计中将爱国主义教育、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充分宣扬对增加景观场所的价值凝聚力有着重要影响。
渡江战役纪念馆(如图5所示)是合肥市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以战舰与水为主体,通过对称式布局展开景观布局,南北轴线将五角胜利塔、树阵广场、总前委群像、和纪念馆等景观节点进行串联,设计通过历史人物、场景再现和五角星图案的应用等方式,生动描绘了战争时期4千万军民奋勇向前、不畏艰难的壮阔场景,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红色旅游的新典范。
图5 渡江战役纪念馆(作者自摄)
图6 安徽省政府周边道路绿化(作者自摄)
除了爱国主义精神的融入,合肥市景观设计也注重对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例如安徽省政府周边道路(如图6所示),通过立体绿化、红色标语和国旗五角星图案的方式宣扬党的初心使命;之心城南侧广场(如图7所示),景观通过剪纸文化融合文明城市文明标语、传统美德真善美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意小品,为整个街头景观增添了一抹中国红。
图7 之心城南侧广场标语(作者自摄)
图8 安徽省博物馆(作者自摄)
3.3 地域特色文化的布局
安徽简称“皖”,建省至今已有300多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安徽省会城市的合肥,在景观设计中更是将其皖域特色文化应用在景观中。比如安徽省博物馆(如图8所示),借鉴徽派建筑“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建筑形式展开整体布局[7];合肥市城隍庙(如图9所示),借鉴皖南园林的徽派风格,将徽派牌坊、马头墙、青石板、石鼓和石狮子等元素融入设计;罍街设计之初借鉴安徽蚌埠出土的春秋时期圆口镂空龙耳罍,在突出合肥地域文化民俗的基础上,将独具徽派风格的青瓦、石雕、印章、马头墙、活字印刷、民俗小吃和合肥方言(如图10所示),等与内街景观设计相融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美感[8],从而将其打造成为具有皖域特色的商业街景。
图9 合肥市城隍庙(作者自摄)
图10 合肥市方言节点(作者自摄)
3.4 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创新
合肥市的发展离不开多年来的不同阶段的工业化进程,在城市大阔步建设的今天,为了纪念、缅怀城市发展历史长河中的关键性事件、节点,在景观中如何有机地将历史轴线与园林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合柴1972、长江180艺术街区的景观做了很好的诠释。
(1)合柴1972曾为合肥柴油机厂,后改建成为合肥监狱,现目前园区已将旧厂房改造成为“合肥当代美术馆”,园区老建筑也改造成为“合肥家电故事馆”。园内景观通过将具有工业特色的油漆桶加以整合改造成为特色景观小品或是集功能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垃圾桶(如图11所示),在工业风的文化气息中增添浓厚的艺术风范。
图11 垃圾桶(作者自摄)
图12 艺术街区历史长廊(作者自摄)
(2)180艺术街区位于于合肥市瑶海区,前身为工业厂房,其景观改造方案在保留历史遗存的老工业文化的基础上加以优化、创新,将饱经岁月洗礼的机械零件加以装点,成为创意文化街景,同时充分利用其具有时代特征的红砖墙、生产口号等元素,以现代的审美加以雕琢,形成具有标志性门楼、特色历史长廊(如图12所示)。历史长廊以老物件、照片的形式,展现瑶海区老工业改造的时代缩影;位于街区西侧的蝶变广场,通过赋有深意的“蝶变”雕塑和具有年代特征的红砖铺装,2种景观元素相得益彰,寄托对瑶海区老工业转型发展的美好祝福。
3.5 绿色生态底色的展现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对于城市发展建设而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八大被提升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城市发展建设更应以生态文明为准则,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处理。在推动园林城市生态建设上,合肥市坚持城湖共生、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确保园林的文化水平、环境水平,以此升级园林建设体验[9]。合肥市老城区环城公园以护城河为肌理,环城绿道犹如镶嵌于合肥市区的一条翡翠项链,形成独具合肥市域特色的精品绿道。园区内部以自行车、健步走和休闲三级绿道展开,绿道节点以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塑作为景观小品,通过生态场景再现,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为合肥的生态底色平添一抹自然气息。
4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品味的提升,景观使用者对景观空间的美学特色、体验感知和文化认同等方面的需求显著提升。为了避免园林景观单一化、重复化和无序化等问题,一方面需要提升景观设计队伍的文化底蕴及专业水平,能够通过多手段进行“红色资源”的融入,实现室外园林空间的充分活化;另一方面,要根据项目环境,对红色资源进行抽象化、色彩化,通过创新手段,使景观空间能够更加直接、真实地被感知,同时综合考虑保护城市肌理和城市文化[10];最后还要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和维护工作,将景观元素和文化意蕴,等应用于更广泛领域的艺术设计[11]。从设计、施工和维护3方面齐抓共管,进而促进合肥市景观环境的特色化发展,让合肥市的发展印记更容易被捕捉,红色文脉得以赓续,共同维护和发展好让市民满意的生态宜居城市,也让这座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着历史沉淀的红色文化气质,更加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