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茎秆性状及子粒产量的调控效应
2022-08-23苏玉环马永安陈冬梅刘庆芳李小康刘保华王雪香
苏玉环,马永安,陈冬梅,刘庆芳,李小康,刘保华,王 伟,王雪香
(1.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1;2.馆陶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馆陶 057750)
倒伏是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限制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因素。小麦倒伏会造成子粒瘪瘦,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会加大机械收割的难度、增加收割成本。小麦孕穗期至扬花期发生倒伏造成减产30% 左右,严重时会达50%;灌浆期发生轻度倒伏造成减产10%~15%,严重时在20%以上;乳熟期倒伏一般减产10%~15%[1,2]。近年来小麦生长后期大风、降雨极端天气频发,倒伏时有发生,2013、2016、2017、2020 年河北省小麦生产上发生大面积倒伏,不仅造成减产,还加大了机械收割难度、增加收割成本。如何提高小麦的抗倒性已成为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重点[3-5]。植物生长调节剂已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水稻、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可以调节作物的生长过程,进而对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产生一定的影响[6-12]。倒伏可以通过调控肥水、播量等技术来控制,但难度大。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简便易行,是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的有效措施。在小麦生产上,利用矮壮素、多效唑均能够明显降低小麦的株高,增加茎秆的粗度,增强茎秆机械强度,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12-16]。
目前,农户习惯于拔节期前后使用多效唑、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倒伏发生,但喷施调节剂也存在减产的风险。正确选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掌握喷施的时期对小麦生产至关重要。鉴于此,本试验以黄淮北部麦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邯麦19 为供试材料,通过在起身期和拔节期叶面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合理采用化控技术实现小麦稳产栽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试点概况
供试品种为邯麦19。试验材料于2020—2021年在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苗庄试验农场种植。试验地常年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为主,土壤为壤土,地力中等偏上,前茬作物为玉米,秸秆不还田。2020 年播种前 0~20 cm 土层基础肥力为:pH 8.31,有机质20.22 g/kg,全氮1.58 g/kg,碱解氮125.5 mg/kg,速效磷25.69 mg/kg,速效钾153.62 mg/kg。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7 个处理,分别为T1(起身期+多效唑);T2(起身期+矮壮素);T3(拔节期+多效唑);T4(拔节期+矮壮素);T5(起身+拔节期+多效唑);T6(起身+拔节期+矮壮素);T7(对照)(清水)。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多效唑15%(四川润尔科技有限公司)、矮壮素50%(四川润尔科技有限公司)。小区面积13.5 m2(9.0 m×1.5 m),3 次重复。使用剂量为说明书推荐剂量,对水后电动喷雾器喷药,喷施量为450 kg/hm2。供试品种于2020 年10 月15日造墒播种,底施复合肥750 kg/hm2(N-P-K:15-15-15),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300 kg/hm2。全生育期浇3 水:越冬水、拔节水、扬花水。其他管理同大田常规管理。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小麦三叶期定点,蜡熟期调查各样点穗数;在样点内随机剪取20 个穗,统计穗粒数;成熟后全区收获,脱粒、自然风干后称重,折算成hm2产量,测定千粒重。
1.3.2 茎秆性状的测定 小麦成熟期,各小区随机抽取有代表的10 株,分出主茎,测定株高、重心高度、地上部鲜重和基部节间性状等。地上部单茎鲜重:测定带穗、叶和鞘的完整地上部单茎鲜重;重心高度:测定茎秆基部至该茎(带穗、叶和鞘)平衡支点的距离;茎秆机械强度:取剥除茎鞘后的茎秆基部第2 节间,两端放于高50 cm、间隔5 cm 的支撑木架凹槽内,在其中部挂一容器,向容器内匀速缓慢加入细沙,至基2 节间刚好折断时停止,细沙和容器自身的重量即为茎秆机械强度。用直尺和游标卡尺测定节间长度、直径、壁厚。
1.3.3 品种倒伏指数的计算 参照王勇等[17]提出的品种倒伏指数来衡量供试材料抗倒伏的相对强弱。品种的倒伏指数越小,抗倒伏能力越强。
1.4 数据处理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 进行数据整理,利用DPS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LSD 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1 可知,与对照相比,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加小麦的子粒产量,增幅为0.42%~5.15%。其中,T1、T5 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这表明起身期喷施多效唑、起身期+拔节期喷施多效唑增产效果显著。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其中T1、T2、T5 处理的有效穗数要显著高于对照,T1、T5 处理的有效穗数显著高于T2 处理(P<0.05)。这表明起身期、起身期+拔节期喷施多效唑、起身期喷施矮壮素可以显著增加有效穗数;T1、T5 处理的穗粒数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余处理的穗粒数与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这表明起身期喷施多效唑对穗粒数的增加效果显著。喷施多效唑、矮壮素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发现,起身期喷施多效唑为最佳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从而显著提高子粒产量。
表1 不同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不同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株高的影响
由图1 可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降低各生育时期小麦的株高,降幅因调节剂的种类和喷施时期不同而存在差异。各时期的株高变化基本一致。从成熟期各处理的株高分析,与对照相比,多效唑、矮壮素使小麦株高分别降低6.4~12.3 cm、0.3~0.6 cm。方差分析表现为T5<T1<T3<T6、T2、T4、T7,即 T5、T1、T3 处理的株高差异显著,且这 3 个处理的株高显著低于其他处理;T6、T2、T4 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多效唑对株高的影响效果要大于矮壮素,起身期+拔节期喷施的效果最强,其次是起身期,拔节期效果最弱。
图1 不同处理对各生育时期株高的影响
2.3 不同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倒伏指数的影响
植株的重心高度、茎秆强度、地上部鲜重与抗倒伏能力关系密切,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植株的重心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基2 节机械强度呈显著负相关。从表2 可知,与对照相比,喷施多效唑、矮壮素可显著降低植株的重心高度(P<0.05),降低幅度为 2.83%~18.12%,各处理表现为:T5<T1<T3、T4<T2、T6<T7,说明多效唑对重心高度的影响效果要大于矮壮素,起身期+拔节期喷施效果>起身期>拔节期,这与对株高的影响效果一致。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提高成熟期基二节茎秆机械强度,增幅为 4.79%~9.53%,各处理表现为:T5、T4、T2、T1>T3、T6>T7。与对照相比,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降低倒伏指数,提高小麦的抗倒性。除T6、T4 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处理的倒伏指数均显著小于对照,其中T5 处理的倒伏指数最小,其次为 T3 处理,再者为 T1 处理,且 T5 处理的倒伏指数显著低于 T3、T1 处理,T3、T1 处理差异不显著。T2 处理的倒伏指数显著低于T4、T6 处理及对照,T4、T6 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喷施多效唑对提高抗倒性的效果优于矮壮素,且起身期+拔节期喷施多效唑的效果优于起身期、拔节期单次喷施;喷施矮壮素在起身期喷施的效果优于拔节期。
表2 成熟期各处理倒伏指数的调查结果
2.4 不同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茎秆特性的影响
从表3 可知,与对照相比,喷施多效唑、矮壮素可以降低基部一、二节节间长度,其中喷施多效唑基部一、二节的降幅分别为1.98~2.93 cm、0.66~1.03 cm,喷施矮壮素基部一、二节的降幅分别为1.21~2.34 cm、0.02~0.38 cm。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基一节节间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基二节节间长度虽低于对照,但T2、T4、T6 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T1、T5、T3 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
表3 成熟期各处理基部一、二节间的调查结果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加基部节间直径。基一节直径除T3、T4 处理外,其余处理基一节直径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T5 处理的基一节节间直径最粗,与T1、T2、T6 处理差异不显著。基二节节间直径除T4 处理与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T1 处理基二节直径最粗,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T6 处理,但与 T2、T5、T3 处理差异不显著。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加基部节间壁厚。基一节节间壁厚除T5 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T3 处理的基一节节间壁最厚,与T1 处理差异不显著,但两者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基二节节间壁厚表现为:T1、T3>T4、T6、T2、T5、T7,即以T1 处理的基二节节间壁最厚,其次为T3 处理,且两者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T4、T6、T2、T5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且均高于对照。
因此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缩短基部节间的长度,增加直径,增加壁厚,从而提高植株的抗倒性,且多效唑的效果优于矮壮素,起身期喷施效果优于拔节期。
3 小结与讨论
倒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植株的茎秆强度决定着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小麦株高、基部节间长度、茎秆机械强度等与倒伏关系密切,其中株高越高、基部节间越长、基二节机械强度越弱,小麦越容易发生倒伏。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的生长调节首先表现在植株物理特性上[18]。本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矮壮素可以降低小麦的株高,但因药剂种类、喷施时期不同而存在差异。喷施多效唑可以显著降低小麦株高,其中以起身期和拔节期喷施多效唑处理的株高最低。喷施矮壮素对株高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降低植株的重心高度,提高基二节的茎秆机械强度,增加地上部的鲜重,降低倒伏指数,显著缩短基部节间的长度,增加直径,增加壁厚,提高茎秆质量,从而提高植株的抗倒性。
生长调节剂一方面可以降低小麦株高,提高茎秆强度,降低倒伏指数,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因此,在调节剂的选择和使用上既要注意控制株高又要抵御减产的风险。钮力亚等[19]研究发现,烯效唑和矮壮素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的穗数和子粒产量,但是对小穗数和穗粒数没有显著影响。本试验中,起身期喷施多效唑处理的产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余处理虽较对照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有效穗数、穗粒数的影响差异显著,但对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其中以起身期喷施多效唑的处理有效穗数、穗粒数最高,这也是该处理产量最高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认为,起身期喷施多效唑为最佳处理。本试验中的药剂使用剂量为说明书推荐剂量,未对适宜药剂设置浓度试验,今后仍需作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