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径依赖、市场导向与升学志愿选择*
——澳门保送生内地升学影响因素研究

2022-08-23黄伟棋霍伟东

高教探索 2022年4期
关键词:升学澳门志愿

黄伟棋 霍伟东

一、引言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吸引港澳青年到内地学习、工作,均是国家对港澳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香港、澳门作为“一国两制”下的成功实践,以及在近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推动下,大部分港澳青年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其中,有关港澳人才培养问题必作为有关方向的首要工作。针对港澳高中毕业生到內地的升学需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教育部亦有相关政策,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在中央有关部门、教育部和相关高校的努力下,目前主要有三个招收港澳的高中毕业生的政策渠道,分别是:“中国内地普通高校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称“保送生政策”)、“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简称“全国联招”)和“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收香港、澳门、台湾、华侨、华人及其他外籍学生入学考试”(简称“两校联招”)。另外,为了减轻港澳学生的考试负担,内地部分高校也允许学生凭“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或“澳门四高校联合入学考试”的成绩进行申请,对港澳高中毕业生进行额外的招生。上述渠道基本形成港澳学生到内地升学的路径和政策体系。

在上述背景下,近年内地高校增加了在澳门招收保送生的名额,为吸引澳门高中毕业生选择到内地升学提供了更大的诱因。但在保送生政策下,澳门高中毕业生对高校和学科专业的选择偏好受到什么因素影响,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将研究问题设定为:什么因素影响着保送生政策下澳门高中毕业生内地的升学志愿选择?并透过回答研究问题,对目前国家有关政策提供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升学志愿选择的影响因素

在学术界中,有关升学志愿选择的经典理论为霍斯勒(Hossler)和加拉赫(Gallagher)提出倾向阶段(Predisposition)、资讯收集阶段(Search)和决定阶段(Choice)的“三阶段模式(Three-Phase Model)”。在近年针对我国进行的研究中,学生升学志愿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外在动机(家庭因素、就业前景等)和内在动机(自身兴趣、能力等)两大类别。樊明成、陈小伟的研究指出自己的兴趣、工作机会、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力、自己的学(术)科能力、考虑分数落点、父母和家人的影响是影响学生选择专业的因素;郭孟超、郭丛斌、王家齐的研究发现家庭背景显著影响了子女的专业选择,呈现出“富学文穷学理”的特点。肖蕾的研究发现影响因素为家长的文化程度、报考信息的获得、对报考学校/专业的了解。吴红斌、郭建如、程化琴等人研究什么样的学生选择医科,研究发现与其他学科相比,医科学生受外在动机影响最强,第一志愿录取比例最高。此外,随着近年内地高校转为大类招生的发展方向,杜洋、童玲欣、曹庆华等人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没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并认为当学生充分了解大学专业的内涵、明确个人专业意向时,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和专业思想稳固度。

(二)澳门高中毕业生升学选择的相关研究

过往针对澳门高中毕业生升学情况的研究较少,主要以推拉理论为基础,透过分析推力和拉力的因素,了解什么因素影响澳门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地区选择。

韩娟、黄素君针对升学流向现状进行梳理,研究指出大学期间的收支状况、个人兴趣发展、入学条件和澳门就业前景均是主要因素,影响着澳门高中毕业生的升学选择。施雨丹、郑桂卿运用访谈法,提出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澳门学生升学选择的重要因素,在澳门升学对就业的匹配度更高,所以在澳门升学作为学生们的首选;任振夏、陈志峰、杨璐柳婷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影响内地升学的因素进行研究,指出保送政策、不同文化、学校专业声誉好、在内地高校的澳门学生社团、教育花费低均是选择内地升学的拉力因素。陈志峰、梁俊杰、王锦江分别对天主教学校、基督教学校与社团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指出升学难易度、未来就业环境与地区学术水平均是影响澳门高中生升学地区选择的主要因素,而家人、朋友、同学则是影响的主要群体。当奖学金达到升学所需费用的75%时,三分之二的澳门高中生容易受到奖学金的影响,决定其升学地区。

(三)研究评述

纵观上述文献,有关升学志愿选择的已有研究主要以“推力—拉力”模型作为分析基础,同时聚焦两个因素。第一种是“内在因素”,此类研究主要以报考前没有明确专业意向的学生作为研究群体,聚焦学生自身的主客观动机和家庭环境两项影响因素,将志愿选择理解为学生的一项匹配性或策略性的行动。第二种是“外在因素”,此因素下研究者关注就业前景、所处地区环境、社会文化等前景性因素,将志愿选择看做是选择者所进行的一项投资性的理性选择行为。

过往研究主要以入学考试为研究背景,没有考虑相关研究成果在以保送生政策为代表的特殊升学渠道的适用性。因此,本文通过研究2020至2021年中国内地普通高校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的录取结果,结合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简称“澳门教青局”)和内地高校、专业等的基本数据,从被选择项的角度,研究高校和专业因素如何影响高中毕业生的志愿选择。

三、案例与研究设计

(一)近年澳门高中毕业生的内地升学情况

由于历史发展原因,过往澳门高等教育资源未能满足澳门高中毕业生的需求。近年,在澳门特区政府和内地教育部门的积极拓展下,澳门高中毕业生赴外地升学的人数、地区均日益增加,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根据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公布的高等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06/2007学年及以前,高中毕业生选择内地升学是澳门本地升学外的最热门选择;2010/2011学年到2015/2016学年期间,澳门高中毕业生到中国台湾地区升学的人数超越中国内地,并且比例持续上升,直到2016/2017学年才出现大幅度反转的情况。2019/2020学年内地升学的高中生超过三分之一(34.36%)。此后,澳门高中生到内地升学的比例逐年回升,由2016/2017学年的24.24%上升到2019/2020学年的34.36%,共计上升10.12%,比例已经超越三分之一。

这说明,随着我国内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推动,内地高校已经成为他们本地升学外的第一选择,也可能在未来成为首要选择。近年澳门高中毕业生升学情况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澳门高中毕业生历年到各地升学情况(学士学位/高等专科;2005-2020)

澳门学生赴内地修读本科课程的途径中,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的两校联招/保送是招生数量最多的途径,暨南大学又是中国内地招收学生最多的内地高等学府。从表1可知,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2013-2019年澳门高中毕业生在内地升学的重点分布在广东省的高等院校,一直占全国一半以上的升学学生人数,暨南大学又占广东省高校的50%以上。虽然澳门高中毕业生到内地升学的首要选择目标仍然是广东省高校,尤其是暨南大学,但是比例逐年下降。这说明澳门高中毕业生的志愿选择日益多元化,也更加相信和认同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

表1 2013-2019年澳门高中毕业生在内地 升学学生人数的重点分布情况(学士学位)

图2和表2是澳门高中毕业生在内地就读学士学位和高等专科学位课程的学科分类统计情况。2018/2019年度,澳门在外(除澳门本地升学外)就读学士学位和高等专科课程人员的学科构成明显倾向社会科学类,超过8700人;理工农科虽然整体人数接近3000人,但是大部分细分学科的选择人数较少;医学类人数超过2000人,艺术和文史哲类的学生人数较少。本文通过比较三个年度的学科范畴分类数据后发现,首五位学科的总和占比在近年有所下降,首五位学科的各自占比之间的差距缩小,澳门在外升学的学科分类整体上呈现多元化和平衡化的趋势。从单一学科来看,医学上升幅度较高达到7%—8%,教育学也有5%左右的提升。由于近年澳门博彩业处于调整周期,旅游、运输和其他服务类型的工作需求有所下降,此类别在2018/2019年度比2012/2013年度下降了13.68%。

图2 2018/2019 年度澳门高中毕业生在外就读学士学位

表2 三个年度澳门高中毕业生升学就读学士学位和高等专科课程的首五个学科情况

(二)研究对象与案例选择:澳门内地升学保送生政策

根据内地升学政策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的描述和总结,保送生政策已经成为澳门高中毕业生报读内地高校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和内地高校早于1995年出台在澳门招收保送生政策,初期每年大约招收100名,招生名额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2011年以前,全国联招是澳门高中毕业生报读国内其他高校的主要途径,其录取人数一直高于除“两校联招”外的其他方式。2011年以后,保送考试超越全国联招。2017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保送途径招生名额大幅增加名额,由2016年的580名增加至2017年的930名,2021年上升至1215名。澳门高中生通过这一途径能够接触国内更多优秀的高等院校,从而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寻找更多的机遇,开辟新的赛道,与中国高速经济、社会相接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

一般来说,在以统一升学考试成绩作为主要录取条件的东亚国家和地区,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关系,即大学学位一般都大大少于报考人数,优质学位更是高度竞争的“优质资源”。特别的是,澳门高中毕业生的内地升学却是一个“供过于求”的状态,这主要取决于澳门“保送生政策”的特点和实施情况。

2021年,我国共有98所内地高校招收澳门保送生,名额1215个,原则上对澳门学生开放所有专业。每所中学可推荐应届高中毕业生总人数40%。中学可于上述指定期限内透过网上系统直接推荐学生参加保送。凡持有效的澳门居民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品学兼优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通过所属中学推荐参加保送。此外,在推荐学生参加保送的前提下,同时实施“征集志愿计划”,让参加首轮“保送考试”但未获录取的学生向尚有余额的高校争取保送机会。2021年内地高校提供1215个名额,预报名人数为1217人,确认推荐人数为1192人;“征集志愿计划”另外提供350个名额,最终确认推荐177人。2017年以来,澳门在内地升学的“保送生政策”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澳门高中毕业生的状态——内地在澳门招收保送生的名额多于或基本等于报考的人数,即使首次“保送考试”没有通过,还能通过“征集志愿计划”进行补充。

考虑到澳门保送生政策的情况,本文选择澳门内地升学保送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研究方法考察保送生志愿选择的影响因素,对保送生政策的实施进行评估,进而为政策效能的提升和澳门青年的高质量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考虑案例中保送政策与学生志愿选择过程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基于学生“先选学校,再选专业”的逻辑展开分析。

(三)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数据来源有三个,分别是澳门教青局2020年和2021年公布的保送录取名单、“内地与澳门高等教育展2020”网站公布的内地高校基本信息,以及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所公布的中国大学排行信息。

澳门教青局公布的保送录取名单只公布学生的姓名、录取学校和录取专业,本文从另外两个数据源获取各个学校和专业的具体信息,然后与录取名单的数据进行匹配,接着采用计量模型和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发现并进行解释。

2.变量设置和描述性统计

本文研究影响保送生志愿选择的因素,因此选取的因变量是2021年内地高校招生专业的录取情况,具体操作化为专业录取人数。

自变量主要设置三个变量。第一个是往届收生情况,包括学校和专业在2020年的录取情况,主要从澳门教青局公布的2020年澳门保送生录取情况,其录取结果的呈现形式与2021年相同。第二个是专业情况,采用澳门教青局提供的保送生推荐系统中内地高校招生专业公布的专业限制和专业学制,均操作化为定性变量。第三个是学校条件,分别是从“内地与澳门高等教育展2020”网站公布的学校基础信息,包括在读澳门生人数、是否设有澳门学生奖学金、学校历史年数和学校主校区所在城市等级;以及软科公布的学校信息,包括学校类别(综合性大学还是专门性大学)和2021中国大学排名得分。本文在处理数据时删除两年都没有澳门高中毕业生报名的学校的所有专业的样本,基本可以确定这些学校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删除这些样本以增加统计推断的有效性。最终,纳入分析的为98间高等院校中的89间。

根据上述的变量设置,结合研究所需的变量操作化工作,表3和表4为本文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于自变量包含专业层面和学校层面的数据,本文纳入研究的89间内地高校中,两年分别提供接近4000个可报读的专业,因此表4中观察值的数值也分别代表数据的层级,每一个专业层级的样本都嵌于学校层级之中。

按照澳门教青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和2021年分别有94和98家内地高校招生澳门高中毕业保送生,共录取996名和1108名保送生。其中,两年收生人数最多的院校都为中山大学,分别招收68名和118名澳门保送生;两年录取人数最多的专业都是中山大学的临床医学(广州)专业,两年录取人数前五名的专业有4个是医学类专业(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只有1个是经管类专业。报考限制上,42.45%的专业没有设置文理科限制。从澳门保送生的配套情况看,66.29%的学校(59间)配备专门提供给港澳学生的奖学金。整体来说,国家教育部、各大高校和澳门特区政府都为澳门高中毕业生提供了优质的升学机会,澳门学生的积极性越发提高,从专业选择上集中在医疗卫生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基本符合澳门特区的人才和发展需求。

表3 定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4 定性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3.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

本文的因变量是2021年专业收生人数,类型上是一个计数数值(Count Value),因此采用适用于计数数值的计量模型。由于2021年专业收生人数的数据中有86.71%是0值,符合选用零膨胀泊松分布模型(Zero-inflated Poisson Regression Model,简称ZIP模型)的适用条件,因此本文采用此计量模型进行统计推断。ZIP模型包括一个针对取零值的逻辑斯蒂模型(Logistic Model)和取正整数的泊松模型(Poisson Model)的混合估计模型,这一模型还能分阶段判断自变量对“2021年专业是否有收生”和“收生人数的增多”的影响程度。

本文主要采用嵌套模型的研究策略,然后通过调整样本数量和更换标准误类型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接着通过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简称AIC)与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简称BIC)来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优度。

四、研究发现

(一)基本发现

本文采用嵌套的方式检验关键自变量的影响作用,模型1只放入专业和学校层面的关键变量,没有加入控制变量;模型2、3和4放入全部变量。其中,模型2只放入两年间至少招一名澳门保送生学校的专业,模型3放入全部开放招生学校的专业,两个模型均使用稳健标准误。模型4则在模型2的基础上改为采用以学校为标准的聚类稳健标准误。所有模型的结果在表5中呈现。

从表5能看到,2020年的专业收生人数、学校收生人数、学校排名、学校的主校区在一线城市,这四个变量都显著提升了澳门保送生选择该专业的概率。其中,专业的往年收生数影响最大。在零膨胀模型中,一个专业在2020年收生人数每多一人,非零(2021年选择该专业)发生的概率是零(2021年不选择该专业)发生概率的11.7倍(1/e,基于模型2)。同时,从计数模型可知,专业2020年的收生人数和非四年制的学制都能显著提升该专业在2021年的收生人数增加的概率。从数据结果来看,澳门高中毕业生的志愿选择可以从路径依赖和市场导向进行解释。

表5 澳门高中保送生内地高校专业选择影响因素的计量结果

(二)保送生志愿选择的“路径依赖”

从计数模型结果来看,专业和学校在往届收生数对澳门保送生的在2021年的志愿选择发挥最为重要的影响,呈现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根据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和澳门青年研究协会在2019年公布的《澳门中学生升学研究调查报告》显示,在全部1128名受访者中,有862名表示在未来专业(职业)选择中曾经经历或正在面临困惑,甚至有255人(22.6%)因为专业(职业)选择经常感到焦虑,很难确定自己的方向。在这些学生中,碰到困难后最先求助的对象分别是同学/朋友(45.2%)、家长/亲人(31.6%)和老师(9.2%),采用上网查询或自己处理的只有4.6%(40人)。

从上述数据可见,澳门高中毕业生对于内地高校的情况和信息了解不足,面临困惑,而解决问题的最主要咨询群体是同样面临信息不足的同学/朋友,通过广泛的资料搜索和专业机构帮助的比例甚少,逐渐形成了一种“信息闭环”。因此,在此“信息闭环”中,往年的录取数据就是最容易获取的重要参考标准。一方面,澳门教青局网站每年都会公布澳门高中毕业生的内地升学结果;另一方面,“内地与澳门高等教育展”网站也会提供澳门学生、家长关心的内地各个高校信息。学生根据往年学校和专业报考的情况,如相关学校和专业的报考热度、竞争激烈程度和学校信息等,判断自身保送成功的可能性,从而弥补不完全信息下带来的选择困难和机会成本。在此情况下,学生形成一种依赖往年录取情况报考志愿的“路径依赖”,成为保送生志愿选择的主要模式。

(三)市场导向的志愿选择策略

专业选择上,非四年制的专业被选择的概率会显著高于四年制的专业。内地的学士学位课程中,采用五年制甚至更久的专业以医学类和建筑学类为主,在澳门的就业市场中,医学毕业的工作机会较为优渥,薪资较高,即使澳门市场出现饱和状态也能到大湾区内各个城市的医疗机构就业,因此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学校选择上,报名学校提供专门针对港澳学生的奖学金,并不会提升该校对于保送生的吸引力,与既有的研究发现有所不同。

学校选择上,模型2和3中,无论是否综合性学校,学校的排名得分对于保送生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表明澳门高中毕业生仍然希望选择排名高的热门学校。但是,模型4采用聚类稳健标准误后此变量的显著性水平降至p<0.1的水平,这可能与保送生的志愿选择过程有关。

如图3填报范本所示,保送生在填报志愿时,都需要先选择学校、再选择专业。然而,每名合资格的学生仅有一次获学校推荐参加保送考试的机会,且每一个学校可以填选4个专业并提供“服从调剂”选项。因此,学生在实际选择过程中,对于学校的选择需要是策略性的,因为如果选错学校就失去保送机会。换言之,学生不能单纯追求排名靠前的学校,而是需要选择与其自身实力最匹配、录取几率最高的学校。在社会声誉和发展认知上,虽然“名校”对发展前景和人力资本的累积有更加积极地作用,但是高排名、好名声的学校也让自身面对更高的“失败率”。所以,基于策略学校的选择空间实际上更为狭窄,学生在选择“安全”的学校后再从自身兴趣和专业市场等主客观因素挑选心仪或有竞争力的专业。这样对保送生来说是“高保险性”的选择,即使选择的学校并非最优选,但是他们一般平均能力高于所选学校的平均门槛,凭借这一优势就可以选择对其发展前景“最优”的专业,从而弥补学校层面带来的先天不足。

图3 2021 年澳门保送生志愿填报表格范本

2019年的《澳门中学生升学研究调查报告》也提出,被访者(澳门高中学生)认为自己在选择升学的过程中主要取决于自身兴趣(60%),而其他影响依次是社会趋势(15.2%)、理想职业的入行条件(10.5%)和薪酬待遇(8.0%)。可见,虽然本研究无法获取学生的个人兴趣相关资料,但是本研究反映的市场导向的志愿选择策略与相关调研的结果不谋而合。

五、结果与讨论

本文聚焦澳门高中毕业生内地升学政策的实施情况,发现广东省高校依然是澳门高中毕业生内地升学的首要选择,学科选择上集中在社会科学类和医学类课程。但是,近年选择日益多元化和平衡化,澳门学生更愿意到内地其他省份升读本科课程,志愿选择也逐渐多样化。本文通过研究近年保送生内地升学志愿选择的影响因素,发现专业和学校往年收生人数能显著提升志愿选择的意愿,非四年制专业更受澳门保送生的青睐。结合澳门以往关于高中学生的调研数据,本文认为“路径依赖”和“市场导向”是澳门高中毕业生内地升学的两种最为主要的志愿选择策略。

根据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三个具体建议:

第一,支持学校为生涯规划调动更多资源。现时澳门大多中学只有一到两位专职负责生涯规划的员工,以驻校社工、心理辅导员为主。即使只计算高中合共三个年级的学生人数,现时有关员工只能对学生们提供一个大概的升学情况的简单资讯,未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入的升学、就业辅导。建议政府支持学校构建平台,培养班主任、近年毕业的师兄师姐、已投入就业市场的校友、企业和社团加入到学校的生涯规划工作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以及更了解社会、企业的运作与学科之间的关系。

第二,实现生涯规划与就业市场的精准匹配。由于大多澳门学生缺乏对生涯规划的认知,校内生涯规划大多只集中于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建议政府以政策制定学校自中学阶段,开始把生涯规划加入到学生常规的学习安排中,透过与澳门人才发展委员会等部门的合作,协助学生提早了解澳门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特别是针对如医学、师范等近年在澳门已出现人才饱和情况的学科,以及中医药、海洋科学等新兴学科,扩展学生的思维,做好澳门的人才培养及分流。

第三,为学生提供更多大湾区的就业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已为澳门学生赴内地升学和就业提供了政策基础和发展平台。建议政府参考香港早前提出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为已被内地机构聘请的应届毕业生提供短期的工资补贴,支持学生从过往被动地吸收政府、媒体资讯,转为主动地投入大湾区的建设中,从实务工作中培养澳门青年的大局思维,拓宽眼界,正确地认识国情和国家发展的指针风向。

诚然,本文也有不足之处。一方面,在保送生政策下,参加保送考试但未获录取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征集志愿”,向尚有余额的高校争取保送机会。而澳门教青局在所公布的总录取名单并未有对“征集志愿”的录取结果明确区分;另一方面,由于隐私原因,澳门教青局公布的保送生录取结果的数据没有提供任何学生的个人信息,所以本文在模型中无法加入在志愿选择中影响较大的性别和家庭背景因素,整体模型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希望透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未来可以与澳门教青局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澳门保送生政策的完善,发挥政策效能,推动澳门青年积极拥抱大湾区发展机遇,拥抱国家教育发展的巨大红利,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猜你喜欢

升学澳门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澳门回归日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升学啦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211381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of bilateral falcine meningiomas in central gyrus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