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村史馆:汇聚创新精神 讲述创新故事
2022-08-23张奕
文◎张奕
1. 中关村村史馆外景
在海淀区双榆树二街,有一栋红砖二层小楼十分醒目,这里就是中关村村史馆。在这里,一件件新老展品,诉说着中关村的前生今世,记录了中关村人奋斗不息的创新精神;一场场新颖的活动,呈现出今日中关村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保存中关村印记
老式胶卷相机、磁带录音机、打字机……步入中关村村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玻璃幕墙,里面陈列着许多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器设备,这些老物件大多是中关村地区企业、科研院所和居民的捐赠,向观众展示着那个年代居民生活样貌的一角。
中关村村史馆常设陈列展览包括“中关村历史展”“初心·致远——中关村特楼的党员科学家”两部分。
“中关村历史展”位于地下一层,分为“中关·记忆”“科学·进军”“创业·试验”“中国·世界”四个展区,通过动态屏幕、交互投影等多媒体展示形式,让参观者沉浸其中,动静变化之间穿越中关村的百年时光。
“中关·记忆”展区介绍了中关之名的由来。位于海淀镇东北部的中关村,曾是一座人烟稀少的小村落,甚至连一个固定的名称都没有。1953年3月,《中华地理志》编辑部迁到这里,在印制公用信封时,把地名写成了“中关村”三个字。这之后,中国科学院各所陆续迁入,都以“中关村”作为通讯地址,地名才逐渐固定下来。
1953年建成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原子能楼)是中关村地区的第一座现代化科研大楼。这栋大楼是中国核科学的摇篮,走出了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几十位“两院”院士,并分化出多个重要的核科学和物理学研究机构,是名副其实的“共和国科学第一楼”。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海外学人冲破阻挠回到祖国,成为“向科学进军”的生力军,推动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些内容在“科学·进军”展区都有详细介绍。
“创业·试验”展区介绍了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中关村创新发展40多年的历程,展现了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全过程。
“初心·致远——中关村特楼的党员科学家”主题展位于村史馆一层,展览收集了钱学森、李佩、钱三强等16位中关村特楼老住户的入党志愿书,简要介绍了他们的生平,讲述了老一辈党员科学家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
讲述中关村故事
在策展过程中,中关村村史馆的工作人员着力从中关村科技工作者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中提炼主题,用真实细节、典型人物事例感染观众,激发共鸣。
2.钱三强先生书房的一角,通过VR眼镜可以查看书房全景
3. “初心·致远——中关村特楼的党员科学家”主题展
在“科学·进军”展区的“社区生活”章节,可以看到两座灰色的居民楼模型,它们的原型是被列为市级历史建筑的“中关村特楼”。中关村特楼里曾经居住过60多位杰出的科学家,其中有32位是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有6位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可谓群星璀璨。特楼模型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生动还原了3位科学家的居家工作生活场景。在特楼模型对面,还原了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家书房的一角,戴上VR眼镜,观众就能看到实景拍摄的书房原貌。
为扩大展览空间,中关村村史馆开设了网上村史馆,打造物理空间之外的线上空间,扫描展板相应位置上的二维码,《中关村特楼》《中关村印迹》等一批网络传播产品即可阅读。与“北京之声·博物馆”项目组合作上线的有声导览服务,不仅可以自助参观,还可以让更多市民通过网络云游村史馆。
感悟中关村精神
用杰出人士的名字命名小行星是一项崇高的国际性永久荣誉。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40余位中国著名科学家被国际小行星中心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用来命名小行星,其中27位曾经在中关村居住、生活和工作过。他们是共和国科技之星,也是点亮中关村的科技星光。村史馆一层有一间75平方米的“科学家精神”主题教室,教室北墙上集中展示了这些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村史馆里还珍藏了近百位院士的手印和寄语,悬挂于展馆各处。朴素的寄语中蕴含了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满腔热忱、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是一代代科学家奋斗不息的创新精神和爱党爱国情怀的见证。
为丰富和创新现场教学形式,中关村村史馆还设计开发了以清华园车站和中关村特楼为原型的创意活动材料包——“光耀百年”纸雕灯,将党课学习内容和创意纸艺融为一体,参观者通过亲手制作工艺品,可以获得更具沉浸感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