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通胀缩减法案》影响几何

2022-08-22秦泰王茂宇

证券市场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药价财政赤字赤字

秦泰 王茂宇

只有在财政赤字货币化阶段,赤字才能够建立与通胀的直接传导关系。

8月12日,继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通胀缩减法案》(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后,众议院以220票赞成、207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该法案,下一步法案将由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生效。该法案是《重建美好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被搁置之后民主党重新推出的预算调节法案。据CBO测算,该法案十年总支出增加规模为4864亿美元,总收入增加规模为7806亿美元,计划十年缩减赤字2942亿美元。

法案支出方面集中于能源及气候领域,收入则来源于药价改革、企业最低税率及增强IRS执法。该法案为拜登原BBB计划的缩减版本,在内容、规模上作出较大删减,剔除了BBB计划中规模庞大的家庭福利、个税抵免、住房、高等教育等支出,同时收入项目中对于提高企业所得税率、增加富人税等争议较大的项目也一并被舍弃。

在支出方面,能源及气候支出(3881亿美元)主要包括对清洁能源、制造、基建、汽车购置给予税收抵免,此为拜登“清洁能源”政策方针的体现,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消费者能源成本,推动经济脱碳化,保障能源安全。医疗方面(983亿美元)主要为延长1.9万亿法案中建立的ACA政府补助,目标则在于降低居民医疗支出。

在收入方面,主要来源为设置15%的企业最低税率,以及增强IRS执法力度(投入796亿美元,预计回报2037亿美元),收入规模分别为3131亿美元、1241亿美元。同时药价改革(3218亿美元)包括允许Medicare进行处方药价格谈判、建立通胀回扣。和医保支出类似,药价改革或可降低药品价格,改善美国居民医疗费用。

美国《通胀缩减法案》能否成功降低通胀?

2020-2021年,美国连续两年推出的激进财政刺激政策,是通过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方式融资的。这使得美国居民商品消费迅速过热,同时过量财政补贴反而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工人就业的积极性,使美国2021年全年工业生产恢复举步蹒跚,同时商品供需缺口拉动美国通胀迅速攀升,可以说财政赤字是美国经济“滞胀”的直接成因。

但财政赤字和通胀,并不存在绝对因果联系。举例来说,如果前期大规模财政补贴是通过更大额的富人税抵消的,由于低收入人群消费倾向远高于高收入群体,这一组合虽然降低赤字,却可能推升通胀。换一个例子,一项能源基建的支出法案对赤字是增加的,但长期可能降低居民能源费用,对通胀的影响反而可能是压降的。

面临美国持续高通胀的经济基本面所导致的民意汹涌,为了在中期选举之前积攒政治资本,拜登审时度势将原法案重新包装成为降低通胀的工具,以2020-2021年财政赤字引发通胀为出发点,宣传缩减赤字即等于降低通胀。但从历史上来看,财政赤字和通胀并无直接联系。只有在财政赤字货币化阶段,赤字才能够建立与通胀的直接传导关系。当前美联储早已停止购债,则财政赤字-通胀的直接链条已经被切断。

既然缩减赤字和降低通胀并无直接关系,那么法案各分项对通胀的影响则更关键。根据CBO测算,2022-2023年该法案对美国通胀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甚至可能造成推升通胀的效果,而对经济的影响也具备相当不确定性。

该法案在2027年之前对于赤字的缩减效应是很小的,甚至会小幅增加赤字,其原因在于药价改革、国税局执法收入要到法案后半段才能得到回报,这使得在通胀问题最为严重的最近几年里,法案对于通胀的降低效果却是大打折扣的。

法案中一大收入來源为对企业(收入高于10亿美元)加征15%的最低税率,这一项在当前美国居民消费相较生产端仍远远过热的情况下,反而可能抑制美国企业投资意愿,对供给端形成打击,放缓通胀的下行,同时抑制非住宅投资,对美国经济长期竞争力是不利的。

猜你喜欢

药价财政赤字赤字
集采药价“痩身” 护航患者“钱袋子”
中国一季度罕见财政赤字
药价谈判敲定第一单
药价机制:重建≠放开
欧盟国家的药价是如何形成的?
互信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