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畲族霞浦式首服特征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2022-08-21李佳霜关福旺杨竹丽邱夷平

西部皮革 2022年14期
关键词:霞浦畲族纹样

李佳霜,关福旺*,杨竹丽,邱夷平,2

(1.泉州师范学院 纺织与服装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2.东华大学 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

畲族是福建分布最为广泛且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对于畲族而言,其头饰和服装是当地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千百年来人民情感无言的载体。福建省霞浦地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人们在迁徙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畲族霞浦式服饰,当地畲族人称之为“凤凰装”[1],但在社会现代化与转型的过程中,畲族霞浦式首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传承危机。现有的关于霞浦畲族服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纹样、区域性特征比较以及服饰美学设计,传统畲族服饰与现代社会存在脱节现象,畲族霞浦式服饰文化的认知普及与服饰传承创新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霞浦式首服特征进行深度分析,凝练其核心元素,并指出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霞浦畲族在迁徙过程中与周边畲族以及汉族地区进行了融合,但是从如今畲族服饰发展存在的困境来看,这种融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在扎根传统的基础上再进行优化和创新。从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并期望畲族服饰能够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有所改良和发展。

1 霞浦式首服特征分析

1.1 霞浦式首服样式特征

畲族的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2]。霞浦地区畲族首服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自身特点,主要分为两个分支——东路式与西路式。霞浦县东部的水门畲族乡和牙城、三沙等乡镇的畲族人的服饰被称为“东路式”[3]。西路式服饰较为典型,代表性地区主要在霞浦县的中部和东南部。霞浦畲族服饰设计重心在于对女性服饰的表现上,注重对整体协调程度的把握。霞浦式首服的样式特征可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1.1 霞浦式头饰——凤冠及斗笠

对于头饰形制及其装饰内容的表达是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畲族女子所佩戴的特殊头饰被称为“凤凰冠”,它是畲族最具代表性和区分度的饰品[4]。凤冠(图1)是女子结婚时所配冠戴,一生只佩戴一次,死后随葬[5]。霞浦凤冠是由很多片具有厚度的棉布拼合而成,造型类似一个三角锥形状,在冠后侧加以若干银片、银花、珠串等细碎点缀。通常婚礼时,会在凤冠的银片上刻吉祥图纹,加以红色丝线与其共同装饰,视觉上增强了佩戴者的庄重感,也代表着畲族人民对于婚嫁仪式的重视。

霞浦地区临海,气候相对湿润。妇女在日常劳作时会裹头巾,或者带花斗笠,比较突出的是霞浦畲族的尖顶花斗笠,这种斗笠多用编织手法制成,编制严密,最细处一颗谷子都放不下。与汉族的斗笠不同的是,霞浦式斗笠固定的位置在后脑勺的凤尾发髻,而不是在下巴部位。为了装饰美感,人们常在斗笠上搭配红色或者白色的绸带,再加上各色的珠串,这种斗笠的制作极其耗时,在福建畲族中是非常珍贵的,常被作为陪嫁物品。

1.1.2 霞浦式上衣

霞浦畲族传统服装上衣为古典右衽大襟式小袖服款式[7],衣服上有肩套,一般没有口袋。霞浦式女性上衣的核心在于其服斗处的装饰,是当代服装设计可以参考与提炼的部分。

西路式是典型的霞浦形制,可以两面翻身穿着,通常人们逢年过节会穿着正面,劳动时穿着反面以保护花纹[8]。西路式服装的领口相对低窄,大面积暗沉主色,上衣艳丽装饰集中在服斗上角,左侧延伸到中线位置,右侧到襟边缘。装饰图案多以绣花工艺实现,习惯以衣襟绣花所绣组数分称为“一红衣”“二红衣”“三红衣”等[9],服斗处装饰具有浪漫的文艺色彩,简洁细致。

东路式上衣只能单面穿着,服饰为复领、领口装饰有两颗红绿相间的绒球[10]。东路上衣样式也有一、二、三红衣之分,不同点在于,东路式的装饰部分为横向装饰,贴合服斗外形且装饰面积较大,且装饰内容和表现手法相对西路来说更加的粗犷生动,装饰工艺处处体现出畲族原始图腾观念的延伸和外化[11]。

霞浦男装受汉族的影响很深,款式简洁,基本上没有配饰,整体服装几乎与汉族男士服装一致[12]。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霞浦式男背心的独特设计,它是立领窄肩设计,衣服外形上窄下宽,形成一个长梯形,一般来说领口处会有一枚银扣作为装饰,口袋的设计巧妙地融入刺绣纹样,兼具了实用性与审美性。

1.1.3 霞浦式拦腰

霞浦拦腰处于服装中心位置,是观者的视觉焦点,其装饰题材的选择别具一格。拦腰较为厚实,一般由两层面料缝制而成,先是打底的黑色布料,再增加一块绣有丰富图案的方形绸布作为点缀。整个外形类似于梯形,装饰性内容被放在了裙头部分,在连接着裙头的两侧会附上不到1 cm 的滚边,两侧滚边的装饰纹样一般与裙头一致。霞浦拦腰上绣有各种花卉、鸟兽及人物纹样,系扎时,彩带先往后围,再转前围,在腰部正前方打结,余下部分自然垂于围裙中央,相传是象征宫服之“国带”[13]。

1.1.4 霞浦式裤装、大裙及绑腿

霞浦畲民下身装束常根据其活动与场合进行选择。女性日常所穿着的是一种没有口袋的“半长裤”,这种裤子裤头与裤管都较为宽松,通常裤身为黑色。畲族的大裙是女性结婚时专用长裙,是用来增加仪式感的配套件,颜色基本以黑色为主,长及脚背,基本形制分为筒形与围形。绑腿也是畲族一大特色,常在劳作时穿着,霞浦地区绑腿基本上都是用一块三角形的白布缝制在末端,再系上红色璎珞和紫色的长襟,它被用来隔绝皮肤,尽量防止蚊虫与荆棘,方便畲民在深山中劳作,在冬季还有一定的保暖功能。

1.2 霞浦式服装色彩与纹样造型

霞浦东路式与西路式服装在色彩运用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别。服饰的主基调和纹饰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衣服的纹饰色彩鲜艳时,底色一般采用明度较低的色彩[14]。霞浦西路式主要以黑色与青色为大面积底色,红色和粉色次之。它会利用白色在颜色复杂区域旁作为边框,使得整体图案在衣服上更加显眼且具有整体感。西路式服装会在装饰旁边增加金边,以此来增强服装视觉美感与整体质感。相对来说,霞浦东路式服装整体色彩没有那么多束缚,除了仍然是以黑色或青色为大底色以外,对于其他色彩的运用大胆随心,善用红与绿的色彩对比,服装色彩浓烈又狂野。

霞浦畲族服装刺绣表达的主题来自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一般刺绣面积较大,在多个位置都绣有装饰图案[15]。通常围腰分布比例大,其次是服斗,再次是衣袖,起到一个装饰视觉中心的作用。西路式的纹饰多描绘龙、凤等吉祥纹样以及一些花卉植物,其服斗上的纹样装饰变化比较少,装饰纹样较为整齐,构图偏程序化,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东路式的纹饰会有群组人物、男女相会以及对动物的描绘,服斗上的纹样中会对传统题材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并且会将人物放在最中心的位置,旁边以一些吉祥纹样作为点缀。

2 霞浦首服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畲族女装丰富度和视觉冲击力的表现基本汇聚于刺绣纹样上,其中女子所穿着的围腰以及腰间会系的织带是一大装饰特色,如图2 所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会将织带和围腰的分组长条形制融合服装轮廓进行创新设计,使得畲族织带和围腰的装饰形制得到了延续。

畲族传统颜色的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也十分常见,如霞浦式服斗和围腰常运用的黑、红色,以及在点缀时运用的绿色、蓝色、黄色等,在现代走秀中就有体现。如图3 所示,古驰(Gucci)2017 早春度假系列秀场上的这件大衣以黑色为主色,红色为次,再是一些其他颜色的点缀搭配,这种色彩搭配与畲族整体呈现的复古感类似。

凤凰纹样是霞浦式乃至中华畲族共同承认的使用偏好。图4中所展现的嫵WOO 2019 秋冬新品中就出现了对于凤凰纹样的运用,它将凤鸟与花卉图案相结合,相互辉映,放置在了前胸部位,图案的运用与畲族如出一辙,都是突出主体的同时用细节进行装饰,装饰效果会更加整体,不显突兀。

3 霞浦式首服发展困境及解决对策

3.1 霞浦式首服现实困境

如今不仅仅是畲族首服文化,就连畲族本身的民族文化都在逐渐消亡之中。畲族传统服饰整体缺乏时尚感,难以在众多民族服装中凸显出来。年轻人的服饰严重汉化,基本除了重大节日及隆重活动以外,不会穿着畲族传统服饰,只有少数老一辈才保留着穿着传统服饰的习惯。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的文化和手工艺基本都依靠口头传承[17]。年轻一辈对于畲族的传统工艺大多缺乏兴趣,因为手工制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高昂的时间成本。霞浦畲族乃至整个畲民族中很多真正传统的工艺技术基本已经濒临失传,畲族服饰文化也在逐渐消失。

3.2 霞浦式首服困境解决对策浅析

畲族首服目前存在的困境,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结果,在此对困境解决进行思考。

3.2.1 提取元素,结合潮流

首先畲族服装是经过长久积累延续的,形制的传承具有畲族本身特性,不能随意改变,但我们可以提取畲族元素,将它与当前流行时尚相结合,这样既保留了其民族特性,又能够符合现代审美。如图5 与图6 所示,这些服装体现了畲服的标志性的廓形及纹样特点,在细节上用不同手法体现出了畲族特色装饰,又不失时尚感,这种提取式设计会更加吸引大众眼球,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可能性,从而更好地宣传和发扬畲族服饰文化。

3.2.2 畲族服饰与功能面料结合

畲族现有服饰需要在面料上进行革新,功能和舒适们穿着传统服饰劳作时易滋生细菌,产生难闻的气味,因此可以在面料上涂抹整理抗菌剂进行改良,虽然抗菌剂不能杀死细菌,但是可以平衡菌落,有一定抑制气味的作用。其次是畲族服装多由麻类面料制成,这是因为麻类纤维较易获取、导湿快干特性优良,满足畲族人们的传统生活需求,但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较大改变,从舒适度来看麻质服装已不是最理想的选择,因此可基于他们的传统穿着习惯,对新型服装面料进行创新设计或者重组选用,如可以在于肘关节膝关节处加入亲肤性面料,以便穿着者在这些关键部位的摩擦损伤降低。

3.2.3 提高效率,促进生产

很大一部分落后的畲族村落在制作服饰时仍然依靠手工刺绣和纯手工编织,在信息化时代下,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应更加大众化、平常化,并考虑其能够投入大批量生产的可能性,例如在纹样的呈现手段上可选择数码印花、热转印等高科技技术。从整体的面料和服装制作角度来说,可以在织造、印染、打版等技术上进行革新,引入现代化的绿色、智能加工模式,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3.2.4 调动民间力量传承服饰文化

如今学者们对于畲族首服及其文化的关注是较为热切的,但是大众对于其了解程度不够,所以后续可将文化传承的目光投放到民间。调动民间力量参与畲族服饰保护“非遗”本身就是社区居民世代传承发展的文化事象[19]。对于传统畲族服饰与服饰文化的保护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呼吁民众增强文化保护意识,可更好地宣扬畲族首服及其文化的独有特色。另外,还应该大力培养畲族优秀设计师,加强民族文化自我传习[20],提高更多人们对于传统服饰的关注度。

4 结语

霞浦畲族首服特征与所在地区联系紧密。服饰的东、西路差别反映出霞浦地区与周边不同区域的融合情况,通过服饰所展现的是同一个民族不同的人文风貌。首服形制与畲民的日常活动与作息紧密相关,前文所提及的畲民头饰、鞋类与服装面料的选择均来源于人们生活与劳作的根本需求。

霞浦畲族服饰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霞浦畲族的传统服装时尚性不足,整个畲族服装的标志性难以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在霞浦地区的部分村落中,传统服饰仍采用手工制作,制作效率低下;新一代青壮年对传统服饰的热情并不高涨,畲族的许多手工技艺甚至濒临失传等。

对畲服形制的改良将有助于霞浦地区畲族首服的传承发展。无论是从美学还是穿着舒适度的角度出发,服饰都需要着眼于现代人的需求变化,通过改良创新使畲服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这是一种新的传承和发扬。

通过调动更多力量宣传畲族文化,呼吁大众了解畲族传统文化根源,了解其服饰特点,畲族服饰文化有望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延续。畲族文化需要在潜移默化中传导,而不是刻板地保持其传统样式或只注重其外观形制,而不考虑其内涵价值,让真正的畲族文化慢慢消亡。

猜你喜欢

霞浦畲族纹样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霞浦滩涂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永安“三月三”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西夏陵出土砖饰纹样与特点
匆匆那年,我去过的霞浦
厚德载物 博学多才 自强不息 臻于至善——霞浦八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