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数智产业学院建设研究

2022-08-20华秋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数智产教校企

□文/ 华秋红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 江苏·无锡)

[提要] 产业学院是目前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形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组织形态变革的创新,也是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有效手段。数智产业学院围绕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教育内涵建设要求,对接区域经济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本文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数智产业学院建设思路,构建高职数智产业学院建设路径,为数字经济视域下高职数智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高职产业学院建设实施背景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国家始终坚持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高职教育应坚持校企深度融合“双重主体”,政府要大力扶持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倡导企业积极参与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将企业实际需求多渠道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指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校企合作设立产业学院”。2020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 号),提出“推动高校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产业学院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形态,是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组织形态变革的创新,也是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有效手段。

二、高职产业学院建设实施目标

产业学院是目前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形式,是从根源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型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学校成立“新道数智产业学院”,校企协同推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建设,打造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数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产教融合教学基地,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借助用友集团的产业资源,建设“双师”培训培养基地,促进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的提升,培育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高层次人才,构建产学研深度协作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发挥示范引领功能,推动资源和成果的共建共享。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努力,以数智化产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研究有效衔接的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健全产教融合的协作教育体系,创新企业兼职教师评聘机制。培养拥有企业数智化变革理念和相关知识技能的交叉复合创新型人才,服务产业数智化升级进程,服务中国数字经济长远发展。

三、高职数智产业学院建设思路

数智产业学院围绕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教育内涵建设要求,对接区域经济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以“聚政产学研育人生态,育交叉复合数智人才”为建设出发点,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服务地方产业升级。数智产业学院建设思路主要围绕创建双元育人、人才服务、产学研创新、社会服务四大平台展开。

(一)创建双元育人平台。数智产业学院双元育人平台主要体现在“五共协同”:双元共育、人培共定、双师共培、基地共建、成果共创。第一,双元共育。学校和企业协同联动、深度融合,实现数智产业学院共建共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未来的高质量数智化人才。第二,人培共定。学校和企业根据数智产业需求和区域经济特点,共同构建“专业群平台课程”与“专业特定”课程均衡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制定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第三,双师共培。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数智化+新财会”的交叉复合型双师队伍。企业安排专业技术骨干进课堂,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学校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培养适应数智化时代需要的双师队伍。第四,基地共建。学校和企业共建数智化实践教学基地,将数智化企业搬进校园,共建产教融合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第五,成果共创。学校和企业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形成校企优势互补,将产业学院打造成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助力“新财会”特色人才培养战略,带动区域行业产业发展。

(二)创建人才服务平台。立足行业,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创新基于数智经济下岗位能力需求的“理实并重、课岗融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实施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制定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程建设体系,共建评价标准,将人才培养目标放在数智经济驱动下的企业用人需求上,共同培养具有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创新思维、技术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新财会人才。创建“一网一会”人才服务平台,一方面依托中国泛经管领域职业发展平台——“新道人才网”,提供海量资源,打造人才标签,实现校企垂直对接,岗位精准匹配;另一方面借助用友用户组织平台——“友互会”,加强与用友客户、生态伙伴的交流合作,提供面向未来的数智化人才,服务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帮助企业客户赢得更加广阔的未来。

(三)创建产学研创新平台。遵循“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制定合理的产学研协同发展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产学研创新平台。努力构建产学研结合的立体发展模式,建立“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RPA 应用研究中心,参与企业发展和创新,为企业提供科技、人才全方位服务。充分利用学校各种有效资源,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产学研创新基地建设,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提供便利条件,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创建社会服务平台。成立财务数字化应用认证中心,引入企业数字化应用“1+X”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携手推动制定“数智化+新财会”特色人才的技术标准、人才标准,构建行业培训认证和学历教育一体化融合的教育体系,探索启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产教共建“数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承接本区域“1+X”职业培训与鉴定、中小企业数智转型咨询、企业人才数智应用培训等,构建与行业相衔接的专业化社会服务职能,使人才与需求端全方位有机融合。

四、高职数智产业学院建设路径——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为贯彻落实国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政策和指导意见,面向本地区产业发展,为高水平应用技术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持续推进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政校企多方联动、互融共生、协同育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新道数智产业学院”,校企协同推进数智经济下新财会人才培养,建设数字化、智慧化、专业化的产教融合实训示范基地,借助用友集团的产业资源,建设“双师”培训基地,促进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学院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为突破口,将财务共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逐步纳入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广数智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现代企业的业务财务、共享(众包)财务服务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智能会计人才。(图1)

图1 数智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图

(一)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机制。立足行业,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创新基于数智经济下岗位能力需求的“理实并重、课岗融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根据校企合作自主创新教学战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研究管理制度,共同创建评价规范。将人才培养目标放在数智经济驱动下的企业用人需求上,共同培养具有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创新思维、技术素养的复合型“新财会”人才。

创新产教融合体系,持续完善数智产业学院的制度管理和内部架构管理体系。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和优质企业,加快实现课程设置与产业布局、教学内容与工作能力、教学环节与实践活动、科技研发与企业技术创新的高效对接,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大数据会计”专业群建设生产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按照技术专业匹配岗位(群)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规定,校企合作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新型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考核机制,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二)打造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创建校企合作人力资源管理共建共享体系,在产业学院内部架构设置多名企业教师和产业教授岗位,有计划地派出相关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实施校企双师合作教学、创建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坊),承担产业学院内部师资交流和培训等业务,把产业学院建设成为高质量师资培训的重要载体。

为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企业为校方开展“课程赋能、企业实习、产业拓展、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培训,并进行分级考核认证,教师持证上岗。借助新道科技实践育人经验,聘请企业专家、实践讲师,通过线上研修、线下研修、观摩研修为学校师资赋能实践课程、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企业案例,并联合企业进行相应的企业师资等级认证,拓展教师职业舞台,开展更多的校级教学经验交流,提升学院在同类院校的竞争力及影响力,打造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

(三)校企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以数智产业学院建设为依托,采取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打造实践教学、科技研发、生产实习、培训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将产业元素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统筹考虑课程与生产要素,共同构建实践教育体系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创造真正的企业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建设创新型数字财务会计人才素质培养中心、业财融合实践中心、能力训练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业务处理中心、财务数字化应用“1+X”证书考证中心。建立具有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云财务智能会计、财务数据分析、财务共享业务处理、区块链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数字财务人才培养基地。

(四)提升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深化学校与行业组织和产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发挥学校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重大应用项目的研究,合作完成项目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加强高校科研成果的分享,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增强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成立用友管理信息化工程师认证中心、财务数字化应用认证中心等,引入企业数字化应用“1+X”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携手推动制定数智经济+商业群的技术标准、人才标准,构建行业培训认证和学历教育一体化融合的教育体系,探索启动“1+X”证书制度。产教共建“数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承接当地、区域乃至全国性产业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及员工教育培训等。形成专业群对接产业,发挥群内专业的集聚效应和社会服务功能,助力学校实现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综上,产教融合是培养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实现产学研用结合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职数智产业学院围绕新时期“高质量”教育内涵建设要求,对接区域经济产业链、人才链协同发展,深化教育内涵,服务产业升级;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卓越会计人才为目标,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体系;积极塑造学生职业素养,开展多层次、灵活性、模块化的新技术专业能力训练,开展师资研修和创就业指导,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对会计专业群建设发展起到积极引领作用,具有示范推广效应。

猜你喜欢

数智产教校企
“数智”视域中苏南蒲岸村微湿地公园公共设施情感化设计研究
路安炎:按下中国造纸业“数智转型”启动键
网安天下担使命数智引领向未来"双引擎"驱动现代警务创新人才培养(计信系摄影报道)
乡乡镇镇通5G”建设助力山西“数智”转型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