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营造“五最”营商环境
2022-08-20顾伟国
顾伟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常州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把打造高标准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对标国内一流和国际先进,找差距、查不足,坚持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努力创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获得感最强”的“五最”营商环境,
聚力服务更精细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必须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用心用情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常州经开区推出了一系列便企利民新举措。
大力简化审批流程。营商环境成本高低,直接影响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审批速度跑得更快,营商成本降到更低,常州经开区努力实现企业开办“0.5天常态化”,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实现照后减证和准入、准营同步提速,工程建设项目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加快审批事项线上并联审批,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减证利企举措。积极探索“一张网”管全局、“一个平台”全监测、“一个链条”全监管,为企业解决难点和堵点。现在,群众办事实现了“三个零”,即企业注册“零审批”、政务服务“零跑动”、业务办理“零证明”,大幅提高了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设立企业开办服务专区,施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办”,推行“一件事套餐办”,开展审批场景“免证办”,探索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民办教育全生命周期服务,围绕简审批、优流程、强服务,以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倒逼流程再造,制定统一的收费清单,清理规范减少涉企收费,努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用行政审批的“减法”换来营商环境优化的“加法”。
坚持顶格服务。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倾听,建立“企业直通车”“企业家监督员”“12345市民热线”等工作机制,开展“企业大走访、问题大收集”专项行动,及时收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时刻站在企业家角度看问题、想问题、解难题,诚心诚意服务、积极主动服务、精准有效服务,切实为企业做好“围墙外的事”,为企业在常州经开区发展壮大提供最优质土壤,让“放管服”改革的成果不断体现在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之中。
聚集政策更精准
实践证明,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增强创新力、提高竞争力。常州经开区始终坚持把政策制定和落实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引擎,通过加强政策系统集成,以更大力度惠企、暖企、稳企、护企、安企。
服务平台更智慧。通过利用政务服务平台、新媒体平台,逐渐打通“政策找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促使惠企助企政策能够及时精准抵达企业,项目评审更加便捷,资金拨付更加高效,政商关系更加清朗。过去,很多企业由于缺少了解政策的便捷渠道,对政策理解不深、运用不广。如今,常州经开区变被动的“企业找政策”为主动的“政府送政策”,营商环境的吸引力自然也就更高。
政策匹配更精准。从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出发,为企业定制一批个性化“套餐”,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通过政策和企业的精准匹配,“一企一策”的精准配对得以实现,从而让各类市场主体安心扎根、全心经营、放心投资。
惠企助企更及时。为推进惠企助企政策快速落地,常州经开区推出涉企奖补“即享即兑”政策。通过全面优化兑现流程,强化兑现服务,实现了申报材料清单最少、审批流程最简,奖补资金24小时内拨付到位。即享即兑,惠企助企跑出“加速度”,让企业切身感受到了政府政策的“真金白银”,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
聚焦法治更公平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就足,市场韧性和经济发展动力就强。在实践中,我们既当好“店小二”,用法治定标定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又做好“啄木鸟”,用法治之“喙”确保市场肌体整体健康。
推行包容审慎执法。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过程中,有时难免出现因为不了解相关规定而触碰“红线”的问题。针对此类现象,为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营造更加优质宽松的营商环境,常州经开区推出“首违不罚”机制,对招商引资项目和企业的部分轻微违法行为推行包容审慎执法,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真正让企业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
强化公正文明执法。行政执法与市场主体权益联系最为密切,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是改善营商环境的关键。在实践中,我们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坚持把公正平等保护贯彻到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为行政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戴上“紧箍”、划下“标准线”,切实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达96%以上。
打造更加宽容的法治环境。坚持把营造更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企业的获得感越来越强。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清除隐性壁垒。通过打造“无证明经开区”,大力营造“无证明是常态、要证明是例外”的政务服务环境,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新业态、创新型企业在发展初期提供更加宽容的制度环境;通过以承诺替代证明,在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事项中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为诚实守信者提供优先办理、容缺受理、加快办理等服务,真正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硬内核”。
聚优制度更有效
一个地方有什么样的营商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生态、干事氛围、发展态势。针对“重招商、轻养商”等问题,常州经开区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用制度集成铲除破坏营商环境的顽疾,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实行“零容忍”,让各类市场主体看到实实在在的改变。
探索建立营商环境优化推进机制。将营商环境评价结果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通过实施集综合评价、正向激励、反向约谈、容错免责于一体的机制,倒逼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落细落实。
实施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坚决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坚决打破制约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破解“注销难”“变相招标许可”等痼疾,全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努力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建立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在日常办理业务过程中,群众对于“办不成”“很难办”等现象反映比较突出,为切实解决政务服务中“疑难杂症”受理难的问题,我们打破部门阻隔,探索设立“零号”窗口,提出“让一切审批事项由‘零号’窗口兜底,让一切疑难问题在这里归零”,为在办事过程中遇到各种“疑难杂症”的企业、群众提供专门服务。企业、群众遇到“办不成的事”,亦可直接到“零号”窗口反映,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茁壮成长提供充沛的阳光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