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创新· 专题报道新三板 新发展
2022-08-19魏晓文
文 / 本刊记者 魏晓文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2008年成为全国首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2019年更是从经济特区跃升先进示范区,推进“双区”建设。如今,随着新三板改革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在改革中强筋壮骨的资本市场将更好地承担起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深圳持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引领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2年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的一则消息,搅绉一池春水,让貌似平静的新三板市场话题迭起。在市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对首次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进入创新层再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
在中国内地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是公认的金融铁三角,地位相对稳固。即便近年新冠疫情爆发,作为全国经济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深圳区域内的股权融资也依旧活跃。
根据深圳证监局最新公布的年度监管信息显示,已披露去年年报的350家深圳新三板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70.16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44.65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位居全国首位。
与领先全国的整体数据相比,去除金融业、房地产开发业之后,深圳新三板中340家实体经济公司去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20%,显著高于全国-1%和11%的平均水平。
就在本刊出版前的7月11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也发布《2023年民营及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培育扶持计划改制上市培育资助项目申请指南》,称将对完成改制辅导、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重组外地上市公司并将其注册地迁入深圳市的民营及中小企业,以及迁入深圳市的外地优质上市公司给予奖励。
一连串的鼓励刺激,深圳的“新三板”市场,展露出新时代的新气象。
早在1998年,在时任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的领衔下,民建中央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该提案因立意高、份量重,被列为“一号提案”。提案提出后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在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和科技界、金融界产生巨大反响,掀开了中国风险投资大发展的序幕。
“一号提案”指出:“当代国际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必须借鉴国外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推动科技进步。”
1999年,上海将“结合建立创业基金,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并推出了总额达6亿元的“上海创业投资基金”;北京市政府提出3年每年的风险投资额不低于两亿元;深圳斥资5亿元发起成立“深圳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其实在上世纪末期的中国电影中,我们已经见惯了股票交易大厅中交易员们谈判、叫喊、比画的手势,但实力低微的小企业进不了这样的交易所,只能在交易成本高、流动性差的场外进行交易。
创新型中小企业实际上就是在企业发展成熟之前,还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这个状态的企业在金融、营收、现金流和各项财务指标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波动性,甚至它们不一定有正的现金流。这些企业要依靠传统信贷的方式来提供金融支持,显然非常困难。
2012年8月,中国证监会建立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其前身就是有6年运作经验的中关村代办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
“新三板”建立之后,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一道,共同构建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它对挂牌企业没有明确的财务指标要求,这对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来说,在当时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会议决定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俗称“新三板”的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至全国,鼓励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强烈呼唤创新的时代。资本的大浪打来,一股全新的创新力量,也在迅速集结。
2004年成立的深圳市远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并不显眼,他最初由多家海内外电子公司投资组建,以继电器产品为主从事电子产品的流通销售。12年之后,这家已“进化”到专业提供数字化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变更为“深圳市远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新三板”。
在资本市场,以5000万注册资本起家的远行科技显然不能和产业雄厚的大鳄们相比,当年他们的营收刚刚超过2000万。但在中国,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科技创新和增加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有目共睹。资本的加持下,远行科技2021年已经拥有了36项发明专利和75项软件著作权,拥有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云原生PaaS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研发平台。
第三方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然而由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往往具有规模小、轻资产、高成长性以及高风险等特点,其取得金融服务的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顽疾。新三板推出,面向全国接收企业挂牌,被看作是“中国真正的纳斯达克”。
在美国,纳斯达克以及它所搭载的英特尔、苹果、微软、甲骨文等企业曾叩开了新时代的大门,诞生之初是创新和硬核技术的象征。相比于传统交易所,纳斯达克近乎“零门槛”,让很多初创企业也有了获得资本市场支持的机会。而相比于混乱的场外市场,它设置了一些规范标准,与场外市场区别开来。所以,纳斯达克与硅谷、风投等仿佛架起了一条通往未来的路,行走上这条路上的,不是埃克森美孚、IBM、AT&T等早已在纽交所上市,市值高达三四百亿美元的巨头,而是一些之前鲜见的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催生出来的,当时力量相当的微小的公司。
中国资本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服务于中国经济面临的迫切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需要。
2013年1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成立,并引入了基础层和创新层的市场分层制度及相应的交易机制创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2014年—2016年期间,新三板经历了狂飙突进式的扩张,年挂牌企业数量分别高达1216、3557和5034家。截至2021年9月末,全市场累计服务企业13457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94%,民营企业占比93%。
和远行科技一样,很多深圳“新三板”实体经济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2021年他们的研发支出合计29.84亿元,研发强度维持高位,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较同期全国平均研发强度4%、深圳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4%均高。75家公司连续2年研发强度保持在10%以上,其中共10家公司年度研发投入超过3000万元。
上市门槛相对最低,没有行业刚性限制,盈利指标、非赢利指标均相对最低等等。这些都是让纳斯达克当年从纽交所、美交所等一众元老中脱颖而出的因素。
为了建立一个逐渐优化的企业动态成长路径,制造了更多的IPO及转板机会,纳斯达克针对企业规模大小和管理标准,设置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针对全球范围内大型市值公司,制定严格的各类上市标准);纳斯达克全球市场(针对中型市值公司,需满足较严格的财务指标、流动性标准及公司治理标准等);纳斯达克资本市场(针对市值较小公司,上市标准相对较低)的分层制度。
“新三板”2013年正式运营,于2016年启动由基础层和创新层组成的市场分层管理机制,并在2020年正式设立精选层。精选层企业挂牌时可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被市场称为“小IPO”。
2021年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新三板”终于接续了从股权转让市场到交易所,从非上市公众公司到上市公司的又一次面对中小企业创新的资本服务革新。
北交所的上市公司从“新三板”创新层符合条件的挂牌公司中产生,而“新三板”的基础层和创新将为北交所源源不断地输送上市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深圳共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成功IPO上市,占深圳辖区新上市公司总数的21%,首发募集资金合计46.32亿元,占新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总额的15%,这些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平均时间都超过3年半。
北交所的设立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拼图”: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主板主要面向大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科创板主要面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聚焦“硬科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创业板主要面向成长型创新创业,定位“三创”“四新”,即企业符合“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或者是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北交所将面向创新型中小企业,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三板的创新层、基础层继续面向中小微型企业。
为中小企业服务是内嵌于“新三板”的基因。从北京中关村到深圳证券交易所,有超过2000公里的路程,对于深圳的“新三板”企业,当年的愿景都肇始于2000公里之外的政治文化中心,多年发展之后,他们的目光,又一次汇聚于此,资本服务的创新历程似乎形成了一个闭环。
过去五十年时间,纳斯达克聚集了一批全球最出色的高科技企业,而这些伟大的企业在创造与分享财富的同时,也成就了纳斯达克。作为全球高科技企业云集的市场标杆,纳斯达克的成功一直被期待能够复制到中国资本市场。现在,新三板现有创新层和基础层与北交所形成“有上有下,层层递进”的层次关系,给了中国资本市场再次呼唤“纳斯达克”的机会,也给了更多中小微创新企业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显然,深圳的“新三板”企业和资本们,走得更快一些,离梦想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