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的艺术接受:“异同性”与“再创造性”的变与不变
2022-08-18施齐中国传媒大学
施齐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接受即指在艺术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地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艺术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其特征是通过体验性、过程性、异同性、再创造性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它们相互联系,紧密互动,共同显示出艺术接受活动的性质。当下,互联网通信技术与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使得人们逐渐认可并习惯了新媒体的时代逻辑,并衍生出全新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模式,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更丰富的创作灵感以及更多元的可能性等。基于此,本文将以艺术学理论为前提,结合相关社会现象,聚焦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艺术接受的异同性与再创造性,探究二者的变与不变。
一、新媒体时代下艺术接受的异同性
顾名思义,艺术接受的异同性,包括艺术接受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艺术接受的共同性是指所有艺术接受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分享着共同的特点;艺术接受的差异性是指因主体、对象和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艺术接受呈现出差异性。新媒体技术的到来,并没有大程度地改变艺术接受的共同性,艺术接受的共同规律与特点依旧大致维持原态。但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不再是庞大社交网络的某一节点,而逐渐成为自己社交网络的中心,社交由自我为中心向外延展。在此模式下,人们的个体意识逐渐增强,个体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也不再受束缚,因而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差异性逐渐表征出较大的变化。
众所周知,艺术接受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其一,相异个体的接受差异性;其二,相异群体的接受差异性;其三,同一主体的接受变化性;其四,不同作品的接受差异性。此四方面均与艺术接受者,即“人”,息息相关。
相异个体的接受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在接受同一艺术作品时呈现的差异性。《鲁迅全集》中早就对于这种接受差异性进行过描述,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1],接受个体不同,视野不同,理解也就不同。放之今时,新媒体时代的人工智能算法会根据用户喜好向用户推荐其可能喜欢的内容,久而久之形成的信息茧房“在一定程度上会固化人们的信息获取路径、强化人们的选择性心理”[2]。在此种情况下,即便不同用户接收到相同艺术作品的内容推送,用户长期以来被算法培养出的固化观念与视角,也会使得其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出现较明显的差异性。
相异群体的接受差异性范围则较广泛,包括时代差异性、民族差异性、社会差异性、阶级和阶层差异性等。群体差异性又分为群体接受的选择性和群体在面对同一艺术作品时所表现出的接受差异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群体差异性不言而喻,而在新媒体时代下,发达、共享的网络使得艺术作品的阶级或阶层独有性逐渐减低,任何阶级或阶层的用户都能在网络上感知到相同的艺术作品。例如,如今各类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已经不再仅存在于特定的展览馆,人们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可以随时线上欣赏,近年兴起的VR(虚拟现实)技术更是让人们的线上参观更具方向感、真实性。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让艺术作品的“欣赏门槛”不再难以企及,然而局限在于,人们的欣赏水平与艺术感知力仍有差距,即所谓“所有差异皆为趣味的差异”,门槛的降低并不能提高大众的艺术欣赏水平,更不能削减艺术接受的差异性。但必然值得肯定的是,新媒体时代为大众接受艺术的“机会均等”作出了正向贡献,也为大众审美趣味的提升提供了可能性。
同一主体的接受变化性指同一主体在对待同一件艺术作品时,也可能因时间、地点和前理解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的差异性。变化是人永恒的主题,人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系列事件会不断拓宽人的视野,改变其感知能力与理解水平,从而使得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的理解随时间发生变化。郭沫若即曾经谈过他读《离骚》的感受,童年读“不曾感得什么”,随着年龄增长,再读《离骚》,就慨然有感,感到了它的伟大。[3]新媒体时代,信息飞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途径增多,艺术作品与受众的互动性也在增强。这些时代特征加速了人们视野、感知力、理解水平的变化进程,同一主体的接受变化性也因此变得更为突出。
不同作品的接受差异性也较为容易理解:同一接受主体在面对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时,会表现出接受的差异性。听音乐剧、看油画展览、读经典小说,这些活动无法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然也不能产生相同的艺术接受效果。在新媒体时代,碎片化的传播特点、丰富的传播形式使得艺术作品的各个角度都被充分展示在大众视野中,即便是同样的作品,受众观看其不同角度时,也有可能产生类似于“不同作品”的接受差异性。
前述相异个体的接受差异性、相异群体的接受差异性、同一主体的接受变化性、不同作品的接受差异性,在新媒体时代的技术催化下产生了变化。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让大众们的情绪表达与价值输出有了载体与出口,艺术接受的差异性会部分直观地体现在新媒体平台上不同受众对于艺术作品的讨论、争执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众艺术接受的碰撞与交融,从而推动了大众对于艺术审美的深度理解。
二、新媒体时代下艺术接受的再创造性
艺术接受具有再创造性,表明艺术接受并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活动。而是一种积极主动、具有能动性的再创造活动。所谓再创造,是指艺术接受者在艺术作品所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艺术素养、审美经验、生活阅历等,发挥想象、丰富或提炼艺术形象、生成艺术意义的创造性活动。艺术再创造是一种二度创作,它一方面是对艺术作品本身价值的超越,另一方面又受到艺术作品的限定。
在茵加登看来,文学作品是一个图式化的纲要结构,布满了未定点与空白,有待读者来加以补充。艺术领域亦是如此,艺术作品作为感性的存在物,大多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没有固定的评判模式,艺术接受的再创造机会也因此展现。由于新媒体时代的种种特性,这种“再创造”的闪光被放大。
新媒体时代催生出大大小小的新媒体平台,微博、知乎、抖音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的用户数量动辄便以亿计数。各类平台均以服务受众、提高受众黏性为其目的,而“互动”则是满足此目的的高效手段。“受众—用户”两者的身份转型使得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更丰富、视野更开阔,同时,人们的自我表达的欲望不再受技术条件的束缚,智能手机、5G网络、操作简便的视频非线性编辑软件(如爱剪辑、剪映等)使普罗大众的创作能力也能得到更淋漓的发挥。因而,新媒体时代为人们提供了丰沃的艺术再创造土壤,并同时影响人们艺术再创造的方式与形态——艺术创作者更倾向于再创造出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的艺术形象,如获得49亿票房的国产动画大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导演饺子一改传统神话艺术中哪吒的形象,用更为贴近大众生活、更具趣味性的哪吒形象(见图1),再创造出受到广大观影者青睐的故事。
图1 《哪吒之魔童降世》宣传海报
艺术接受的再创造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接受者的审美经验越深厚、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越高,其审美再创造的力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由此看来,艺术接受者应当努力提升自身艺术素质,将新媒体平台和技术作为手段和方法,才能在再创造的过程中收获乐趣。但值得注意的是,再创造毕竟是在艺术作品基础上的二度创作,绝不能脱离作品自行其是。脱离作品的艺术再创作很容易借助新媒体的推力广泛传播,此方面的艺术伦理问题也是层出不穷,需要艺术创造者与再创造者共同注意与规避。归根结底,艺术接受是一种意向性活动,再强大的想象力也不能脱离接受主体与艺术作品的意向关系,此为艺术再创造之所以为“再”创造的原因。
三、新媒体时代下艺术接受的新特点
(一)视听符号的流行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大众对于慢节奏、冗长的“记录式”文字逐渐丧失耐心,而视听媒介能够令人们在短时间内高效、快捷地获知精华信息,在此背景下,“展现式”的新媒体媒介正逐渐成为我们认知事物的重要来源。
各类艺术作品可以通过移动用户和互联网终端,以动态图片、短视频等形式传递给大众。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视听符号传播,受众广泛、利益可观,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伴随着市场与技术的紧密联系与相互作用,艺术接受的方式也在不断朝着视听时代发展,原本的广播、报纸等符号单一的传统媒介正在逐渐衰弱。
(二)便捷性、片面性与程序化
新媒体技术使信息的传播效率迅速提高,各类电子媒介的出现与发展也使各类艺术作品的艺术接受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即所谓“便捷性”。但因各类艺术资源的无限丰富,致使艺术接受者的选择空间过大,海量的艺术资源让艺术接受者在接受艺术时无法全面、深入的了解与感悟,造成了艺术接受的片面化,即所谓“片面性”。魏明雪在《论艺术跨界对艺术接受与艺术消费的影响》中指出,“艺术接受主体具有一定能动性,观者会自动选择感兴趣的艺术并用最简洁轻松的方式欣赏艺术”[4],新媒体时代,这种自动选择与欣赏方式更为突出,比如各类平台的推荐算法机制,能根据用户既有的浏览爱好、选择习惯等来进行定制化的推荐,艺术接受者本身的能动性进一步被放大,即所谓“程序化”。
(三)资本化与产业化
新媒体时代深受资本的影响,艺术接受也在资本的包围下产生变化,部分艺术接受过程甚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逐渐完善与发展。艺术接受的主体为“人”,而人具有社会性,必然与资本相联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放大了资本的作用,使得资本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短视频平台抖音为例,其官方视频加热工具“DOU+”(见图2)可以提升内容的曝光效果,将资本转化为视频本身的播放量与互动量,通过该方法使其在平台的推荐算法中占有绝对优势,从而让更多的用户能“被推荐”这一资本催化后的视频,达到更强的传播力。
图2 DOU+官网介绍
由此可见,艺术资本化与产业化不可避免,艺术接受应当在充分利用资本的同时,保证艺术的创意性,这需要与艺术创作相关的广大群体共同努力。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艺术接受的异同性与再创造性发生变化。本文研究发现,艺术接受的共同性大致维持原状,而差异性在信息茧房、共享理念、互动特征等新媒体表征下正在被放大。艺术接受的再创造性因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而闪光,但与此同时,也正面临着许多挑战。艺术接受总体上呈现出视听符号流行、便捷片面与程序化、资本化与产业化等新特点。在瞬息万变的今天,互联网科技与新媒体技术还在不断发展,艺术接受的貌态也将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