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发性种植行为的老龄化社区景观更新研究
2022-08-18卢俊霖张琬晴唐建
卢俊霖, 张琬晴, 唐建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0 引言
我国面临着粮食安全与老龄化加速的双重战略问题。2006年我国划定18亿亩的耕地红线,2013年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2021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累计粮食进口16453.9t,较同期增长18%,占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的24%,加强粮食的战略物资储备制度成为重大战略性问题[1];“十四五”期间我国老人口增长相对平缓,是做好养老服务准备的宝贵窗口期,在这一时期全国老龄化人口将要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也成为当代养老主流方式。这也引发了对既有住区更新的思考:采用何种更新策略可以更好地统筹兼顾两个问题。都市农业可以追溯到英国于18世纪实行的份例农园制,开拓城市空地建设成为菜园,20世纪60年代学者提出“生产性养老”等,促进了2003年世卫组织“积极老龄化”话题,我国在20世纪也开始了有关于乡村、城市农业问题的研究,如刘长安的“有农社区”模型,张玉坤的“生产型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微农业”等理论及“创智农园”、“百草园”、“一米菜园”等实践,但在社区适老化改造与社区种植结合方面缺乏相关研究[2,3]。
1 自发性种植与老龄化社区更新结合的可行性
1.1 老人的背景及意愿
在市内选取了6个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老旧小区进行了相关数据调研,主要涉及问题为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的家庭收入、早期经历,行为偏好等,进而得出其农业种植经历的普及率及其对社区自发性种植活动的看法结果见图1,由此可得出:其一,老人对经济拮据的感受超越心理孤独,当然后者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二,绝大多数老人都有着农村生活经历及种植经验,都经历了农业合作社时代;其三,以经济导向为主,观赏性为辅的社区改造活动是老人非常支持的,并缓解其经济压力与孤独感。此调查结果也基本支持了作者的猜想,在适老化与社区种植之间有着操作空间,可以通过承认种植活动的合法性并加以推广,形成解决社区老龄化背景下公共环境衰败的策略。
图1 老人基本情况调查
1.2 社区景观演变历程
图2从空间及时间层面分析了调查的小区内社区景观演变进程,由此可知对应着公共街道、公共广场及单元庭院等不同的空间单元发生了不同类型的开辟农园的活动,其中单元庭院内是改造的重点。单元庭院内也分为基于原有花池的核心种植区域,边缘新开辟种植区域及自由点状种植区域。从时间维度上来说,小区居民在2005~2010年的迁移造成了社区景观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居民组成的不可逆化,决定了景观的改变过程也是不可逆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社区农业与适老化的可行性。
图2 时空视角下社区景观演变
1.3 老人的身心健康需求
自发性种植的劳动对老人的健康有提升之外还能使之获得满足感。在经济效益因素影响之下,相较于不能带来实际价值的机械单调的形式主义景观,老人更需要带来经济效益及促进交往合作的农作型环境。老人在此农作过程中会经受锄地、除草、播种、施肥浇水等活动,早上五点钟便起床到早饭间空闲时间从事的农作活动引发一天中最早交流互助活动,休养型农作为老人提供了新鲜的瓜果蔬菜既健康又可作为珍贵劳动成果互赠,其特殊的经济模式也契合其50~60年代成长经历所形成的价值观,有助于消解寂寞孤独。经过调查,种植活动除了促进老人的劳动,还有效的促进了老人的交往,认可度评价比劳动还高如表1所示。
表1 老人种植活动评价调查
2 基于自发性种植的老龄化社区环境更新特征
老龄化社区农业与普通的可食用地景的改造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景观公有
公有的景观在私人占据的过程中被侵蚀,一并带来的还有公共环境完全为老人所占据,由此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的生活领域完全割裂,不利于社区全龄化空间的营造。同时按照《民法典》第271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由此可知,景观的公有属性必须得到保障,规范老人的种植行为,设立相应的种植规则是改造的重点。同时在改造过程中应收集社区内所有居民的意见,以不同人群的比例集合不同年龄段的景观偏好。
2.2 动态更新
老龄化带来了社区农业的不可逆变化,同时也为一种动态更新模式带来了适应性。由于引入了适老化的理念,且老旧社区居民人员组成不断变化、生活方式不断进步、社区自发性更新处于长期的动态过程,绿化更新也应保持动态化。且更新需要老人的参与与后期管理,促进老人的劳动,也呈现为动态化特征。由于老人及老旧社区资金匮乏,文中所举多项措施旨在创造一种动态更新周期的中间状态而非最终状态,更新措施都以便于修改的方式“微介入”,随着资源的加大投入可以使得景观继续加大更新力度。老人群中存在着不同的团体组织,可以使这些团体组织参与管理社区农业,并加速其制度化公开化。进而通过社区农业的植入进一步增强全龄段社会关系,构建更为高效融洽的社会网络,树立全新互惠规范,促进社会互动互助,进而促进社区自治,更新后的社区关系见图3。
图3 改造后社区关系
2.3 资源循环
社区提升的本质不应是新资源的投入,而应更多关注现有资源的再循环,故应当将资源循环的理念引入环境更新。引入适老化更新的理念后,老人的生活习惯及价值取向也决定了节约目标下的资源循环是广为接受的。社区可以利用自身代谢的废物,将资源单向流动和线性代谢的现状,转成多项循环的系统性低功耗社区。基于老人的日常习惯,在空闲用地上设置废物中转站或在小区外设置一定的资源运转中心,连接生产系统与生活系统,除农业产出用以社区食物供给循环外,还将食物垃圾处理作为有机废物肥料,打通物质代谢通路,减少代谢废物输出。
3 研究案例分析
3.1 更新策略综述
老旧社区的更新应结合以老人行为特征、社区空间特征及改造意愿,基于多快好省的改造理念,可以遵循以下步骤见图4。
图4 案例研究步骤
3.2 满意度及自发性改造评价
始建于1987年的东皋小区是临沂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第一批商品房,是县级各政府机关单位盖房,统一安置政府职工所形成的小区。其规划区总面积19.75万m2,小区面积10.5万m2,其中居住用地10万m2,公建用地0.5万m2,道路用地1.7万m2,公共绿地2.7万m2,建成住宅楼10万m2,小区采用独栋独院或两栋一院的布局方式,进行封闭式管理,形成单元院落格局。
文中主要研究方法为访谈法及问卷法,在社区内部走访了25位老人,与其中的20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主要涉及对环境满意程度、自发性改造行为种类及对改造现状的看法,由此制定了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环境现状满意度及改造行为评价两个部分,发放人数120份,回收问卷105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83%,得出结果如图1~3、表1~3所示。文中将老人环境评价对象按照分为A~I总共23种,老人改造行为归纳为J~M四类13种。以分值为量化刻度,表2中4分为比较满意,发挥了积极作用;3分为一般满意,无需修整;2分为不太满意,有问题不好用,建议修整;1分为不满意,需要修整。表3中3分为需要,发挥了积极作用;2分为可有可无;1分为不需要,有损视听。
表2 公共环境影响因素
表3 改造行为及其评价指标
由问卷结果可知总体来说从A到I各指标老人的不满意远大于满意,尤其是三类指标A-1、C-1、D-1、D-2、G-1、G-2、F-3等不满意度都达到了50%以上,反映出庭院环境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绿化情况、公共空间状况是老人关注的重点。同时由B与G的对比可知,老人对于庭院空间现状希冀有所改善,但是固定运动设施需求不高,老人大多有自己偏好的运动方式以满足运动需求。由C、D、E可知庭院内部景观无人打理导致景观逐渐衰败,大量的乔木灌木枯死(D-1、D-2),不利于老人生活心理改善,单元制布局的时代特色及精神文化未能彰显,花池表面及庭院内地面铺砖大多已经残破,造成庭院环境的脏乱(C-3、E-3)。从农村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使其更愿意在庭院中存储个人生活物资,储物空间也成为其关注的重点(A-2)。
从D类与E类对比可知,相较于花池的形式,老人更关注花池绿植情况。从改造行为评价中,可以得知J-1、J-4、K-1、L-2的认可度都超过了50%,说明老人在休息、安全、种植方面都有强烈需求。从K-5、M-1来不同意超越40%来看,老人对废砖块废柴收集行为大多不满,由采访知原因为很多老人觉得影响环境美观问题,从M-2来看,在公共区域种植不具备合法合理性,引起了老人的不悦。在J-2、J-3、K-3、K-4上,同意大约为40%左右,略高为不同意30%,说明了自发性改造具有群众基础。再从D类与K-1来看,表明老人对种植行为尤为关注,种植行为也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见表2、表3、图5、图6。
图5 公共环境影响因素满意度调查
图6 改造行为满意度评价
4 案例更新措施
4.1 空间秩序的重构
社区绿化体系包含为庭院、街道及广场三部分,庭院是主要的改造空间见表4。虽然菜地是私有占据的结果,但其种植活动引发了邻里间的共同兴趣并建构起社区凝聚力,并促进社区空间的情感温度提升,使庭院接近于“大杂院”的空间形态,从公共庭院到各户老人的领域划分再到邻里间的相互兼容交流,庭院空间逐步解体为兼具私密与共享的混合空间及模糊性空间,逐渐克服空间的陌生化。东皋小区景观修补分为庭院内与庭院外两个部分。庭院内部自发性种植行为及相关行为分为图7的情况。在庭院内部休整庭院花池时尽量保留现有花池空间结构,减小破坏力度,或采用一米田园的形式,结合原有老人种植能力及体力及作物选择等情况,形成可变的田园形态,设置可移动组合式种植箱,同时延续老人的行为特征,在角落空间将种植箱组合形成点状种植区域。
4.2 景观体系的重构
这些自发性的菜地蕴含着一定朴素的田园美学追求,由表3可知常种农作物大多生长于4~11月,占据了一年中3/4时间,诸如黄瓜、丝瓜等瓜果农作物需要藤架支撑,与白菜、青椒等高低搭配,相得益彰,营造出具有可变形态及农作物多样性特征的农林景观园艺体系,与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环境孕育了中国独特的园林美学高度契合。且菜蔬提升了社区的绿视化,增加了景观的情感认知体验及可识别性,采访多位老人他们都觉得在有菜蔬的院里的散步过程中,会回忆更多的关于农作物的认知经验及自身农作经历,考虑更多的社会关系,而在现代景观的普通花池旁散步则无此感受,应结合老年人种菜的传统技艺及传统美学布置菜地的划分组合方式。
通过对农作物种类、色彩的选取,可以提升住区景观品质,比如选择桃树、苹果树、香椿代替原有的乔木,选择西红柿、彩椒等色彩鲜艳的作物,并种植易生长的作物,如白菜、小麦等见表5。同时设计相关装置收集雨水,搭建园圃的材料应顺应老人的意见,拒绝使用废砖等不美观的材料,代之以体现田园意趣的材料,或者是邀请艺术家对类型E见图7进行改造,以更有趣味性的方式提炼小区内老人的生活习惯及材料,同时可以使用价格较低的乡土材料,借助单位制老旧小区院落空间格局特点下,营造更有农园氛围的社区环境形成材料循环,减少原生资源的输入。汇总部分种植成果给全小区居民共享,或者是居委会指导老中青形成互助合作模式,在活动设置中关注老人与儿童的交流,以农作知识科普、种植小课堂、菜园手拉手等方式促进代际互动融合,丰富公共活动形式,并安抚补偿小区内楼层较高的无地可种的居民。同时在更新时,也要考虑全龄段共享、安全需求,设置可移动座椅等,与种植田有机结合[4]。为弥补其他楼层居民的种植愿望,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在社区各维度见缝插绿,墙面、窗口、顶层都是其开辟地。应结合科学发展理念,辅助居民绿色创作,进一步推动种植全面化,达到绿化服务人群的全面化。为提高小区整体绿视率,可以在居民楼顶、阳台外挂、储藏室屋顶等处设置临时种植地。在临时种植地可以栽种韭菜、大葱、彩椒等需土壤较浅的作物。
表5 社区种植基本情况分类
表6 更新策略简述
表7 社区种植的植物门类选择及其更新意向
4.3 管理系统的设置
东皋小区内的种植活动的参与者的主体是具有强烈自主意愿的居民,以及组织者和相关协作者,组织者应由政府部门承担,负责物质资源、工作安排、节点计划、居民与第三方协调等方案实施前期的监督管理工作。以多方协作的方式,科学化辅助社区营造,形成老年居民、居委会组织者与第三方协作者的共同参与。居民以自发、自营、自下而上的模式更新绿化面貌,居委会及相关部门提供指导与合作管理,第三方则可以由相关社团与社区外摊贩结合,提供种子、工具等。社区资本化的过程中以有偿化的手段减少老人与社会脱节的心理感受,以农业创新的方法引入资本,为老人自主种植行为赋予社会劳动价值,为其提供适度的劳动要求及相应的报酬,使老人成为劳动资源循环中的一环。
5 结语
社区更新需以动态化视角关注当下社区内邻里关系弱化、绿化质量不足、城乡差距较大、人口老化加剧等问题。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首先,老人对种植行为的评价显示其可以作为构建农业社区的重要动力来源;其次,适老化环境改造可以依据老人的自发性行为作为改造导向;然后,社区更新应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将居民的行为活动充分调动,作为重要的改造要素,从而促进社区的长效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