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浅埋洞口段明洞暗做技术分析
2022-08-18李福贵
李福贵
(青海省交通工程技术服务中心,青海西宁 810001)
0 引言
隧道洞口往往位于山体一侧,有一定的浅埋偏移。常规的施工方法是先将边坡补强后再开挖隧道,容易造成隧道冒顶崩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隧道洞口开挖采取“反压回填、明洞暗做”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确保施工进度。
1 工程概况
某隧道洞口处有一块崩塌体,地质成分为花岗岩,层厚5~10m。若按传统的施工方案开挖,会挖除隧道洞口坡脚,使风化层成为临空状态。
雨水进入风化层会导致岩体崩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经过各方协商以及专家实地考察后,决定采取“反压回填、明洞暗做”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以保障施工安全。
2 隧道洞口反压回填明洞暗做工艺原理
“反压回填、明洞暗做”的施工技术原理如下:
其一,采用反压回填法对洞口边坡进行锚固,锚杆呈梅花形排列,在边坡与隧洞平行一侧砌筑偏压挡墙,再进行注浆,以加固边坡体,可提高边坡体的抗剪能力,从而实现边坡体整体受力均衡,确保洞口周围土层结构稳定。
其二,明洞暗做是指在注浆后的回填土层下开挖,将浅埋变为深埋,明洞改成了暗洞,以减少施工对崩塌体的影响。
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施工工艺流程
3.2 施工准备
清理边仰坡作业基面,挖除坡面上的植被、浮土、危石,避免受施工扰动或环境水侵蚀,造成滑坡、滚石灾害,影响施工安全;施作洞顶截水沟、周边排水设施,减少环境水、施工用水冲刷地表;施工期间做好边坡沉降监测,保证施工安全。
材料与设备数量计划见表1及表2。
表1 主要材料表
表2 机械设备配置表
3.3 边仰坡喷锚注浆处理
边仰坡采用砂浆锚杆锚固,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采用人工手持风凿机在坡面上钻设1.5m×1.5m梅花形锚孔,操作要点如下:
其一,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其粒径≤3mm;砂浆配比根据试验室数据与试验施工数据综合确定,确保砂浆稠度、和易性符合注浆施工要求;砂浆应随拌随用,严禁长时间放置。
其二,钻设的锚孔孔径比锚杆的直径大15mm,实际钻孔深度与设计值偏差≤50mm。
其三,注浆从孔底开始,根据注浆深度,缓慢上提导管,直至钻孔注满流出,保证注浆均匀、饱满填充锚孔;施工时应注意,注浆压力≤0.4MPa,注浆管口应保持在砂浆液面以下,保证注浆施工质量。
3.4 修筑偏压挡墙
偏压挡墙设于隧道入口偏压区,可对偏压区产生有效抵抗作用。
3.4.1 挡墙地基土方开挖
使用挖掘机配合人工作业,与墙体施工分段进行。
3.4.2 地基处理
开挖地基后,如出现淤泥或松软土体,应及时采取换填等措施对土体进行改良。
3.4.3 挡墙基础与墙身模板安装
模板为钢模,墙体高度大于4m 时,采用二次立模的方式。
3.4.4 挡墙基础浇筑
按照挡墙分段,逐段连续进行浇筑。
3.4.5 墙身混凝土现浇
用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运送至工地后,用输送泵进行分层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为50cm。使用插入式振捣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图2为偏压挡墙的施工情况。
图2 偏压挡墙施工现场图
3.5 碎石土回填
偏压挡墙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后,用砂土碎石分层回填,单层回填高度不大于50cm,层层压实。回填总高度应高于洞口顶部5m 以上,如图3所示。
图3 回填碎石土施工现场图
3.6 小导管安装及注浆
隧道顶部用Φ42mm 的小导管进行注浆,注浆长度为整个偏压浅埋区,注浆孔为梅花形,以保证注浆的顺利扩散。
在隧道中心线两侧各20m 的范围内进行注浆,浆液采用1∶1 水泥浆,并掺入水玻璃作为速凝剂,注浆的压力值为0.5~2.0MPa,具体的注浆参数可根据现场实施情况调整。
3.7 洞口施工
监测隧道顶部回填土的注浆强度,待其达到设计强度后可进行隧道洞口开挖。隧道的开孔支撑可采用长管棚支护方案。
在管棚支护设置好后,进行注浆。注浆施工完成后,通过预留核心土法开展隧道洞口开挖,每循环进尺不得大于1.2m,在前一个隧道洞口施工周期内提前完成下一阶段隧道洞口施工部署。
4 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其一,严控进场材料质量,保证材料的质量、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砂石等原材料需抽检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
其二,钻孔施工时,应保证技术人员全程在场指导,监理人员旁站监督,确保钻孔按照设计图纸,从高到低依次进行。
其三,严格做好回填土注浆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注浆量符合设计要求;若注浆量超限,注浆压力未达到设计和施工要求,应根据现场情况合理调整浆液浓度,保证注浆的施工质量。
5 安全、环保措施
其一,结合隧道工程的施工特点,制定施工场地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管理小组,监督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实现精细化的安全管理,严惩违规作业行为,切实保证施工安全。
其二,施工前,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施工现场设立专职安全人员,全程进行安全施工监督,严格落实班前安全教育制度。
其三,在施工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加强出入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场地,严禁作业人员佩戴不合格的安全装备进入现场;加强地表沉降监测,及时掌握洞口围岩状况;拆卸钻杆时,由专人现场进行统一指挥,保障施工安全。
其四,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的环保管理小组,认真学习国家、地方环保法规,并贯彻落实;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同进行施工场地和周围环境状态监测,督促项目全员自觉遵守环保法规。
其五,设立专用排浆沟、集浆坑,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浆、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防止随意排放废浆、污水。
6 效益分析
若采用传统工艺,将偏压挡墙布设在隧道外侧顶,在项目交付运营后,受偏压、位移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墙体开裂,影响隧道洞口运营安全。
采用“反压回填,明洞暗做”施工技术,挡墙距离隧道较远,且在偏压边坡与挡墙之间回填了砂石土,并进行注浆加固,可形成对偏压边坡的有效支撑,改善挡墙的受力条件,可有效保证隧道洞口运营安全,降低隧道洞口明洞开裂、冒顶的风险,且无须反复维修挡墙,可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7 结论
综上所述,隧道浅埋洞口段“反压回填,明洞暗做”施工技术可有效提高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性,同时确保施工进度,延长洞口使用寿命,并能较好地抵御边坡应力。采用该技术施工的隧道洞口应力分布均匀,结构稳定,可以有效减少后续的维护工作,降低工程维护成本。为检验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在隧道洞口处设置10 个沉降观测点,经施工监测,洞口位移、洞口顶及仰拱位置沉降等参数符合施工的设计要求,没有发生裂缝、掉块、塌陷等问题,证明该施工技术可靠实用,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反压回填工艺简单,可就地直接获取材料,快速施作偏压挡墙与回填土方,不会影响施工进度,同时提高隧道及边坡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其二,对回填土采用导管注浆加固方案,使整个回填区与灌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改善原地质条件。既可以有效地监测边坡坡面的沉降情况,又可以预防隧道的施工坍塌,最大限度地保证隧道的安全。
其三,对原浅埋地段进行补强,把明洞改为暗洞,从而提高洞口的施工安全性,有效保证施工质量以及边坡稳定。
其四,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该技术可有效降低后期隧道的维护成本,并且不会对施工造成任何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