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三原色视角下《蝴蝶梦》的爱情风格浅析
2022-08-18李凤萍
曾 奕 李凤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300)
一、引言
《蝴蝶梦》又名《丽贝卡》,是一部集悬疑、爱情于一体的长篇小说。书名中“丽贝卡”是该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她虽在小说中是已经死去的状态,但其魅影依旧残留在庄园与人们的记忆中,通过忠仆丹弗斯太太和情夫费弗尔继续控制庄园,直至将其烧毁。而“我”和迈克西姆这对新婚夫妇为了摆脱丽贝卡的阴影、克服各自的心魔历经误会、磨难与考验,最终渡过难关。
学者从多角度对该小说进行了研究,如杨鹭以童话、神话原型作为参照分析“我”、丽贝卡和迈克西姆的人物形象;在景物意象分析方面,许绮解析了小说中石楠花的意象;周雄和陈苑则分析了小说中悬念手法的应用;王志佳诠释了该小说独有的女性哥特主义元素:黑色,复杂感、神秘感和邪恶感;以及郭逦盛楠通过对比“我”与丽贝卡分析女性主义。
作为小说的主题之一爱情,分析的人较少,因此本文将以爱情心理学中的爱情三原色理论为基础对该小说中的爱情风格进行分析。
二、爱情三原色理论
爱情三原色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约翰·艾伦·李提出,他采纳了“爱情是一种态度”的定义,提出用红、蓝、黄三原色分别代表爱情的三个主要风格:激情型、游戏型和友谊型。激情型爱情风格是最为热烈的,李将其解释为一种身体和情感充满强烈情绪的体验,是一种高度感性的、强烈的、充满激情的爱情风格,这种爱情风格也被心理学家田诺称为沉迷(Tennov,1979)。对于游戏型爱情风格,李的解释是:将爱视为一种欲望,并通过挑逗、放纵来获得关注和爱。来自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心理学博士朱莉·弗里克和社会心理学家苏珊·穆勒则认为这是一种爱的游戏玩法,有固定的规则需要被理解与遵守,而这种方式使爱变得轻松有趣。友谊型爱情被李定义为基于友谊或相似的兴趣和对彼此的承诺而慢慢发展起来的爱情。但在朱莉与苏珊眼中这是一种缺乏激情的恋爱风格。
对一个特定的人来说,处于不同的爱情关系会产生不同风格的爱,即使在同一爱情关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情境变化,爱情风格也会相互转化。该理论在小说《蝴蝶梦》中四位主要人物:“我”、迈克西姆、丽贝卡、费弗尔的爱情态度上得到了充分印证。
三、《蝴蝶梦》中的爱情风格
1.激情型
爱情态度量表显示处于激情型风格的人通常通过直觉开启恋情,相对于其他风格更容易一见钟情,他们被视为“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想要分享和了解对方的一切,通常理想化地看待他们的伴侣。
小说中,迈克西姆与“我”的初识源于我的女主人范·霍珀太太向贵族迈克西姆搭讪,尽管他感到厌恶并以冷漠、敷衍的态度对待范·霍珀夫人,但他对身为侍女安静地待在一边的“我”表现得十分绅士,“从椅子上欠过身来,温柔地问我是否再加一点咖啡,目光仍盯着我。”当谈话内容提到“我”时他“脸上挂着隐约的笑容”(杜穆里埃,1938,15-16),这里可以看出:初次见面迈克西姆就对“我”产生了好感。因为他刚摆脱了跋扈、狡猾、作风奢靡的前妻丽贝卡,安静温柔、纯真、朴素的我直接引起了他的注意与兴趣,在当时英国父权社会下,丽贝卡掌管庄园、作为女人肆意玩弄男人的做法无疑是对男性社会地位的挑战,而“我”满足了男性眼中女性最重要的特质:温婉贤淑。迈克西姆自从庄园被丽贝卡掌权后如同生活在地狱之中,“我”的出现让他认定:“我”就是那个将他带回天堂的天使。直觉告诉他面前这个不善言辞,谨慎小心的女孩将是他下一任妻子的最佳人选。
因为女仆的身份,“我”一直是上流阶级男士轻视、调戏的对象,而迈克西姆对“我”的绅士、尊重使“我”被眼前这位成熟,神情略带忧郁的富绅吸引,害羞地不敢说话,即使是分别后脑海中还会不自觉地浮现出他的面容。“我”对迈克西姆一见钟情,但因为阶级不同,与迈克西姆相恋对“我”来说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我”一边提醒着自己从梦中清醒,一边却又无法控制地想将这个梦编织下去。自卑、敏感的性格使我不敢表达自己的感情,可强烈的倾慕之心使“我”不自觉地迫切地想更多地了解他,于是想方设法从范·霍伯太太那里获取信息。“我”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只有一点一滴地去了解他的信息,才能使自己从精神上感到离他近了一点点,以此来感受自己第一次的爱情。
与“我”的小心探索不同,迈克西姆无论是从经济方面还是从社会地位来说都掌握着主动权,确认自己的心意后,他开始行动:邀请“我”与他共进午餐,开启了两人的交往。交谈中,原本胆怯话少的“我”一反常态,热情地向他分享“我”的一切,“那顿午饭始终笼罩着奇异的梦幻气氛,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充满着不可思议的魅力”(杜穆里埃,1938,23)。从这之后,“我”与迈克西姆开始频繁见面、四处游玩、真诚谈心,谈话内容从个人喜好到人生经历再到对未来的打算。
在这个交往过程中两人都乐于向对方分享自己的经历与观点,并通过交流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但两人的动机完全不同:迈克西姆通过分享来显示自己身为男性具有广阔的见识、显赫的社会地位以及富足的财力,从而产生优越感并以此使“我”为之倾慕;而“我”的分享则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不自信,“我”讲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是想让迈克西姆认为“我”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而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女性,从而在思想上努力与他持平,博得他的好感。至于了解对方的目的,上文提到“我”想方设法了解迈克西姆是为了在精神上和他缩短距离,而迈克西姆了解“我”则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验证“我”是否如他所想象的那样单纯;二、摸清“我”的观点、想法后从精神上掌控“我”,他是爱“我”的,但先前丽贝卡的背叛让他认为爱是需要用控制来维持的。
相处时迈克西姆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觉得他对我来说是如此完美:“他既不冷酷,也不傲慢;他已成为我多年的挚友,我的兄长。”(杜穆里埃,1938,27)和他在一起的时光是如此美好,“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开心与自由,在“我”眼里,成熟稳重的迈克西姆已经成了像父亲一样重要的存在,值得托付与依赖,他是“我”心中的理想伴侣,没有任何缺点,哪怕与他发生争执,“我”也会认为是自己的过错:自卑让“我”认为他与“我”交往已经是对“我”的赏赐了,“我”不能再得寸进尺了。同时,“我”的顺从让迈克西姆重新找回了男人的尊严,所以即使我们并不门当户对,但在他心里,“我”与他的理想型十分贴合:衣着简朴却干净,心思简单却纯真,举止胆怯却温柔,正是自己寻找的那个“不穿黑缎子衣服,没带珍珠项链,也不是三十六岁”的可爱小女孩,会乖乖地听他的话,对他忠诚。两人视彼此为自己的理想伴侣后不顾巨大的阶级跨度迅速结婚。
2.游戏型
处于游戏型爱情风格的人通过在暧昧与征服的过程里获得快乐,他们不寻求稳定的关系,很少甚至从不关注伴侣。在这种将爱情视为游戏的心理下,他们很可能会变得不忠,甚至性上瘾。
迈克西姆的前妻丽贝卡就是典型的游戏型爱情风格,她像魔鬼一样能够洞察人心,可以准确地抓住每个人的欲望,从而控制他们、利用他们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别人的口中她是“有才华”“风趣”“讨人喜欢”的“出众的美人”,与迈克西姆结婚后,她发现自己与丈夫之间并没有爱,于是开启了她的游戏以此来填补自己对爱情的欲望:她深知男性的喜好,就以此设计勾引、玩弄他们,看着他们被自己征服,享受着他们为自己着迷的荣耀感。“男女之间的情爱对她来说是场游戏,仅仅是场游戏。”她曾亲口对“我”这么说。她去找男人,那是因为她觉得好玩。(杜穆里埃,1938,337)
为了出行方便,她在庄园靠海的边上修了一座小木屋,作为出海回来休息或是偷情的秘密基地,即使丈夫迈克西姆发现后勃然大怒与她争吵,她选择无视依旧声色犬马。她的船时常载来异性,纵情过后又立刻将他们送走,一批又一批,如同运输货物一样,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让她留恋,最终他们的名字随着那些她炫耀的话语从她口中被吐出,轻飘飘地消散在空气中。即使是和她相处时间最久的情夫费弗尔,得到的答案也是“她不爱你,也不爱德温特先生。她谁都不爱,他鄙弃所有男人。她是超乎男女情爱之上的。”(杜穆里埃,1938,337)
她从不在乎任何伴侣,在她眼中,不论是迈克西姆还是费弗尔,更别说是其他情夫,都只是她的玩物,是她把玩过后肆意嘲弄的对象。因此她从未忠于丈夫迈克西姆,他们的婚姻就是一场骗局:“多么大的愚弄,同时又是多么大的成功!”(杜穆里埃,1938,270)
3.友谊型
杜威在《心理学导论》中提到,友谊型爱情往往是由于友谊或是相处时间较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丽贝卡最出名的情夫费弗尔对她的感情就是从一而终的单方面的友谊型爱情。身为丽贝卡的嫡亲表哥他与丽贝卡一起长大,童年快乐时光的经历使他从小就喜欢丽贝卡,情夫身份被发现后他坦言“我们从小在一块儿,一直是好朋友。我们喜欢同样的人和同样的事,听着同样的笑话一起乐得打哈哈。我觉得在这世上,丽贝卡是我最喜欢的人,而她也喜欢我。”(杜穆里埃,1938,320)在旁人眼中他们青梅竹马的感情也得到了证实“他和杰克先生才是天生的一对呢”(杜穆里埃,1938,241)。
对于费弗尔而言,丽贝卡是他心头的白月光,是他想用一辈子陪伴、守护的人,即使她对他开始出言不逊,选择与迈克西姆结婚,和不同男性厮混,他始终相信丽贝卡并真心爱着她,即便遭人唾弃也愿意以情夫的身份继续陪在她身边,通过书信往来、定期见面等方式维持着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在他的眼中他们的行为甚至不是偷情而是“断断续续地在一起生活了多年”(杜穆里埃,1938,337)。在丽贝卡的迷惑下他不愿清醒,还期待、幻想着“要是她活下去,我还是她未来的丈夫呢”(杜穆里埃,1938,325)。费弗尔看似颓废、奸诈、游手好闲,但他不要钱财与名利,在丽贝卡死后想尽一切办法为她申冤,即使受到迈克西姆等人的羞辱、嘲讽、谩骂甚至殴打也强行忍受并以无所谓的态度应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和丽贝卡厮守,都表达着对丽贝卡无法言说的深爱。
结语
迈克西姆虽有钱有势却无法让丽贝卡爱上自己;“我”虽相貌平平且家境贫寒却能与自己的真爱厮守;费弗尔多年的爱慕等到的却是“她不爱你”;丽贝卡丝毫不用投入自己的感情却能让大多数男子为她着迷倾诉爱意;丹弗斯太太的大火可以毁灭曼德里庄园的一切但会灭不了“我”与迈克西姆的伉俪情深。这说明了爱情是自由的,它可以随时产生,也可以随时消失,它不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倾斜天平的一端,也不会根据感情或是金钱的投入给予的价值相当的回报,更不会被强行唤起或被肆意毁灭。看待爱情的角度不同导致爱情风格的不同,但即使特征不同,爱情也是平等的。三种风格的爱情没有孰好孰坏之分,它们的本质皆是爱情心理,而爱情心理和人本心的欲望相关:激情型爱情追求的是情欲;游戏型爱情体验的是胜负欲;友谊型爱情保留的是感情稳定欲。爱情心理是复杂多变的,但正是因为它的复杂性和多样化,人们才会尝遍悲欢离合,体味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