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物相关专业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
2022-08-18李文娟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李文娟(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山西晋中 030600)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伴随着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等政策的推进,我国文博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水平文化遗产人才队伍是肩负建设文化强国历史使命的中流砥柱,也是推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奠基石。早在2013年,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就指出,高等院校中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力量薄弱,严重影响了文物保护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成为制约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的“瓶颈”。2014年《全国文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4—2020年)》指出,我国文博人才队伍整体状况与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要求尚不相适应、人才总量短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2017年《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要推进文博人才培养“金鼎工程”,加强对急需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大跨行业、跨部门文博人才培养力度。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将加强文物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国家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专栏内容提出,大力推动考古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学科体系建设。不难看出,高素质文博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文博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将文物领域纳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框架体系继而展开文物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建设也将提上日程。
一、高校文物相关专业设置情况
(一)文物行业人才培养理念
通过高等教育为文物行业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是国际普遍理念。例如,法国、韩国设立有专门的文化遗产大学,如法国国立文化遗产学院、韩国传统文化大学等;韩国高校设立有文化遗产学、文化财学科、文化古迹学科、保存技术学科等专业;日本大学设有博物馆学和民俗学等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学科,同时在大专院校开设文物专门课程或学艺员养成课程来培养文物专门人才。在欧洲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则将大学教育和博物馆师徒制相结合,以培养更加契合实际的文物修复师;英国的文物修复师也主要来自高等院校。此外,将文物保护师和文物修复师进行明确的专业划分并分类培养,是很多欧美国家的普遍实践模式。在西方,文物教育具有跨学科和专业细化的特点,一般要求从业者达到硕士及以上水平,具有一定实践经验,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需要先行接受材料、化学、计算机、物理以及历史等不同学科方向的跨学科本科教育;研究生阶段则通过参与不同侧重的文物相关研究生项目分流,以培养技能型文物修复师或研究型保护科学家。因此文物修复师更倾向于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我国文物工作的特殊性以及薄弱的高校文博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高水平文物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据文献报道,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博物馆从业人员比重在70%左右,其中很多人员是从事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专家,而我国文物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仅占30%,且能从事文物保护研究的科技型领军人才更少。
(二)高校文物相关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及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文物行业所涉及的本科专业主要有: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与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等。其中文化遗产(2015年首次审批)、文物保护与修复(2016年首次审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21年首次审批)均为近年来教育部特设本科专业,申办高校增涨势头强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设文物相关本科教育高校逾120所,其中有超过50所高校开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30所高校开设“考古学”专业,12所高校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11所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8所高校开设“文化遗产”专业,8所高校开设“文物保护技术”专业,10所高校开设“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见表1)。
表1 高校文物相关本科专业及研究生专业方向设置及高校数量
笔者参照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2021年、2022年增补版),确定具体学科归属。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在教育部本科学科建制中属于历史学下设专业,授予历史学本科学位。此外,全国约有297所高校开设历史学本科专业,有少部分高校在历史学专业开设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非遗保护、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文化遗产等相关方向。历史建筑保护工程(2003年首次审批)专业隶属建筑学,侧重于建筑遗产保护,授予工学学位。文物保护与修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本科专业则属于艺术学下设专业,授予艺术学本科学位。例如:南京艺术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建设,设置了文物保护与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美术学(书画鉴定)等3个本科专业。其次,有些高等学校在美术学、艺术史论、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等本科专业内也开设文物鉴赏与修复、文化遗产研究、书画鉴定艺术与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与开发、文化遗产等相关专业方向。
在培养目标上,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的本科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主要培养从事各类博物馆工作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博物馆展览策划、运营,公众教育、藏品管理等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扩充历史学、考古学、文物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以及艺术史的相关知识。文化遗产专业是2015年由首都师范大学首次申请,教育部审批的特设专业。本专业通过文化遗产及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培养热爱文化遗产事业、熟悉文化遗产核心理念与政策法规、具备文化遗产系列基础知识、了解国际及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掌握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自然科技、人文艺术修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全国有8所高校开设此专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自2021年由西安音乐学院首次申请成功,2022年申请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就达10所,成为相关专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本科专业,这得益于非遗学科理论的不断推进和非遗学科在国家学科体系中独立地位的确立。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最早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是目前各大文博机构实际修复人员的专业来源之一。2016年教育部特设美术学大类“文物保护与修复”本科专业。目前,北京电影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大连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河北东方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12所院校开设有此专业。个别高等院校也有开设美术学(文物保护与修复)或美术学(文物鉴赏与修复)等方向。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最早在1989年设立于西北大学,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基于文物保护原则,利用自然科学等研究手段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并能从事文物保护研究的综合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文物保护或文博行业中最基础、但相对薄弱的专业。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化学类、材料类专业的相关基本知识与实验动手能力,还要掌握和理解考古学、博物馆学、艺术学等相关基础知识,以文理综合的思维方式建立对文物的多元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从事文物保护研究与指导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能力。本专业通常文理兼招或只招理科生,旨在打下扎实的跨学科基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不难看出,文物保护技术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较强,同时以培养科技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储备。由于其学科综合交叉的特性,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在全国高校设立相对也较少,也是目前我国文物保护与创新规划事业中发展难度最大的专业。目前仅有西北大学、北京大学、山西大同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赤峰学院等8所高校开设此专业。
总体而言,统计全国文物相关本科专业高校仅百余所,且学科门类复杂,开设文物专业的高校基数弱,尤其是科技型、复合型、技能型文物人才培养高校少,毕业生分流至其他领域,行业人才输入量小。据统计,每年我国高校实际能输送至文物行业的毕业生仅3000人,缺口巨大。显然,现有的高校专业及培养体量不能有效弥补行业对高水平文物从业者的需求。
(三)高校文物相关研究生专业设置情况
目前,高等学校学科体系中文物研究生教育涉及的主要学科有:文物与博物馆学(简称“文博专硕”)、考古学、艺术学理论、民俗学、科学技术史、美术学、设计学等。到目前为止,逾80所高校设立文物相关的硕博专业(见表1)。其中,文物与博物馆学为文博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学科,自2010年教育部首批,是近年来设立较快、较多的硕士专业,是目前培养高素质文博人才的有效生力军,目前开设高校约有69所,约占参考高校的80%。其次,开设考古学文物相关研究生方向的高校近50所。
表2列出我国高校文物相关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对应学科。不难看出,文化遗产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色彩,其研究内容涉及人文、社会、自然、艺术等诸多学科领域,而即使分布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文化遗产研究方向也存在某种程度的交叉覆盖,由此说明文化遗产事业是一个具有高度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领域。例如: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开设考古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古学(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的硕博方向,以及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方向等;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开设考古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硕博士研究方向以及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方向等;另外,中国美术学院开设文物与博物馆学、美术学(艺术品鉴赏与修复、壁画修复与保护研究)、艺术学理论(中国书画鉴定、博物馆与艺术史、考古学与艺术史、博物馆与物质文化史)等研究生专业方向;四川美术学院在美术学下开设文化遗产硕士研究方向;中央美术学院在艺术学理论下开设文化遗产学与美术考古研究、古代书画史与鉴定研究等研究方向。此外,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则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增设文化遗产保护材料、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工程,建筑学下增设建筑遗产保护等理工科研究方向。这些分布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硕博士研究方向的开设大大扩展了文物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研究范畴,对培养高水平文博专门人才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表2 我国高校文物领域研究生教育主要研究方向及对应学科
针对文物科技保护领域,在参与统计的各大高校中,仅有22所高校明确在文物保护或文化遗产保护方向开设研究生教育,文物保护研究的普通高等教育仍然不理想,能为社会提供的高素质科技型专业人才非常有限。在高水平文物保护与研究方面,国家设立有古代壁画保护、古陶瓷学研究、纺织品文物保护、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等33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其中有12家重点科研基地设立在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11所高校。这些科研基地承担着我国各类文物的重点保护科研任务,同时也是为我国的文博事业培养高素质科研人员的重要学术平台。
尽管在文博研究生培养方面,高等教育表现出一定的发展优势,然而文物相关研究生专业或方向多为2010年后新设立,很多专业或方向师资、招生以及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都在探索与调整中,加之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足,导致高校对复合型、技能型和科技型人才培养能力欠缺,与文博行业对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尚有一定距离。此外,不少高校在招收文物相关研究生时,仍旧面临报考学生多为外专业跨考、学科背景单一,生源不足、缺乏综合性文物保护本科教育这一短板,导致实际的研究生教育难以聚焦和深化。
二、高校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高校文物相关专业的学科归属不明确
文物相关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并不完善。全国文物专业技术人才区缺口较大,这和学科建设有一定的关系。文物相关专业在高校学科体系中长期处于“挂靠依托”一级学科,其“寄人篱下”的生存状况也是导致其学科建设滞后的一个原因。鉴于本文调研结果也验证了,文化遗产领域没有单独的一级学科,现有专业更多倾向于考古学或博物馆学,历史学导向明显,艺术学科相关专业则偏向艺术学理论或美术学,重鉴赏轻修复也较为普遍,如此文物从业者大多数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提升技能。另外,很多文物专业设置中,也没有明确区别文物保护与文物修复。文物保护是一项对自然科学基础要求比较高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更接近自然科学工学门类,而目前教育部特设的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却归属于历史学学科。学科设置的不合理严重阻碍我国文物保护学科在高等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有些毕业生不得已跨专业报考其他学科方向,分流到其他行业或领域的现象普遍。而侧重文物修复实践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体量则大大不足。
长期以来,现有职业教育不能有效缓解行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压力,而学历教育中文物相关专业的学科归属不明确、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学历教育地位低等现状导致文物相关专业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被动边缘的境地,对高水平文博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造成极大阻碍。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提议希望国家进一步重视文物保护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希望认定文物保护为独立学科,加速文物人才培养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
(二)文物相关专业跨学科背景师资配置不足
近年来,我国高校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建设发展缓慢,文物相关本科专业设立很少,具有扎实文保科学基础以及跨学科基础素养的高校教师也偏少。再者,文物工作涉及的学科种类庞杂,如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等领域之间的交叉跨越,同时具备这些学科基础的执教人员相对较少,因此专业建设难度大。即使是少数学校采用学科交叉的模式从不同学科领域引进跨学科师资,这些师资力量的有机组合、调配和管理,其中所涉及的教师专业方向的调整、学科教师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盲点等问题也是在跨学科师资配置中必须重视的难题。作为新兴学科,高校开设的文物相关专业普遍面临师资紧缺的现状,学科带头人少,教师出身也多是历史学、考古学、科技史、艺术学、化学等单一学科背景。高校教师需要主动或被动变换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或兼职多方向来适应新专业的发展,容易顾此失彼,增加专业教师的培训和成长难度,专业的发展也很难有突破。高校只有尽力打破学科壁垒,强化跨学科师资的融合培养和探索,在文化遗产领域组织和培养一批跨学科师资队伍,通过他们培养出一批具备交叉学科基础理论兼实践基础的文物后备力量,才能解决目前文物相关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中的跨学科师资配置不足的问题。例如:山西大同大学立足于创建“云冈学”学科体系而组建云冈学学院,通过将其原本的文物保护技术团队和云冈学研究、彩塑壁画研究、考古研究等领域骨干力量组合,形成一支具有较强师资力量的专业团队,提升了其基于交叉学科基础的教研与实践教学水平,发展势头良好。
(三)高校文物相关专业培养目标针对性不足
我国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的高校培养工作起步较晚,受制于文物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学科交叉性,为数不多的能开展相关文物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一些高校更多注重通识教育,或存在培养目标不具备针对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以及研究生教育深度不够等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设立文物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偏少,在现有高等院校中只占极小比例,同时专业设置存在结构性缺陷,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文物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也往往因校而异,无法向社会输送大批基础广博、专业扎实的专门技术人员。其二,高等院校与文物管理部门和文物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相关教学科研工作仍然不足,高校与文博行业之间的阻隔,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完全对标文博行业需求,高校无法与文博行业形成默契的人才供需链,存在脱节现象。其三,高校现有文博教育仍面临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分散、高质量社会实践薄弱、校外导师聘用困难、研究生生源欠缺、职业技术人才成长渠道不畅等问题,成为文物相关学科探索和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高校文物相关专业建设策略
(一)本科专业应重视跨学科文保基础科学教育
文物专门技术人才的综合性体现在既要精通历史、考古、古建知识,又要熟知文化、艺术,甚至了解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通识知识,同时需要辅助于漫长的实践过程,这就对高校培养的学生在文保基础科学教育的掌握上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也是文物工作者实现跨学科基础训练与专业深化的必经之路。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是两类专业深度需求高,同时专业跨度大的工作内容。从事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是我们了解文物改变的“内因”,实现对文物科技保护的重要手段,以便更好地指导文物的修复工作;而文物修复实践是修复文物的“外果”,是实现文物本体存续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具有专、深、精的文保基础科学研究,同时也需要奇、巧、能的文物修复实践。无论是科学保护研究或是文物修复实践都需要文物工作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进而才能在不同的方向上深入到更专业的领域。因此,应鼓励高校打破学科壁垒,融合一批较强的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师资力量,设置更多以跨学科文博基础教育为主的文物类本科专业,探索文物本科教育的学科范畴和教育目标,开设扎实的跨学科本科专业课程,为进一步的科技型、技能型或复合型文物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另外,近几年很多高校在本科教育中采用大类招生,并在校内实行大学科通识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强化了不同学科间的链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基础教育水平。
目前,高校和文博行业均呼吁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文物保护专业,为我国的文物保护储备人才和力量。借助高校的优势学术平台,从事文保基础科学教育研究或更深层次的文物科技保护研究,为国家培养一批懂文物、懂技术的优秀文物工作者,这对于国家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将会带来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研究生专业应在跨学科基础上侧重专业细化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可以为社会各个领域提供大量高水平、高素质的适需人才。高等学校的技能素质教育可以实现文物保护人才的跨学科专业基础教育,也是实现高素质专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渠道。有效地将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工作进行明确的专业深度划分,对接国际培养理念,建立健全有侧重的研究生专业培养模式,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某一领域的专能人才,如:文物修复师、文保研究者等。诚然,文物领域的不同专能人才只有在跨学科教育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地交流互鉴和合作,最终实现文物科技保护和文物修复工作的无缝对接,才能更加高效地组织各项文物工作。
在此基础上,不同高校培养者应当分析自身特点和基础,明确区分文物修复师和文保研究者的不同培养模式,进行细化、专业化定位,划分研究型与应用型课程体系,减少文保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脱节的情况。具有较强社会科学或理工科学术实力的高等学校可以开设相应的文物保护基础科学研究,培养一批具有扎实跨学科理论和实践基础的高水平文物保护研究者,深化文保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文物学科的发展建设。例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同时设立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等本硕博学历教育,研究内容涉及考古学方向的陶瓷考古、科技考古、宗教考古等,博物馆学方向的博物馆学、古代文物研究等,文物保护方向的文物保护科学,以及文物建筑方向等更加细化的研究方向。具有较强实践修复能力的高等专科学校或美术院校则可以借鉴欧洲培养模式,针对具体文物门类,将大学教育和文物修复实践有机结合,由特定高校或院校尝试定点培养与行业需求接轨的优秀文物修复师。
(三)实践培养环节应强化高校-行业联动实践培养平台
目前,国内在培养文物专门技术人才方面尚未有成熟的、可供参考的教育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仍面临挑战。高等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在学科基础、操作实践上有较强的可塑性,然而文物行业具有鲜明的定向特征,因此高校-文博行业的合作实践模式对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定位及学术优势,探求与文物行业之间建立多渠道的、有效的联动机制,如建设高校-文博机构联合教学实践基地、教师进修基地等,探索校内外双导师制以及学术合作模式等,搭建稳固、强有力的高校-文博定向人才培养平台。
文博专业人才培养中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提升实践课程质量。例如,太原理工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在发展中依托自身优势的古籍修复、书画修复与装裱、古陶瓷修复、木器修复等专业文物修复室以及文物保护实验室,开设一系列文物保护实验课程与文物修复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动手能力;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吉林省自然博物馆联合招收硕士生以培养博物馆高层次人才。另外,通过联合开设文物保护实践创新课程,开展文物保护专题研究以及建立文物保护实践教学基地等措施加强与周边其他高校、考古所以及博物馆等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让学生亲临文物保护第一线,真正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实践环节中,全面提升文物创新课程的实践教学水平。
四、结语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是一项需借助多学科基础、全方位视野的综合性工作,离不开文物工作者广博的历史、考古、科技、文化、管理、艺术等学科的知识积淀和精深的专业素养。因此,需要借助高等教育,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多学科综合教育,扎扎实实培养一批批优秀的文博工作者,来从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实践工作。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呼吁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增设文化遗产学或文物保护学,以推进文物学科的建设发展。完善的学科教育将会助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迈入全新的发展高度。高等教育体系下的文物相关专业的蓬勃发展也将有助于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性的文化遗产专业技术人才,为繁荣“一带一路”,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做出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