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
——回眸新中国我军武器装备五次飞跃
2022-08-18魏岳江
□ 魏岳江
2022年6月17日 上 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经历了50年代的引进仿制,60、70年代的自行研制和国产化列装,80、90年代的追赶世界高科技,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集高精尖新武器装备于一体,21世纪初到今天的陆海空三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实现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五个阶段,为担负起“四个战略支撑”的使命任务提供了坚强保证。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武器装备种类繁杂、陈旧落后,如枪炮就有110种、82种口径,产自20多个国家,主要以轻武器为主。开国大典阅兵,只有战马是国产的,而其他展现的大炮、飞机等,基本都是从敌人手中缴获过来的。60架作战飞机多达10个机种,有的已破旧不堪,甚至缺少配件。开国大典之后,为了改善武器装备性能,中共中央决定进口苏式武器装备,到当年年底,共进口各型飞机185架。
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加速了从苏联进口武器装备的步伐。1950和1951年,我军共接收了12个苏军航空兵师的装备,进口了36艘鱼雷快艇。1951至1954年间,我国进口了60个步兵师的武器装备。1954和1955年,苏联军队从安东(今丹东)、沈阳和旅大地区撤回苏联时,我军有偿接收了苏军1个潜艇基地、5个歼击机师、1个轰炸机师、2个步兵师、1个机械化师、3个地面炮兵师、3个高射炮兵师的大部分武器装备。到1955年底,我国进口和接收了苏式各种枪支、火炮、坦克装甲车辆、飞机、舰艇、雷达、无线电和有线电通信机、舟桥,以及各种配套装备和弹药。
与此同时,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仿制苏式武器装备,先后新建和扩建了79个规模较大的军工厂。到1955年底,我军利用进口和国产的武器装备,换装和新装备了陆海空三军师级单位。至此,海军和空军的装备已初具规模,步兵的旧杂式武器装备绝大部分被淘汰,基本上实现了武器装备的制式化。1959年,我国又自行研制了“59”式中型坦克,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坦克的历史。我国航空工业也研制出了超音速喷气战斗机和轰炸机。我军装备实现了以轻武器为主向重武器为主的转变、由从苏联进口到自主研制的飞跃。
武器装备国产化,是从仿制苏式武器装备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大量仿制的武器装备相继装备部队。其中,以火炮、通信、工程、防化等武器装备进展最快,到1962年底,基本上可自行生产解决。然而,在实现国产化过程中,各类装备进展速度不一,海、空军的专用装备直至70年代中期才基本实现国产化。
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
2019年国庆阅兵时接受检阅的武器装备
海军创建之初,装备的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来的几艘舰艇,到新中国成立10周年,才有了第一艘自己研制的舰艇。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不但批量生产了高速导弹艇、护卫艇、猎潜艇、常规潜艇,而且还研制成功了导弹护卫舰、导弹驱逐舰、水上飞机、核潜艇、水陆两栖坦克等各种急需装备。1974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同年8月交付海军使用。
飞机的仿制速度也比较快。1956和1959年,我国先后仿制成功歼5和歼6型飞机。歼7型飞机和轻型、中型轰炸机,都是60年代先后仿制定型和装备部队的。
各种战术导弹的仿制工作起步较晚。1960年,我国仿制成功近程地地战术导弹;60年代中期仿制成功空空、地空、岸舰、舰舰导弹并装备部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从此被彻底打破。196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成立,同年10月27日,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中国从此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一次飞跃,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与此同时,中程和远程导弹的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诸军兵种武器装备研制的突飞猛进,基本实现了由进口化、仿制化,到国产化、改进化的飞跃。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好转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批新研制成功的武器装备相继服役,使我军的武器装备实现了由机械化向电子化、通用化、自动化的转变。
1981年完成了步枪与班用轻机枪家族的设计定型工作,1985年开始成批生产并装备部队;1982年67-2式重机枪研制成功;1985年85式12.7毫米高射机枪研制成功,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2年以后,82-1式拉发火无柄手榴弹和82-2式、82-3式针刺发火无柄手榴弹相继设计定型。1979年,红箭-73反坦克导弹研制成功,并开始成批装备部 队。1980至1983年,73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105毫米无坐力炮和78式82毫米无坐力炮陆续装备部队。1987年,新型双管25毫米高射炮研制成功,并开始投产。此外,我国还研制成功了新152毫米加农炮、273毫米火箭炮和新82毫米迫击炮,改进成功107毫米自行火箭炮,使我军的压制火炮进入全面更新的阶段,提高了炮兵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到1984年,69式和79式坦克先后装备部队。
这一时期,海军装备了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快艇、猎潜艇、鱼雷艇、扫雷艇,并多次实施海上作战演练和远航训练,展示出多种作战能力。1982年10月,常规动力潜艇首次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3年,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始服役,多种改进型的舰艇、飞机先后研制成功。1988年9月,成功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
1985年,歼7型飞机加挂了空中格斗导弹,增强了空中格斗能力。歼8型飞机于1981年开始装备部队,1984年又对该机的雷达、火控和发动机系统进行了比较大的改进,定名为歼8I型飞机。这一时期,航空兵侦察部队装备了国产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
80年代初,洲际导弹开始服役。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导弹部队已拥有一定数量和多种型号的中程、远程及洲际导弹。这些战略导弹,既可以从固定的地面阵地和地下井发射,也可以进行机动发射。
1997年7月起,我军又装备了一批新型的国产5.8毫米班用自动步枪、班用机枪和85式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在此基础上,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系统又采用了许多创新设计,使该武器系统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由我国军工企业科研联合体自行设计、制造的QLZ87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填补了我军新型步兵自动武器系统的空白。
20世纪90年代,我军装备现代化建设以科技强军战略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的潜力,军民一体联合攻关,形成集高精尖于一体的配套武器装备系统。
海军武器装备建设,已由初期的空(通用飞机)潜(鱼雷潜艇)快(鱼雷快艇)为主,走向以核潜艇与常规潜艇和海上专用飞机为主;作战武器由火炮为主发展到以鱼雷、导弹为主,形成了遍及海陆空潜、岸基海基相结合、多兵种合成的海上综合防卫作战体系。随着战略导弹的研制成功,海军又研制和建造出战略导弹常规潜艇,发展093型核动力攻击潜艇、094型核动力战略导弹潜艇和巨浪-2潜基战略导弹,还从俄罗斯引进了有“世界上最安静的常规潜艇”之称的“基洛”级常规潜艇。随着新型潜艇的陆续入列,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能力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空军随着一批批新型作战飞机和防空导弹装备部队,基本形成了高中低档搭配,歼击、对地攻击、运输和多种支援保障飞机相配套的体制系列,构成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相结合的防空火力配系和覆盖全国的对空情报雷达网,使防空作战、空中作战和空降作战手段有了显著提高。“飞豹”FBC-1歼击轰炸机等新机型的列装,形成了以大航程、大载弹量、速度快、兼有歼击机及轰炸机功能的强大空中力量。空中加油机、预警机的列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战略导弹部队已初步形成核常兼具、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齐备的武器系列,能够独立或协同其他军兵种对敌实施自卫核反击和纵深常规打击。国防尖端科技研究有了重大突破。潜射导弹、机动战略导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军有了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中,受阅装备全部为中国制造,40%为首次亮相,涵盖了诸军兵种主战装备,规模之大、类型之全均创历史之最,编组之新、要素之全彰显强军成就,反映了人民军队基于信息系统联合作战能力的大跨度提升。尤其是由16辆新型导弹战车组成的压轴“重器”——第四代战略核武器东风41核导弹方队首次亮相,引起外媒热议。
中国海军装备进入飞速发展期,22型导弹艇,056/A、054/A护卫舰,052C/D、055驱逐舰,如“下饺子”般下水入列;船坞登陆舰、两栖攻击舰、新型猎(扫)雷舰(艇)以及大型综合补给舰、远洋救生船先后交付;AIP技术的运用,使常规动力潜艇的隐蔽性、续航力实现突破;海军航空兵也实现了由陆基向海基的转变。装备技术的发展,为海军走向远洋提供了坚实保障。2015年,152舰艇编队在亚丁湾海域执行了4个多月的护航任务后,直接转入环球访问任务,历时309天、航程5.23万海里、访问16国18港,遨游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远涉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创下人民海军历史之最。截至目前,人民海军已执行41批亚丁湾护航任务。2019年12月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亚,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交付海军,习近平主席出席交接入列仪式。不到3年时间,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开始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人民海军逐步实现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护卫型转变。
中国空军装备的研制、生产按照生产改进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发展思路,目前主要生产/改进一代的作战飞机,有歼轰-7A、歼-8B/C/D/F/H、歼-10、歼-11、歼-11B、新轰-6等;正在研制一代的主要是歼-13隐形歼击机。2019年是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歼-10B/C、歼-16、歼-20、运-20、轰-6K,以及空警-2000、空警-500、空警-200预警机与最新一代防空反导预警装备陆续列装。预警、歼击、轰炸、侦察、运输等机型结构正逐步完备,体系作战能力显著增强,标志着我军基本实现由机械化向信息化、从大陆国家向海洋国家的转变。
壮哉,神兵利器,卫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