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苏区十年振兴蹚出新路子

2022-08-17郭志强

科学大观园 2022年16期
关键词:赣州赣南苏区

郭志强

“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要抓好,这具有政治意义”“抓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赣南一直念念不忘,曾两次到赣南考察,先后多次对赣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6月28日,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总结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亲自推动下,国务院出台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启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新纪元。赣南苏区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综合实力实现了赶超跨越,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步入了崭新阶段,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党心民心得到了空前凝聚,赣南苏区各领域全方位发生了华丽蝶变。

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座谈会上,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说,过去10年,我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用好国家政策,加快振兴发展,赣州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

数据最有说服力——赣州194.8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23个贫困村、11个贫困县全部退出,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2021年,赣州生产总值达到4169.37亿元,是2011年的3.1倍,列全国第65位,较2011年前进43位。2012—2021年赣州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国同期年均水平,稳居江西省“第一方阵”,其中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年均增速分别为9.2%、10.3%、10.2%、17.3%。

十年振兴,赣南苏区蹚出一条新路子。

老区中的“特区”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华苏维埃政权在此开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伟大预演;中央红军在于都集结踏上万里长征;赣南第一块红色根据地、赣南第一支工农武装在此诞生,赣南地区还是中國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起源地。

吴忠琼说:“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努力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然而,2012年拉开苏区振兴大幕前,由于种种原因,赣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与全国的差距一度在拉大。长期困扰赣南苏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80多年前战争造成的创伤。

从资源禀赋看,地处罗霄山脉深度贫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赣州优质资源配置不足;赣南人民的人均耕地只有0.635 亩,不及全国平均水平1.45 亩的一半,也低于江西省人均0.995亩。

深处罗霄山脉,赣州交通基础设施天然落后,与外部的交往相对闭塞,物流成本居高不下。2010 年以前,赣州还有 1.8 万个村民小组、2.3 万个自然村不通公路,还有 541 个行政村不通客运班车。

关于曾经的贫困,6月26日,江西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缪小征告诉记者:“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赣州工业基础薄弱,苏区的工业水平在江西全省各市州排位都是比较靠后的。”

改变赣南苏区的贫困落后面貌,摘掉贫困帽子,实现苏区振兴发展,成为老区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积极谋划的发展大计。

10年振兴,赣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519.51亿元增长到4169.37亿元,在全国城市排位从第108位跃升至第65位,前进了43位。10年发展,赣州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规上工业企业净增18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40倍,百亿企业越来越多,千亿园区取得零的突破,千亿产业集群达到4个。

总书记亲自推动

赣南,曾经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因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关心而改变原有的发展轨道。

2011年,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帮助和支持赣南苏区发展,使这里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使苏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随后,中央派了11个工作组到赣州来调研,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把脉开方”。

2012年,在中央派往赣州的11个工作组调研结束后的总结会上,联合调研组组长、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动情地表示:这次我们是来还债的。

这句话里隐藏着一段历史。1929年2月8日,红四方面军决定在瑞金大柏地与尾随的敌人打一仗。为了让战士们吃顿饱饭,缺粮的红四方面军只好跟老百姓打借条借粮,毛泽东拿着借条说:“这个,将来我们是要还的。”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出台,赣南老区走向振兴发展、奔向全面小康的奋进之旅,由此开启。

“《若干意见》是赣州发展史上第一个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赣州乃至江西发展史上均具有里程碑意义。”6月26日,赣州市政协原主席刘建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若干意见》描绘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80多年的“债”如何还?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赣南苏区极具含金量的“重磅政策”:从老区人民的吃住行用水用电,到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国土资源、生态补偿、人才引进、对口支援等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其力度之大,让外界将赣南称为“老区中的特区”。

赣州赣县区茅店镇,瑞赣高速、南韶高速与赣深高铁在此交会,宛如巨龙盘踞在大地上。

以赣州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例,《若干意见》明确,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赣州成为华东地区唯一实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地市。

2013年1月10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赣州市的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10年来,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惠及赣南苏区家具制造、商务服务等43个行业,累计为3108户(次)企业减免所得税65.64亿元。10年来,税收优惠政策减负增利的虹吸效应正成为赣州招商引资的“核武器”。

2020年4月23日,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在赣州再延长10年。

缪小征告诉记者:“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礼包中,税收政策为赣南苏区产业发展打造了政策高地,有效减轻了企业税负,为稳定企业投资和预期发挥重大作用,在加快赣南苏区振兴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经济新格局

10年振兴,赣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519.51亿元增长到4169.37亿元,在全国城市排位从第108位跃升至第65位,前进了43位。10年发展,赣州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规上工业企业净增18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40倍,百亿企业越来越多,千亿园区取得零的突破,千亿产业集群达到4个。

然而,10年前,赣南还有不少地方面临“无业可扶”的尴尬状态,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何以发生?

在6月28日召开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座谈会上,易炼红总结赣南苏区10年发展经验时指出,必须始终发挥制度优势,落实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帮扶机制,坚持对口帮扶与自强自立相统一,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如今已成为全球家具制造中心的南康堪称“对口帮扶与自立自强相统一”的典范。

2012年,《若干意见》明确支持南康家具产业发展。

南康地区原来并不生产家具,依托政策红利,返乡的木匠们硬是实现了家具产业“木材买全球、家具卖全球”的蝶变。

10年来,南康家具“无中生有”,一路快速崛起,不断刷新市场的认知。南康家具产业年产值由2012年的117.5亿元,到2021年的2270亿元,增长了18.3倍,擁有了第一家主板上市的本土企业——汇森家居;引进世界500强制造业企业格力电器、美克家居、居然之家、月星集团等家具产业头部企业……

南康区委书记何善锦表示,下一步,南康将凭借振兴发展的“天时”,内陆双向开放的“地利”,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50万家具人昂扬奋进的“人和”,全力冲刺5000亿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家居制造之都。

赣州稀土产业的10年同样是对口帮扶与自强自立双螺旋式增长的10年。

稀土是赣南天生的宝藏。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稀土资源分布“北轻南重”,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中、重稀土矿分布于江西赣州等南方地区,赣州重稀土又集中于赣南,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考察调研。此行第一站,习近平就来到位于赣州市的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考察企业生产经营和赣州市稀土产业发展情况。

金力永磁副董事长吕锋介绍,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是2019年的2.4倍,公司发展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6月22日,位于赣州兴国县的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简称“红轨”)在7月正式进入通车试验阶段。“红轨”由江西理工大学于2014年首次提出,系2021年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之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集成了北斗定位、5G通信、无人驾驶、传感融合等新技术。

从事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赣州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钟春燕告诉记者:“即将通车试验的‘红轨所用的永磁轨道材料就是我们公司生产,公司高端绿色稀土永磁材料产能正从年产3000吨逐步向8000吨迈进,公司正冲击10亿元的经营目标。”富尔特2021年营收3.73亿元,同比增长1.33倍。

经过10年发展,目前,赣州已形成从矿山采选、冶炼加工、产品应用到检测检验、研发设计的完整产业链,培育了南方稀土、金力永磁、开源科技、江钨新材等一批龙头企业。

赣县区委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赣州稀土产业正处于腾飞时期,其中,产业腾飞的关键之一是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稀土集团两个国家队推动中国稀金谷的发展,这都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赣州后,相关政策支持迅速落地的成果。

大余县县长曾志平介绍,在中科院等对口支援单位的鼎力支援下,大余县抢抓新一轮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科研、人才、成果等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大余、赣南乃至江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科技之翼,有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020年10月份,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落户赣州,这是中科院近10年来新设的首个直属科研院所,填补了江西无国家级大院大所的空白。10年间,中国稀土集团、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平台先后落户赣州,稀土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获批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点燃了创新发展的引擎。

科技赋能推动发展

在中央支持下,科技创新成为稀土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这也是赣州众多产业蓬勃兴起的驱动力。

易炼红指出,要奋力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扭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做强先进制造业“主引擎”,激发现代服务业“新动能”,让赣南苏区经济實力更加雄厚。

宁都县委书记肖斐杰介绍,近年来,宁都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创新引领动能更足,服装产业吸引易富科技、巴迪小虎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超10亿元工业大项目实现新突破,赣锋锂业、湖北钛时代等一大批大项目落户宁都。

10年来,地处赣州市中心的章贡区发力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把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打造高端科研平台作为工作重点。

章贡区委书记连天浪告诉记者:“通过搭建高科技平台、聚拢高层次人才,增强赣州生物医药产业自我‘造血功能,破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平台、人才、创新技术缺乏困境,我们要做的就是依托科技赋能推动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于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领域的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团队与章贡区政府、赣南医学院共建,一次性引进30名年轻教授全职落户赣州,5年内预计将培养8~10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科研平台方面,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这一核心平台落户章贡区。

章贡区区长刘志怀说:“当前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和赛道在变化,我们现在就是要找准自己新的赛道,比如发力宠物经济、生物医药。我们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团队,依托科研成果转化优势,吸引国内产业链企业落户赣州,目前这种人才模式已经产生效应了。”

在赣州,平台集聚效应正在显现,一大批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落户赣州。今年5月20日,国药集团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与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政府、李红良教授团队签署宠物健康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中国生物赣州百亿生物医药产业规划的首个落地项目。

赣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也同样迅猛,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产业规上工业营业收入首次双双突破1300亿元。“全面对标湾区,深耕电子信息产业,加速中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努力把信丰县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地。”信丰县副县长刘宁告诉记者。

赣州电子信息产业是参与大湾区产业协作分工、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10年来,赣州大力引进电子信息行业巨头,培育了同兴达、深联、骏亚、联茂、志浩、一诺新材等一批龙头企业。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有删减)

猜你喜欢

赣州赣南苏区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赣州城市中央公园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苏区创业致富人
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永远的歌谣(赣南采茶歌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