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培育产教融合型高新技术企业
——记首届厦门产教融合论坛
2022-08-17首届厦门产教融合论坛组委会
◎ 首届厦门产教融合论坛组委会
6月24日,由中共厦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厦门市教育局、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厦门火炬大学堂承办的首届厦门产教融合论坛如期举行。此次论坛以“领跑·开拓”为主旨,以“加速培育产教融合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主题,来自福建、北京、广东和河南等地“政产学研用金”领域百余名嘉宾参会,就产教融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尤其是如何培育产教融合型高新技术企业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取得了许多会议成果。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科技部原副部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陈小娅在论坛上指出,我国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因起步相对较晚,在融合机制、配套制度、成果转换等方面仍存在很大挑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谈到,高等教育要内涵式发展,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性任务,我们要创新发展,实现我们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共厦门市委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委书记、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赖建州说,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是解决产教合而不融,供需不一,步调不同,和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迫切要求。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挂职)、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匡登峰表示,厦门火炬高新区是高新人才的集聚地,我们努力营造群贤毕至的创新高地,为创新发展不断注入动力;搭建产教融合发展平台,促进高校跟产业深度合作。厦门四美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软件园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SAC)秘书长黄建设谈到,产教融合离不开人才的工作,人才是促进社会的战略,是新发展阶段福建厦门的关键要素。厦门火炬大学堂执行副校长付敬表示,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建设世界人才高地和全球创新中心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推动高新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实现路径。
近年来,产教融合已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驱动型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和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已经是国家的重点任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培育1万家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目标,但企业对该政策和目标的知晓度很低;在全国首批名单中,福建和厦门入选企业数量不多。厦门火炬高新区目前没有企业入选全国名单,入选厦门市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录也仅有 9 家企业。为助力火炬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学习优秀产教融合型高新技术企业范例,与会嘉宾在论坛上围绕人才培育和研发融合两大议题充分分享交流,重点讨论了学校体制机制改革、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建设、重大课题攻关产学研融合实践、产学研基地共建和完善产教融合政策等课题,为企业引才育才留才并打造学习型组织开拓新思路新渠道。论坛组委会就与会嘉宾围绕这两大主题发表的具有针对性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形成论坛成果报告,期待能为构建产教融合型高新技术企业在知识和经验交流方面提供参考。
突破技术壁垒,推动企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和国际化方向转型依赖高层次人才;持续提供和培育适应转型需求的人才队伍是构建产教融合型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目标和紧迫需求。围绕人才培养这一话题,参会嘉宾从学校体制机制改革和产教融合体制和机制建设指出问题及分享现有做法。
虽然一些高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已经开始了创新尝试,但能力建设亟需提高。与会嘉宾认为一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没有紧跟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标准不匹配,人才评价标准不够合理;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及教师评价及激励机制不够合理健全。因此,他们建议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需求,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作为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实行专业设置预警和退出机制,动态调整专业(群)结构布局,实现集群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在校企人才培养标准上,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根据企业需求形成相应人才标准、知识体系乃至职业认证标准,让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开发及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让企业参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
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应用型、技能型院校招聘的教师应具有一定行业企业背景,对有特殊高技能的人才可适当放宽招聘要求;二是建立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相互兼职、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学校与企业师资双向流动;三是推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培训基地。
就教师评价及激励机制,嘉宾认为可以改革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将参与企业实践、服务地方经济情况纳入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建立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学校等共同参与,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水平、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此外还需改革教师绩效分配管理办法,对于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奖励收入、在校参与的面向社会培训的劳务收入、校企合作及与教学科研相关的社会服务产生的净收入,在绩效工资计算上给予相应奖励。
与会嘉宾认为,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融合程度不深。院校代表分享的观点包括,围绕本地产业体系与地方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特色专业、定制班、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及实习实训基地;推广“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外双导师、双实习基地;扩大非全日制教育招生,提高企业在职人员学历水平;从企业引进全职、兼职教师,鼓励学校与企业师资双向流动;选派科技特派员,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及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校企联合举办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企业代表提出的建议包括:为学生提供免费线上、线下学习交流平台(包括提供课程、举办沙龙、学科竞赛等),在学校建立线下实训中心,让学生参与真实工作场景,深度培养实践能力;挑选优秀学生作为校园大使,优先接触企业先进技术并协助企业在学校里开展各类活动,将企业技术推广到学校;在高校设立管培生计划、设置奖学金、创新创业辅导基金等,一方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资助学生完成课题研究,另一方面为企业选拔储备高素质、高潜力人才;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提高知识转化及实践应用能力,缩短学生入职后的培训时间,也为企业拓宽引才渠道;接收学生实习,并派导师传授岗位所需知识技能、指导完成相关课题;把企业高潜力人才送到学校接受继续教育。
研发创新能力是产教融合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产学协作开发,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是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的破局之道。围绕“研发融合”话题,与会嘉宾从重大课题攻关产学研融合实践、产学研基地共建和产教融合政策完善等方面分析了现存问题,并分享了有效措施。
产教融合,基本上还是“两张皮”。学校一味追求“双一流”,评价、分配、激励“五唯”倾向严重,导致教师重纵向科研、轻横向合作,满足于发文章、评职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都不够。学校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企业有自己的用人需求,企业需要的专业的、复合型的研发人才。校企最大的不同在于双方的组织形式不同,大学的科研特别是重大创新,需要较长的周期。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产企一方往往想以最小投入换取最大收益,而且希望立竿见影。企业是营利性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大学是非营利性教育机构。针对以上问题,与会嘉宾提出:企业与相关大学共建专业学科,输出师资和课程。围绕研发课题,学生可到企业上班,技术导师辅导完成相应目标;企业设立创新创业辅导基金,每年拨款给学校,用于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学校参与相关政府、科研机构及企业的项目研发;输出实践教学案例,供企业工程师学习。学校与企业互相委托研发,并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共同参与的重大研发课题中的保密问题。社会、企业和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对企业、社会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为重大技术攻关做贡献。如厦门市科技局的产学研补助政策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高校、院所和本地企业合作的项目,科研金额大于一定数额,按照一定金额比例扶持。
与会嘉宾就共建产学研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也发表了观点。一些教师仍长期脱离实际,知识更新缓慢,教学理念陈旧,教出的学生难以满足产业需求。企业的技术难题往往是综合性的,而大学按学科专业划分院系,存在学科壁垒和专业局限。校企合作交流不够深入,浮于表面,有口号化、形式化的风气,热衷于挂牌、签协议。针对以上问题,与会嘉宾提出:校地双方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互通有无,共建省级、部级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工作站等科研创新平台,加深科技合作。成立校企联盟,加强校地双方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交流行业内最新动态,促进教授与企业家交流。学校设置研发型教师岗,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发明专利及所创造的经济社会效益等因素纳入评价标准。校企双方共建政产学研基地,引入科研团队与合作企业,师生常态化入驻、项目持续性开展、人才针对性培养、成果实效性转化,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初步形成集聚效应。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建强优势特色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与会嘉宾提出完善产教融合政策,提供更多扶持资金。企业和产业之间有很多科研或者是产学上的计划,但是双方因为经费问题,到最后常无疾而终。很多学校没有长期的课程规划,实习也是短暂的一两个月,没有发挥实习的效果。缺乏对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扶持资金,企业接待实习积极性不高,实习费用和人才培养体系没有保证。企业追逐短期利益,无法为“卡脖子”投入太多费用。有关部门对高校分档次、贴标签,认为以应用为主、搞横向合作似乎低人一等。针对以上问题,与会嘉宾提出:政府部门虽不是产教融合的直接合作方,但可以通过制定产学研合作配套政策、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沟通信息、营造环境来发挥引导和保障作用。共建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整合校内外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共同争取国家和地方高级别、大数额的科研项目。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规范实习薪酬制度和新人培养计划,针对高端人才设置“特岗津贴”,缩短学生在实习到正式上岗的时间。针对企业科研人员设立硕士、博士学位,让其能继续接受学历教育。鼓励在校科研人员以向企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方式展开合作。
本次论坛中,各界嘉宾对于构建产教融合型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主题统一了方向。企业重点是将产业中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带进学校,让学生从理论和应用场景双管齐下学习,从而与学校产生强链接关系,从人才供给和产学研合作两个方面服务于企业的快速成长;政府需加强对企业在产学研上的政策扶持,例如研究经费、项目经费等财政补贴,扩大应用型本科和职业院校开设比例,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及配套政策力度,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政府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方面给予企业、高校、学生相应的激励政策并落实到位,提高各方积极性。对于高校来说,学校明确各类院校办学定位,研究型院校应侧重培养研究型、创新型高端人才,应用型院校应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要形成学科统一布局的概念,考虑让企业参与学校教师及学生的评价,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与会嘉宾认为,首届厦门产教融合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各界需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平台,在议程设置和会议成果设计上提前谋划,力争将本论坛建设成为一个新的厦门品牌。